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特朗普称将对部分国家征70%的关税

相關文章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題:意大利新生代華人發型師的發絲新風尚
中新社記者 吳侃
意大利華人發型師施盛杰常在短視頻平臺上記錄工作日常,分享收窄額寬、柔和面部線條的方法。從業10年,他在當地擁有兩家美發沙龍。近日,施盛杰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采訪,講述如何用理發刀創造更多可能性。
他自幼隨父母到意大利生活,酷愛看漫畫,總拿著角色卡片去理發店做同款發型,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那時起他就決定長大后要當理發師,為顧客打造心儀發型。
施盛杰后來進入當地美發專業學校系統學習,畢業后于2015年在意大利北部波爾德諾內省薩奇萊市開了一家“施美發沙龍”。近年來,他與另外兩名年輕華人理發師合作,在位于米蘭第八區的城市生活商業區建立了“AT美發沙龍”和“AT美發學院”,不僅提供美發服務,也開展美發培訓業務。
“我熱衷于鉆研剪發和燙染技術,也很注重與顧客溝通。經常有客人拿著網絡圖片提出發型需求,這類圖往往效果太理想化且缺乏個性。我通常會先肯定他們的審美,再從發質、臉型、職業、日常打理習慣等角度分析可行性,用定制化的方案替代網圖復刻。”施盛杰說。
他的美發沙龍采用“畫染”技術,是一種創意染發,需要用刷子將染膏“繪制”在頭發上,通過控制涂抹的位置、厚度和長度,實現色彩漸變和圖案效果。“比如針對常見的遮蓋白發需求,我們不會采用整頭覆蓋式染色,而是通過‘畫染’將白發巧妙隱藏,效果自然持久,一般能保持五到六個月。”
2023年3月,施盛杰在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首府博洛尼亞市舉行的一場國際美容展會上展示染發技術。(受訪者供圖)
“想要可以發光的頭發!”“能不能幫我染像草莓棉花糖一樣的發色?”點開施盛杰的社交媒體賬號,顧客天馬行空的需求在他手中一一變為現實。
談起做社交媒體的初衷,施盛杰表示,如今很多人會自己在家里染發,但操作時常遇到發色斑駁、線條感明顯、發質變差等問題。起初他們針對各類“翻車”案例,拍攝視頻教大家如何修復,并演示正確的染發手法與色彩搭配技巧。
“后來我們開始用短視頻記錄給顧客做發型的過程,呈現從溝通、設計到落剪和定型的全過程。這些發型‘爆改’類視頻很受歡迎,每一條都有很多網友留言互動。還有些網友刷到視頻后,專程從外地趕過來找我們做頭發。”施盛杰說。
除了經營沙龍門店,施盛杰的團隊還面向當地的美發行業從業者開設培訓課。他介紹,課程采用真人實操的教學方式,注重傳授染發思維而不僅是技術本身,他們也會在米蘭周邊城市做講座。目前培訓業務已經開展了近5年,逐漸在當地美發行業獲得認可。
“隨著華僑華人新生代成為行業主力,華人美發行業邁向‘2.0時代’,不僅店鋪裝修和服務質量升級,品牌意識也建立起來。”施盛杰說,新生代具有語言優勢與國際化視野,擅長將精細技術與高品質服務結合起來,未來也將致力于推動意大利華人美發行業不斷邁上新臺階。(完)
【編輯:惠小東】圖為鵝塘鎮“玻璃田”。黎豪圖 攝
圖為鵝塘鎮“玻璃田”。黎豪圖 攝
圖為鵝塘鎮“玻璃田”。黎豪圖 攝
圖為鵝塘鎮“玻璃田”。黎豪圖 攝
圖為鵝塘鎮“玻璃田”。黎豪圖 攝 【編輯:曹淼欣】
中新網合肥6月30日電 日前,經中共安徽省委批準,安徽省紀委監委對省民政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高光權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經查,高光權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結交政治騙子,對抗組織審查;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品,違規接受旅游活動安排,違規出入私人會所;廉潔底線失守,對親屬不實際工作獲取薪酬知情未予糾正;違規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項目承攬、陵園開發經營等方面謀利,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高光權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規定,經安徽省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并報安徽省委批準,決定給予高光權開除黨籍處分;由安徽省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并移送。(完)
【編輯:胡寒笑】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黃鈺欽 李曉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6月30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 薛偉 攝
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在近幾天舉辦的第20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上,展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材料、新技術以及科技感十足的新產品,讓“創新發展”持續成為近期最受關注的高頻詞。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代表認為,中博會能幫助發展中國家企業對接國際市場、鏈接創新成果。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如何看待中國科技創新成果全球共享的前景?
