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 2024前瞻:5.5G落地、AI热潮持续,荣耀、联想等海量新品亮相

在2月26日至29日,GMSA協會將在巴塞羅那舉辦“Future First”(未來優先)為主題的MWC2024(2024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作為全球最重要移動通訊展會之一,規模宏大,GSMA首席營銷官Lara Dewar表示,有信心本屆展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預計參展人數超9.5萬,同時會上不僅眾多廠商會發布最新的手機、智能手表等移動設備,而且是展示最新的通訊相關技術。在MWC2024上有什么值得消費者期待的新品,又有什么技術將改變我們生活,一起先睹為快。
6G尚早 5.5G已到
在今天5G已經走進千家萬戶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為了下一代移動通訊技術發展并在2030年實現商用,我國在去年已經成立了6G推進組。可現在距離2030年尚早,為了讓5G更順利到6G,并提升移動網絡的傳輸,速度比5G更快的5.5G(即5G-Advanced,5G-A)成為必然選擇, GSMA智庫團隊也指出5G-Advanced發展、5G商業化和投資變現、5G FWA的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云計算和邊緣計算、游戲和娛樂的未來發展、無線專網、eSIM加速發展、非地面網絡和衛星通訊、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將是MWC 2024十大焦點。
根據現有消息,華為會以“引領數智基礎設施,加速行業智能化”為主題,發布一系列創新ICT產品與解決方案,其中在2月26日當天,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曹明作為主講人,召開華為無線5G-A全系列解決方案發布會。
無獨有偶,高通在展會上也會展示多個關于無線連接技術,其中針對5.5G做了無線AI互操作演示共由兩個演示組成,第一個演示重點介紹高通與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合作,展示順序學習如何賦能多廠商無線AI系統;第二個是演示是高通利用AI技術輔助毫米波波束管理的原型系統,該系統能夠支持空域波束預測。此外,高通還會帶來全球首個運行在13GHz頻段的超大規模MIMO天線原型系統,為6G時代到來做準備。
作為歐洲通訊設備巨頭愛立信自然不會錯過MWC 2024,會展出新旗艦產品AIR 3255等多達12款硬件、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其中AIR 3255采用了全新小型金屬濾波器技術,可覆蓋所有TDD 6GHz以下頻段,并使用了新一代Massive MIMO愛立信硅芯科技,節能達到25%。
在華為去年推出Mate 60系列手機,帶熱了衛星通訊功能后,各大企業已經在爭相推出衛星通訊解決方案或是終端產品,這股熱潮延續到MWC 2024。高通將會演示多項基于非地面網絡(NTN)的太空5G通信,包含模擬衛星與原型終端進行的首個OTA通話;與愛立信、是德科技合作,展示地面網絡/非地面網絡之間的無縫移動性,以及衛星間的切換。
而作為高通的老競爭對手MTK聯發科,在展會上也發力衛星通訊,會展出新一代5G-Advanced NR-NTN衛星測試芯片,它能夠通過Ku頻段,連接低軌道(LEO)衛星,為汽車或是其它終端提供超過100Mbps傳輸帶寬;同時使用羅德與施瓦茨SMW200A Victor信號發生器、FSW信號分析儀以及 NR NTN 測試基站(gNB),演示低軌衛星模擬的Pre-6G衛星寬帶串流體驗。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曾表示,2024年將開啟5G-A商用元年,結合MWC 2024上即將展示的新通訊技術,看來這句話很快成為現實。
AI熱潮不停
2024最熱的技術是什么,相信很多人會回答AI人工智能。CES 2024以“All In AI”為主題揭開了序幕,其后三星推出AI手機Galaxy S24,近日OpenAI公布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科技圈焦點完全沒法離開“AI”兩個字母,這一熱度也延續到MWC 2024上。
據悉英特爾將在MWC 2024上發布一系列人工智能驅動的技術,涉及網絡、邊緣計算、企業技術多個方面,介紹英特爾如何通過人工智能創新為65家客戶以及合作伙伴進行合作,還借著Core Ultra處理器問世提出了“Intel AI EveryWhere”戰略,向更廣泛的用戶推廣人工智能技術,同時倡導開放標準和軟件定義網絡,以加速邊緣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部署。
在AI領域存在感不強的日系企業, 也沒有錯過MWC 2024,NEC首席技術官西原基夫將會發表題為“超越ChatGPT:生成式AI在商業中的未來(Beyond ChatGPT: The Future of Generative AI in Business)”的主題演講,介紹NEC在2023年推出生成式AI,以及為解決社會問題而自主部署和連接AI模型的“AI編排”概念。
在前文中曾提及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是GSMA智庫團隊指出的十大焦點之一,不過現階段關于MWC 2024與AI方面信息并不多,有待展會開幕后進一步挖掘。
新品
5.5G、AI技術熱度非常高,但是實用化還需要一些時間,因此不少人更關心的是MWC 2024上我們能夠看到什么新手機、新手表呢?
