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露面:与李斌一起吃京东外卖,成为未来ET9车主

根據蔚來CEO李斌分享的最新消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已經下訂蔚來ET9,而他中午到達京東總部時正趕上午飯,劉強東竟然請他吃了一頓京東外賣。
可能很多人會疑問,李斌怎么去拜訪劉強東推銷ET9了?實際上李斌和劉強東在十年前就有交集。2015年,李斌為給蔚來拉投資,曾與劉強東、章澤天會面,李斌當場闡述蔚來新能源愿景,15分鐘的時間就說動了劉強東。
隨后劉強東通過家族信托投資蔚來,持有2.82%的股份,位列蔚來十大股東之一。劉強東投資蔚來,也讓蔚來吸引了騰訊等后續資本的注入。
在視頻中,李斌還詢問劉強東做京東外賣是認真的嗎?劉強東回答:當然了,必須認真的,京東要做父母、孩子、客人都能放心吃的品質外賣。
據了解,京東入局外賣市場并非一時興起。根據美團的數據,2024年外賣訂單日均已經達到7800萬單,京東入局外賣能夠有效提升京東App的用戶粘性,將用戶停留時長轉化為零售GMV。另外京東秒送業務也為京東外賣提供了有力支撐,其配送成本相較于行業平均水準有更大優勢。
當然,京東入局外賣一定程度上也是對美團閃購涉及3C數碼業務的一次反擊。不過目前來看,京東外賣短期內覆蓋城市與美團布局仍然有較大差距。你有用過京東外賣嗎?
相關文章
中新網中山6月30日電 (記者 方偉彬)6月30日,深中通道通車周年之際,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會在廣東中山舉辦。當天,共有5個批次、30個項目上臺簽約,意向投資超千億元。
本次招商推介會,中山首次發布多語言版本中山招商平臺,面向全球投資者發出邀約。這是集招商政策、用地推介、招商咨詢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招商服務應用,也是運用數字化改革手段助力重大項目招引的創新舉措。
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會在廣東中山舉辦。中新網記者 陳驥旻 攝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作為支持單位,為中山這次招商推介會注入了不一樣的活力。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不僅到場助陣,更是帶了一批企業家到中山實地考察。香港的全球金融網絡、高端服務與國際化視野,為中山鏈接世界打開了又一“超級窗口”。
當天,一批重要平臺舉辦了揭牌儀式。廣東中山文旅集團、中國電信工業產業主研院先進智能制造分院(中山)等多個重大產業與創新平臺亮相,展示中山產業升級新動能。在主會場簽約的重點項目中,涵蓋低空經濟、儲能、高端裝備、光電光學、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與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智能家電、智能制造等制造業以及農文旅項目。
一批重要平臺舉辦了揭牌儀式。中新網記者 陳驥旻 攝
此外,中山本次面向全球招商,同時首設“1+2”會場模式,攜手北京、杭州分會場同步舉辦。(完)
【編輯:曹淼欣】中新網廣州7月1日電(記者 蔡敏婕)來自千里之外的關嶺牛肉、關嶺茶、花椒、精品水果等40余種農特產品和花江大峽谷、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滴水灘瀑布等20余處文旅資源30日亮相廣州花都城際站和廣州地鐵9號線。
當天,貴州關嶺農文旅宣傳月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借助廣州地鐵龐大客流與軌道網絡,關嶺各類優質農特產品和別具一格的文旅風光搭上“地鐵速度”,向大灣區更加廣闊的市場進發。
貴州關嶺農文旅宣傳月在穗啟動。廣州地鐵傳媒 供圖
關嶺位于貴州省中部,隸屬安順市,縣內居住著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彝族等35個民族。
“花江剪粉”是關嶺自治縣傳統食品之一,也稱“花江一絕”,它的特點是薄如紙,白如雪,筋絲好,下鍋經得起煮,上嘴有嚼頭,醇香誘人。而斷橋手工煳辣椒是當地傳統產品,采用石臼舂辣椒方式制作,微辣中略帶焦香的味道。
據了解,廣州地鐵9號線貴州關嶺品牌專列于6月30日從飛鵝嶺站首發,途經花都汽車城、廣州北站等11個站點。專列通過特別的車廂設計,將關嶺特色品牌和文化展現給廣大市民乘客。
