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海量素材,告别存储焦虑 闪迪和闪迪创作者系列亮相2025P&E

專業的影像器材離不開穩定可靠的存儲硬件,在最近開辦的P&E展會上,閃迪就為我們帶來了不少實用的存儲設備,方便攝影工作者存儲拍攝素材,從此告別存儲容量不足的焦慮。
閃迪E82移動固態硬盤是此次閃迪展區的明星產品,這款移動固態采用了USB 4接口,支持40Gb/s的傳輸速率,而且讀取速度高達3800MB/s,寫入速度也達到了3700MB/s,擁有強大的讀寫性能,在外接蘋果MacBook等筆記本電腦上可進行高速傳輸,2TB和4TB版本容量的提供也讓攝影師能夠拍攝海量的素材內容,即便是相機的存儲卡拍滿了也無妨,將存儲卡的內容存入閃迪E82后,便可以清空存儲卡繼續拍攝了。
同時,閃迪E82的防護性能也相當了得,支持IP65的防水等級,還具有2米高的防摔保護特性,不僅可以抵擋雨水的飛濺,還能承受意外的跌落,-20℃至85℃之間都能穩定存儲素材內容,172g左右的重量也讓它帶在身邊不會覺得累贅,而且官方還提供了5年的質保服務,攝影師可放心外帶使用。
除了閃迪E82外,閃迪展區還陳列了全系列創作者存儲產品,該系列包括有存儲卡,固態硬盤和U盤等存儲產品,外觀統一為藍色設計,相當有辨識度,小到如大疆Pocket 3這類口袋相機、全景相機和智能手機,大到各種專業相機,閃迪的這些存儲產品都能在這些影像設備中穩定工作,幫攝影師記錄下各種精彩時刻。
而在閃迪展區外,熱點科技展區也有閃迪存儲產品的展示,前往P&E展會現場的游客可在這兩個展區進一步感受迪存儲產品的產品亮點。
相關文章
中新社天津7月3日電 (記者 孫玲玲)“天公作美,雨后天晴正適合騎行,沿途風光很美?!薄皬母邩谴髲B到鄉村田野,變化顯著,感覺特別愜意?!?日,參加“兩岸一家 與你同行”2025兩岸青年學子大運河騎行交流活動的臺灣青年們如是說。
“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睆拇呵镖鯗系剿逄曝炌媳保瑥脑┖级ㄐ偷浇袢粘蔀椤傲鲃拥奈幕z產”,這條古老水道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脈?!皟砂兑患?與你同行”2025兩岸青年大運河騎行交流活動2日在天津啟動。來自臺灣的近200位青年學子攜手天津市青年學生代表,共同開啟了探索運河風采的征程。
天津市臺辦主任靳凡介紹,本次活動是第三屆,也是迄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屆,活動不僅安排了與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師生的聯誼交流,更將帶領青年學子通過騎行親身感受運河精神,領略祖國大陸的壯美風光與悠久歷史文化。為增進臺灣青年學子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了解,活動期間還特別設置了就業實習參訪等展示項目。
在接下來的行程中,兩岸青年將分別在天津市北辰區、西青區、武清區運河段開展騎行,深度探訪天津運河文化,沉浸式體驗津門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顒悠陂g,還將組織參觀天后宮、古文化街、媽祖文化園、國家海洋博物館、天津市規劃展覽館、天津博物館、黃崖關長城、獨樂寺等。(完) 【編輯:胡寒笑】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天鎮羊肚菌登陸京津冀 “南菌北種”開出鄉村“致富花”
中新網大同6月30日電 (任麗娜 師小淦)近年來,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依托地理區位優勢,積極探索“南菌北種”經驗,政企聯動,成功開辟一條激活冬閑大棚、帶動農戶增收的特色農業新路徑,開出鄉村“致富花”,賦能鄉村振興。
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師小淦 攝
時下,走進天鎮縣玉泉鎮李家莊村示范基地,一排排整齊的大棚內,羊肚菌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忙著采摘,首批鮮嫩的“菌中之王”以“錯峰15天”的優勢搶鮮登陸京津冀市場。
天鎮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吳志峰表示,該縣擁有羊肚菌生長所需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且羊肚菌特有的“秋播春收”生長周期,能夠與春耕秋收的普通作物完美錯峰,讓種植戶實現“春收冬種”的雙豐收。然而,羊肚菌對溫濕度極為敏感,人工栽培技術門檻高,此前北方規?;N植一直是行業難題。
為攻克技術瓶頸,天鎮縣通過招商引資引入興華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政企協同打造“南菌北種”示范項目。政府配套建設高標準大棚,提供基礎設施和專業技術人員支持;企業則依托成熟的種植經驗與市場渠道,選定李家莊村開展試種。
