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设计依旧引领,三星Galaxy S24 Ultra渲染图曝光,采用钛合金中框

今年iPhone 15 Pro的鈦合金中框被罵的可不輕,前期是由于鈦合金中框碰上指紋,就會出現掉色問題。后來網上爆料稱,鈦合金中框影響到手機散熱、導致iPhone 15 Pro系列發熱嚴重。結果大家都在罵iPhone沒有創新,但是鈦合金中框的采用,依舊被其它手機模仿。
今天,網上爆出了三星下一代旗艦手機——Galaxy S24 Ultra的外觀渲染圖,與上代相比基本沒太大的改變,依舊采用了比較方正的設計,屏幕邊框看起來比較窄,后攝依舊是單獨的5個挖孔,同時保留了S Pen手寫筆以及接口。
消息稱,Galaxy S24 Ultra中框同樣采用了鈦合金材質,與小米鈦金屬特別版不同的是,Galaxy S24全系都采用的是鈦合金中框。
而在顏色款式方面,與iPhone 15 Pro系列的原色配色比較相似,手機渲染圖看起來質感非常不錯。其它配置方面,Galaxy S24 Ultra全系將會采用新發布的高通驍龍8 Gen 3處理器。
從三星Galaxy S24系列將會采用鈦合金中框、小米14系列推出鈦金屬特別版,而且榮耀趙明曾經也說過iPhone 15 Pro的鈦合金材質將會再次引領,可見鈦合金材質將會是明年旗艦手機的一個主流配備,相比此前的手機金屬材質,鈦合金具有更為輕盈的優勢,這也意味著明年手機的重量可能會有所下降,提升握持手感。
相關文章
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 近年來,在國家大健康戰略的推動下,食藥同源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不僅是養生品增速最快的細分行業之一,也成為大健康產業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
食藥同源主題研討會暨中國食品報社食藥同源研究院啟動儀式29日在京舉行。中國食品報社社長黃國勝在開場致辭中強調,食藥同源食品的崛起,既呼應了公眾“治未病”的健康訴求,亦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力。在產業勃興之際,概念濫用、標準缺位、品質參差等問題亟待破解,全產業鏈同仁既要賡續古方智慧,更需以生物技術、智能制造等創新引擎賦能產業躍升。
作為中醫藥文化與現代健康產業的交匯點,食藥同源理念不僅是“寓醫于食、藥食互濟”的哲學實踐,更是國家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截至2024年,國家食藥物質目錄總數已達到106種。”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原司長高延敏在研討會上指出,要把品質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抓手,精益求精,通過數字智能制造技術,以高品質供給推動食藥同源企業及產業邁向新高度。
“構建食品和保健食品質量標準體系,有助于推動食藥同源產業質量水平提升,優化供給、擴大內需、鞏固外貿,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在更好滿足我國消費者多層次、多樣化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原副主任、黨組成員陳洪俊在演講中提出,要強化標準引領助力食藥同源產業穩健前行。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馬方表示,盡管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存在差異,但二者共同的目的都是糾偏、糾亂以達到平衡代謝,傳統醫學與現代營養學融合下的食補可以減少身體傷害和對藥物的依賴,修復或改善人體功能。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食品營養與功能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范柳萍認為,食藥同源與傳統食品的融合發展,既是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機遇。通過構建“傳統智慧+現代科技”的雙輪驅動模式,可以實現從原料開發到產品創新的全鏈條價值提升。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主任藥師高峰指出,我國自古重視“藥”和“食”的結合,中醫理論基礎為食藥同源提供了理論支撐,他表示,目前,我國食藥同源產業尚面臨沖擊農產品重復、技術投入不夠、專利意識不足等問題,未來應從松綁功能聲稱、增加科技投入、提升營銷品味、加強中醫藥科普宣傳等方面入手,助力食藥同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完) 【編輯:胡寒笑】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新華社太原7月8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山西考察時強調,山西要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7月7日至8日,習近平在山西省委書記唐登杰和省長盧東亮陪同下,先后到陽泉、太原考察調研。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的重大戰役,極大振奮了全國軍民抗戰到底的信心。7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位于陽泉市獅腦山的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八路軍烈士敬獻花籃。接著,他參觀了百團大戰紀念館展陳。一張張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實物,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習近平不時駐足察看和沉思。他強調,百團大戰的歷史壯舉,充分展現了我們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現了黨領導的人民戰爭的磅礴力量。要講好抗戰故事,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
在紀念館大廳,習近平同前來參觀的青少年學生和紀念館工作人員親切交流。他說,88年前的今天發生的“七七事變”,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起點,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到這里來就是接受精神洗禮。廣大青少年生逢其時,要賡續紅色血脈,樹立強國有我的遠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勇擔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
當天下午,習近平到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考察。在聽取近年來山西省產業轉型升級情況匯報后,他走進企業生產車間,詳細了解煤氣閘閥、電動翻板閥等產品生產和銷售情況。他指出,傳統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握市場需求,加強科技創新,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他對企業員工們說,我國的工業發展,過去是靠一榔頭一錘子地敲,今天要靠先進技術和裝備來提升水平。實業興國,實干興邦。希望你們再接再厲、更上層樓,為建設制造強國多作貢獻。