榮耀已經預告了將于MWC 2024上發布具備AI技術的MagicBook Pro 16筆記本電腦,主打設備互聯一步到位,并在宣傳海報上暗示競爭對手是三星(SAM)與蘋果(MAC)。榮耀上次更新MagicBook Pro產品線是2021年,使用的AMD銳龍5000H處理以及GTX1650/RTX3050顯卡,早已跟不上時代,相信新MagicBook Pro 16配置會全面革新。此外,榮耀還會發布Magic6和Magic V2國際版。
除了榮耀外,聯想也可能在展會推出新筆記本電腦,而且是一臺采用透明屏的筆記本電腦,屏幕三邊沒有邊框,下邊框略厚,用于容納屏幕供電、驅動電路等部件,C面沒有傳統物理鍵盤與觸摸板,可能是一塊大大的觸摸屏,屏幕中顯示的畫面是Windows 11自帶壁紙,它很有可能使用X86處理器。
在近幾天,小米14 Ultra成為國內最受關注的新手機之一,相信小米也會將這款新旗艦帶到展會上,不過更讓人關注的是,小米在海外社交平臺宣布將于MWC 2024上展示“人、車、家”全生態(Human x Car x Home smart ecosystem),在去年12月底的小米召開發布會,雷軍在會上提出了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的戰略愿景,并隆重介紹了小米首款汽車SU7細節。
SU7是小米第一款汽車,C級定位,對標寶馬5系,長寬高分別為4997/1963 /1440mm,軸距為3000mm,內部采用了小米自主研發的電機,搭載了小米澎湃OS,不過小米遲遲沒有公布售價。小米在MWC提出人、車、家”全生態是想做什么,把車賣到歐洲么?這只能等待小米公布答案了。
在國內索尼手機關注度一直不高,不過可能在MWC 2024上發布的索尼Xperia 1 VI大家一定要關注,因為它用一種全新方式實現了全面屏。據悉Xperia 1 VI采用名為的“Micro Matrix”微距陣攝像頭,由三個“小孔”組成,只需要占用屏幕邊緣一塊小空間,屏占比非常高。
在今天傳音“非洲機王”的人設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傳音的野心早已不局限在非洲市場,傳音旗下Tecno品牌會在MWC 2024上推出首批支持杜比全景聲的POVA 6系列手機。POVA 6系列共有POVA 6 Neo、POVA 6和POVA 6 Pro 5G三款機型,已經在IMEI上注冊,對應型號分別是LI6、LI7和LI9,具體規格未知,但考慮到支持杜比全景聲功能,相信配置不會太低。而且在未來,Tecno把杜比全景聲導入到更多產品當中,包括TECNO CAMON和PHANTOM系列手機。
Nothing Phone是由一加聯合創始人裴宇創辦的獨立品牌,雖然在國內關注度不高,可在國外頗受追求個性的消費者歡迎,有傳言它將于MWC 2024上發布Nothing Phone 2a手機。Nothing Phone 2a將會采用天璣 7200 Pro處理器,外觀識別度非常高,透明背殼設計,50MP GN9 OIS主攝 + 50MP JN1超廣角雙攝像頭放置在機身上部中心位置,同時將標志性的Glyph燈模組移動到攝像頭的右上角,內置5000mAh電池,支持45W快充,屏幕為6.7英寸FHD+ 120Hz的AMOLED屏。
努比亞宣布了會在MWC 2024上推出旗下首款折疊手機nubia Flip 5G,這款手機與中興早前在日推出的Libero Flip有著不少相似之處,有一個類似Mate 60星環攝像頭模組,但是中心是一塊圓形屏幕,后置雙攝像頭配置,只是Libero Flip配置不高,使用的是驍龍7 Gen 1處理器,6GB RAM+128GB ROM,nubia Flip 5G是否會采用更高配置只能留待觀察了。
除了上述新品,MWC 2024還會有不少新品展出,比如說聯想ThinkPad T14s Gen 5筆記本電腦,一加 Watch 2智能手表,但是限于篇幅關系,不一一細說。
結語
根據Counterpoint統計,2023年第三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11%,其中西歐下降了8%,但是對于中國品牌依然是一個龐大商機——除了小米占比達到22%外,其它中國品牌占比僅有個位數,位列第一、第二的三星、蘋果占比更是32%、24%,中國品牌依然能通過挑戰三星、蘋果,搶奪更多歐洲市場份額。
