隨著中國汽車在電氣化、智能化領域的不斷發展,對于傳統車企, 尤其是外資車企來說,確實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比如日系車型,近年來盡管也推出了不少的純電車型,但這些車型在產品上表現較差,市場反應平平。或許也是受到了當下中國車企帶來的壓力,日本車企開始學會抱團了。
據相關消息,豐田汽車、日產汽車、本田汽車三家企業決定聯手,來共同體打造用于開發下一代汽車的相關軟件,包括生成式AI、半導體技術等相關領域,而共同開發也能夠降低研發成本,以確保車輛能夠有更高的競爭力。
這個消息背后,實際上是日本經濟產業省最近新公布的一項關于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戰略,該戰略旨在呼吁日本汽車制造商們加強合作,以便推動日本汽車的數字化轉型。該戰略規劃了日本下一代汽車的發展路線,包括軟件定義汽車。據悉,豐田和日產等企業計劃將于2025年前推出相關車型。
而為了促進汽車智能化轉型,這些日本車企也是動作頻頻。比如本田,就在近期和IBM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推進汽車相關的下一代半導體和軟件技術。本田還表示,從2030年開始,人工智能技術將會顯著加速,這也將使軟件定義汽車成為新的主流,與傳統汽車相比,這些新一代的汽車將大幅提升所需要的處理能力,以及在功耗上更具優勢。
盡管當前中國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是可以看到,無論是日本車企,還是歐洲車企,作為傳統車企,多年來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出于各種原因,目前在智能化、電氣化領域呈現出了一定的劣勢,但不代表就此一蹶不振。因此中國車企如果想要持續當下的領先優勢,彼此競爭的同時,更需要共同進步,持續技術深耕,才能在新的出行時代,取得更高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