8日上午,習近平聽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對山西各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習近平指出,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黨中央交給山西的一項戰略任務,要進一步統一思想,保持定力,堅定有序推進轉型發展。重點要抓好能源轉型、產業升級和適度多元發展。要在扛牢國家電煤保供責任前提下,推動煤炭產業由低端向高端、煤炭產品由初級燃料向高價值產品攀升,同時著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國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氫能等能源,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要扎實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逐步形成體現山西特點、具有比較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用好多元發展條件,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把資源優勢更好轉化為發展優勢。
習近平強調,轉型發展必須牢牢守住安全穩定底線。要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強化“一老一小”等重點民生保障服務,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要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社會大局穩定。要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全面加強防沙治沙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持續推進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扎實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切實維護生態安全。要強化安全生產,嚴格落實各項監管制度,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目前已進入主汛期,要精心做好防汛抗洪預案和防災減災救災準備工作。
習近平指出,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抓緊抓細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后續工作,查擺問題要真,整改措施要實,確保取得實效。要及時總結學習教育成效和經驗,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
何立峰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考察。 【編輯:王祎】
7月8日,湖北省黃石市白馬山小學足球代表隊與福建省尤溪縣沈之星足球俱樂部代表隊(紅)在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7月8日,福州市馬尾區足球代表隊(白)與福州臺江大力神足球隊在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7月8日,嘉賓為足球比賽開球。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7月8日,運動員在觀看花式足球表演。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編輯:王祎】
中新網7月8日電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消息,7月8日,國家衛健委等七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其中提到,2025年,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新增普惠性托位66萬個;2030年,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意見全文如下:
關于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國衛人口發〔2025〕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委、局)、財政廳(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市場監管局(廳、委)、總工會:
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事關千家萬戶,事關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現就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強化屬地主體責任,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完善支持政策,增加服務供給,加快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統籌考慮經濟發展、人口結構和托育實際需求等因素,科學規劃,精準供給,加快構建以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為樞紐,以托育機構、社區嵌入式托育、幼兒園托班、用人單位辦托、家庭托育點等為網絡的“1+N”托育服務體系,提供方便可及、價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務。2025年,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新增普惠性托位66萬個。2030年,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支持保障政策基本健全,公建托位數量明顯增加,托育服務能力和質量顯著提升,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基本滿足群眾普惠托育服務需求。
二、加大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力度
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國辦發〔2024〕48號)要求,切實加大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力度,優先實現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地市級全覆蓋。堅持從實際出發,建立健全托育綜合服務中心項目立項、建設、運營等機制,確保財力可承受、長期可持續。支持計生協會等承接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管理工作。各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應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可設置一定規模托位,提供托育從業人員培訓、托育服務機構管理咨詢、托育產品研發設計、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消防安全培訓等服務,為托育服務發展提供綜合支持保障。
三、發展社區托育服務
以地市為單位,統一規劃社區嵌入式托育服務網絡,充分利用街道、社區現有設施、場所等公共服務資源,提供免費或低收費房屋場地建設托育服務設施,滿足基本的安全條件,為嬰幼兒提供家門口的全日托、半日托、臨時托、計時托等多種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務。新建居住區要落實托育服務設施與新建居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的要求,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要結合城市更新工作加快補充托育服務設施。積極推行公建民辦模式,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提供普惠、多元、優質的托育服務,打造托育服務連鎖品牌。落實社區托育服務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加強對社區內家庭托育點的指導和監督。
四、推進有條件的幼兒園提供托育服務
