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山西行

相關文章
中新網廣州6月30日電 (記者 王堅)來自粵港澳三地的16支龍舟隊29日齊聚廣州,在2025年粵港澳三地十五運賽事承辦城市“越秀·風行牛奶杯”龍舟邀請賽的賽場上,揮槳競渡、劈波斬浪。
比賽現場。廣州市體育總會 供圖
此次賽事以“全運匯灣區工會健康行”為主題,由廣東省總工會、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指導,廣州市總工會、香港工會聯合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廣州市體育局、廣州市體育總會等單位主辦。本次賽事被納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百周百亮點”重要活動系列及2025年廣州國際體育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中。
決賽采用4航道男子22人龍舟300米直道競速賽制。經過預賽、復賽、半決賽、決賽的激烈角逐,最終東莞市總工會代表隊勇奪桂冠,廣州市總工會荔灣代表隊、陽江市總工會代表隊分獲亞、季軍。
賽后,冠軍隊伍來自東莞市總工會代表隊隊長難掩激動之情:“這次奪冠達到了我們之前的預想!”談及隊伍奪冠優勢,他介紹:“隊員中大部分是消防隊員,好體力在比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作為與第一名僅有0.05秒之差的亞軍隊伍,來自廣州市總工會荔灣代表隊領隊表示,雖然與冠軍失之交臂,但仍為隊伍今天的表現感到激動與自豪:“這次比賽大家都拼盡了全力,每一位隊員都非常努力。”
香港工會聯合會代表隊領隊表示:“與香港的比賽相比,廣州賽場場地更大、賽道更長,而且廣州的好天氣也特別適合劃龍舟。這次賽事給了粵港澳三地工會組織體育合作與文化交流的機會,期盼未來與大灣區各地工會組織有更多體育合作!”
作為首次來內地參加龍舟賽的隊伍,澳門工會聯合總會代表隊表示,澳門同胞向來熱愛劃龍舟,得知此次賽事消息后,大家踴躍報名。“對我們而言,比賽成績并非首要目標,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促進交流才是最重要的收獲。”(完)
【編輯:惠小東】中新網銀川7月6日電 (記者 李佩珊)7月5日至6日,大地流彩·2025年全國和美鄉村村舞交流展示活動在寧夏銀川靈武市梧桐樹鄉楊洪橋村舉行。“村舞”愛好者跨越山海,齊聚靈武,共同舞出新時代農民風采和鄉村振興活力。
活動現場。 靈武市委宣傳部供圖
開幕式以“同心共舞”為主線,精心編排了“沃野千里·共舞千秋”“犁波歲序·萬象耕新”“黃河脈動·同心載舞”三大篇章,將靈武地域特色與鄉村舞蹈深度融合,生動詮釋“村舞即生活”的質樸理念與“田間地頭的藝術美學”。開場節目《大地鼓鳴·黃河共生》氣勢磅礴,靈武人民擂鼓迎客,盡顯黃河兒女豪邁熱情。《新農人·田野T臺》《稼穡長卷》等節目盡展農耕文明與黃河文化魅力。56個民族共唱《中華一家親》,全國各省代表隊共舞《美麗中國》,深刻傳遞著民族團結的深厚情誼,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活動現場。 靈武市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現場,“村舞”愛好者同臺競技,以翩躚舞姿全方位展現地方特色舞蹈魅力。吉林安塞腰鼓剛勁有力、寧夏黃羊錢鞭彩纓飛揚、江蘇空竹舞精巧靈動、新疆花樣跳繩活力四射……傳統舞蹈在創新編排下煥發新彩,特色服飾與舞步交相輝映,不僅跳出了新時代農民昂揚向上的精氣神,更舞出了鄉村振興的幸福景。
“村舞”活動還同期舉辦了村舞共創營、非遺民族秀、鄉土風物集、鄉村振興成果攝影展、中國村舞圖鑒科普互動等多元體驗項目,吸引上萬人次參與。
村集特色農產品展銷區,寧夏22個縣(市、區)攜枸杞、葡萄酒、莎妃蜜瓜、大米等300余種特色農產品集中亮相,通過線下體驗、線上下單、包郵到家的一站式服務,讓全國人民吃到寧夏甄選好物。非遺展示區,“黃河石雕刻”“靈州瓷燒制”“口弦”等10余項靈武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精湛技藝,讓人們近距離了解非遺底蘊。特色美食區,清燉羊肉、辣糊糊、燴小吃等風味美食香氣四溢,通過開放式廚房展示特色烹飪技藝,讓觀眾在多重感官體驗中,沉浸式感受特色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鮮活過程,全方位領略塞上江南、奇秀靈武的獨特韻味和鄉土文化、鄉村生活的質樸魅力。
