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上,邂逅大同古城的夜间浪漫

想換個角度看大同古城嗎?低空視角下的古城,每一幀都值得定格。(來源:大同市新聞中心)
相關文章
中新網達州7月2日電 (記者 張浪)2日晚,2025年U18曲棍球亞洲杯賽在位于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的國家曲棍球訓練基地開幕。
開幕式后,中國隊與馬來西亞隊進行了一場友誼交流賽,為此次賽事拉開帷幕。
馬來西亞隊(黃衣)與中國隊(紅衣)進行友誼賽。記者 張浪 攝
本次賽事將持續至7月13日,期間19支隊伍將角逐亞洲曲棍球未來之星榮譽。同時,“達曲夜市”等特色配套活動也將同步舉辦,向世界展示達州“體育+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次賽事吸引了來自亞洲11個國家和地區的19支隊伍參賽,其中女子組8支隊伍包括中國、哈薩克斯坦、孟加拉國、中國臺北、中國香港、日本、斯里蘭卡、烏茲別克斯坦;男子組11支隊伍則涵蓋中國、哈薩克斯坦、孟加拉國、中國臺北、中國香港、日本、斯里蘭卡、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作為國家體育總局首批命名的全國兩大曲棍球訓練基地之一,達州國家曲棍球訓練基地以其兩片國家標準場地、1050座看臺及現代化設施,為賽事提供了專業保障。
馬來西亞隊(黃衣)與中國隊(紅衣)進行友誼賽。記者 張浪 攝
達州作為四川省首個開展曲棍球項目的城市,近年來持續為國家隊輸送人才。以楊榴、余垵慧、譚金僮為代表的達州籍運動員,曾在杭州亞運會、巴黎奧運會等國際賽事中斬獲佳績。
近年來,達州積極探索“體育+多業態”融合模式。今年4月舉辦的“樂享精彩賽事·尋味四川美食”系列活動(達州通川站),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參與,成功將賽事“流量”轉化為消費“能量”和經濟“增量”。此次借U18曲棍球亞洲杯賽契機,達州進一步深化“體育+旅游”等融合,同步推出“達州文旅精品線路”,串聯鳳凰山、巴山大峽谷等自然人文景點,讓游客在觀賽之余領略川東山水的靈秀。(完)
【編輯:胡寒笑】據網絡平臺數據,截至7月6日12時35分,2025年暑期檔(6月-8月)總票房(含預售)突破25億!
(總臺央視記者 許盼盼)
【編輯:蘇亦瑜】中新網南寧7月6日電(李官帥)近日,民族歌劇《柳柳州》提升版在廣西南寧演出。這部以柳宗元治柳史實為藍本、承載廣西文化厚度的精品力作煥新升級,帶領觀眾穿越千年,深切感受柳宗元“官為民役才是真”的民本情懷。
圖為《柳柳州》演出。廣西歌舞劇院 供圖
該劇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廣西文化產業集團聯合出品,廣西歌舞劇院創排。
據了解,本次演出集結廣西本土頂尖藝術力量,實現了編、導、演、音樂、美術人才的全方位本土化創演架構。《柳柳州》提升版劇目深度融合中原唐詩樂府、廣西山歌與世界歌劇等元素,讓廣西山歌的悠揚與唐詩的雅韻交織共鳴。該劇目創新運用戲曲板腔體與高難度八重唱技法,輔以全編制交響樂團與本土合唱團,將中原文化底蘊與百越風情熔鑄一體,濃墨重彩地渲染柳宗元“官為民役”的崇高思想,生動實踐了“本土化創演、國際化表達”的藝術理念。
《柳柳州》提升版演出聚焦“深掘、豐美、精簡”三大維度,全方位提升藝術品質。一是深入刻畫柳宗元辦學釋奴、種柳興利的為民情懷,唱段升華其“利安元元”的哲學思想;二是強化“世界歌劇+民族元素”融合創新,優化舞美燈光與多媒體技術,巧妙運用轉臺鋪展蕩氣回腸的歷史畫卷;三是情節更緊湊、節奏更明快,終場震撼的八重唱以極致視聽效果讓千年文脈在觀眾眼前“活”起來。
據悉,自2024年4月首演以來,《柳柳州》已在北京、柳州、山西等地巡演80余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將柳宗元的故事傳遞給各地觀眾。從“北望長安”到“情歸柳州”,再到“歸鄉”巡演,《柳柳州》依托長期深耕本土的藝術人才資源,不僅成為廣西文化旅游強區建設的亮麗名片,更以其“本土化創演、國際化表達”的實踐經驗,充分彰顯了“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注入了蓬勃的廣西力量。(完)
【編輯:李巖】中新網7月6日電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負責調查緊急戒嚴事件的特檢組6日提請法院對前總統尹錫悅簽發逮捕令。
當地時間2024年12月14日,彈劾案在韓國國會通過后,尹錫悅首度發表公開講話。圖/視覺中國
報道稱,尹錫悅被控多項罪名,包括妨害執行特殊公務、濫用職權妨礙權利行使、違反《總統警衛法》、偽造公文等。
尹錫悅已于6月底和7月初先后兩次以嫌疑人身份接受特檢組問訊,但他否認全部指控,也未就相關事件向公眾作出解釋或道歉。
