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进水怎么办?苹果:千万别放米袋,细小米粒可能会损坏手机

iPhone進水怎么辦?放入干燥的米袋中可以嗎?近期蘋果更新了技術支持文檔,其中就提到如果iPhone或配件潮濕,千萬別將iPhone放入米袋中,否則細小的米粒可能會損壞手機。
蘋果表示,如果你在連接數據線到iPhone上后看到了液體檢測提醒,那就意味著iPhone或者線纜配件處于潮濕狀態。
蘋果還特地列出了幾條步驟幫助我們如何使iPhone變干燥:
一是將 iPhone 接口朝下并對著你的手輕拍,以排出多余的液體。將 iPhone 放在通風的干燥區域。
二是等待至少 30 分鐘后,嘗試使用閃電或 USB-C 連接線充電,或是嘗試連接配件。
如果iPhone再次出現液體檢測的提醒,則表明接口中或線纜針腳下仍有液體。我們就需要將 iPhone 放在通風的干燥區域一天。在這期間,你可以再次嘗試為 iPhone 充電或連接配件。要完全干燥最長可能需要 24 小時。
如果手機已完全干燥,但仍然無法充電,需要從適配器上拔下線纜,并從墻上拔下適配器(如果可能的話),然后再次連接它們。
蘋果還給到了三點注意事項:
一是不能夠使用外部熱源或壓縮空氣來使iPhone變干燥。
二是不能夠將異物(如棉簽或紙巾)插入接口。
三是不能夠將iPhone放入米袋中,如果這樣做,細小的米粒可能會損壞iPhone。
其實簡單總結的話,那就是如果iPhone進水的話,蘋果不推薦借助任何第三方工具來加速iPhone干燥,最好是能夠讓iPhone自然通風至干燥狀態,這應該是怕用戶操作不當,加速iPhone內部進水。
相關文章
日本派出的談判代表,再次空手而歸。
兩個多月內第七次訪美,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為爭取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面,特意延長行程,卻連人都沒見到,談判也無疾而終。
赤澤亮正剛回國,美國總統特朗普便發難,稱“日本被寵壞了”,“美國接受了日本數百萬輛汽車,這不公平”。隨后有消息稱,美方將擱置與日本的磋商,轉而優先與印度等其他國家推進談判。
4月16日,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在白宮佩戴“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帽子。此后有日本媒體形容,日本政府為關稅談判“招數盡出”。
距離美國設定的“對等關稅”暫停期限7月9日,僅剩不到一周時間。
英國與美國率先簽署所謂“框架協議”,但并未解決最核心的鋼鋁關稅問題,被認為是象征性成果;歐盟陷入“簽還是不簽”的猶豫,既要顧及內部平衡,又要提防美方翻臉;加拿大與美國剛達成共識,特朗普便以“數字稅”為由威脅終止磋商,最終加方選擇讓步。
談不攏,談不下,談了也可能被反悔,成了各方與美方貿易談判的現實寫照。
彭博社在最新一篇報道中這樣形容,在暫緩實施“對等關稅”的3個月時間里,白宮看來無法實現全面重構全球貿易格局的目標。
盡管特朗普的高級顧問們表示,預計多達十幾份協議將在7月9日截止日期前完成。但外界普遍預期,這些所謂“協議”多半只是框架文件或空洞承諾,真正的細節談判還遠未到來。
杜克大學教授蒂姆·梅爾表示,白宮或將宣布一些被稱為“貿易協議”的文本,但并不符合人們對這一術語的普遍理解。
7月9日即將到來,市場不安情緒已開始彌漫,美國政府內部的矛盾表態,令市場情緒更加不安。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聲稱“計劃很快與10個主要貿易伙伴達成協議”,財長貝森特卻暗示“可能延期到9月”,特朗普則表示“我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直接給所有人發封信,‘恭喜!你們得繳25%。’”
目前,外界難以判斷美國政府是堅持最后期限,還是會予以延長,以留出更多時間進行談判。
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對三里河表示,美國政府官員在談判期限上的不同表態,是內部政策博弈和對外談判施壓的復合產物。
他認為,部分官員釋放“延期”信號是出于對現實的考量——談判仍存分歧、經濟承壓加劇;特朗普是試圖通過制造緊迫感,迫使談判對手讓步,同時穩定國內藍領等群體對其的支持。
然而,談判的不確定性已對市場造成實質性影響。4月以來,美國股市波動放大、債市承壓、美元走弱。
德勤最新報告預計,即便最終達成多個貿易協定、使平均關稅大幅降至7.5%左右, 2025年美國經濟增速仍將低于此前兩年。若談判結果不佳,平均關稅稅率升至25%左右,美國可能在年底陷入衰退,發生新一輪債市動蕩。
美國所謂“對等關稅”以“公平貿易”為名,實則是大行保護主義和單邊霸凌之實。從規則設定到談判節奏,美國政府都在試圖主導、操控局面,但越來越難奏效。
真正的貿易談判,不是比拼誰的嗓門大,而是誰更守規則、講信譽。口徑朝令夕改、規則反復變動,當不確定成為唯一確定時,談判桌上的籌碼在悄然逆轉。
越是訴諸強壓,美國所謂貿易“再平衡”政策工具,非但難以奏效,反而成為信任流失、市場分裂的放大器,失去大國分量和國際影響力。
(“三里河”工作室)
【編輯:胡寒笑】中新網上海7月1日電(范宇斌)6月30日至7月6日,“相聚上海”研習之旅活動在上海舉行。活動吸引來自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11國的17位華裔青年參與。
7月1日,華裔青年走進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外灘、陸家嘴,夜游黃浦江,了解上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來自英國的“00后”王梓源學習的專業是城市規劃。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他通過沙盤“觸摸”上海城市快速發展的脈動。他認為,上海是中國乃至亞洲城市建設的范例。