車廂內以圖片形式共計展示了關嶺牛肉、關嶺茶、精品水果、板貴花椒等40余種來自關嶺優秀的農特產品,同時還呈現了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花江大峽谷、布依族苗族服飾工藝品等各類獨特的優秀文旅資源。
廣州市軌道交通九號線每天承載著十多萬人的出行需求,關嶺將40余種農特產品和各類文旅資源以圖片的形式在此趟專列上不間斷展示,不但為關嶺的地方特色產品搭建了展示舞臺,同時也成為專列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乘客們在乘坐地鐵的同時,也能近距離感受到來自關嶺的韻味與魅力。(完)
【編輯:張令旗】中新網甘肅蘭州6月30日電(李柏濤 丁思)“甘肅是一片充滿機遇、獨具魅力、前景廣闊的發展福地!”30日下午,“臺商隴上行——全國臺企聯助力甘肅高質量發展推介會”在蘭州啟幕,蘭州市臺商協會會長丁啟民向300余位與會臺商代表推介甘肅時,如是盛贊這片土地。
30日下午,“臺商隴上行——全國臺企聯助力甘肅高質量發展推介會”在蘭州啟幕。圖為推介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當日上午,全國臺企聯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順利召開。這是該協會繼西安之后,再次將會員代表大會移師西北地區,為隴臺合作按下“加速鍵”。
數據顯示,目前甘肅現存臺資企業151家,主要扎根蘭州、武威、酒泉等絲綢之路節點城市,其中60%深耕農業種植與食品加工領域。“西北地區發展前景向好,期待通過此次深入考察,依托當地特色產業在農業領域尋找合作契機。”全國臺企聯理事、廣東臺商鐘孟哲向中新網道出其此行期待。
“全國臺企聯第三期臺商大講堂”邀請蘭州大學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姜安印教授授課。 中新網 李柏濤 攝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通道,甘肅正迎來新能源與制造融合、寒旱農業升級、向西開放樞紐三大核心機遇。前一晚舉行的“全國臺企聯第三期臺商大講堂”上,蘭州大學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姜安印教授以“‘一帶一路’與臺商發展機遇”為題授課,為臺商投資隴原指點方向。
他指出,甘肅正打造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先行基地,在農業機具研發、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與臺商臺企存在廣闊互補空間;臺商更可借助甘肅(蘭州)國際陸港、中歐班列節點等樞紐優勢,將甘肅作為輻射中亞、南亞的貿易中轉樞紐。
“百聞不如一見。”廣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榮譽副會長蘇一舫是首次到訪甘肅的“首來族”,他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坦言,“只有踏足這片沃土,才能真切感知當地投資環境。” 他對甘肅農副產品品質贊不絕口,計劃返回廣州后與在地臺商分享考察見聞,共探投資商機。
蘭州市臺商協會會長丁啟民(主辦方供圖)
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認為,甘肅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關鍵樞紐,核心優勢顯著,其“向西開放通道建設”“新能源及制造基地建設”“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旅游目的地建設”“文化傳承創新基地建設”等戰略部署,加之作為東西部產業轉移承接地的定位,都是臺資企業值得優先關注、深入了解、適度投入的“黃金賽道”。
丁啟民則強調,甘肅既是“一帶一路”黃金走廊,也是新能源、生物醫藥產業的“聚寶盆”與新沃土,“這里有‘黃河穿城過,推窗見雪山’的生態之美,更有貼心高效的營商環境。”
作為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全國臺企聯現有13萬家臺資企業會員。此次在隴期間,全國臺企聯還將組織臺商代表赴蘭州新區、定西、白銀等地,實地考察中藥材產業、農業種植及康養企業,探索深化隴臺經貿合作新機遇。(完)