除了手機等電子消費品推陳出新外,中國品牌也不局限在C端,發力發展B端市場,華為無線5G-A全系列解決方案就是很好例子,相信在MWC 2024上我們會看到多種類型中國產品、解決方案走出去。熱點科技作為MWC 2024的官方合作媒體,會前往MWC 2024現場為大家帶來第一手報道,敬請期待。
相關文章
中新社莫斯科7月3日電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3日表示,俄“進步MS-31”貨運飛船當天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并進入預定軌道。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官網消息,莫斯科時間3日22時33分,搭載“進步MS-31”貨運飛船的“聯盟-2.1a”運載火箭從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第31號發射臺成功發射升空。隨后“進步MS-31”貨運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并與運載火箭第三級分離,飛船天線系統和太陽能電池板部署均在正常模式下進行。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表示,“進步MS-31”貨運飛船目前正飛往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在飛行約50個小時后,于莫斯科時間7月6日0時27分與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艙段“探索”號實驗艙對接。
據介紹,“進步MS-31”貨運飛船將向國際空間站運送2625公斤的物資,包括950公斤為空間站補給的燃料,420升飲用水,50公斤壓縮氮氣,以及1205公斤的設備、器材、服裝、食物、藥品和衛生用品等。
莫斯科時間1日21時43分,“進步MS-29”貨運飛船結束任務脫離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探索”號實驗艙,隨后制動脫離軌道進入地球大氣層,飛船未燃盡的構件墜入太平洋南部非航行海域。(完) 【編輯:管娜】
中新網鹽城7月5日電(記者 谷華)“水是我小說的一個永恒的題材與主題。對于水,我一輩子心存感激,水養育著我的靈魂,也養育著我的文字。”4日,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在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上如是說。
分享會現場。中新網記者 谷華 攝
7月4日,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草房子景區文學館舉行,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羅杰·米羅以及波蘭插畫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等從各自的創作經歷和文化背景出發,探討兒童文學與藝術創作中本土文化根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作品展現人類共通的情懷。
分享會上,曹文軒以《水邊的文字屋》為題,分享了“家鄉”與“水”對其創作的深遠影響,強調了本土元素是作品的靈魂所在。
分享會上,曹文軒以《水邊的文字屋》為題,分享了“家鄉”與“水”對其創作的深遠影響。中新網記者 谷華 攝
“我生在水邊,長在水邊。我的空間里到處流淌著水,《草房子》《青銅葵花》以及我的其他作品大多因水而生。”曹文軒說,他寫作時常要想到水,文字是水,小說是河,文字在流動,水培養了他日后寫作所需要的想象力。
2021年6月1日,以曹文軒經典作品《草房子》打造的“文學樂園”——草房子景區,在曹文軒的家鄉江蘇鹽城市鹽都區開園。值得一提的是,在“油麻地小學”,很好地保留著三四十年前的建筑風貌,游客置身其中,可以深切感受《草房子》小說中人物的成長環境和故事情景。