作為活動舉辦地,靈武地處北緯38度國際公認的“黃金奶源帶核心區”和黃河中上游,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是現代農業和畜牧業發展的絕佳之地。依黃河之利,水草豐茂牛羊成群、長棗生紫稻谷殷積,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之贊譽。靈武市先后獲得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等12項“三農”領域國字號榮譽,農業產業發展、數字鄉村建設、文明鄉風建設等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2024年,靈武市第一產業增加值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區前列,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突破億元大關。(完)
【編輯:曹子健】圖為《里斯本丸沉沒》導演兼制片人方勵接受采訪。中新網記者 侯宇 攝
圖為《里斯本丸沉沒》導演兼制片人方勵(右)和該片歷史顧問托尼·班納姆在放映前肅立,致敬先烈。中新網記者 侯宇 攝
圖為一名觀眾高舉首映禮入場券準備入場觀影。中新網記者 侯宇 攝
圖為觀眾入場前在電影海報前拍照留念。中新網記者 侯宇 攝
圖為影院工作人員手持引導牌協助觀眾入場。中新網記者 侯宇 攝
圖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李慧瓊(左四),香港工聯會會長、特區立法會議員吳秋北(右四),《里斯本丸沉沒》導演兼制片人方勵(左二)等嘉賓出席首映禮。中新網記者 侯宇 攝
圖為香港工聯會會長、特區立法會議員吳秋北在首映禮上致辭。中新網記者 侯宇 攝
圖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李慧瓊在首映禮上致辭。中新網記者 侯宇 攝 【編輯:付子豪】
中新社蘭州7月7日電 (丁思 九美旦增)設立為期5天的主題展覽、舉行“獅子山下——香港與蘭州在一起”音樂會、港澳企業家代表組團參展考察……6日至10日,第31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蘭洽會”)在蘭州舉行,以此為平臺,甘肅和香港文旅、經貿交流熱絡,合作升級,兩地將通過品牌聯合推廣等舉措,攜手拓展國際市場。
7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辦的“三個中心一個高地——服務國家戰略賦能香港未來”主題巡回展正在蘭州展出。現場展示了香港金融、航運、貿易、文旅領域最新資訊,并設有特色拍照打卡區、航運主題的“全速啟航”多媒體游戲。
7月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辦的“三個中心 一個高地——服務國家戰略 賦能香港未來”主題展覽在蘭洽會展館開展。九美旦增 攝
“近年來,香港與甘肅經貿投資關系日益密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任鄭偉源在蘭州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2024年底,香港累計在甘肅投資337個項目,主要集中在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農、林、牧、漁業等領域,投資金額近206億美元。
鄭偉源說,香港是甘肅最大的外資來源地,甘肅是香港開拓市場的重要基地。目前,甘肅省有8家企業赴港投資,在港設立9家企業,投資總額達46.3億美元,另有兩家企業在香港上市。
7月6日晚,“獅子山下——香港與蘭州在一起”音樂會在甘肅大劇院精彩上演。(甘肅大劇院供圖)
音樂為橋梁,隴港兩地在文化藝術上的交流日趨頻繁。6日晚,由香港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攜手香港歌劇院青年歌唱家帶來的音樂會響徹黃河畔,中外經典名曲和香港流行金曲引發全場大合唱。
