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挤牙膏:机械硬盘第一季度出货量暴跌超30%

近年來機械硬盤的市場大家有目共睹,盡管機械硬盤企業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產品的性能,但是由于機械結構等的限制,導致機械硬盤相比較過去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無論是速度還是容量均是如此,而SSD則經歷了火箭般的性能提升,價格和容量都達到了相當令人滿意的程度。自然消費者也用錢包進行了投票,根據最新的統計消息稱,機械硬盤的銷量再次暴跌,而三大廠商的銷量也是難兄難弟。
根據專業統計網站給出的最新統計,2023年的第一季度,全球機械硬盤行業繼續遭遇寒冬,銷量持續暴跌。以西數、希捷和東芝三大機械硬盤廠商為例,出貨量大約在3350萬-3490萬塊之間,相比較去年同期暴跌了34%左右,環比也下跌了4-7%。
在消費端,PC以及消費電子硬盤出貨量為2250萬塊,下跌了28%,其中面向桌面市場的3.5英寸硬盤為1250萬塊,面向移動硬盤以及筆記本市場的2.5英寸硬盤大約銷量為1000萬塊。而具體到三大硬盤廠商,希捷仍然是第一,機械硬盤銷量為1500萬塊上下,而西數則為1270萬塊左右,至于東芝硬盤則為630萬塊左右。相比較SSD,機械硬盤似乎僅剩下容量上的優勢,不過這幾年SSD的容量也上去了,似乎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機械硬盤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相關文章
中新網海口7月3日電 (記者 張茜翼)“此次專程來參加培訓,是為了幫海外僑胞和企業家們尋找海南的投資機會。”海南文昌市僑商會會長林詩鑾2日在海口受訪時說,培訓結束后將進一步推進具體合作項目。
由海南省委統戰部舉辦的2025年海南省僑資企業人才創新創業培訓班于6月30日至7月2日在海口舉行。活動通過專題教學及現場教學等課程,系統解讀海南自貿港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介紹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助力僑企精準把握發展機遇。
海南是中國知名僑鄉。近年來,海南省委統戰部聯合多部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吸引更多海外僑胞來瓊投資創業。
多位僑企負責人受訪時表示,企業已著手布局相關產業,期盼在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前搶占先機。
海南富銘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祝家親是馬來西亞僑眷。早年投身AI研究領域的他,于2018年回到海南創辦企業,深耕大數據建模與人工智能技術研發。
他表示,未來公司將以AI技術為主線,緊密貼合海南自貿港產業定位,積極探索AI在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海南在立體空間開發以及互聯網延伸等方面潛力大,蘊藏著發展商機。”他說。
今年4月,在林詩鑾的積極推動與牽線搭橋下,中印尼現代漁業產業園項目落地儋州。“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是吸引外資的優勢之一。”
林詩鑾介紹,該產業園將整合雙方的海洋資源、技術和市場優勢,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從漁業資源捕撈、加工生產到產品銷售、物流運輸等環節將實現高效協同,力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漁業產業集群。
在新加坡僑資企業海南盛昌利民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炎慶看來,此次培訓從宏觀政策到微觀實踐收獲頗豐,尤其對封關后的企業機遇有了更清晰認識。
許炎慶告訴記者,該公司在昌江投資的“咸田村美麗漁村”項目,依托當地獨特潮汐自然景觀,計劃分三個階段開發,預計2026年底首階段完工。項目將結合海水養殖技術、農業科研資源,促進當地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許炎慶說,培訓班為僑企搭建了互動合作的橋梁,大家在交流中碰撞思維火花,共同尋找著在自貿港創新創業的“金鑰匙”。他還表示,未來將持續關注海南政策動態,積極探尋更多合作機會,為自貿港發展貢獻“僑力量”。(完) 【編輯:曹子健】
中新網6月28日電 6月28日,廣東衛視和深圳衛視4K超高清頻道同時開播,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建國,廣東省副省長張少康,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玲,深圳市副市長張華出席開播儀式。
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創新構建“10+6+N”超高清節目體系,涵蓋《大美南粵》《把這里唱給你聽·民謠拾光節》等十檔全新節目,《廣東新聞聯播》《全球零距離》等六檔4K升級改版的品牌欄目,以及多檔季播、專題類節目,以“讓視界耳目一新”的嶄新形象為全國觀眾展現灣區風貌,傳播嶺南文化。