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提供托育服務。在滿足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的基礎上,解決好場地、設施、師資等條件保障,確保安全和質量,穩妥向下延伸招收能夠適應集體生活的2~3歲幼兒。縣級及以上教育部門加強幼兒園開設托班的條件評估和日常管理,同級衛生健康部門按照相關規定做好備案和業務指導工作。完善幼兒園托班支持政策,推進學前教育和托育服務協調可持續發展。
五、推動用人單位辦托
支持用人單位利用存量土地或設施規劃建設托育服務設施,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并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暫不變更土地用途。用人單位開展職工子女普惠托育服務所需的有關支出,可按規定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用人單位工會經費可適當補充。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發揮帶頭作用,結合實際為本單位職工提供普惠托育服務。
六、支持民辦托育服務機構發展
支持民辦托育服務機構參與運營公建托育服務設施,并在托育服務產品研發、人員培訓、信息化建設、品牌培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豐富托育服務供給,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托育服務需求。民辦普惠托育機構基本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或者通過設置參考區間加強引導。充分發揮民營經濟靈活性的特點,積極創新托育服務機構運營方式,為托育行業發展增添新動能。引導民辦托育服務機構參加行業組織、參與公益活動,支持家庭科學育兒,提升家庭嬰幼兒照護能力。
七、促進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托育服務
推動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綜合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婦幼保健機構、中醫醫院等)面向托育服務機構,開展訂單簽約、嬰幼兒健康管理和中醫藥健康等服務,落實疾病防控責任。相關科室醫務人員在托育服務機構內的服務時長,視作基層服務時間。各級婦幼保健機構按照《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規定,負責對轄區內托育服務機構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鼓勵縣級婦幼保健機構與轄區內托育服務機構建立聯系,圍繞科學育兒、生長發育和嬰幼兒常見病防治等主題,定期開展培訓活動,指導托育服務機構建立良好的生活養育環境,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
八、強化支持保障措施
結合實際,統籌運用多渠道資金,支持建設普惠托育服務設施,按需配置托位。積極采取場地費用減免等措施,降低托育服務機構成本,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普惠托育服務機構給予適當運營補助。托育服務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用熱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鼓勵托育服務機構投保托育服務機構責任險、企業財產保險等相關保險。支持高等學校、職業學校開設托育相關專業,加強嬰幼兒托育學科專業建設。及時掌握托育機構技能崗位缺工數量、用工需求、技能提升需求,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項目化培訓模式,加強托育人才培養培訓,建設托育實訓基地,提升托育從業人員實操能力。支持各級開展托育職業技能競賽。
九、加強組織領導
深刻認識發展普惠托育服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工作機制,明確部門職責,落實支持措施,及時解決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問題。2025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出臺公辦、社會辦普惠托育服務機構認定標準,指導轄區內所有縣(市、區)完成普惠托育服務機構認定并向社會公布。將托育服務機構納入地方公共安全重點保障范圍,加強對托育服務機構監管,落實消防、食品等安全管理規范要求。對托育服務機構定期開展安全巡查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開展托育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切實筑牢安全健康底線。加強托育服務宣傳,推廣先進經驗做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托育發展的濃厚氛圍。 【編輯:張燕玲】
中新網大慶7月3日電 (肖滋奇 謝牧天 李想)7月3日,在大慶市銀浪牧場明水泡南岸,中國石油單機容量最大、高度最高、葉片直徑最大的分散式風電工程——南五110千伏變電站分散式風電工程首臺風機完成機艙吊裝,正式進入輪轂及葉片吊裝的關鍵環節。
南五110千伏變電站分散式風電工程施工現場 李想 攝
南五110千伏變電站分散式風電工程,選用5臺風機葉片直徑為204米、鋼混塔架輪轂高160米、單機容量達6.2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31.25兆瓦。
自2024年6月正式開始地面基礎入場施工建設以來,大慶油田采油二廠創新施工方式,探索建立“監測—預警—協調—反饋”快速反應機制,嚴控施工安全風險,精雕建設質量標桿,確保完成全年發電生產任務。
南五110千伏變電站分散式風電工程是大慶油田首次采用鋼混塔架結構建設的工程。與傳統風機塔架完全由鋼材構成不同,鋼混塔架結構由鋼塔段和45段預制混凝土段共同構成,整體剛度更大,結構安全穩定性更高,運維成本更低,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采用鋼混塔架結構,運輸工作量大、施工繁瑣,對吊裝工藝要求較高。因此,該工程采用了“1250噸主吊頂部風機構件+800噸輔吊單片卸車及拼裝”的吊裝方式施工,這也是大慶油田首次運用1250噸履帶吊車進行施工。
截至目前,5臺風力發電機組塔筒吊裝任務已全部完成,1臺正在進行機艙及葉片吊裝,總體施工進度達到60%。(完)
【編輯:胡寒笑】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綜合消息: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當地時間7日表示,他已指示以軍方制定在加沙地帶建設一座“人道主義城”的計劃,以集中安置所有加沙地帶人口。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卡茨7日表示,該“人道主義城”將建設在加沙地帶南部拉法市的廢墟上,并交由國際機構管理,以軍將在外圍為該區域提供安全保障。加沙地帶所有通過安全檢查的平民將被安置在“人道主義城”,一旦進入將不得離開。卡茨還表示,鼓勵加沙地帶的所有巴勒斯坦人“自愿移民”至其他國家。
據路透社7日消息,今年早些時候,由美國和以色列支持的私營援助組織“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制定了一項計劃,涉及在加沙地帶建設集中安置巴勒斯坦人的大型營地。該計劃將耗資20億美元,并已提交給美國政府。有消息人士稱,美政府近期就該計劃進行過討論。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以總理內塔尼亞胡7日在美國與美總統特朗普會晤。其間,內塔尼亞胡稱,以美兩國正就“尋找愿意接收加沙地帶民眾的國家”相關問題加緊合作。特朗普說,以色列周邊國家就此問題進行了很好的合作,“有好事將要發生”。
另據半島電視臺報道,以軍繼續對加沙地帶多地發動空襲,7日當天造成60多人喪生。
《以色列時報》報道稱,一隊以軍士兵7日晚在加沙地帶北部遭路邊炸彈襲擊,造成5人死亡、14人受傷。(完) 【編輯: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