毛寧:我也注意到,近年來人形機器人、智能眼鏡、腦機接口診療設備等前沿領域新產品不斷通過廣交會、消博會、鏈博會等平臺完成首發首秀。這些展會既是中國新質生產力的全景展示窗口,也成為國際科技交流的重要橋梁,生動詮釋了中國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科技創新理念。
中國的創新發展不僅服務自身也將造福世界。我們愿同各國一道,以開放合作促進科技進步,以科技創新成果為全球發展和世界現代化賦能。(完)
【編輯:劉歡】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布宜諾斯艾利斯消息:受寒流天氣持續影響,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時間2日黎明時分的氣溫降至零下1.9攝氏度,創下該市近34年來最低氣溫。
綜合法新社與阿根廷《號角報》報道,該市曾于1991年8月1日記錄了零下2.1攝氏度的低溫。
報道稱,截至3日,在該國中部和北部,共有至少15個省發布了不同等級的極寒預警。
據法新社3日報道,一個專門幫助無家可歸者的非政府組織“Proyecto 7”表示,自冬季開始以來約10天內,該國已有9人死于寒冷天氣。由于缺乏官方總體統計,這一數字尚未得到當局證實。
另據路透社消息,阿根廷能源國務秘書處2日表示,由于近期遭遇寒流,阿根廷居民使用更多能源進行取暖,該國將限制用于工業的天然氣供應。
報道稱,在阿根廷及其鄰國智利和烏拉圭,寒冷天氣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意外降雪。(完) 【編輯:張奧林】
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 (記者 高凱)“影像敘事與鄉村生態——《水草長生》教學實踐影像創作研討會”日前在河北美術學院舉行。
影片海報。主辦方供圖
影片《水草長生》由荀偉平編劇并執導。影片聚焦中國南方農村,講述少年廣豬仔在父母外出務工后,與祖父相依為命十年的留守生活,以“牛兩次丟失”為核心事件,呈現鄉村生活的艱辛與時代變遷。據了解,該片曾入圍第15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片,并斬獲第五屆中國先鋒藝術電影展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在2024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上,榮獲“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藝術探索影片”獎項,并獲批國家電影局2024年度電影精品專項資金支持。
河北美術學院校長甄忠義當日表示,這部歷時十年創作的影片聚焦城鄉關系與留守兒童情感世界,既是師生影像實踐教學的重要成果,也體現了學校關注現實、注重人文的教育理念。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智勤指出,該片以溫情克制的筆觸,為鄉村變遷中的留守群體塑造了生動的銀幕形象,既呈現鄉村生活的本真質感,更借留守兒童、鄉村空心化等議題,揭示了個體命運在時代浪潮中的沉浮及傳統農耕文明與現代社會的交融。
《大眾電影》雜志社社長鄭陽認為,《水草長生》影像風格極具辨識度,長鏡頭完整呈現插秧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從彎腰插苗時膝蓋的弧度、稻穗風中搖曳的韻律,到指尖分秧的細微動作、水珠滾落稻葉的瞬間,細膩捕捉勞動之美,令觀眾仿佛置身稻香田野,親歷農忙煙火氣息,沉浸感強烈。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志主編皇甫宜川將影片解讀為關于時間、土地與生命的深刻之作,其“時間折疊”敘事手法頗具巧思。影片通過約20分鐘的段落跳轉,將主人公少年與成年生活壓縮呈現,物質環境變遷與祖孫間不變默契、對土地的恒久依戀形成鮮明對照,深刻詮釋鄉村“變與不變”的復雜肌理。
中國電影集團一級導演、中國夏衍電影學會會長江平認為,影片以固定機位與現實主義風格為基底,將鄉村細節自然融入敘事,勾勒飽含溫度的群像,留守老人的堅韌、孩童的孤獨自然流露。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王海洲將影片定位為珍貴的影像“社會生態志”,認為影片在詩意敘事與文化傳承方面的探索為高校影像教學提供了優質范例。
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導演、編劇侯亮認為,影片“詩情畫意”體現于雨打窗欞聲效層次、晨霧中稻田光影等細節。作為教學實踐項目,此次河北美院教師教學與創作結合,學生全程參與實踐,形成“教學-創作”一體化互促模式。
該片制片人焦峰分享了拍攝的幕后歷程,為捕捉稻田季節變化,劇組用一年的時間拍攝了兩季水稻的生長,用非職業演員十年間真實的變化建立起一個虛構的故事,與現實形成影像的互文。他強調在藝術表達與現實呈現間尋求平衡。
專家們當日肯定《水草長生》不僅是電影創作的優秀成果,更是高校教學實踐的成功范例。
此次活動由河北美術學院主辦、《大眾電影》雜志社與該校影視藝術學院聯合承辦。(完)
【編輯: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