“香港、敦煌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中心,彼此還有很多合作空間。”鄭偉源說,大型敦煌文化展覽到香港展出,精彩的舞劇表演令香港觀眾大開眼界;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曾在敦煌莫高窟九層樓前進行精彩表演,今年9月,香港中樂團、天籟敦煌樂團還將赴敦煌演出。此外,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自2018年起,與敦煌研究院合作舉辦“敦煌青年實習計劃”,今年實習計劃已于6月初啟動。
隴港兩地都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攜手推動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成為本次蘭洽會上兩地企業家共同的期待。
“蘭洽會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交流合作平臺,希望以此為契機,拓展香港企業在西部的發展空間。”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在蘭州表示,甘肅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交通樞紐,與香港在共建“一帶一路”市場形成互補,兩地企業可通過中歐班列、海鐵聯運等物流網絡,聯合開發中亞、歐洲及東南亞市場,推動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高效對接。
蔡冠深說,甘肅擁有敦煌莫高窟、嘉峪關等世界文化遺產,是海內外眾多文化和旅游愛好者的向往之地。香港正著力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兩地企業可通過文旅品牌聯合推廣開發跨境旅游線路,實現“甘肅文化資源+香港國際平臺”的“1+1大于2”的效果。(完)
【編輯:惠小東】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臺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鉞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將追繳在案的李鉞鋒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繳國庫。
經審理查明:2011年至2024年,被告人李鉞鋒利用擔任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副檢察長,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重慶市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司法案件處理、工程款催收和企業經營等事項上提供幫助,直接或者通過其親屬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9342萬余元。
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李鉞鋒的行為構成受賄罪,應依法懲處。李鉞鋒受賄數額特別巨大,并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鑒于李鉞鋒受賄犯罪中有未遂情節,其到案后如實供述罪行,主動交代監察機關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賄事實,認罪悔罪,積極退贓,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已全部追繳到案,具有法定、酌定從輕處罰情節,對其依法可予從輕處罰,法庭遂作出上述判決。
據悉,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25年4月2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該案。庭審中,檢察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被告人李鉞鋒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發表了意見,李鉞鋒進行了最后陳述,并當庭表示認罪悔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界群眾30余人旁聽了庭審。