羅杰·米羅則以《水鄉與亞馬遜的文化多樣性》為題展開了鹽城草房子景區與亞馬遜雨林的藝術生態對話。他特別贊賞草房子景區將文學與自然完美融合的創意,認為這種“生態文學”模式值得世界借鑒。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分享了如何將日常生活的細膩觀察升華為獨特的藝術語言。她說,她的創作始終保持著對平凡事物最本真的凝視,讓普通民眾的詩意、自然生態的韻律,在紙張的方寸之間綻放出超越地域的永恒光芒。
據了解,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的舉行,標志著“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活動期間,還將舉辦國際兒童文學研學基地創意大師課、“我心中的樂園”國際安徒生獎邀請展、“我心中的樂園”國際大師思享會等系列活動。
近年來,鹽城市鹽都區以草房子研學度假區和大縱湖旅游度假區為核心,串聯三胡故里、蟒蛇河、東晉水城及大縱湖等特色景區,構建起集文學體驗、親子研學、濕地生態、非遺文創于一體的文旅融合新格局。(完)
【編輯:付子豪】中新網沈陽7月6日電 (記者 韓宏)第二屆中國(沈陽)喜劇電影周5日晚在遼寧沈陽啟幕,遼寧民間藝術團、開心麻花和德云社國內三大喜劇團隊首度同臺,15部佳片入圍觀眾喜愛的喜劇榮譽評選。
本屆電影周以“喜聚遼寧,快樂滿屏”為主題,在為期8天的活動中,通過開閉幕儀式、“光影綻放中國行”、喜劇電影展映、喜劇電影劇本征集路演對接會、中國喜劇電影創作發展研討會七項主體活動,與跟著電影品美食、2025沈陽雪花啤酒嘉年華等配套活動,打造一場全民共享的喜劇光影盛宴。
7月5日晚,第二屆中國(沈陽)喜劇電影周在遼寧沈陽啟幕。(主辦方供圖)
據介紹,第二屆喜劇電影周特別發起“人民的笑聲”觀眾喜愛的榮譽評選活動。入圍影片片單在開幕式上正式揭曉:《滿江紅》《保你平安》《宇宙探索編輯部》《人生路不熟》《年會不能停!》《飛馳人生2》《熱辣滾燙》《第二十條》《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走走停停》《抓娃娃》《逆行人生》《好東西》《“騙騙”喜歡你》《唐探1900》等15部榜上有名。
主辦方稱,這些優秀國產喜劇作品將在本屆電影周期間接受觀影團代表和全國觀眾的選擇和推優,各項榮譽歸屬將于閉幕式揭曉。
本屆喜劇電影周開幕式影片《分手清單》劇組,導演田羽生、夏雨,演員曾夢雪,制片人周子健也集體登臺推介。“以分手之名說愛你,用輕松喜劇的方式給愛情上個保險,難怪有人說我們的電影其實是‘愛情保單’!”導演田羽生如是分享影片的創作初衷。曾夢雪現場獻唱片尾曲《我很快樂》,為歡笑之夜增添了浪漫注腳。
7月5日晚,第二屆中國(沈陽)喜劇電影周在遼寧沈陽啟幕,遼寧民間藝術團、開心麻花和德云社國內三大喜劇團隊首度同臺。(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演出環節同樣創意十足。劉金山與程野、劉坤、朱鶴松組成“新千斤組合”,帶來歌舞《大笑燃燒卡路里》。這也是遼寧民間藝術團、開心麻花和德云社國內三大喜劇團隊的首次同臺,寓意中國喜劇人同心協力,只求為觀眾帶來歡笑的初心始終不變。
作為本屆喜劇電影周的重要板塊,“光影綻放中國行”遼寧站正式啟航。活動期間,電影人將深入沈陽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收集創作萬象。
當天,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楊利景登臺發布《遼寧省推動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將從資金扶持、拍攝服務、人才引進等9大維度助力喜劇電影創作,加快建設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同時,“中國·沈陽喜劇電影產業聯盟”協議簽署,構建起從創意孵化、內容生產到發行傳播的全鏈條生態,為中國喜劇電影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完)
【編輯:曹子健】中新網蘭州7月6日電 (艾慶龍)5日,在蘭州舉行的第31屆蘭洽會臨夏州招商引資項目專場簽約現場,廣河縣盛源皮革加工項目等一批與牛羊產業相關的項目落筆簽約,這些簽約不僅是商業合作的見證,更串聯起臨夏牛羊“祖業”的煥新計劃。
