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将开发新一代DDR5内存标准:最高速度达到17600MT/S

目前的DDR5內存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開始進入成熟期,高頻內存在市場上也開始陸續出現,并且價格相比較剛出來的時候也大幅降低。不過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DDR5帶來的內存帶寬已經完全足夠,然而對于數據中心來說,目前的DDR5內存帶來的內存帶寬還遠遠不足,特別是對于大數據計算與存儲設備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像AMD這樣的廠商希望與內存標準組織共同研發全新的內存標準,進而讓內存的帶寬有著進一步的提升。
據悉AMD計劃跟JEDEC展開合作,共同研發全新的MRDIMM DDR5內存標準。MRDIMM稱之為多重緩沖,相比較目前的DDR5內存標準,MRDIMM的出現可以讓兩個內存的DIMM變成一個四重數據存儲,從而讓存儲傳輸速度翻倍。
AMD也展示了關于MRDIMM內存的路線圖,稱第一代路線圖讓內存速率達到8800MT/s,而第二代則是12800MT/s,至于遠景的第三代,則會達到17600MT/s,也就是說達到17600MHz,是目前內存的兩倍還多。當然達到17600MT/s的時間被設定到2030年,并且首先為數據中心所準備,等到消費級內存落地的話,估計DDR6內存都已經出來了,總之也是一個比較長遠的規劃,跟普通消費者關系不大。
相關文章
中新網普洱7月3日電 (黃興鴻)“老撾能買到的中國商品越來越多,老撾每年也會出口大量水果到中國。”3日,參加第二屆老撾華裔新生代“游學普洱”活動的帶隊老師龔穩書如是說。
當日,參加活動的44名老撾華裔新生代,參訪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的中國—老撾民間經貿文化交流中心(下稱“中老交流中心”),聆聽中華文化及普洱文化專題講座,開展互動交流活動等。
7月3日,老撾華裔新生代參訪中國—老撾民間經貿文化交流中心。 黃興鴻 攝
中老交流中心負責人石云介紹,該中心成立于2015年,旨在以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為紐帶,依托普洱市在大湄公河次區域內的區位優勢,搭建雙方多領域、深層次的溝通橋梁,促進普洱乃至云南與老撾華僑華人的密切聯系,推動雙方在互聯互通、投資貿易、產業發展、能源資源和人文交流等領域取得新突破。成立至今,已開展多場中老交流活動。
來自老撾南塔省的學生芭妮達介紹,她家開商店,賣中國進口的面條、方便面等,其中方便面最為暢銷。
龔穩書稱,在老撾豐沙里省,中國進口的食品,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備受歡迎。
7月3日,老撾華裔新生代通過活動增進友誼。 黃興鴻 攝
在中老交流中心做志愿者的黃銳介紹,他是老撾瑯勃拉邦人,那里有許多中國人經商,中國商品隨處可見,食品、電器、服裝等琳瑯滿目。“我想成為一名商人,2023年到普洱學院留學,就讀會計專業。”他說,老撾年輕人喜歡時尚的中國服裝,現在他已通過電商平臺,銷售了一批服裝,利潤可觀。
據統計,2024年,普洱與老撾的貿易額為15.9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出口1億元,同比增長11.1%,進口14.9億元,同比增長6.2%。2025年1—5月,雙方貿易額為3.4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出口0.45億元,同比增長35.3%;進口2.97億元,同比增長23.5%。
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的普洱市“一市連三國”,與老撾、越南、緬甸山水相連。本屆“游學普洱”活動由普洱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辦,于6月30日啟動,將持續至7月5日。(完)
【編輯:付子豪】小米15 Ultra推出限量定制色:銷量翻倍向百萬靠攏,均價超7K
小米今日正式推出3款小米15 Ultra限量定制色,分別淺藍色、深紫色以及深棕色,這三款限量定制色都采用了徠卡經典相機拼色設計,還可以搭配全新的時尚影像套裝。小米15 Ultra在今年2月27日發布,2025-08-02- 近日有消息稱京東外賣試點讓騎手送餐時幫客戶扔垃圾引發關注,并帶來大量爭議,其中多數網友最擔憂的是衛生問題。根據一條網傳的微信消息截圖顯示,6月19日京東在北京、宿遷開始試點騎手幫忙扔垃圾服務,然后又擴2025-08-02
三星宣布7月9日舉辦新品發布會:Galaxy Z Fold7亮相,主打輕薄
在全球范圍內,三星的折疊手機還是相當吃香,并且也有不俗的銷量。通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大+小的折疊手機組合,包括Galaxy Z Fold以及Galaxy Z Flip手機。今天三星正式宣布將會在2025-08-02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簡稱《文明的燭火》)新疆巡演,7月1日晩在烏魯木齊啟幕,以“科學+文化+藝術”的創新形式,為新疆各族民眾獻上一場跨越時空的科學文化“盛宴”。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新疆巡演海報。中國科技館 供圖
《文明的燭火》舞臺劇以北宋“天關客星”記載與現代大科學裝置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昵稱“拉索”)科研突破為敘事雙核,通過宋代水運儀象臺與當代科學裝置的跨時空呼應,構建起古代天文學家蘇頌與當代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對話,以千年敘事詮釋科學精神傳承。觀眾跟隨劇情穿越時空,見證中國古代科技智慧如何啟迪現代科技創新,深刻感悟“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的時代主題。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新疆巡演前進行彩排。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該舞臺劇全劇融合聲、光、電特效與舞蹈、戲劇表演,拓展科普邊界,打造“人在劇中游”的沉浸式場景。科技再現古風方面,通過全息投影復原水運儀象臺運轉原理,展現宋代科技巔峰;現代科研實景方面,以舞臺裝置模擬“拉索”觀測站捕捉宇宙線的震撼過程;情感共鳴設計方面,設置觀眾互動環節,讓觀眾親手觸碰“古代星圖”與“現代數據”,感受科學傳承的溫度。
為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2024年10月,中國科技館聯合中國煤礦文工團傾力打造沉浸式舞臺劇《文明的燭火》,旨在以藝術之形傳科學之神,讓‘愛國、創新、求實、奉獻’的科學家精神深入人心。2025年,適逢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以及科普法修訂后首個全國科普月,中國科技館對《文明的燭火》劇目進行全面升級,并策劃推出新疆、北京、西藏三地巡演。其中,新疆巡演7月1日至4日將在烏魯木齊連演6場。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新疆巡演前進行彩排。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據中國科技館介紹,以此次新疆巡演為契機,該館同步啟動科普服務新疆系列行動:科普大篷車“三進”南疆行動,通過滿載科普設備的流動車隊深入南疆鄉村,開展科技、文化、志愿服務一體化活動;“好奇新疆”以“科學視角解碼新疆”為主題,推出系列微視頻全媒體傳播;“北辰對話”將舉辦特別節目《跨越天山的科學守望》;科技館“智能體”等智能設施落地新疆,構建“永不落幕”的科普平臺。(完)
【編輯:曹子健】一根筋變兩頭堵了!因安全風險,快遞不攬收羅馬仕充電寶召回款式
6月16日,羅馬仕主動承認了自家3款充電寶產品存在缺陷問題,容易在“極端情況下產生燃燒風險,存在安全隱患”,并對用戶免費更換全新的、不低于原產品價值且符合安全要求的產品,或者為用戶退貨退款。但在用戶選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