(總臺央視記者 奚丹霓 馬姍) 【編輯:張燕玲】
炎炎夏日,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吃各種清涼食物消暑的習俗。大江南北,每個地方都有一些屬于自己的“奇趣”味道,這些美食在本地人的心中是美味佳肴,但對于外地人來說可能聞所未聞↓
河南丨大葉荊芥:苦澀中的清涼美味
河南的餐桌上少不了大葉荊芥,它香氣獨特強烈,喜歡它的視它為“夢中情菜”,不喜歡的對它避之不及。河南人把荊芥煎炸烹調,開發出了不少的新吃法。
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練寺鎮是荊芥主產區,進入到夏季,每天都有大量新鮮荊芥從這里運往市場。
蔬菜種植戶 劉學燦:現在剛好是適合荊芥的氣候,它的生長期比較短,從種到上市二十五天左右,一畝地產量能到三四千斤。
荊芥的味道有點像是薄荷與檸檬的混合體,吃起來有一點“沖”。在河南,荊芥最平常的吃法有蒸荊芥、荊芥菜盒、荊芥西紅柿雞蛋面、涼拌大盤荊芥等,家常便飯的簡單做法,但味道卻是很多河南人最愛的那一口。
鄭州市民 于朝霞:我最喜歡吃涼拌荊芥了,一次能吃一盤。
鄭州市民 王永利:出差學習的時候,你要是十天半月不吃,那你受不了,回來啥都不干,弄一盤荊芥先吃。
荊芥疙瘩湯是河南人夏季餐桌上最常見的餐食,用雞湯做底,湯里有面有蛋有菜,還有清涼的荊芥來解膩降燥。為了讓湯的荊芥味道更濃,還可以再來點荊芥油,起鍋的時候加進去,讓你一秒感受荊芥的精髓。
廚師長 李繼濤:荊芥它有一種苦澀味道,荊芥油增加它的香味去掉它的苦澀,保持它清涼的味道,夏季喝了以后很清爽。
安徽游客 白朝陽:其實你要說它味道好嗎?它不好。它又苦又澀又辣,但是吃起來就好吃。
四川成都丨西南地區“團寵” 折耳根的N種打開方式
在我國西南地區也有這樣一種“愛者成癮、厭者退避”的食材,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在本地人的飯桌上。它不僅可以自成一菜,也可以當配料,這就是折耳根。我們跟隨記者一起去四川成都,感受一下折耳根的獨特味道。
在成都的菜市場里,你可以買到折耳根的全身,甚至可以直接買到卷著涼拌折耳根的春卷。涼拌折耳根是最基礎也是最經典的做法,而關于它的做法可遠不止這一種。
某川菜店總經理 王欽銳:四川喜歡吃折耳根是因為這里比較潮濕,折耳根可以拿來排毒。它可以是小菜,也可以是一道大菜。小菜小到你只要涼拌一個折耳根拿來下飯都可以,大菜它可以跟其他的高檔食材來搭配。
食客 羅雪梅:這道菜它就結合了折耳根那種特殊的香味,然后再加上我們的臘肉,香味融合到一起,有一種那種折耳根的醇厚加臘肉的鮮香,很好吃。
食客 李映:拌胡豆米、拌菜、凈拌都下飯得很。現在他們年輕人燙火鍋。
飯后的茶飲里也能加入折耳根,山野味道和綿密醇厚酸奶的奇妙組合,既保留了折耳根獨有的微腥回甘,又被奶香中和得溫潤適口。
食客 楊碩:喝進嘴的時候就只有酸奶的味道,然后里面有打碎的折耳根,嚼到的時候,折耳根的味道還是比較濃的,很有地方特色。
飲品店經營者 王瑤:大家評價都以為是黑暗料理,但其實接受度還是很高的。
從涼拌小菜到飯后茶飲,折耳根在餐桌上不斷變換著身份,這個有人愛,也有人“怕”的食材,你想不想也來試試呢?
廣西賀州丨時令釀菜喚醒味蕾 品味夏日之鮮
廣西東北部的賀州,與湖南、廣東相鄰。賀州的飲食受桂粵湘三地影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釀菜。當地甚至有“無釀不成席”的說法。所謂釀菜,是將餡料填入苦瓜、豆腐等食材中加熱成菜的烹飪方法,以“一菜兩味”為特色。
提起賀州釀菜,首推夏日限定的瓜花釀。將褪去花蕊的南瓜花洗凈,釀入土豬肉、香菇、油條、水豆腐、瓜花苗調制的餡料,再把外伸的花瓣往中間折回,一個立體飽滿的瓜花釀就做好了。加水清煮后,金黃的花瓣包裹著豐腴的肉汁,入口清甜鮮潤。
不同的釀菜,藏著不同的“風味密碼”。如果說瓜花釀追求的是山野清鮮的復合滋味,那么豆腐釀則講究質樸中的驚艷。在賀州市八步區大寧鎮,這道傳承百年的風味,詮釋的正是釀菜的靈魂。取一塊巴掌大小的大寧豆腐,巧手掏空其“內心”,再填入精心調制的肉餡,讓清雅的豆香與醇厚的肉香完美融合。最后,將這飽滿的豆腐釀,整齊地碼入砂鍋之中。
農家樂老板 曾燕:像我們的大寧豆腐釀,它是采用了我們肥瘦相間的土豬肉,加上蠔油、鹽、蔥花、芋頭制作而成的。現在這個季節有瓜花釀、燈籠椒釀、苦瓜釀、筍釀,這些都是比較應季的一些釀菜。