牛羊產業在甘肅臨夏歷史悠久、根基深厚,因而有其“祖業”之稱。當地長期以牛羊養殖為主,118.79萬頭牛、1131.52萬只羊的龐大養殖規模,體現其在產業結構中的重要性。東鄉貢羊、康樂牛肉等特色品牌歷經歲月沉淀,既是產業優質代表,也是祖輩留下的寶貴財富,融入當地發展脈絡。
圖為甘肅臨夏州康樂縣“牛王”。(資料圖)康樂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臨夏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毛鴻博在此前的“廣西及貴州重點企業請進來招商推介會”上提到,東鄉貢羊、康樂牛肉、廣河羊羔肉等品牌早已名聲在外,這些優質的牛羊肉是臨夏發展牛羊產業的底氣。但臨夏沒有止步于此,而是積極推動牛羊產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如今,依托牛羊產業基礎,明膠、血紅素、血清蛋白、牛心瓣膜等新型產業應運而生,且前景廣闊。
毛鴻博向眾多企業家介紹說,臨夏推出的青藏高原牦牛血液提取、氯化血紅素等85個相關項目,總投資達147億元,展現出強大的產業潛力。
從單純的牛羊養殖,到向上下游產業延伸,臨夏的“祖業”煥新在此次簽約項目中得到充分體現。在養殖環節,引入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模式;在加工領域,瞄準牛皮資源,對其進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而在食品加工方面,食用明膠等將把牛羊產品與其他特色農產品結合,開發出多元化的深加工產品。
圖為在甘肅臨夏州東鄉縣拍攝的東鄉手抓羊肉。(資料圖)東鄉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臨夏州州長何東介紹,此次蘭洽會,臨夏州簽約103個項目,投資達258.52億元,而這些亮眼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各方面近年來的探索和努力。
據悉,為推動牛羊產業延鏈補鏈,臨夏建立起重點產業鏈包抓機制和重點區域負責招商機制。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走出去”,前往山東、福建等地精準對接企業;同時,還與來訪客商洽談合作。此外,臨夏還借助各類平臺資源拓展招商渠道,在多地設立招商引資聯絡中心,聘任招商大使,通過舉辦和參加各類節會活動,不斷擴大招商引資“朋友圈”。
臨夏州委書記李海默誠邀企業家實地考察。他說,當地將全面落實各項惠企政策,提供全生命周期優質服務,著力打造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讓大家安心創業、放心經營、舒心發展。(完)
【編輯:曹子健】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4日電(晁正蓉)由張進戰執導拍攝的電影《大改水》,聚焦脫貧攻堅期間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城鄉飲水安全工程,展現了黨和政府在解決民生問題上的不懈努力和水利工作者敢于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用光影再現脫貧攻堅期間,各民族群眾如何高質量地完成了中國迄今單體投資最大的飲水安全項目,徹底解決了包括伽師縣在內的四縣市群眾飲水安全問題,讓干凈水、放心水、“致富水”潤澤百姓的生活,流向人們的心田。
影片由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支持,由中共喀什地委宣傳部、中共伽師縣委宣傳部、中新社(北京)國際傳播集團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等聯合攝制,由中國新聞社新疆分社和新疆德匯影視有限公司出品。
無私奉獻只為群眾
