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我國基站基礎設施建設相當完善,但在存在一些沒有基站信號覆蓋的荒郊野外,而這類區域也是極限運動與野游愛好者會去的地方,那么這些用戶去這些地方時就只能戒網了嗎?能否像馬斯克的星鏈一樣通過衛星網絡實現上網呢?
最近在2024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出現了一款面向民用市場的網翎衛星上網機標準版,這款衛星上網機在展開時主機尺寸為528mm*109mm*393mm,套裝重量≤8.5kg,主機重量≤5kg,主機可收納于防護箱中,防護箱整體體積小于20寸,可帶上飛機,可見其便攜性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僅如此,網翎衛星上網機標準版的安裝使用也非常簡單,只需將主機與支架相接,然后用戶外電源或大功率充電寶為主機供電后就能使用了,自動對星,通電即連,沒有用過衛星上網機的初學者也能快速上手,主機開啟后,機身背面還會亮起藍色的環形燈帶,非常的酷炫。
網絡配置上,WiFi的傳輸距離為50米范圍,官方表示其可提供比窄帶通信衛星高出數十倍的帶寬容量,帶寬最高支持上行20Mbps,下行100Mbps。而在防護性方面,這款主機支持IP54的防護等級,在小雨到中雨的環境中能夠正常的使用,防護箱則高達IP67防護等級,如浸泡在水下1mi環境時可保持30分鐘不滲漏,在-22℃至55℃溫度間均能正常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搭配網翎衛星上網機標準版使用的移動APP也相當好用,在手機上可用APP查看上網機是否對上衛星,前方是否存在信號干擾,如APP畫面中出現了衛星,說明對星成功。
另外,在APP中加入了在線充值的功能,如用戶在進無人區之前忘了充值了,APP提供三分鐘的流量時間可讓用戶調用移動支付完成充值操作,不會由于沒有網而無法讓衛星上網機正常工作。
可以說,網翎衛星上網機標準版的出現讓極限運動與野游愛好者擁有了在野外上網的可選方案,在無人區現場曬個照發個朋友圈,這感覺多舒爽,這么看來,今后不僅是5G+AI的時代,衛星互聯網的時代也正在向我們招手了。
頂: 1踩: 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