炎炎夏日,這些清爽可口、風味各異的時令釀菜,是賀州人餐桌上最具夏日特色的印記,也吸引了眾多食客專程前來品嘗這份獨特的夏日之鮮。
食客 尹炳曉:我們今天也是開車幾十公里來到這里,聽說賀州的釀菜非常好吃。今天試完果然好吃,小朋友非常愛吃大寧豆腐釀,苦瓜釀也是這個季節非常適合吃的,比較解暑解膩。
一枚枚小小的釀菜,包裹著賀州人對時令的敬重、對食材的理解,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福建福鼎丨晶瑩剔透木蓮凍 清涼解暑好味道
“木蓮凍”是福建福鼎夏季常見的消暑小吃。“木蓮凍”以綠色植物“薜荔”作為主要原材料制作而成,因此在當地又被叫作“薜荔凍”。在福鼎,一碗木蓮凍,不僅是天然的解暑好味道,也承載著大家美好的夏日記憶。
蟬鳴林語間,盛夏日已至。7月的福鼎鄉間,到處都彌漫著草木清香,在郁郁蔥蔥的山墻間,薜荔藤沿著粗壯的老樹,爬滿了樹梢,偷偷扎根掛果。
薜荔,又叫木蓮,廣泛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地區,是藥食兩用的植物。每到夏季就會結果,果實形狀與無花果相似,富含果膠,是制作涼品的好食材。在福鼎,每到盛夏,一些市民就會采摘薜荔果,制作木蓮凍。
福鼎市民 李小莉:一定要選擇這種整體看上去比較圓潤,底部比較飽滿一點的果子,這里面的出籽率會比較高一點。
將新鮮采摘的薜荔倒入水中仔細清洗,洗凈之后,用刀將果實切開,接著用小勺刮出果肉中飽滿的黃色籽粒,并均勻攤鋪,隨后放置室外自然晾干。
福鼎市民 李小莉:晾干到顆顆分明、不粘手的時候就可以了。
將晾干的薜荔籽裝入紗布袋,隨后倒入山泉水,使其充分浸泡,接著用手反復揉搓擠捏,讓薜荔籽中的豐富膠質逐漸滲出。
福鼎市民 李小莉:力度一定要掌握好,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大概整個過程揉搓8分鐘就可以了。
在這個環節,恰當的力度是制作的關鍵所在,力度太大會破壞薜荔籽的完整性,太小又無法充分擠出果膠。待果膠全部濾進水中,就可以將它放好,蓋上網籃或紗布靜置1個小時,等它自然凝結。
福鼎市民 李小莉:做好的木蓮凍就是天然的果凍,看上去晶瑩剔透,吃起來非常爽口,很適合夏天解暑。
制作完成后,舀出適量木蓮凍,用勺子搗碎,加入糖水、桂花蜜或者薄荷水,看上去晶瑩剔透,吃起來滑溜溜的,一口下肚,胃里透著清涼。
除了自己動手制作,在福鼎的街頭,也有不少甜品鋪會在夏日推出木蓮凍,味道依舊傳統,但吃法卻更加多元。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各式時令水果,消暑降溫,清涼降火。
江西南昌丨石斛花果凍:“會呼吸”的夏日涼品
石斛花多生長于南方濕潤山林中。在江西南昌,石斛花果凍作為一種新興的甜品,受到當地居民和游客的喜愛。石斛花果凍吃起來既有花瓣的淡雅蘭香,還能嘗到石斛特有的清苦回甘,又被稱為“會呼吸的夏日涼品”。
盛夏時節,南昌梅嶺國家森林公園林木蔥蘢。在太平鎮鐵皮石斛生態種植園大棚里,一排排鐵皮石斛花迎來盛花期。一大早,這里便迎來許多前來采摘石斛花的村民和游客。
太平鎮太平村村民 黃少妹:我們采摘石斛花一般都會選擇剛剛盛開的,這樣的花朵花瓣會更鮮嫩,顏色更鮮亮,香氣也會更濃郁,聞起來也會有一股淡淡的蜜香。
精選的石斛花清洗干凈后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慢煮15分鐘,待湯汁呈淺黃色,過濾出石斛花殘渣。同時,取適量白涼粉用涼水攪拌成細膩的糊狀,接著,將白涼粉糊緩緩倒入石斛花的湯汁中,邊倒邊攪拌,確保兩者充分混合,繼續加熱至沸騰后關火,將混合液倒入容器,撒上新鮮的石斛花點綴,等待自然冷卻。
南昌市太平鎮太平村村民 黃少妹:在我們煮石斛花水的時候,一般我們都選擇用小火慢燉,這樣它才能使石斛花的香味充分釋放出來,而且口感也會更清甜。
制作好的液體冷卻后放入冰箱直至完全凝固,成型后的石斛花果凍呈現出晶瑩剔透的質感,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調味,更增添了別樣的風味。再泡上一杯石斛花烘干制成的花茶,更是解暑又美味。
太平鎮太平村村民 李靜:之前我只知道石斛是藥材,沒想到還可以做成甜品和花茶。這個果凍咬下去彈彈的,特別好吃,還帶著石斛花的清香,這個花茶喝起來也特別甘甜,瞬間感覺暑氣全消了。
【編輯: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