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洗涤有讲究 别让防晒衣穿了像没穿

原標題: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防曬服消費提示
選購洗滌有講究 別讓防曬衣穿了像沒穿
烈日炎炎,防曬服成為戶外出行必備單品。為幫助消費者科學選購、合理使用防曬服。6月26日,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示,從選購要點、使用規范到維權途徑,全方位守護您的夏日防曬安全。
選購時查標識
選購時,首先核對產品“身份證明”。
確保防曬服的產品標識完整,包括產品名稱、廠名廠址、執行標準、纖維成分、規格型號、洗滌說明等信息。標識缺失或模糊不清的產品需謹慎選購。
同時,看UPF,認準防曬核心指標。查看產品是否標有紫外線防護系數UPF值,這是衡量防曬服性能的核心指標。UPF值越高,防護性能越強。根據國家標準GB/T 18830-2009的規定,防紫外線產品應達到UPF>40,且UVA(長波紫外線平均透過率)<5%。
選面料,兼顧防護與穿著體驗。
優先選擇手感柔軟、透氣性佳的材質,寬松版型不僅穿著舒適,還能減少衣物與皮膚的直接接觸面積,提升防護效果。避免選擇過于輕薄或面料透光的款式,此類產品可能因材質稀疏導致紫外線輕易穿透,削弱防曬功能。
正確洗滌存儲
要正確洗滌,守護涂層防曬性能。對于標注“涂層防曬”的產品,其防曬性能依賴于表面涂層。頻繁洗滌、機洗或使用漂白劑、柔順劑等化學制劑,均可能導致涂層脫落或失效。建議減少清洗頻次,采用冷水輕柔手洗,避免用力揉搓。洗滌后切勿暴曬,可平鋪晾干,以延長涂層使用壽命。
科學存儲,營造干燥通風環境。存放時選擇干燥通風的櫥柜,避免潮濕導致面料發霉。若長期不穿,可折疊放入透氣防塵袋,遠離樟腦丸等防蟲劑,防止化學物質對面料造成損害。
定期檢查,及時淘汰失效產品。防曬服經長期穿著和洗滌后,可能出現面料變薄、透光、涂層脫落等現象,導致防護性能大幅下降。建議定期檢查衣物狀態,若發現上述問題,應及時更換新的防曬服,確保防曬效果持續在線。
維權建議:請保留憑證
消費者在購買時,主動向商家索要發票、收據等購物憑證,并妥善留存。
請及時投訴:如發現商家銷售假冒偽劣防曬服的違法違規行為,請及時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
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夏季防曬需科學,選對、用對防曬服,才能有效抵御紫外線傷害,暢享夏日戶外時光。(記者 郭衛艷 實習生 趙璐婕)
相關文章
慢火車上普法課 “送給孩子一束法治的光”未成年人普法活動舉行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記者 張素)搭乘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5633次列車,和乘坐慢火車上學的同學們一起分享法治故事,通過普法課堂、法治趣味游戲、案例發布、故事分享等多樣形式感受“法治的光”帶來的溫暖和啟迪……
7月2日,“送給孩子一束法治的光”系列未成年人普法活動(第五場)在多個媒體平臺播出。本次活動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民一庭、人民法院出版社聯合主辦。
據知,5633次列車沿線經過38個鄉鎮,因有眾多學生搭乘上學,也被稱為大涼山孩子們的“校車”,承載著山區學子的求學夢。
此次,全國人大代表吉列子日、來自法院的代表、春晚《玉盤》表演者妞妞合唱團部分成員與乘坐5633次列車返校的同學們現場參與活動。其間,成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法官陳曉通過講述真實的案例故事,分享如何應對學生欺凌和網絡暴力。
5633/5634次慢火車列車長阿西阿呷和四川省律師協會第十屆民族法律事務工作委員會委員則金華,以自身經歷鼓勵同學們在法治的保駕護航下好好學習、追逐夢想。
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副局長姬忠彪介紹,2024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托人民法院案例庫建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事例庫正式上線,收錄了最高人民法院等9家單位涉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的優秀案事例。截至今年6月1日,案事例庫已收錄案事例共239件。