在外灘萬國建筑群與陸家嘴天際線的對望中,王梓源感受到歷史與未來的交響。“在上海,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的多元性。這里既有摩天大樓,也有很多傳統建筑,正是這座城市的包容性、國際性,讓各種文化在時空折疊中完好保留。”
“世界越來越小,乘坐飛機便能環游世界。”王梓源希望結識更多家住“地球村”的新朋友。他說:“參加活動的華裔青年來自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成長背景。我們在互相交流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眼中的上海乃至中國,以及如何看待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
7月1日,“相聚上海”研習之旅活動舉行,華裔青年參訪上海中心大廈。 范宇斌 攝
賈俊峰在泰國出生和長大,上海是他的祖籍地,也是他的第二故鄉。他用中文與上海朋友交流,用英文與外國朋友交流。他很樂意扮演“溝通橋梁”的角色。
最讓賈俊峰開心的是,能夠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裔青年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和經歷。“我向小伙伴們推薦了巨好吃的泰國榴蓮,還詢問大家愛不愛吃中國臭豆腐,我覺得這些生活習慣的差異很有意思。”
7月1日,“相聚上海”研習之旅活動舉行,華裔青年胡小立參觀朵云書院。 范宇斌 攝
時隔15年再次來到上海,奧地利華裔青年胡小立登上了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三高樓——上海中心大廈。他發現這棟高樓不僅有暖心的無障礙設施,還有先進的雨水收集系統,讓他感受到中國現代建筑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智慧。
在研習之旅中,胡小立細細觀察上海城市的各種細節,還與新結識的華裔青年熱絡互動。“我們共同探討國外文化如何與中國文化相融合,這種跨文化對話是這次研習最大的收獲。”胡小立表示,上海在城市發展、科技創新等很多方面處于中國城市的領先地位,希望能夠經常來上海,也期待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
在接下去的行程中,華裔青年還將探訪人工智能企業,感受石庫門里的新潮基因,體驗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完)
【編輯:付子豪】中新社香港7月4日電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3日抵達香港并展開為期5天的訪問,引起香港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4日出版的香港各大報章除以頭版或專版形式報道外,亦發表評論表示,航母編隊訪港不僅充分體現中央對香港的重視和厚愛、進一步激發港人的愛國熱情,也將激勵香港各界同心同德,為建設國家貢獻香港力量。
7月3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抵達香港,開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圖為山東艦在香港海域行駛。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香港《文匯報》社評指出,山東艦航母編隊訪港,增強了香港對未來發展的信心。香港正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當前國安港安的大好形勢,可以凝聚人心,讓香港各界團結一致拼經濟、謀發展。香港必將在由治及興的新征程上砥礪前行,在國家的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香港《大公報》社評提到,2017年遼寧艦訪港時,艦上官兵列出“香港你好”四個大字,帶來對香港的美好祝福,此次山東艦訪港,部隊官兵列出的“國安家好”四個大字則蘊含更深刻的寓意。國安才能港安,港安才能家安。國家永遠是香港最強大的靠山,香港社會也要加倍努力,將香港建設得更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屠海鳴在香港《大公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祖國永遠是香港堅強的后盾”。站在山東艦的甲板上,對這句話領悟得更加透徹。回歸祖國28年來,香港時刻感受到“堅強后盾”的強大力量。眼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因素仍在聚集,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體,外圍環境對香港的影響很大;面對驚濤駭浪,香港最大的靠山是國家;國家越強盛,香港越穩固。
7月3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抵達香港,開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航母編隊訪港吸引香港民眾關注。圖為一名男士向小朋友提示山東艦停泊的位置。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香港商報》時評指出,現今地緣政治風云變幻,不確定性不斷增加,香港能為世界提供的正是“安全與發展的確定性”,國家堅強軍事力量與穩定制度保障成為吸引國際資本、科技企業與戰略人才的重要考量。對香港而言,這份安全保障與科技示范,為招商引資鞏固信任基礎,成為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強化核心競爭力的堅實后盾。