特檢組方面認為,尹錫悅作為前總統,仍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且其否認所有指控,如果不及時采取強制措施,可能存在與共犯串供、干擾證人、毀滅證據的現實風險,因此有必要申請羈押,確保調查順利推進。目前,多名主要涉案人因毀滅證據可能性已處于羈押狀態。
據報道,預計法院將在接下來的數日內決定是否簽發逮捕令。法院是否準許羈押,將成為本案調查進入下一階段的關鍵轉折點。
【編輯:管娜】中新網7月3日電 記者從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獲悉,近日,第五屆“古籍文獻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國際學術論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辦。在此次論壇上,“天祿云樞數據庫”平臺正式發布。
本次論壇現場圖。主辦方供圖
在主旨發言環節,各位學者圍繞各館藏珍稀文獻的收藏、保護與利用,《海外中國古籍總目》編撰進展,人工智能時代的古籍整理研究與圖書館發展趨勢等議題作了發言。
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廖可斌表示,閱讀是人類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當代社會的全球化、技術壟斷等導致的社會競爭使得閱讀方式以至閱讀本身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此情形下,出版應該堅守為閱讀服務的宗旨,出版有利于閱讀特別是深閱讀的好書。
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館長、教授劉明新以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古籍活化為例,分享了AI時代的圖書館發展趨勢。她表示,創新運用AI等數字技術,既讓中華文化瑰寶煥發時代生機,又為全球文明對話搭建數字化橋梁,使古籍文獻突破時空限制,成為全人類共享的智慧結晶。
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陳紅彥介紹了國家圖書館古籍存藏情況以及近年國圖古籍的保護與利用,強調了科技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如古籍庫房環境改善、古籍裝具的使用、古籍保護的科研,設備研發、材料研發,脫酸的發明專利等。她認為,古籍保護、古籍傳播將會更好地融為一體,跨學科、跨界的合作將越來越自然地推進古籍文獻走出書庫、書齋,成為生活中的必需。
主旨發言環節同時發布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天祿云樞數據庫”平臺。據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候君明介紹,“天祿云樞數據庫”已集成6萬種、3000余萬頁、近100億字的珍貴古籍文獻,包含歷代珍本秘籍、地方志書等。數據庫提供圖文對照、版式還原、繁簡字異體字全文檢索、智能斷句標點等強大功能,致力精準還原古籍原貌,提升研究效率,服務學術與文化傳承。
此外,在專題發言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從專業視角出發,圍繞各類專題文獻整理、館藏開發、漢籍傳播、文獻分類與智能編目、民間文書整理與研究、尺牘類通俗類書整理、滿文蒙古文等多語種文獻整理出版等多元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研討。(完)
【編輯:曹子健】中新社莫斯科7月6日電 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緊急情況部6日發布消息稱,一架安-2輕型飛機當天在赤塔地區發生硬著陸事故,造成多人受傷,無人員遇難。
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衛生部表示,根據更新統計數據,安-2輕型飛機硬著陸事故已造成10人受傷。
俄羅斯媒體援引外貝加爾邊疆區行政長官奧西波夫的話報道說,一架安-2輕型飛機當天在該邊疆區的赤塔地區發生硬著陸,9名傷者正在該邊疆區醫院接受救治,其中有3人傷勢嚴重,其余傷者傷勢中等,另有1人在事故現場接受醫生治療后拒絕住院。
塔斯社報道稱,一架隸屬于俄羅斯支援陸海空軍志愿協會的輕型飛機在起飛16分鐘后在外貝加爾邊疆區一家園藝企業附近迫降,機上有10名跳傘員和1名機組人員。另有報道說,機上有12名跳傘員和1名機組人員。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交通運輸檢察官辦公室表示,根據初步信息,導致飛機硬著陸的原因可能是發動機故障。俄相關部門已對事故展開調查。(完) 【編輯: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