活動現場,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蔡金芳選取了3個較為典型的案例加以介紹,以案為鑒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樹立行為規則和法治意識。學生們還收到了由最高人民法院編寫的未成年人保護紀實普法漫畫書《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完) 【編輯:惠小東】
中新網汕頭6月28日電(記者 李怡青)第十八屆潮南·雷嶺荔枝文化旅游季28日在廣東汕頭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以“雷‘荔’風行‘枝’為你甜”為主題,開放產銷對接、甜蜜集市、文旅打卡等活動,為海內外游客營造火“荔”全開的沉浸式荔鄉游玩體驗。
第十八屆潮南·雷嶺荔枝文化旅游季28日在廣東汕頭正式拉開帷幕。 林大森 攝
此次,雷嶺荔枝文化旅游季依托綠美雷嶺示范線,當地精心打造的一條3公里雷嶺荔枝文旅打卡路線,融入荔鄉田園風光,沿途設置游戲互動、非遺體驗、荔枝采摘等豐富環節,吸引了許多游客和時尚達人前來觀光游玩。
此次活動,現場搭建了精準產銷對接的平臺,荔農與采購商、供應鏈面對面交流,攜手共贏。
第十八屆潮南·雷嶺荔枝文化旅游季28日在廣東汕頭正式拉開帷幕。林大森攝
現場,一顆荔枝連接古今,文化共賞。特邀潮劇名角演繹經典選段《擲荔》《下山》,在潮劇中品荔紅,在荔香中話傳承,讓傳統文化與荔鄉風情巧妙交融。
雷嶺鎮荔枝協會會長古城欽介紹,隨著“雷嶺荔枝”和“雷嶺烏葉荔枝”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雷嶺荔枝的品牌知名度持續攀升。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多年來荔農、企業在推進品種改良、挖掘荔枝文化、做好荔枝營銷等方面下功夫,不斷豐富雷嶺荔枝的銷售矩陣,與多家電商平臺和物流企業合作,借“互聯網+”和冷鏈運輸開拓海內外市場。
雷嶺4.4萬畝荔林不僅帶來了舌尖上的幸福,煥新了鄉容村貌,更以年產值過億的產業矩陣,繪就了雷嶺鄉村振興的甜蜜圖景。借助連續18年舉辦的潮南·雷嶺荔枝文化旅游季活動,當地打通了“種荔枝-加工荔枝-游雷嶺-摘荔枝-品荔枝-吃農家菜”的全產業鏈條,逐步形成荔枝種植、精深加工、貿易流通、休閑文化旅游有機融合的發展格局。近兩年來,雷嶺新增家庭農場12家、自摘園20余個。
雷嶺鎮負責人表示,雷嶺將以辦好荔枝文化旅游季活動為契機,實施“文旅經濟新元年”發展路徑,打造“一集市、一IP、一路線”模式,以荔枝文化為主題,科技創新為核心,持續強化“雷嶺荔枝”品牌塑造,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為“百千萬工程”建設添力賦能。(完)
【編輯:史詞】中新網浙江橫店6月27日電 (錢晨菲 郭其鈺)27日,“筑夢‘浙’里 創享未來”兩岸青年微短劇大賽頒獎典禮在浙江金華橫店舉行。本次大賽面向兩岸廣泛征集作品,共收到投稿900余部,其中微短劇108部,展現出兩岸青年在影視創作領域的蓬勃活力。
大賽組委會設立評審委員會,經多輪嚴謹評選,最終30余件佳作脫穎而出。當日,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作品公布,主創團隊以光影魅力點亮創作舞臺。
6月27日,“筑夢‘浙’里 創享未來”兩岸青年微短劇大賽頒獎典禮在浙江橫店舉行。中新社記者王剛 攝
短視頻組獲獎導演、臺青吳震亞表示,“微短劇在臺灣很火,期待與大陸影視行業的青年朋友們多多交流,共同探討兩岸的流行趨勢。”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張榮恭在致辭中表示,兩岸青年有著共同的文化基礎,大家姓中國姓、講中國話、寫中國字、過中國節日,這都給兩岸共同創作微短劇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希望兩岸青年以影視為媒,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在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新聞局副局長朱鳳蓮看來,此次大賽的舉辦恰逢其時,為兩岸青年們搭建了視頻創作平臺、文化交流平臺、產業合作平臺、交友互促平臺。
