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P回应飞坡,关键信息什么都没说?

這兩天,大家車言論老板顏宇鵬測試問界M8飛坡,應該是整個汽車圈最具熱度的話題,沒有之一。
夸張的表演加上明顯偏負面的評價,讓大家對這家老牌汽車自媒體產生不信任感,甚至對整個汽車自媒體的公信力產生懷疑。
在事件發生超24小時后,當事人顏宇鵬終于現身回應,通過一段近15分鐘的視頻,向大家解釋整個事件的過程,并且闡述自己的觀點。
但這段回應針對視頻中的一些疑點并未有任何解釋,甚至可以用毫無誠意和干貨來形容。筆者將整段視頻做了總結,羅列為以下7點:
1、 有沒有超速,會不會自首?不回應;
2、 評測過程中有沒有換車?裝糊涂;
3、 不斷強調遭遇網絡暴力,說這是有組織有預謀的攻擊;
4、 一直強調自己向來客觀中立;
5、 甩鍋小米華為對立,導致車評圈烏煙瘴氣;
6、 標榜自己只想專心做內容,希望網友和媒體同行就此作罷;
7、 特意戴了華為手表,暗示自己也是花粉。
甚至在該回應視頻的評論區留言說,這是一條很常規的內容,下架肯定不是我們的主觀意愿,也就是說下架并非由大家車言論內部人員操作。
不過,網友立刻貼出了發布平臺的后臺回應,將顏宇鵬的謊言戳穿。
其實,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一套評測體系已經不再適用,真正的評測更應該像科研一樣,通過精密儀器,用數據說話。
可惜,由于門檻太高,加之評測透明化無法實現車評人想要的商業價值,因此不被采納。
而經過這件事,各大廠家和消費者也逐漸看清部分車評人的真實面目,未來那些認認真真做評測的專業媒體,可能會有更多的機會。
相關文章
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瑞士駐華大使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主辦,清華大學天文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協辦的“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開幕式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展覽分為“儀器和技術:繪制宇宙”“大數據的星空”“可持續的太空”“未來:行星之旅”四個部分,融科學探索和藝術詮釋為一體,將宇宙中真實、分散、抽象的數據,通過數字裝置、互動體驗、動態雕塑和前瞻性設計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這些展品既包含對人類與地球和宇宙關系的思考,又有對宇宙數據和圖像的可視化研究,還有對空間污染治理以及對未來人類太空生存的探索,展示出當代科學研究跨國界、跨學科高度協作的豐碩成果,又從不同維度構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敘事。
其中,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南宋天文圖碑拓片》呈現了這塊碑的原狀:碑面上半部刻星圖,下半部刻釋文,闡釋天體運行、四季更替、歷法推算等理論。星圖共刻1434顆恒星,還繪有赤道、黃道、二十八宿區線以及銀河的界線。此圖遠比歐洲同時期的星圖更為系統和完整,現代天文學家通過計算機比對,確認其星位與現代星表高度吻合。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交互裝置《宇宙碰撞》是一套交互式天體物理可視化系統,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望遠鏡采集的約500幅深空影像為數據基礎,借助碟形頂投影、光學增強模塊等技術,使螺旋星云結構、星系碰撞過程等天體現象可視化呈現。觀眾沉浸于重構的天幕空間中,既是一種信息體驗,也是一種沉思,將人類與宇宙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影像《光的考古學》數據取自“虛擬現實宇宙項目”天文數據庫,帶觀眾從地球開始,穿越時空,回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產生之時,直至138億年前神秘的宇宙起點。各種宇宙天體、大尺度的片狀宇宙結構、星星在這里誕生和消亡,刷新觀眾對宇宙歷史的深度理解。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帶來的影像裝置《星際時鐘》,通過計算地球、空間站、月球、火星與太陽的相對位置關系,模擬同一束陽光,在不同天體上呈現的光影變化,構成一系列“星際時鐘”,讓觀眾感受星際旅行中的時間流逝。
據悉,展覽將于7月3日起對公眾開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三個月。(完)
【編輯:胡寒笑】- 馬上就是CES 2023了,在CES 2023上,各大廠商都會推出自家的新款硬件外設,比如說英特爾就將推出13代移動處理器,當然還包括B760這款面向主流消費者的芯片組,畢竟現在700系芯片組只有Z72025-08-02
- 1月3日消息,根據相關外媒消息,特斯拉或將于2024年推出Model 2車型,據外媒援引Loup Ventures的特斯拉股票分析師的說法,特斯拉將在2024年公布這一入門車型。盡管在特斯拉未來車型清2025-08-02
聯想YOGA 7000智能投影儀在熱點科技2022五星獎中榮獲:年度優秀產品獎
2022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大家面對了一種全新的形勢,但是在種種困難下,家電、手機、影像、PC、健康、汽車、影音各個行業依然為消費者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新品,繼續服務消費者,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在如此2025-08-02中新網吉隆坡6月29日電 (記者 陳悅)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29日到訪馬來西亞書藝總會,兩國書法界人士共商合作交流,揮毫翰墨傳情。
孫曉云肯定馬來西亞書藝總會成立四十周年來在弘揚書法藝術和傳承中華文脈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相信書法藝術在馬來西亞將迎來更廣闊發展前景。她說,中馬書法界歷來交流密切,中國書法家協會愿進一步加強與馬來西亞書藝總會交流、合作,美美與共,牽手書法藝術的未來。
馬來西亞書藝總會會長黃瑞慶介紹馬來西亞書法藝術蓬勃發展的現況。他表示,書藝總會成立四十年來,致力在馬來西亞弘揚書法藝術、傳承中華文化,書藝總會愿積極加強和中國書法界交流,助力書法藝術在馬來西亞取得更好發展,并致力打造馬來西亞成為東南亞書法教育中心。
孫曉云、黃瑞慶等兩國書法名家現場揮毫,以墨會友。
孫曉云(左三)現場揮毫,兩國書法界人士以墨會友。 記者 陳悅 攝
黃瑞慶(左二)現場揮毫。 記者 陳悅 攝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張瀟羽、馬來西亞書藝總會會務顧問紀永輝、馬來西亞書藝總會前會長王雅、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文化參贊常珊、吉隆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韓寧等也參加了交流活動。(完)
【編輯:付子豪】- 保護生態環境才能保護我們的未來,這是我們作為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除了個人,企業也應該發揮自己的企業價值,作為一家智能電動出行領域的汽車公司,極氪在生態保護上就是很好的汽車企業行業代表。1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