【編輯:李潤澤】全球媒體聚焦丨美媒:關稅政策影響煙花進口 美國獨立日慶典或受影響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近日發表一篇文章說,美國人即將迎來獨立日慶典,燒烤派對、節日游行和煙花表演自然是重頭戲。但受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影響,今年煙花價格可能飆升,供應也將更加緊俏。這是因為,美國用于慶祝獨立日的火箭煙花、手持電光花和噴泉禮花,幾乎完全依賴中國供應——而早在一千多年前,正是中國人發明了煙花。
文章說,美國煙花協會執行董事朱莉·赫克曼表示:“中國是全球煙花供應國。美國市場上99%的家庭庭院煙花和90%的專業表演煙花都產自中國。可以說,中國幾乎是我們唯一的貨源。”然而由于關稅,很多美國經銷商停止了煙花進口,赫克曼建議消費者盡早購買煙花,以免斷貨。
俄亥俄州哈德遜市的一家煙花公司的負責人索爾吉說,公司由自己的曾祖父在1902年創辦,如今,除了零售煙花,公司每年還承辦數百場專業煙花秀。索爾吉說,今年7月4日獨立日慶典一落幕,他們就要著手籌備明年的活動了——明年是美國獨立250周年,也是全美煙花行業熱切期待的預計煙花銷量將激增的一年。然而,在關稅政策尚未明朗的情況下,籌備這場盛大慶典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索爾吉說,關稅將嚴重抑制煙花進口,并將導致明年許多獨立日煙花匯演效果大打折扣。
編譯丨魏郁 【編輯:曹子健】
中新社廣東河源7月3日電 (張璐)據廣州海關所屬河源海關3日消息,2025年上半年,廣東河源市供往香港、澳門活豬達14.83萬頭,同比增長4.2%,占內地供港澳活豬數量約20%。
河源市是供港澳活豬的重要產區,已連續20余年實現質量安全零事故。為保障港澳同胞“舌尖上的美味”,河源海關構建綠色通道保新鮮,開通“7×24小時”預約通關,實施“提前申報、即查即放”模式,確保活豬從出欄到港澳市場全程不超過20小時。
據悉,河源海關為保障供港澳活豬通關“零延時”,運用“供港澳活豬檢疫監管信息化應用”模式,通過遠程監裝技術,實時監控活豬的狀態和檢疫操作細節,讓載滿活豬的運輸車隊當天從豬場駛出,次日早上可達港澳市場。目前,河源市已有120批4800頭活豬采用遠程新模式監裝。(完)
【編輯:劉歡】中新網普洱6月30日電 (黃興鴻)6月30日晚,第二屆老撾華裔新生代“游學普洱”活動啟動。來自老撾南塔省、豐沙里省的44名華裔新生代,將在云南省普洱市進行為期6天的交流研習,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的普洱市“一市連三國”,與老撾、越南、緬甸山水相連。2024年,該市舉辦首屆老撾華裔新生代“游學普洱”活動,共吸引39人參加。
6月30日,第二屆老撾華裔新生代“游學普洱”活動啟動現場。 黃興鴻 攝
當晚的啟動儀式在普洱市思茅區舉行,普洱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任俸平酌在啟動儀式上介紹,游學期間,將組織老撾華裔新生代與普洱當地學生進行交流,還有許多沉浸式體驗項目,希望大家積極參加,在交流互動中增進友誼,在普洱的綠水青山間收獲知識、友情和成長,為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青春活力。
來自老撾南塔省寮龔華文學校的13歲學生王思普稱,在學校認識了中國的長城、天安門等,對中國向往已久。此次普洱行,會詳細記錄所見所聞所感,回家后向親朋好友分享。
寮龔華文學校的帶隊老師龔海書是第六代華人,祖上生活在普洱市。“十幾年前我到過普洱,這次故地重游,發現城市變化很大,交通也更為便捷,不變的是這里的人們依舊熱情好客。”龔海書介紹,她曾到中國留學,學成回老撾后一直從事中文教學。
龔海書稱,在中國留學期間,學習到許多優秀的中華文化,此行,也希望師生們結交新朋友,增長見識。她自己會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為促進兩國友好交流和共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活動期間,老撾華裔新生代將走進普洱市思茅區、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沉浸式體驗書法、剪紙,探訪普洱市博物館、普洱學院、普洱市民族中學,研習普洱茶文化、咖啡文化及國學經典文化等。
本次活動由普洱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辦,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老交流合作。(完)
【編輯: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