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挤爆?!曝苹果为iPhone测试2亿像素相机传感器,可能用在主摄

來自知名爆料博主@數碼閑聊站 的消息稱,蘋果正在測試2億像素相機傳感器,并且在評論中向網友回復稱大概率會用于主攝上。看來蘋果這回是開竅了,準備追趕第一梯隊了哈。
目前,蘋果在售的iPhone 15和16系列主攝的4800萬像素是最高水平,而其前置、超廣、長焦則都是1200萬像素的水平,丟進在卷成麻花的安卓陣營里,只能坐小孩那一桌。而如果從4800萬像素直接升級到2億像素,那簡直就是牙膏擠爆!安卓兄弟們就要考慮坐下來跟蘋果嘮嘮了。不過按照現在蘋果這么保守的作風,小編猜測中間應該會有1億像素來過渡一下吧。
至于這顆超大杯搭載到哪款手機上,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iPhone 17系列離誕生已經沒幾個月了,大概率是趕不上車,估計會在明年的iPhone 18,或者是后年放在“史無前例”的20周年iPhone上看到它的身影。蘋果用戶們想嘗一嘗2億像素的滋味,還要再多當兩年等等黨。而反觀遙遙領先的安卓陣營,2億像素的手機有多香,你現在就可以在市面上隨便嘗。
安卓陣營中第一款像素過億的手機是2019年的小米CC9 Pro,但因為太過超前的攝像頭導致拍照體驗很不理想。而后在2022年,moto X30 Pro把主攝像素進一步突破到了2億,2024年vivo X100 Ultra則實現了長焦鏡頭像素突破2億的成就。而目前最有代表性的還是三星Galaxy S系列的HP2、HP9傳感器,HP2的傳感器面積為1/1.3英寸,負責主攝,搭載在三星Galaxy S25 Ultra上;HP9的傳感器面積為1/1.4英寸,負責長焦,搭載在小米15 Ultra、vivo X200 Pro等手機上。而蘋果這回用的主攝,很可能就是三星的HP2,所以最后拍照效果怎么樣,說不定可以先拿三星Galaxy S25 Ultra體驗一下。
相關文章
中新網上海7月1日電(范宇斌)6月30日至7月6日,“相聚上海”研習之旅活動在上海舉行。活動吸引來自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11國的17位華裔青年參與。
7月1日,華裔青年走進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外灘、陸家嘴,夜游黃浦江,了解上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來自英國的“00后”王梓源學習的專業是城市規劃。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他通過沙盤“觸摸”上海城市快速發展的脈動。他認為,上海是中國乃至亞洲城市建設的范例。
在外灘萬國建筑群與陸家嘴天際線的對望中,王梓源感受到歷史與未來的交響。“在上海,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的多元性。這里既有摩天大樓,也有很多傳統建筑,正是這座城市的包容性、國際性,讓各種文化在時空折疊中完好保留。”
“世界越來越小,乘坐飛機便能環游世界。”王梓源希望結識更多家住“地球村”的新朋友。他說:“參加活動的華裔青年來自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成長背景。我們在互相交流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眼中的上海乃至中國,以及如何看待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
7月1日,“相聚上海”研習之旅活動舉行,華裔青年參訪上海中心大廈。 范宇斌 攝
賈俊峰在泰國出生和長大,上海是他的祖籍地,也是他的第二故鄉。他用中文與上海朋友交流,用英文與外國朋友交流。他很樂意扮演“溝通橋梁”的角色。
最讓賈俊峰開心的是,能夠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裔青年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和經歷。“我向小伙伴們推薦了巨好吃的泰國榴蓮,還詢問大家愛不愛吃中國臭豆腐,我覺得這些生活習慣的差異很有意思。”
7月1日,“相聚上海”研習之旅活動舉行,華裔青年胡小立參觀朵云書院。 范宇斌 攝
時隔15年再次來到上海,奧地利華裔青年胡小立登上了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三高樓——上海中心大廈。他發現這棟高樓不僅有暖心的無障礙設施,還有先進的雨水收集系統,讓他感受到中國現代建筑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智慧。
在研習之旅中,胡小立細細觀察上海城市的各種細節,還與新結識的華裔青年熱絡互動。“我們共同探討國外文化如何與中國文化相融合,這種跨文化對話是這次研習最大的收獲。”胡小立表示,上海在城市發展、科技創新等很多方面處于中國城市的領先地位,希望能夠經常來上海,也期待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
在接下去的行程中,華裔青年還將探訪人工智能企業,感受石庫門里的新潮基因,體驗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完)
【編輯:付子豪】近日
民航局禁止攜帶
沒有3C標識、
被召回范圍的充電寶上機規定
引發關注
坐飛機和高鐵
分別可以攜帶什么樣的充電寶?