在頒獎典禮上,中廣聯合會微短劇委員會會長闞平、臺灣資深影視導演江國銘分別作主旨演講,從不同視角剖析了兩岸微短劇行業發展。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副主席孔令智為“走進橫店 穿越華夏”臺灣青年影視文化體驗營活動授旗。
為進一步推動兩岸影視產業融合發展,橫店影視集團與臺北市影音節目制作商業同業公會現場進行合作簽約。“兩岸青年在影視合作方面大有可為,我們將在人才培養等方面重點推進,積極開展民間合作。”臺北市影音節目制作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仲祺表示。
在當日下午舉行的“筑夢‘浙’里 創享未來”兩岸青年微短劇大賽沙龍活動暨影視項目交流合作洽談活動上,兩岸微短劇從業者深入探討如何精準把握產業發展的共性與差異,實現協作共贏。此外,五組來自兩岸的團隊進行了作品展示。
據了解,在浙江期間,與會的臺青還將赴金華、紹興、杭州等地參訪,并在橫店體驗微短劇拍攝制作等,親身感受大陸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科技創新成果。(完)
【編輯:曹淼欣】“南瓜尖”被網友“封神”,到底神不神? 來聽聽營養科專家怎么說
夏日來臨,在社交媒體上有一種小眾蔬菜正在被很多美食博主推薦,它就是南瓜尖(南瓜藤上最前端的一部分)。因為南瓜是喜溫作物,它的藤蔓在高溫高濕的夏季生長旺盛,嫩梢(南瓜尖)產量高,口感也最佳,可以說是一種“夏日限定美食”。記者發現,還有網友說它是“可以封神的蔬菜”“小炒南瓜尖真的絕了”。
事實上,南瓜的藤蔓似乎鮮見于生鮮市場。26日,記者先來到了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岱山東路上的一家大型生活超市,在生鮮區域并未有南瓜尖售賣。工作人員坦言,在這里工作2年,都沒看見有進過南瓜尖。隨后,記者又去了一家菜市場,發現只有一家蔬菜攤位有南瓜尖賣,但量很少,7元一斤。“買的人不多,也不是天天賣,基本都是一些回頭客來買,只有知道的人才會經常吃,偶爾還會有一點線上的單子。”攤主說。
為何這被視為“邊角料”的部分得到網友如此高的評價?它的營養價值又如何?南京同仁醫院營養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渠慎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夏季的南瓜尖水分高、口感脆,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鉀等多種營養成分,確實是一道不錯的菜品選擇。
南瓜尖的吃法也簡單,選取較嫩的莖葉,撕去老皮,洗干凈葉面上的污漬,然后焯水后撈出,煲湯、涼拌、清炒等都可以。“但在食用南瓜尖之前,一定要洗凈,防止農藥殘留。”渠慎強提醒,南瓜尖也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腎結石、骨質疏松、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等患者建議適量食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對于健康人群來說,其實不止南瓜尖,南瓜的渾身都是寶,從它的花到藤、從肉到皮,從瓤到籽,都是可以吃的,是具有很好養生作用的食物。比如南瓜花也可以炒著吃,它富含一種叫“云香甙”的營養元素,能軟化血管、清除血管內垃圾,預防血斑形成和動脈硬化;將南瓜籽洗凈后曬干或烘烤,口感香脆,其富含的鎂、鋅、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對心臟健康、提高免疫力等都有益處。