深圳衛視4K超高清頻道以“讓世界更清晰”為主題,全面升級新聞資訊超高清制播系統,實現《深視新聞》《直播港澳臺》等新聞資訊節目的全面超高清化,并全新打造《深圳,我來啦》《大美深圳》等煥新節目,突出科技、都市、時尚元素,展現特區創新活力。
今年以來,廣東廣播電視臺通過實施內容產品提質工程、新媒體優化工程、人工智能賦能工程、融媒體人才培養工程、“媒體+”工程、體制機制創新工程等六大工程,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廣東衛視超高清頻道的開播是廣東廣播電視臺系統性變革首批推出的八大項目之一。深圳廣播電視臺從內容、渠道、技術、產業、機制五個維度,強化新聞立臺、全媒傳播、技術引領、產業再造、機制重塑,開啟系統性變革,加快高質量發展,此次深圳衛視4K超高清頻道的開播,標志著深圳市廣播電視臺系統性變革中一項重大改革舉措的落地。
廣電總局確定2025年為“超高清發展年”,廣東衛視、深圳衛視兩個超高清頻道的開播也是落實廣電總局“超高清發展年”工作部署和中國(廣東)超高清電視先鋒行動計劃的重要成果。上述兩頻道目前已覆蓋全國31省(區、市)有線電視、IPTV近3億家庭電視用戶,并在荔枝網、第一現場APP、中國視聽APP同步上線。 【編輯:史詞】
中新社澳門6月27日電 中國旅游研究院26日在北京公布“2024中國旅游者出境滿意度十佳目的地”,澳門榮登榜首,在“娛樂休閑”及“當地居民態度”方面均獲高度評價。
6月26日, 中國旅游研究院在北京公布“2024中國旅游者出境滿意度十佳目的地”,澳門榮登榜首。(澳門特區政府旅游局 供圖)
按照中國旅游研究院公布的排名,“2024中國旅游者出境滿意度十佳目的地”依次是中國澳門、新加坡、英國、新西蘭、西班牙、中國香港、法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及阿根廷。
澳門特區政府旅游局副局長司徒琳麗26日參加在北京舉行的排名發布活動,并分享澳門在提升旅客滿意度及旅游高質量發展方面的經驗。
司徒琳麗表示,澳門獲得佳績是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成果,將繼續用好中央各項惠澳舉措,發揮澳門自身優勢,聯動業界加強“旅游+”跨界融合,配合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游休閑業,豐富澳門“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內涵。(完)
【編輯:劉陽禾】2024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制定印發了《關于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年來,這份凝聚了國家意志與人民期盼的重磅文件,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了明確嚴厲的警示,充分展現了依法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與雷霆之力。
依法反“獨” 有理有據
《意見》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對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總體要求、定罪量刑標準和程序規范等作出具體規定,為司法辦案提供明確指引,是對《憲法》和《反分裂國家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以及相關司法解釋的細化和落實。
《意見》共22條,針對分裂行徑,明確犯罪認定標準;明確從重情節,重申追訴時限;堅持寬嚴相濟,體現當罰其罪;遵循法定程序,保障訴訟權利,標志著反“獨”斗爭進入法治化、規范化的新階段,充分展現了我國以法治方式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與智慧,也讓那些心存僥幸的“臺獨”分子清楚認識到,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依法懲“獨” 成效明顯
《意見》印發一年來,有關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依法嚴懲“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2024年8月,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分裂國家罪”判處楊智淵有期徒刑九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成為《意見》印發后首個適用“分裂國家罪”的案件,對島內激進“臺獨”分子形成實質威懾。今年2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處臺灣“八旗文化”總編輯李延賀有期徒刑三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五萬元。國家安全部等部門點名公布臺灣資通電軍多名參與策劃、指揮及實施對祖國大陸開展網攻竊密、滲透策反的人員身份信息,堅決挫敗“倚網謀獨”行徑,形成有力震懾打擊效果。
這些成果充分證明,依法嚴懲“臺獨”頑固分子,不僅維護了國家法律的權威,也極大壓縮了“臺獨”分裂勢力生存空間,讓“法理臺獨”謊言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讓“以法遏‘獨’ ”的理念深入人心。
