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焦點。
雄安是一座創新之城。近年來,雄安新區把人工智能作為新區創新發展重要抓手,以垂直大模型和行業應用為重點方向,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場景賦能三個維度,加快聚集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要素,目前已落地雄安百信、雄芯科技、眼神科技、穩準智能、梅卡曼德等60余家企業,初步形成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展現出勃勃生機。
以優質的政策體系托舉人工智能發展
八年來,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了人工智能產業園、中關村科技園等產業園區以及人工智能大廈、AI科技大廈等主題樓宇,結合雄安城市計算中心、中試基地等平臺載體,構建起人工智能“門對門”“上下樓”的開放化、全棧式產業生態格局,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為支持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雄安新區出臺相關專項支持政策,聚焦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算力服務等內容給予資金支持,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到新區創新創業,鼓勵優秀畢業生到新區工作,實現人才和城市“雙向奔赴”。
據雄安新區工信科技數據局副局長張英杰介紹,目前,雄安新區的政策體系已較為完善,能夠在產業發展、平臺搭建、成果轉化以及人才入駐等多方面提供優質服務。未來,新區將持續聚焦人工智能企業需求,進一步健全覆蓋全周期的政策支持體系,為來雄安新區發展的人工智能企業及高端人才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發展生態,持續釋放政策紅利與發展動能。
以全面的平臺推動產業高效聚集
平臺建設在人工智能發展進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技術落地的載體,更是推動創新、生態協同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基礎設施。優質且全面的平臺是人工智能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橋梁”,能夠有效通過資源聚合、能力開放和生態孵化,推動技術普惠化與產業升級。
在6月10日召開的雄安新區2025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創新發展活動上,雄安人工智能研究院、雄安人工智能實訓基地揭牌成立,雄安新區人工智能產業園開園,雄安腦科學與認知智能研究院、雄安醫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院、雄安宣武醫院醫療人工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雄安數字城市創新研究院以及氣象感知融合創新實驗室等多個共建平臺啟動建設,為人工智能企業落地新區打下了基礎,將進一步推動雄安新區打造新興產業集群,為建設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高地提供堅實支撐。
活動上,雄安人工智能產業園正式開園,并被授牌“雄安新區數字經濟創新試驗區-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中心”。該產業園以創新為驅動,依托雄安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整合前沿創新資源,形成集科技研發、項目孵化、企業成長加速、人工智能總部辦公為一體的全鏈條產業培育體系,搭建人工智能開放化、全棧式生態格局,聚力打造企業“成長階梯”,形成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地,能夠進一步推動雄安新區建設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蓄勢賦能推動人工智能邁向新高度
人工智能的高質量發展不僅體現在技術突破,更在于與社會經濟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未來,人工智能將逐步從“工具”進化為“伙伴”,重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當下,雄安新區正在加速匯聚人工智能的高精尖人才、優質項目,依托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加快打造高效集約的算力底座,加快建設雄安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堅實算力支撐,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充分釋放數據價值,助力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同時,雄安與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智能產業研究院深度合作,加快引進姚期智、張亞勤等院士團隊,積極謀劃布局雄安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人工智能公共研發平臺,加快引進國際前沿的、適合新區產業發展的、具備產業化前景的人工智能項目及頂尖人才團隊。
張英杰表示,目前,從政策引領到平臺建設,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落地,雄安新區人工智能的“四梁八柱”已巍然矗立。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從人才和產業發展等角度為人工智能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到2027年,力爭培育5家獨角獸企業,打造100家AI骨干企業,打造20個省部級以上高能級創新平臺,形成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新范式、新樣板、新坐標。
未來,雄安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創新的機制,推動人工智能與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努力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應用示范和產業集聚的高地。(李元闖)
頂: 76397踩: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