“需要提醒的是,夏天氣溫高,特別是葉菜類,最好在清洗后就直接烹飪,如需保存時間較長,最好在不洗的情況下通風存放,這樣可延長保鮮時間。”渠慎強介紹說,在烹飪蔬菜時,盡量縮短烹飪時間,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蔬菜中營養成分的流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許倩倩 【編輯:劉歡】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記者 陳杭)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字金融論壇3日發布《全球金融競爭力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31個國家進行全球金融競爭力評價,美國、英國、日本分列前3位,中國總排名第4位,比去年上升1位。
作為報告發布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東民表示,全球金融競爭力即一個經濟體的金融體系相較于其他經濟體而言,在全球范圍內更有效地配置金融資源和管理風險,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能力。
報告評價體系包含金融業競爭力、貨幣競爭力、金融基礎設施競爭力、金融科技競爭力和國際金融治理競爭力5個維度,共43個指標。
報告顯示,美國的全球金融競爭力排名世界第1位,在貨幣競爭力、金融科技競爭力和國際金融治理能力3個指標上均排名全球第1位。
報告指出,中國與美國的分差連續四年縮小。其中,中國的金融科技競爭力連續兩年排名第3位,今年分數較去年顯著提高,主要推動力是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潛力的大幅提升。
“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迅速,尤其表現在AI人才指數與金融科技信貸水平這兩個細分指標。”劉東民表示,數字金融的核心是金融科技,這恰恰是支撐中國不斷追趕世界領先國家的最大動力和優勢所在。(完) 【編輯:李潤澤】
中新網新疆烏蘇6月28日電 (趙婧姝)記者27日從烏蘇市政府有關部門獲悉,近年來,該市不斷推進“交通+旅游”融合發展,促進交通基礎設施與核心景區、旅游資源有效連接,形成“快進慢游”旅游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6月27日,被譽為“中國最美公路”之一的獨庫公路風光如畫。 周鵬 攝(無人機照片)
據烏蘇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邊建峰介紹,烏蘇市以天山北坡經濟帶為核心,結合全市旅游資源和景觀,有針對性地打造精品旅游環線。該市參與建設S101“天山地理畫廊”交通網,謀劃建設S101延長線,該線跨奎屯河連接烏蘇佛山國家森林公園,烏蘇市正在謀劃該線連接古爾圖鎮南山景區、古爾圖沙漠公園等,吸引游客進入烏蘇。2024年,烏蘇市開工建設S101延長線項目,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全長24.14公里,預計2027年6月通車。
烏蘇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孟瑩告訴記者,該市依托自身優勢資源打造“草原勝地 自駕天堂”的旅游目的地。2025年1月至5月,烏蘇市共接待游客272.39萬人次,同比增長40.83%;旅游收入18.5億元,同比增長28.87%。
孟瑩介紹,烏蘇市依托“啤酒之都”定位打造“啤酒小鎮”“冰鮮酒都”,用本市烏蘇啤酒、“牛沫王”精釀啤酒、疆域王系列白酒、“沙舟干紅葡萄酒”等迎八方客;通過“千人共跳民族舞”主題活動,使游客與本地民眾感受當地特色文化。
6月27日,游客駕車駛入新疆烏蘇市烏蘇驛旅游多功能綜合服務中心。 周鵬 攝(無人機照片)
烏蘇驛旅游多功能綜合服務中心(簡稱烏蘇驛)位于獨庫公路與“天山地理畫廊”交匯點。烏蘇市興鼎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常娟說,烏蘇驛圍繞“天山地理畫廊”規劃了四大功能區域,集游客服務中心、美食驛站、啤酒體驗館、酒店、新疆塔城農特產品展示區等多種設施于一體,致力于為游客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旅游服務體驗。(完)
【編輯: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