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留给孙辈 办理公证需要注意啥

原標題:房產留給孫輩
辦理公證需要注意啥
想把房產留給孫輩,但孫子、孫女并非法定繼承人,不能直接繼承爺爺奶奶的房產,該如何辦理公證?針對這個辦事群眾反映較多的困惑,6月24日,太原公證處梳理相關公證法律知識,由公證員釋法并作出提醒。
老人出于對孫輩的疼愛,想把房產等財產留給孫子或孫女繼承,而民法典規定,遺產繼承的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孫女并非法定繼承人,這該怎么辦?太原公證處多次接到這樣的咨詢,公證員常雪帆介紹,如果按照法定繼承,只有在孫子、孫女的父親去世后,孫輩才可以作為轉繼承人或代位繼承人繼承爺爺奶奶的遺產。
公證員進一步解釋,通常情況下,老人想把房產留給孫輩,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一是贈與,當事雙方共同在公證處簽訂贈與合同;二是遺贈,老人通過立遺囑的方式指定房產遺贈對象。公證員強調,如果選擇前者,雙方應及時前去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過戶登記;如果選擇遺贈,則需要重點關注有效期,孫子、孫女應在60日有效期內表示自己的意愿,否則會被視為放棄接受遺贈。
法律鏈接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未表示者,即視為放棄接受遺贈。(記者 辛欣)
相關文章
中新網廣州7月4日電(記者 許青青)據廣州海關消息,今年上半年廣州海關共檢疫監管出口荔枝2818.6噸,同比增長17.6%。
據了解,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產國,廣東的荔枝栽培面積、產量與產值均居全國第一。
廣東荔枝種植區域從粵西的湛江、茂名,到粵東的惠州、汕頭等地,不同產區的荔枝從5月中旬開始,次第成熟,接茬上市,可持續到7月中旬。今年,廣東荔枝栽培面積約420萬畝,比去年增產三成左右。其中,廣州從化是晚熟優質荔枝的重要產區,種植面積近30萬畝。
廣州海關所屬從化海關關員在荔枝果園開展日常監管。廣州海關供圖
廣州市從化華隆果菜保鮮有限公司主要種植從化本地的荔枝品種井崗紅糯,該公司生產負責人韋某表示,當前正值荔枝采摘季,為進一步提升采摘效率,該公司結合采收需求研發數據模型,運用機器人采摘荔枝,單個機器人在數據模型指引下,每分鐘可采摘荔枝60顆,每日可采摘荔枝近千斤。
荔枝不耐貯藏,從果園采摘下來的荔枝,需要在2個小時內運到當地加工廠,經過剪枝、泡冰水、打包裝箱等環節,迅速裝車運往機場或碼頭,隨即發往國外市場?;旧鲜巧衔绮烧?,下午打包出貨銷往國外市場。
廣州海關所屬從化海關屬地外勤科科長姜新介紹,海關通過檢驗檢疫證書“云簽發”模式實現“企業自主申報、海關在線審核、信息自動提取”,同時對出口荔枝實行“優先審單—優先查檢—優先出證”,全流程壓縮監管作業時長,助力廣東荔枝“搶鮮”出海。(完)
【編輯:張令旗】- 3月27日消息,今天,奇瑞新能源發布降價公告,于今日2023年3月27日)零點起,調整旗下車型的官方指導價,最高降幅達到了9000元。奇瑞表示,受惠于全球新能源原材料價格回調,以及企業成本管控、供應鏈2025-08-02
- 今天,原定于今年6月中旬在洛杉磯舉辦的E3游戲大展,主辦方ESA娛樂軟件協會現已宣布2023 E3正式取消,并停止今年E3的所有線上和線下活動。此前,E3游戲展會曾被稱為“全球最大游戲展”,云集全球游2025-08-02
路由器比手機尺寸???還是個充電寶!中興5G隨身WiFi MU5002
文/王恩博
銀行靠簡單的吸存放貸“躺著賺錢”,這種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畢馬威中國發布的《2025年中國銀行業調查報告》顯示,在利率中樞持續走低、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運行總體穩健、不乏亮點,但經營仍面臨挑戰,尤其利息凈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增長承壓。
健康、可持續的盈利能力,既能幫助銀行緩釋風險,又是其支持實體經濟的底氣。于是行業不得不思考:未來靠什么掙錢?
畢馬威中國金融行業研究中心主管合伙人李礫近日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受存款定期化等影響,存款平均成本率降幅不及貸款收益率,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凈息差預計仍將承壓。
不過,這些挑戰正驅動銀行經營邏輯和業務端發生深層次變革,加之“AI時刻”已經到來,或將為行業發掘新的盈利增長點。
凈息差挑戰驅動銀行思變
國是直通車:近年來銀行業凈息差持續縮窄,對盈利能力的影響是否可控?各家銀行是怎樣應對的?