頑固守“獨” 窮途末路
當前,民進黨當局為牟取一黨私利,對島內民眾大搞“綠色恐怖”,不擇手段打壓異己,置人民福祉于不顧;對美西方貼靠逢迎、挾洋自重,棄民族大義如敝屣,甘當反華勢力遏華“馬前卒”;對大陸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污蔑歪曲“一國兩制”,視兩岸和平為兒戲,不斷謀“獨”挑釁。民進黨如此倒行逆施、罪行昭昭,最終只會把臺灣變成“火藥桶” “彈藥庫”,將臺灣民眾置于兵兇戰危的深淵。追隨“臺獨”末路戰車,只會淪為民進黨公器私用的工具,只會化為“臺獨”分裂勢力“以武謀獨”的炮灰,只會墮落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近年來, 繼“2018—雷霆”“迅雷—2020”專項行動之后,國家安全機關持續重拳出擊,連續破獲臺灣間諜竊密案件,打掉一批在祖國大陸布建的間諜情報網絡,對情報滲透和分裂破壞活動依法嚴懲不貸,有力維護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機關將持續堅決落實《意見》要求,充分履職盡責,依法嚴厲打擊“臺獨”頑固分子違法犯罪行為,迎頭痛擊“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囂張氣焰,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保駕護航。 【編輯:付子豪】
中新社成都6月30日電 (記者 賀劭清)北京時間6月30日晚,成都世運會門票全球開售。成都世運會門票分為A、B、C、D四個層級,票價區間為30元(人民幣,下同)至880元,其中有25個大項設置30元惠民票。
據了解,將于8月7日至17日舉行的成都世運會是中國大陸首次舉辦世界運動會。成都世運會共設34個大項、60個分項。其中,定向徒步、滑水、摩托艇三個項目因場地及賽事設置等原因不對外售票。
北京時間6月30日晚,成都世運會門票全球開售。 (成都世運會執委會供圖)
成都世運會比賽購票實行實名制。比賽門票以電子門票形式發售,以成都世運會會徽主色調為基礎,設置中國紅、公園綠、金沙黃、熊貓黑、雪山白5種色系票面,并結合成都世運會吉祥物形成系列主題設計。
成都世運會購票觀眾能在成都6000多個消費點位享受消費優惠。此外,成都世運會為各國運動員、技術官員等設計了多條精品文旅線路,并提供便捷化支付服務。(完)
【編輯:王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6月27日)發布《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報告(2024—2025)》。根據報告,我國物流市場規模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現代物流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根據報告,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首次超過360萬億元,全年物流業總收入達13.8萬億元,物流市場規模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A級物流企業首次突破1萬家,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的5A級物流企業超過500家。行業發展總體呈現從“物流”向“供應鏈”轉型的趨勢。全國物流節點樞紐網初具規模。全國物流園區調查顯示,規模以上物流園區達到2769個。
從專業領域看,快遞物流保持較快增長,2024年全年快遞業務量達到1750億件,同比增長20%以上,連續11年穩居世界第一。即時物流訂單規模超480億單,同比增長近15%。跨境電商驅動跨境物流蓬勃發展,2024年全年跨境電商出口規模為2.15萬億元,同比增長16.9%。國際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長29.3%,中國企業建設的海外倉已經超過2500個,總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米。
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社會物流成本穩步下降。2024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1%,較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降至歷年最低水平。以當前GDP規模測算,相當于節約物流成本超過4000億元。
報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現代物流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產業體系、豐富的人力人才資源優勢,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國物流與供應鏈有望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穩鏈保供能力將有序提升,助力全社會物流成本穩中有降,202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有望進一步下降。
(總臺央視記者 王善濤) 【編輯:張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