今年4月份,由中國菌物學會羊肚菌產業分會、山西農業大學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主辦的北方暖棚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在天鎮縣召開,一眾行業專家學者及一線從業者聚焦“羊肚菌暖棚栽培技術”這一北方特色,共同探討北方羊肚菌產業的未來發展,為天鎮帶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進一步推動了食用菌產業在當地的發展。
羊肚菌產業開出鄉村“致富花”。師小淦 攝
目前,該縣玉泉鎮李家莊村羊肚菌種植示范基地、宏豐現代農業園區、匯地農業公司種植基地等羊肚菌種植主要種植基地的技術員正在積極開展技術推廣,同時,通過與高校、研究所、一線企業溝通,持續優化種植技術,為羊肚菌產業壯大提供人才支撐。
從“試種盲區”到“錯峰尖兵”,在政企的合力下,天鎮縣的羊肚菌產業不僅可以填補北方高端食用菌春季供應的空白,更成為當地農戶的“致富菌”。(完)
【編輯:胡寒笑】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2024年,廣東對香港進出口1.14萬億元,較1997年增長3.1倍,年均增長5.3%。今年前5個月,廣東對香港進出口4707.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7.8%,快于廣東整體進出口增速3.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452.8億元,增長6.7%;進口254.9億元,增長31.1%。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粵港貿易聯系緊。前5個月,廣東為內地與香港進出口的第一大貿易省市,占內地對香港進出口總值的50%;同時,香港為廣東第二大貿易伙伴,占廣東進出口總值的12.6%。
二是貿易方式結構優。前5個月,廣東對香港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326.7億元,增長7.8%,占廣東對香港進出口總值的28.2%,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加工貿易進出口1951.2億元,增長0.4%,占41.4%;保稅物流1408.5億元,增長19.9%,占比提升3個百分點至29.9%。
三是市場主體穩。前5個月,廣東民營企業對香港進出口2277.3億元,增長11.4%,較廣東對香港進出口整體增速快3.6個百分點,占比提升1.6個百分點至48.4%;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202.9億元,增長1.2%,占46.8%;國有企業146.8億元,增長2.8%,占3.1%。
四是電子元件、電腦及其零部件、電工器材等主要出口商品增勢良好。前5個月,廣東對香港出口機電產品3337億元,增長3.7%,占廣東對香港出口總值的74.9%。其中,出口電子元件1288.9億元,增長15.7%;電腦及其零部件671.2億元,增長10.1%;電工器材213.3億元,增長26.3%。此外,無人機、游戲機、集裝箱船等出口表現亮眼,分別快速增長6.5倍、1.6倍、1倍。
五是黃金、馬匹為帶動廣東自香港進口的主要力量。前5個月,廣東自香港進口黃金196.5億元,增長40.3%,占廣東自香港進口總值的77.1%;進口消費品23.2億元,增長2.4%,占9.1%;進口馬匹6.4億元,去年同期無進口記錄,占2.5%。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臺央視記者 張萍 葉奐) 【編輯:張子怡】
中新網上海6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在全球化和跨境合作加速的背景下,國際仲裁已成為衡量一國法治開放水平的重要標志,翻譯的專業性和準確性直接關系到仲裁程序的公正性與裁決效力,日益成為涉外法治能力的關鍵支點。”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虞瀟浩30日接受采訪時對記者指出。
記者當日獲悉,第十六屆“華政杯”全國法律翻譯大賽頒獎典禮暨高端涉外法治翻譯與國際傳播人才培養研討會(國際仲裁專題)在上海舉行。本屆大賽共吸引了300余家單位的近1500名選手,包括學生、教師、法律從業者、翻譯從業者、公司職員以及自由職業者等。
上海市法學會秘書長夏咸軍指出,本屆大賽聚焦“涉外仲裁”主題,突顯法律翻譯對涉外法治的關鍵支撐。大賽經過初賽及決賽的激烈角逐,共決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4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10名、優勝獎9名、參與獎10名。來自華東政法大學的學生柏澤田獲特等獎。據悉,經過16年的不懈努力,“華政杯”全國法律翻譯大賽已經發展成為法學界、外語界及法律翻譯界共同矚目的標桿性賽事。
“法律翻譯是國際仲裁公正高效運行的核心支撐,是連接不同法律體系與文化的重要紐帶,法律翻譯的精準性與專業性直接關乎國際仲裁的公信力。”海南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海南國際仲裁院(海南仲裁委員會)理事長王帥強調,隨著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在即,跨境貿易糾紛增多,亟需大批高端法律翻譯人才投身國際仲裁事業。王帥呼吁加強仲裁機構與高校協作,共同探索法律翻譯與國際仲裁協同發展的新路徑,為構建開放型國際法治環境貢獻智慧。
