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涨价近8万!谁给玛莎拉蒂MC20的勇气?

電動汽車普及后,燃油車的溢價遭到嚴重縮水。尤其是燃油跑車領域,原因很簡單,電動車憑借電機,可以獲得廉價且大量的動力,一臺售價20多萬的電動車,憑借雙電機四驅,就能實現3秒以內的零百加速,而燃油跑車還要用上成本高昂的大排量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等技術,因此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不過,有一款燃油跑車的市場行情卻并非如此,在剛剛推出的年度改款車型上,指導價逆市上漲,它就是瑪莎拉蒂MC20。最近,瑪莎拉蒂官方公布了2024年度改款MC20的指導價,其中標準版最新售價為253.88萬元,相比老款上調7.4萬元,而MC20 Cielo最新售價為288.88萬元,上調7.9萬元。
之所以上調售價,是因為這輛超級跑車在國內的銷量非常好。不論在性能還是設計層面,對標的法拉利與蘭博基尼都比它貴很多。瑪莎拉蒂MC20采用了經典的瑪莎拉蒂鯊魚嘴造型,車頭兩側搭配散熱開口,并且使用了貫穿式碳纖維前唇。車頭機艙蓋上設計了空氣橋,讓從前格柵進入的空氣能款速穿過車頭,形成強大的下壓力。
來到側面,這輛車采用了非常吸引眼球的蝴蝶門設計,另外還采用隱藏式門把手,降低風阻。此外,在車輛B柱后方還有大尺寸進氣開口,為后方的大排量發動機提供良好的散熱環境。
車尾的排氣設計比較保守,使用偏中置的雙邊共兩出設計,后包圍集成了發動機散熱孔與大尺寸尾部擴散器,提升車尾下壓力。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669/1965/1221mm,軸距為2700mm。屬于標準的超跑個頭。
新車搭載一臺3.0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瑪莎拉蒂內部代號為“海神”。雖然排量不大,但是在工程師調教之下,最大功率可達630匹,最大扭矩為730牛米,坐實了高性能超跑的實力。新車匹配一臺8速雙離合變速箱,并采用中置后驅布局,標配機械限滑差速器,在性能操控層面有著極高的實力。
相關文章
中新社曼谷7月3日電 (記者 李映民)代理行使總理職權的泰國副總理兼交通部長素里亞·莊龍瑯集3日率領改組后的新內閣成員向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宣誓就職。
據泰國媒體報道,被暫停總理一職的佩通坦當天參加宣誓,就任文化部長。
泰國政府憲報網站1日早上發布內閣改組公報稱,佩通坦兼任文化部長,原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坦改任副總理兼內政部長,國防部長一職暫時空缺。高等教育及科研與創新部、農業與合作部、商務部、教育部等部門的部長或副部長也進行了調整。
泰國憲法法院1日也宣布,受理有關調查總理佩通坦是否存在違憲行為的請愿書,并決定自即日起暫停佩通坦行使總理職權。
據泰國媒體報道,相關指控源于佩通坦此前承認一段其與柬埔寨領導人關于兩國邊境爭端的通話錄音屬實,其言論被部分議員質疑涉嫌“損害國家主權、背叛祖國”。
上述事件發生后,在泰國引發爭議,執政聯盟第二大黨自豪泰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阿努廷等所有自豪泰黨內閣成員辭職。隨后,內閣進行了改組。(完) 【編輯:胡寒笑】
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記者 任思雨 郎朗)“當我看到觀眾因為我的表演會哭、會笑、會陷入思考時,我明白了最打動人心的表演,有時候不在于技巧有多么熟練,而在于體驗人物內心后情感的真實流露。這份職業最純粹的價值體現,就是與觀眾的共情連接。”
在2日開幕的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上,青年演員李蘭迪發表主題演講,她從飾演過的角色入手,分享了這些年在演藝事業上的心得。
演員李蘭迪在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上發言。來源:主辦方供圖
很多人認識李蘭迪,是從青春校園劇《你好,舊時光》里的學霸余周周開始的。1999年出生的李蘭迪,已經有15年的戲齡。在今年年初開播的《濾鏡》中,她飾演了擁有改變容貌能力的蘇橙橙,給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
李蘭迪回憶,第一次拿到《濾鏡》劇本,只是通過文字,就被故事中的各種意外深深吸引,這是一部非常規題材的作品,用奇幻的外殼包裹女性成長主題,講述了一個女孩在經歷一系列的意外后,逐漸學會與自己的不完美共生,與不自信和解的故事。
“可以說蘇橙橙是我目前飾演過的角色當中最特別的一個。”李蘭迪說,她眼里的蘇橙橙是一個帶有“小小英雄主義”的女孩,當擁有了能夠變換容貌的神奇手鐲之后,她卻放棄這份能讓自己獲得社會優待的禮物,選擇用最真實的自己去面對最現實的生活。
電視劇《濾鏡》劇照。來源:李蘭迪工作室微博