李礫: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43%,較2024年四季度末下降了9個基點。在今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下,未來資產端利率可能進一步下調。同時,銀行平均存款付息率雖經歷多輪下調,但由于受存款定期化等影響,存款平均成本率降幅不及貸款收益率,預計凈息差仍將承壓。
凈息差持續收窄對銀行業既是挑戰,也驅動銀行經營邏輯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深層變革,業務端從“存款產品驅動”向“客戶價值驅動”轉變。
例如,在低利率與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個人客戶的存款需求呈現避險、保障與消費三位一體的特征。銀行正通過產品創新與服務升級,滿足客戶在資產配置、生活保障和消費規劃等方面的核心訴求,加速從“推銷存款產品”向“提供綜合服務”轉型。
我國部分銀行還在探索提高非息收入對營業收入的貢獻,主要手段包括探索業務創新模式,加強投、托、銷、撮聯動,聚焦交易型銀行、代客交易、結售匯、貴金屬交易、債券交易、外匯交易等重點業務,打造“一體化綜合金融解決方案”等。
國是直通車:畢馬威的報告中提到,過去一年里,銀行業在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展現出強大韌性與發展活力。韌性與活力怎么理解?
李礫:韌性與活力主要體現在資產質量、流動性和風險管理等方面。
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持續下降,截至2024年底為1.50%,較上季末下降6個基點。同期,商業銀行整體流動性比例為76.7%,較上年末增加8.9個百分點,增幅呈逐年擴大趨勢。2024年底,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5.74%,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00%,分別較上年提升0.68個百分點和0.46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穩中向好,抵御風險能力增強。
但也應看到,銀行業營業利潤負增長,面臨短期經營壓力。在低利率時代和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的當下,銀行既要正視短期經營壓力,也要優化戰略、組織與業務層面的長期布局,促進穩健發展。
在數據成為重要經營要素,AI成為核心生產力,以及合規治理作為機制保障,共同驅動銀行價值鏈深度重塑的背景下,銀行應持續向“智能化、數字化、多元化”方向邁進,打破傳統管理壁壘,建立跨職能協作機制,重構組織模式,并抓住生態系統演化的機遇,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
銀行業“AI時刻”第二幕開啟
國是直通車:在年初的上市公司年報季中,“人工智能”“大模型”成為各大銀行業績發布會上的高頻詞。銀行業是否已經進入了“AI時刻”?
李爍:早在大模型前,AI和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就已隨金融科技發展,廣泛滲透到銀行的核心業務流程中,成為提升效率、控制風險和改善客戶體驗不可或缺的工具。生成式AI可以說正開啟銀行業“AI時刻”的第二幕,可能為銀行業務帶來顛覆性變化。
比如,在智能客服方面,從回答標準化問題,到能進行有深度、有情感、個性化的多輪對話,甚至主動為客戶提供財務規劃建議;在代碼生成與系統優化方面,幫助銀行IT人員自動生成代碼、調試程序,加速金融產品迭代;在組織架構方面,能用自然語言與數據進行交互,讓非技術人員也可以進行復雜的數據分析和洞察,從而實現人機協同。
應該將銀行的“AI時刻”看作一個新起點,而不是終點。它標志著銀行業從“信息化”“數字化”邁向“智能化”的關鍵轉折。當前,大部分銀行正處于從“AI工具化”(應用AI解決單點問題)向“AI能力化”(將AI整合成平臺級核心能力)的過渡階段。未來,隨著生成式AI等新技術的成熟和深化應用,這場變革還將觸及銀行的組織架構、商業模式和文化內核。
未來五年銀行業或現四大趨勢
國是直通車:面向“十五五”時期,對銀行業發展趨勢有何預測?
李礫:一是低利率市場環境將持續,凈息差仍將處于低點。我國金融市場主要包括債券市場利率、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等,近年來這三種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展望未來,預計市場將維持偏寬的流動性狀態,低利率市場環境成為常態。銀行業資產端業務收益率下降,負債端由于存款剛性等負債成本下降較慢,凈息差仍將處于較低水平。
二是銀行業實施AI戰略成為趨勢。銀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速度擁抱大模型技術。領先的金融機構已經意識到,人工智能的真正價值不僅在于降低成本,更在于通過提供智能化的產品和服務,無縫嵌入生態系統,從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吸引和服務客戶,最終實現收入增長,這種轉變促使越來越多銀行采取“人工智能優先”戰略。
三是金融“五篇大文章”從“框架構建”轉向“量化落地”,強化政策工具與市場機制協同。比如,科技金融方面,試點“科創銀行”,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規?;瘧?。養老金融方面,推動個人養老金賬戶全國統籌,探索“保險+信托”融合養老模式。數字金融方面,拓展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場景,構建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清算網絡。
四是風險防控從“傳統領域”向“全球化數字場景”延伸,監管工具與新興風險同步迭代。構建智能化風險預警平臺,強化氣候風險與加密資產跨境流動監測,推動風險監測智能化;推行區塊鏈技術支持的全流程穿透式監管,完善跨境業務追溯機制;推動中小銀行資本補充與治理改革,嚴控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杠桿水平。
【編輯:劉陽禾】- 據Videocardz消息稱,英偉達將在4月12日正式發布RTX 4070,并且,正式敲定售價599美元,以目前匯率來看,相當于3463元人民幣,而兩年前的RTX 3070 Ti同樣是599美元,當時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