充電寶上飛機
乘坐飛機時,充電寶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攜帶或隨身攜帶,嚴禁在托運行李中攜帶。
充電寶上飛機需要同時符合標識、批次、額定能量三方面規定,具體如下:
標識:旅客禁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批次:旅客禁止攜帶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額定能量:
充電寶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無需航空公司批準;額定能量超過100Wh但不超過160Wh,經航空公司批準后方可攜帶,但每名旅客不得攜帶超過兩個充電寶。
嚴禁攜帶額定能量超過160Wh的充電寶,嚴禁攜帶未標明額定能量同時也未能通過標注的其他參數計算得出額定能量的充電寶。
充電寶上高鐵
乘坐高鐵時,充電寶須符合標志清晰和不超過額定能量兩方面規定。
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鐵路運輸中執行的是國家鐵路局、公安部發布的《鐵路旅客禁止、限制攜帶和托運物品目錄》相關標準,規定“標志清晰的充電寶,單塊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不在禁止隨身攜帶的物品之列。
鐵路12306客服人員也表示:“旅客乘坐火車,目前在充電寶查驗方面不看是否有3C認證,不看充電寶品牌,只要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就可以攜帶。”
監制丨鄭弘
制片人丨文雅
策劃丨梁震
編輯丨翟子昊
審校丨張慧彬
【編輯:田博群】中新網天津7月2日電 (記者 王君妍)1日,天津工業大學與天津工業職業學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職普融通改革行動。兩校代表為聯合創立的“現代工匠班”和“工程實踐創新班”現場揭牌,標志著天津首個深度整合普通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資源的創新培養模式的落地,聚焦“中高本貫通、產學研協同”的教育生態構建,為服務區域產業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人才新動能。
圖為簽約儀式。 (天津工業大學供圖)
據了解,此次兩校合作突破傳統教育類型壁壘,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為原則,創新構建“1+N+1”三段進階式貫通培養體系。首階段由兩校各自夯實學生通識教育與專業理論基礎;中期進入多維度融合培養,依托雙方科研平臺與實景化產線,構建“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三鏈融合育人生態,實現課程體系、師資團隊、實訓基地等N個維度的深度耦合;末階段完成企業真實項目訓練與高級職業認證,最終培養兼具“工程師思維”與“工匠手藝”的技術技能人才。
據悉,該模式旨在深入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對接區域產業轉型升級,首次實現學分互認、證書互通、師資共享的全鏈條融合,為構建人才成長“立交橋”提供實踐范本。
兩校將聯手打造技術研究平臺和“雙師四能型”教師培訓基地,并共享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智慧鋼鐵冶金集控中心和智能制造實訓中心等核心資源。合作還將外延至國際舞臺,聯合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提升產教融合的國際影響力。
兩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雙方將共探復合型人才培養新路徑,通過職普融通戰略合作,合力培養學生擁有工程師的嚴謹思維與工匠的精湛技藝。(完)
【編輯:曹子健】中新社香港7月1日電 題:在“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聆聽“尖叫30秒”
中新社記者 戴夢嵐
驟雨初歇,薄霧彌漫,香港賽馬會(簡稱“馬會”)沙田馬場跑道草皮更顯青翠。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紀念日,“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在此上演,10場賽事吸引約2.45萬名觀眾入場,中國內地游客同比增長近三成。
7月1日,“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在香港賽馬會沙田馬場舉行,吸引眾多民眾到場觀賞賽馬。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備受矚目的賽事是18時舉行的“香港回歸杯”。發令鈴聲一響,賽駒在騎師策騎下沖出閘門,四蹄奔騰、奮力奔跑。當馬群由遠及近,越過賽道拐彎處,看臺氣氛瞬時沸騰起來。約30秒的直道沖刺時間,幾乎所有觀眾都在歡呼尖叫,有馬迷振臂吶喊賽駒名字,為其加油打氣。
“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是香港回歸祖國后保持生活方式不變的通俗表達。28年來,賽馬已不僅是體育運動或博彩產業,更成為香港的文化名片。