電影《大改水》按照時間順序鋪陳展開。一開始便是小蘇比努爾飛奔到改水工程隊駐地找人,幫忙搶救昏迷的父親去醫院。當時任工程隊隊長的英捷和同事及時把小蘇比的父親送到了縣醫院。診斷結果是長期飲用澇壩水得了不能治愈的地方病。最終,蘇比的父親還是因病去世。澇壩水已經成為危害群眾生命安全的主因。為了能讓百姓喝上自來水,擺脫疾病纏繞,改水隊隊長英捷風餐露宿和隊員們夜以繼日排渠打井。因巖層堅硬,挖井時鉆頭損壞。為了不延誤工期,英捷自己先墊付鉆頭錢,最終讓百姓喝上了自來水。但受制于南疆地形地貌影響,加上地震后地質結構遭到嚴重破壞,施工隊多年的努力毀于一旦,井水中的砷和氟含量超標,依然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為了能讓群眾喝上放心水,擺脫疾病,按時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他不顧自己身患重病,忘我工作,與南疆水利工作者共同努力,于2020年5月完成了全長1827公里的飲水工程,將安全清甜的冰雪融水源源不斷輸送給全縣逾46萬群眾,徹底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當長大成人,并且成為一名水利工作者的蘇比捧起一碗“甘甜水”時,我們眼前浮現的是以劉虎為代表的南疆水利人群像,他們從鑿井取水到科學引水——既展現了科技攻堅的艱辛,也刻畫了薪火相傳的精神傳承。導演在被采訪中表示:“真正有震撼力的還是大改水本身,這部電影是對所有參與改水工作者的致敬。”
全力支持共創美好
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喝好水、用好水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影片通過人物群像展現出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工程中,黨和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從中央到地方,從政策支持到資金投入,無不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在為百姓謀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全力支持,共創美好生活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改水工程得到黨中央、自治區及廣東等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影片中,英捷引水方案的不斷調整到最后實施都得到國家和各方面的全力支持。水利局書記、馬局長和英捷組成的三人小組,各盡其職,互相協助。他們身先士卒、戰斗在大改水的第一線,在國家資金、自治區資金和廣東省援建資金的充分保障下,在參與大改水建設的各方企業和群眾眾志成城,克服萬難的努力下,共同保質保量完成了改水工程。
英捷的妻兒、家人、同事對他工作支持的畫面溫暖溫馨,與水利工作者在艱苦的工作環境與時間賽跑完成改水工程形成鮮明的對比。新婚妻子去工棚看望他,擔著扁擔去取水;還未長大的兒子用零花錢給英捷買生日蛋糕,并獨自坐長途車去工作場所看望他;工人們為了按時完成任務,紛紛報名放棄休假來現場工作等等,一幕幕溫情感人的鏡頭,觸動心靈,催人淚下。而電影結尾處,對電影原型人物已離世的劉虎的采訪,更是感人至深,讓人久久不忍離開。這部電影不僅是光影藝術,更是對那段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的深情回望。
“吃水不忘挖井人”。喀什地區上百萬人口因此受益。當拍攝組到達事件發生地現場取景拍攝時,感受到當地村民對劉虎等為代表的中國水利人的感激之情,更感受到當下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美好的生活。
鏡頭停留在終年積雪覆蓋的慕士塔格峰、繞村潺潺的細流、一排排整齊的白楊樹和在綠洲上載歌載舞的人們,他們是這一偉大工程的見證者,更是中國脫貧攻堅偉大勝利的見證者。(作者系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編輯:張令旗】
中新網東莞7月6日電 題:澳門青年何穎賢:科創立潮頭 以文體促交流
中新網記者 方偉彬