上海仲裁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范銘超表示,國際仲裁中的英語具有強烈的文化、專業及行業特性,在翻譯和使用法律術語時,應準確反映其背后的法律制度而非字面意思。他強調法律英語在法律文本和合同中的規范性。中國政法大學“錢端升講座教授”張法連亦提出法律翻譯在國際法治交往中具有關鍵作用,需明晰翻譯誤區。他強調,若忽視源語與目的語法律文化差異,易導致理解偏差,因此對不同法律文化應合理翻譯,兼顧準確性與適應性。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已于2025年正式實施,其中對碩博士層次實踐成果的強調,意味著高校需進一步加強對實踐型、高端型法律翻譯人才的系統培養。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秘書長、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張愛玲對記者強調,翻譯類學位教育正迎來新階段。張愛玲提出,教指委將繼續推動標準建設、教師培訓和產學研合作,以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切實增強中國國際法律話語權。
中國外文局翻譯院副院長王飛希望加強法律外譯標準化,構建多語種法律術語語料庫;踐行政產學研協同,建強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隊伍;擁抱數智革新,從技術應用、生態建設等多層面提升能力。他表示,愿深化與華東政法大學的合作,為中外法治文明交流互鑒貢獻力量。
在采訪中,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長劉言浩介紹,在提升法律服務水平,推動地方性法規日、德、法版本翻譯及上線“上海市城市法規全書”網絡系統這些全國首創工作中,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發揮了重要作用。虞瀟浩指出,學校將繼續推動“外語+法律”復合型人才培養。(完) 【編輯:胡寒笑】
追溯碼時代,醫保購藥的六要六不要
01 要有碼
一要有碼。強烈建議醫保購藥者只買包裝上有追溯碼的藥,不要買沒有追溯碼的藥,不要買追溯碼被撕掉或者損毀的藥。追溯碼是這一小盒藥品的唯一身份證,這小盒藥的追溯碼號碼與其他藥品包括同品牌同規格其他小盒的追溯碼都不一樣。請注意,確定這小盒藥身份的唯一證據是印在小藥盒上的追溯碼,而不是購藥發票或者小票,或者微信支付寶付款記錄。從現在到今年年底之前,您確實還有可能在藥店碰到一些合法合規的藥沒有追溯碼,但請您知曉,目前中國有七十萬家藥店,醫保定點藥店超過四十萬家,有追溯碼的醫保藥品品規不計其數,每年接近七百億盒的銷量,同樣功效的藥品往往有很多種,您是否有必要非得在這一家藥店購買這一種沒有追溯碼的藥品?根據文件規定,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銷售的藥品都必須追溯碼全覆蓋,這意味著,明年起,對那些沒有追溯碼的藥品,建議您像看待外星生物一樣仔細觀賞,但敬而遠之。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住院拆零服用的藥品,中藥飲片和中藥顆粒,目前暫時沒有要求使用追溯碼。下同。
02 要掃碼
二要掃碼。要在結算藥款時看著售藥人員掃這小盒藥的追溯碼,不要讓他或她掃其他藥品的追溯碼。追溯碼一旦被掃碼銷售,這個數據就進入了國家醫保局的數據庫。售藥人員賣這盒藥,就應當掃這盒藥的追溯碼,如果刻意去掃其他藥品的追溯碼,或者故意不掃追溯碼,那說明賣給您的這盒藥很可能有問題,正試圖用其他追溯碼來掩蓋,或者隱瞞二次銷售的痕跡。個別違法違規的藥店和診所常用這種手法來串換或者銷售回流藥,有時掃藥品的碼,給的是大米或洗發水,等到準備賣這盒藥的時候,如果顧客盯得緊,就只能掃其他藥的碼來頂替或者不掃追溯碼。
03 要小票
三要小票。要堅持索取小票,不要放棄可能的上千元賠償。在今年年底前,購藥索取小票后,回家后請您抽空把藥盒上的追溯碼標注在小票上的相應藥品名稱后,然后拿手機拍一張照片留存,以防小票的熱敏紙時間長了脫色。2026年起,國家要求售藥的小票或發票上要標注追溯碼,您就可以減少抄號碼這個步驟,但拍照留存還是強烈建議的。為什么要留小票記號碼?為的是后續步驟一旦發現問題,能夠保留證據,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04 要驗碼
四要驗碼。要養成驗碼的好習慣,不要當回流藥的接盤俠。
05 要索賠
五要索賠。發現賣給自己的是回流藥,一定要堅決索賠,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里介紹一下掃描藥品追溯碼后可能出現的4種情況。
情況1:“未查詢到產品銷售信息”,建議等兩天再次掃碼,如還未出現,說明售出機構未掃描該盒藥品上的追溯碼,可向售出機構或有關部門反映。