今年77歲的市民王永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看賽馬幾十年,一周兩場賽事,只要在港,總會親臨。“在沙田馬場或者跑馬地,和朋友邊喝啤酒,邊看賽馬和表演,聊聊天、放松下,我覺得比在酒吧有意思。”
“在現場看馬匹沖線,比電視畫面更有沖擊感!”第一次看賽馬的廣東游客李女士說,沙田馬場的看臺視野開闊大氣,令人震撼。賽馬是香港區別于內地的特色旅游資源,她會建議周圍的親友都來體驗。
來自斯洛文尼亞的游客夫婦帕特里克和埃拉托告訴記者,本地朋友熱情推薦他們來看賽馬,馬匹追逐讓人興奮,每位觀眾都享受節日。
7月1日,“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在香港沙田馬場舉行,吸引眾多民眾到場。當日焦點賽事之一“香港回歸杯”中,賽駒“光年魅力”勝出。圖為賽駒“光年魅力”的兩位馬主(前排左五和前排中)、騎師潘頓(前排右一)等合照。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賽馬還代表著香港獨特的慈善運作模式。作為非營利機構,馬會結合賽馬、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綜合營運模式,盈余都以納稅和慈善捐贈的形式回饋社會。馬會當晚公布,全天10場賽事共錄得投注額近15.5億元。
近年來,賽馬更成為香港和內地加強合作的獨特橋梁。馬會當日宣布,將全力支持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簡稱“十五運會”)以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特奧會”)廣東賽區賽事,并為馬術比賽提供高水平技術支持。
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表示,作為愛國愛港的世界級馬匹運動和慈善組織,馬會長期支持國家舉辦大型綜合運動會。期待通過支持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進一步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中國的馬術運動,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國在體育領域的卓越標準和良好聲譽。
7月1日,“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在香港沙田馬場舉行,吸引眾多民眾到場觀賽。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馬兒往前跑,香港向前進。”香港賽馬會前主席陳南祿曾如此形容賽馬之于香港的意義。28年過去,噠噠的馬蹄聲與看臺的尖叫聲依然交織,攪動香港這座城市的激情。對資深馬迷王永堅來說,這28年的感受樸素卻真實——“回歸后,內地和海外游客都來香港看賽馬,香港更熱鬧了。跑馬就是這樣,越熱鬧越好看。”(完)
【編輯:李潤澤】中新網7月3日電 據“中國海警”微信公眾號消息,7月3日,中國海警1306艦艇編隊在我釣魚島領海內巡航。這是中國海警依法開展的維權巡航活動。
【編輯:張令旗】中新社華盛頓7月1日電 (記者 沙晗汀)美國國會參議院當地時間7月1日通過一項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
在當天的投票中,51票贊成、50票反對。美國副總統、參議院議長萬斯投出打破平局的關鍵一票。在此次投票中,有3名共和黨議員加入民主黨陣營投票反對該法案。
根據該法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第一個任期內于2017年通過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措施將得以延續;對小費、汽車貸款利率等提供新的稅收減免措施;增加3500億美元聯邦預算,用于國防支出和打擊非法移民。為彌補減稅帶來的收入減少,該法案將提高貧困群體獲得醫療保險和食品援助項目資格的門檻等。
參議院通過的這版法案還規定,美國從今年9月30日起將不再為電動汽車提供稅收抵免,同時只有在2027年底前投產的風電和太陽能項目可享受稅收抵免。
5月22日,眾議院以215票贊成、214票反對通過該稅收與支出法案,但因為參議院對該法案作出改動,眾議院還需就參議院通過版本法案進行表決。如果獲得通過,將由總統簽字生效。
對于該法案,參議院民主黨人表示強烈反對。為拖延投票進程,民主黨人要求朗讀該法案全文。該法案共940頁,整個朗讀過程長達16小時。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稱,“參議院共和黨人背叛了美國民眾,讓參議院蒙羞”。
該法案在共和黨內部也存在分歧。部分溫和派議員反對在醫保、社保等領域削減預算;部分保守派議員則認為該法案削減預算力度不夠,將推高債務。最終絕大多數共和黨議員均投票支持該法案。
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該法案在未來10年將使美國財政赤字增加近3.3萬億美元。到2034年,該法案將使美國無保險人數增加1180萬人。(完) 【編輯:劉陽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