“筑夢大灣區 攜手創未來”粵港澳臺青年企業家灣區行(東莞)活動日前在東莞舉辦,活動由廣東省工商聯指導主辦。其間,灣區青商文體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成立,作為首批聯盟成員,澳門青年何穎賢積極參與,尋機遇謀合作。
“匯聚灣區,迅勢啟航。”匯迅集團董事總經理何穎賢表示,要以此為契機,促進東莞與澳門的經貿、文體交流合作。
灣區青商文體產業發展聯盟在東莞成立。受訪者 供圖
走訪匯迅集團,一張全家福格外引人矚目。何穎賢身著畢業袍居中,一家人環繞其旁,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何穎賢回憶,匯迅集團成立于1988年,是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澳門企業。
“當時,我爸爸主要承接外資公司在內地投資設廠的建筑工程項目,慢慢地開始涉足酒店業務。”1994年在澳門出生的何穎賢,記憶里常常是父親奔波兩地的身影。13歲時,何穎賢前往英國留學深造,畢業時已手握兩家世界五百強的錄用通知,但他還是選擇跟隨父親的腳步,回到祖籍地東莞發展。
在東莞多年,何穎賢干勁十足,也看到了這座城市的活力。他說:“大灣區每一座城市都有各自的特點,應該錯位發展。”東莞強大的制造業基礎,讓他把目光投向了高新科技產業。
近年來,何穎賢帶領集團在東莞布局投資了多個科創項目,“匯迅·灣區創科”項目值得一提。在他看來,深圳在大灣區城市中是龍頭城市之一且毗鄰香港,尤其是在科技創新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而東莞可以利用先進的制造業基礎,承接科創相關的制造項目。
為了發揮東莞的優勢,“匯迅·灣區創科”項目最終落子在臨深片區的東莞塘廈鎮內。據何穎賢介紹,該項目占地75畝,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集團打造的“智能制造產業轉移升級示范基地”的高新科技產業園項目,主要引入電子信息、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等產業。
何穎賢說:“我們這個園區規劃了13棟建筑物,第一期已經招引非常多具有創新特色的規模以上企業,且已經進入園區投產,第二期我們希望會與一些國外的科技資本合作,培育他們成長,共同落戶東莞。”
何穎賢(左)代表匯迅集團領取了“大灣區大獎優秀獎”。受訪者 供圖
今年5月底,第八屆澳門商務大獎頒獎典禮在澳門舉辦,何穎賢代表匯迅集團,領取了“大灣區大獎優秀獎”,這是對他扎根粵港澳大灣區,以科技創新為媒,促進莞澳交流的肯定。
扎根東莞,何穎賢常常心系澳門,他想發揮橋梁的作用,讓更多澳門企業家到東莞看看,尋找新機遇。“我認為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契合點也不少,像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都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若能打通產學研的鏈路,對東莞、澳門的產業升級轉型都大有裨益。”
大灣區城市之間的科創產業交流合作,繼而帶動整體協同發展,是何穎賢所期盼的。他表示,匯迅集團正計劃聯合港澳知名機構,在大灣區打造AI人工智能園區項目,計劃引進一些人工智能的龍頭企業賦能平臺、港澳高校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10多家港澳知名人工智能企業等亮點項目落地,以此鏈接澳門與大灣區內地城市更多的科創產業合作發展。
在何穎賢看來,澳門年輕一代到內地發展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作為澳門東莞青年會會長,何穎賢經常組織澳門青年到東莞考察交流。他說:“我覺得第一個可以先來看看,第二個還是要積極地參與一些社團或者一些交流活動。”
“東莞最出名的還有廣東宏遠男籃,若澳門的青年籃球隊,能夠到東莞與這樣的高水平球隊切磋,更是一個提升自我的良機。”何穎賢表示,文體項目也是促進莞澳青年交流的好方式。
何穎賢認為,澳門青年到內地發展的方式并不一定局限在做產業、做生意,文化、體育項目也大有可為。(完)
【編輯: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