情況2:“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如確為本人購買的,說明該藥品合法合規。
情況3:“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如非本人購買,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情況4:“查詢到有2次及以上的銷售信息”,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使用醫保部門以外的軟件或APP掃描藥品追溯碼,得到的信息并不是該藥品的醫保銷售結算信息,不適用于上述方法和結論。
06 要毀碼
六要毀碼。藥物服用完畢后,請妥善處置空藥盒,建議您把藥盒撕開,特別要確??账幒猩系淖匪荽a撕毀,不讓有心的犯罪分子繼續盜用空藥盒和追溯碼。吃不完的藥和廢棄藥,如果您有時間,可以把每一粒藥剝離出來后,扔到指定的有害垃圾收集處。千萬不要將自己的藥盒或藥品出售給藥販子,否則一方面,售出的藥品經非法轉賣后會對他人造成危害,自己和家人也有可能買到“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另一方面,您賣出去的藥品在被非法轉賣時,其他購藥者也能通過掃描藥品追溯碼,把您的賣藥行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將會給您的醫保待遇帶來巨大不利影響,嚴重的還可能涉嫌違法犯罪,得不償失。
在此,我們也提醒所有看到本文的朋友們,為了您和家人們的健康,為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將本文轉發到您的“親情之家”家庭群,讓您的家人們也都知曉醫保購藥“六要六不要”。如果您的家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可以打電話告訴家人在購藥用藥時要牢記并使用“六要六不要”的具體做法。讓我們一起行動,共同維護您和家人,以及全社會的用藥安全。
來源: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
【編輯:張燕玲】中新網中山6月30日電 (記者 方偉彬)2025廣東國際僑界創新創業大賽(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專項賽)30日在中山正式啟動,并宣布賽址永久落戶中山。
本屆大賽由廣東省僑聯、中山市人民政府、廣東粵科金融集團聯合主辦。據介紹,作為全國僑聯系統首個聚焦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專項賽,該賽事分層設置“應用層”“技術層”“基礎層”三大賽道,全面覆蓋“場景需求-技術攻關-基礎支撐”創新鏈條,推動技術研發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
2025廣東國際僑界創新創業大賽在中山正式啟動。中新網記者 陳驥旻 攝
本屆大賽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重點發力,旨在該領域挖掘僑界潛能,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通過AI賦能千行百業提質增效。同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賽事主承辦單位與來自北京、廣州、深圳等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產業商協會和機構達成合作,形成強大的賽事支持網絡,為參賽團隊提供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全鏈條成長支持。此外,還有頂級導師加持,主承辦方特邀10位投融資、人工智能領域專家擔任導師,構建“技術+資本”雙輪賦能體系,真正實現“參賽即獲頂尖資源,路演即是發展機遇”的賽事價值。
據了解,該賽事前身為自2021年起連續舉辦三年的中山市國際僑界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于2024年升級為“廣東國際僑界創新創業大賽”。升級后的賽事平臺更高、資源更多、號召力更強,充分體現中山作為“僑界創新創業熱土”的影響力、凝聚力。
據統計,四屆賽事共吸引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1920個項目、近萬人次報名參賽,90%以上的參賽項目來自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現代農業、光電產業、航空航天等多個尖端科創領域,其參賽規模在全省同類比賽中名列前茅,“80后”“90后”成為參賽主力,并吸引20多個參賽項目、18名博士以上人才落戶中山,吸引意向投資額超2.5億元,真正實現“以賽促投”“以賽引才”。
據悉,本屆賽事積極響應廣東省、中山市高質量發展大會要求,重點挖掘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僑界創新成果,決賽將于9月舉行。(完)
【編輯: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