她想,《濾鏡》這部劇要闡述的命題,從來不只是這一只能讓人擁有改變樣貌、彌補缺憾的手鐲,而是讓大家透過濾鏡,去直面真實的自我底色,去獲得接納不完美的勇氣。
在靠近、成為蘇橙橙的過程中,李蘭迪也收獲了來自角色的力量,她覺得蘇橙橙帶給大家的,不只有快樂的情緒價值,更有對女性成長的深度探討。“撕開濾鏡,也是撕開對于女性的固有化標簽。她的故事告訴我們,無需成為任何人的模板,真正的美從來不由他人定義。”
《濾鏡》收官時,李蘭迪曾在微博寫下長文,飾演過的每個角色,都在豐富著自己的人生。此次她也在發言中提到,從青春校園里羞澀的中學生,到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職場新人,再到亂世中與命運抗爭的女性,每個角色都成為一面鏡子,讓她有機會表達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被壓抑被忽視的情感和思考,反過來也讓她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
對演員而言,每接到一個新角色都像是一門新學科,需要在全新的人物背景下學習新技能,在《濾鏡》的拍攝過程中,李蘭迪也在無實物表演以及動物擬人化體驗中完成了諸多挑戰,“飾演蘇橙橙,突破了演員這兩個字加注在我身上的可能性,讓我對影視表演的魅力有了更為直觀和深入的感受。”
《濾鏡》劇照。來源:李蘭迪工作室微博
她深知,作為一名表演工作者,那些被書寫的情感和思想、困境和希望,能通過演員的演繹真實地抵達觀眾的內心,甚至有可能改變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這份傳遞的力量,也鑄就了從業者天然的使命感和敬畏之心。
而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當下,隨著劇集的播出,每位演員的角色形象、個人言行都會影響到一部分人或者更多的人,李蘭迪說,“這就讓我在接下來的演藝工作中對自我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做一個講好故事,傳遞正能量的好演員,為大家帶來更多更優質的作品。”(完)
【編輯:惠小東】中新網上海7月1日電(范宇斌 卜楠)記者1日從上海市僑聯獲悉,由上海市僑聯精心設計、升級改造的“僑胞之家”活動室已在華僑大廈啟用,為歸僑僑眷特別是老歸僑搭建了一個歡聚交流的平臺。
近日,歸僑僑眷首次在“僑胞之家”活動室相聚。雖然天氣炎熱,仍有30余位老歸僑前來“新家”聚會。其中,印尼歸僑何靈華、林美娥夫婦專程從上海金山趕來。大家紛紛感謝上海市僑聯的關心,感恩黨和國家對歸僑僑眷的關懷和照顧。從上午9時到下午4時,歸僑僑眷唱歌跳舞、合照留念,交流暢談、放飛心情,直至盡興而歸。
歸僑僑眷相聚“僑胞之家”活動室。 上海僑聯供圖
據了解,上海的很多老歸僑多年來有一個習慣,每周六在華僑大廈的活動室聚會。為使歸僑僑眷有個更好的活動場所和環境,上海市僑聯決定將活動室改造升級列為2025年度工作,充分征詢歸僑僑眷的意見,精心設計,并將活動室命名為“僑胞之家”,邀請旅美書法家屠新時為“僑胞之家”題字。
歸僑僑眷相聚“僑胞之家”活動室。 上海僑聯供圖
“喜見‘僑胞之家’落成,我們為溫馨快樂的家園點贊。”看到裝修后的“僑胞之家”內有空調、衣柜、物架、微波爐、裝飾畫、多媒體設備等,寬敞明亮,歸僑僑眷都非常高興、滿意。
歸僑僑眷相聚“僑胞之家”活動室。 上海僑聯供圖
為保證“僑胞之家”的安全、有效使用,上海市僑聯與歸僑僑眷商議后明確了活動召集人,制定了活動室管理規定。
上海市僑聯有關負責人表示,改建、落成“僑胞之家”,是上海市僑聯為歸僑僑眷辦的一件實事,祝愿老歸僑們在此常相聚,獲得快樂和健康。“我們將維護好‘僑胞之家’,不斷完善服務,讓老歸僑們充分感受到‘家’的溫暖。”(完)
【編輯:李潤澤】中新網廣州7月3日電 (張璐 徐潔芹)7月3日,廣州國際生物島試點園區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正式揭牌,實現跨園區互通共享,促進資源互補,激活區域發展的整體動能。
廣州國際生物島(資料圖)。 李劍鋒 攝
據介紹,廣州萊迪生命健康城、國際生物醫藥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港成為黃埔區內首批“廣州國際生物島試點園區”,正式啟動“一島多園”政策先行先試的深度實踐,生物醫藥產業進入全域協同新階段的重大舉措。
2024年發布的《廣州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在廣州市各區范圍內選取若干兼具醫療資源、人才資源、產業資源、創新資源等要素聚集、特色明顯的重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統一納入“國際生物島”園區品牌范疇,形成國際生物島“一島多園”格局。
“我們希望從政策共享、資源共享、品牌共享三個維度與生物島進行聯動建設,在招商引資線索、項目梯度培育、入駐載體需求、科學儀器和實驗室資源共享等方面深度合作,實現區域間生物醫藥產業的協同發展。”廣州萊迪生命健康城總經理劉狄表示,此次合作可進一步為入駐企業降本增效,尤其加速中小型生物技術公司成果轉化。