香港英文報紙《南華早報》社論認為,山東艦首次對公眾開放便選擇香港,凸顯香港特區的特殊地位。編隊訪港5日,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和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此行不但促進軍民同樂,更反映香港在國家國防戰略的角色,以及國家安全對香港的重要性。(完)
【編輯:黃鈺涵】中新網廣州7月5日電 (記者 王堅)2025年廣州市第十八屆“市長杯”香港賽馬會羽毛球系列大賽新聞通氣會于7月5日“世界羽毛球日”召開。會上介紹,本屆賽事定于今年7月展開預選賽角逐,9月至12月舉行總決賽。
發布會現場。廣州市體育局 供圖
通氣會介紹,本屆賽事由廣州市體育局、廣州市教育局和廣州市體育總會共同主辦,賽事將延續歷屆“市長杯”羽毛球系列大賽傳統,旨在打造參與度高、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群眾羽毛球賽事品牌,同時積極響應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熱潮,營造“全民全運,全民共享”的濃厚氛圍,為廣大羽毛球愛好者精心打造競技水平高、參賽體驗好,羽毛球文化顯著的群眾體育品牌賽事。
本屆賽事設大中小學校羽毛球賽及男女混合團體賽,其中大中小學校羽毛球賽設置小學組、初中組、中職組、高中組和高校組共5個組別,男女混合團體賽設置青年組(30歲及以下)、中青組(31歲至45歲)、中年組(46歲至54歲)和老年組(55歲以上)共4個組別。從各組別脫穎而出的參賽選手將會參加在9月至12月舉行的總決賽。
在全民迎全運的背景下,本屆“市長杯”品牌持續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為了積極宣傳推廣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激發廣大市民群眾對體育運動的熱情,營造濃厚的“全民全運”氛圍,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體育事業的融合發展,本屆賽事將緊密圍繞“激情全運會,活力大灣區”的主題,顯著突出十五運會與殘特奧會元素,并于總決賽現場設置“全運體驗區”互動環節。
“市長杯”羽毛球系列大賽作為廣州市級規模最大的品牌賽事,是全國首批被中國羽毛球協會納入全民健身積分體系的賽事之一。本屆賽事將延續這一積分體系,預選賽與總決賽分別被評定為全民健身三星級、四星級賽事,選手們的激情揮拍將轉化為量化的積分排名,并于中國羽毛球協會公共服務平臺公布。
此外,賽事組委會將在賽事期間推出羽毛球公益課堂系列活動,積極踐行體育公共服務職能。(完)
【編輯:付子豪】中新社紐約7月3日電 美國芝加哥警方3日通報說,芝加哥市中心2日晚發生一起飛車槍擊案,造成4人死亡、14人受傷。
據美聯社報道,芝加哥警察局局長斯內林在新聞發布會上稱,這起槍擊案發生在一個為特定活動租用的場地附近。2日晚間,槍手從一輛快速行駛的汽車內向人群開槍,汽車隨后駛離。
報道援引警方公布的信息稱,有13名女性和5名男性遭到槍擊,他們的年齡在21歲至32歲之間。其中,兩名男性和兩名女性遇難,14名傷者被送往醫院救治。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說,這起槍擊案發生在當地一名說唱歌手新專輯發布會結束后不久,有目擊者稱案發現場一片混亂。初步調查顯示,嫌疑人可能不止一人。目前,傷者中仍有4人情況危重,嫌疑人仍然在逃。
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統計,截至7月3日,今年美國已有7405人在各類槍支暴力事件中死亡,13307人在各類槍支暴力事件中受傷。(完) 【編輯:管娜】
圖為展出的壽山石雕作品《惠風和暢》吸引參觀者。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圖為展出的南音演出樂器吸引參觀者。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圖為展出福州漆雕作品吸引參觀者。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圖為展出的山葡萄藤編織作品吸引參觀者。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圖為歌仔戲《十八相送》選段表演吸引市民、游客觀看。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圖為歌仔戲《十八相送》選段表演吸引市民、游客觀看。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圖為福建平潭貝雕作品吸引參觀者。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圖為福州軟木畫作品吸引參觀者。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圖為歌仔戲《十八相送》選段表演吸引市民、游客觀看。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編輯: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