“我們將充分利用生物島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生物醫藥產業中的核心引領作用,與各試點園區共享資源、共建平臺、共鑄品牌,構建全鏈條、全周期、全要素的創新投資集聚區,形成研發在島、轉化在園、生產在基地的‘一島多園’協同發展體系,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品牌矩陣。”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成就表示。
據悉,作為知識城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的首發標桿,國際生物醫藥創新中心聚焦制造環節短板,此次合作將提供28萬平方米產業空間,打造學術交流—研發孵化—商業配套三位一體的生態閉環,補強大灣區生物醫藥制造能力。
“‘一島多園’的一大特色便是整合資源,構建了‘政策共享、資源共享、品牌共享’機制。”廣州國際生物島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梅花表示,以后生物島享有的政策,納入生物島試點園區的各個園區也將同步享受,實現政策、資源共享。(完)
【編輯:惠小東】中新網澳門7月2日電 (記者 鄭嘉偉)由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指導,特區政府文化局主辦的“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下稱“雙年展”)將于7月19日開啟。主辦方2日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雙年展相關情況。
7月2日,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相關情況。中新網記者 鄭嘉偉 攝
本次雙年展以“嗨,你干什么來了?”為主題,展期橫跨至10月,除主場展率先于7月19日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外,還有近30個展覽將陸續同澳門居民和旅客見面。
據介紹,本屆雙年展由知名策展人馮博一擔任總策展人,匯聚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代藝術家,帶來跨越文化與地理界限的創作,包括主場展、公共藝術展、城市館、特展、本地策展計劃、平行展共六大板塊的多元藝術展覽。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澳門作為2025“東亞文化之都”,“藝文薈澳”還將以文化為紐帶,邀請中日韓藝術家共同創作公共藝術裝置“時間塔”,并長期于澳門展示,為“東亞文化之都”的友誼留下足跡,進一步落實“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設,積極打造澳門成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以及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
“希望藝術家們通過雙年展探索科學與信仰、全球化與在地性等命題,展開一場深邃的美學對話。也期待更多市民與游客參與,在澳門展開一場流轉都市、觸動心弦的美學旅程。”梁惠敏說。(完)
【編輯:惠小東】中新網吉隆坡6月29日電 (記者 陳悅)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29日到訪馬來西亞書藝總會,兩國書法界人士共商合作交流,揮毫翰墨傳情。
孫曉云肯定馬來西亞書藝總會成立四十周年來在弘揚書法藝術和傳承中華文脈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相信書法藝術在馬來西亞將迎來更廣闊發展前景。她說,中馬書法界歷來交流密切,中國書法家協會愿進一步加強與馬來西亞書藝總會交流、合作,美美與共,牽手書法藝術的未來。
馬來西亞書藝總會會長黃瑞慶介紹馬來西亞書法藝術蓬勃發展的現況。他表示,書藝總會成立四十年來,致力在馬來西亞弘揚書法藝術、傳承中華文化,書藝總會愿積極加強和中國書法界交流,助力書法藝術在馬來西亞取得更好發展,并致力打造馬來西亞成為東南亞書法教育中心。
孫曉云、黃瑞慶等兩國書法名家現場揮毫,以墨會友。
孫曉云(左三)現場揮毫,兩國書法界人士以墨會友。 記者 陳悅 攝
黃瑞慶(左二)現場揮毫。 記者 陳悅 攝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張瀟羽、馬來西亞書藝總會會務顧問紀永輝、馬來西亞書藝總會前會長王雅、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文化參贊常珊、吉隆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韓寧等也參加了交流活動。(完)
【編輯: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