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牛全线产品亮相2024 P&I 新品AD600Pro II、P260C Pro无一缺席

在8月7日,上海國際攝影器材和數碼影像展覽會(上海P&I展會)正式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了。作為中國攝影師、攝影愛好者的老朋友神牛(Godox),也在展會上展示了全系列產品,當中包括新近發布的AD600Pro II、P260C Pro。
AD600Pro II神牛最新推出的一體式外拍閃光燈,閃光功率達到了600Ws,功率有10級可調,最低輸出功率可以達到1/512,實現精準控光,同時具備了0.01至0.9秒高速回電能力,閃光同步速度達到了1/8000秒,閃光持續時間可達1/20400秒(t0.1),更能定格水花飛濺的瞬間。
燈內集成了X3引閃器,支持Godox 2.4G無線X系統和一鍵同步功能,并兼容XproII、X2T、X1引閃器,傳輸范圍可以達到100米,而且新增了色彩組別指示燈與使用了全新中文操作界面,大大提升了操作效率。此外,閃光燈內部還集成了功率達到40W雙色溫造型,色溫可以再2800K至6000K之間調整,幫助用戶預覽閃光效果,甚至必要時作為LED補光燈使用。
除了閃光燈外,神牛在近幾年也在大力發展LED補光燈,P260C Pro正是神牛近期推出的一款平板LED燈。P260C Pro是一款功率達到了45W的平板LED燈,相比上一代產品亮度提升了50%,功率增加了30%,在0.5米、6500K色溫下,照度可以達到4160Lux,色溫可以在2800K至6500K之間調整,比上一代更為寬廣,而且顯色性也相當出色,CRI、TLCI均大于98。
為了方便用戶攜帶,P260C Pro采用的平板燈造型,厚度介于14.5mm至27.30mm之間,重量低至1032g(不含手柄),除了可以使用索尼NP-F系列兼容電池、DC供電外,還新增了USB-C接口,可以用筆記本電腦電源適配供電。此外還內置了NFC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輕觸補光燈的NFC感應區實現配對,并在Godox Light APP上輕松設置各項參數。
除了AD600Pro II、P260C Pro上述兩款新品,神牛在P&I現場還展示了諸多產品,比如說經典的熱靴閃光燈V1系列,影棚閃光燈QT600III等等,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相關文章
中新網福州7月2日電 (彭莉芳 陳海亭)2025年“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福建福州營2日開營,來自美國、愛爾蘭的40名華裔青少年和領隊組團參營。
2025年“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福建福州營開營。福州市僑聯 供圖
福州市僑聯主席林高星在開營儀式上表示,“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是中國僑聯的重要品牌活動,期待華裔青少年們用心用情感受這趟旅程,銘記自己的“根”與“魂”,主動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梁和紐帶。
參加此次尋根之旅的美國營員朱小虎,首次踏上祖輩生活過的土地。他說,期待通過學習交流,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更渴望在此結識新朋友,收獲真摯友誼。
愛爾蘭營員何詩語的家人從小就告訴她,根在中國。何詩語說,將用心感受和體驗此次夏令營活動,并將此行見聞帶回愛爾蘭,講給更多親友聽。
本期夏令營由中國僑聯主辦,福建省僑聯、福州市僑聯、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承辦,為期10天。
活動期間,營員們將學習趣味漢語、閩都文化、民俗文化、國畫書法、中華武術、音樂舞蹈等課程,參訪武夷山、福州及周邊人文景點。(完)
【編輯:惠小東】中新網7月2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以色列已同意滿足達成加沙?;饏f議所需必要條件,但目前尚不清楚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是否會接受這些條件。
資料圖:特朗普。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寫道:“我的代表今天與以色列就加沙問題進行了長時間且富有成效的會談。以色列已同意達成60天?;饏f議的必要條件,在此期間,我們將與各方合作,結束戰爭??ㄋ柡桶<盀閷崿F和平付出了巨大努力,他們將提交最終方案。為了中東的利益,我希望哈馬斯能夠接受這項協議,因為情況不會好轉——只會惡化。”
據知情人士透露,卡塔爾1日向以色列和哈馬斯提交了一份有關加沙?;饏f議的最新提案,這份提案內容包括在加沙地帶實現為期60天的停火。
【編輯:魏晨曦】中新網拉薩7月1日電 題: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作者 李林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崩_市堆龍德慶區的一間整潔屋子里,104歲的大多吉用微微顫抖卻堅定的聲音道出了深藏心底的愿望。
圖為大多吉。西藏日喀則公路事業發展和應急保障中心供圖
1921年,大多吉出生在拉薩市曲水縣的一個貧苦家庭。他的童年記憶里,是每日僅有的二兩糌粑和單薄的衣衫。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950年。29歲的大多吉加入修建青藏公路的隊伍,與“金珠瑪米”(藏語:解放軍)并肩奮戰。“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高尚的品質,也為我照亮了人生的道路。”這段經歷,成了大多吉人生的燈塔。
由于勤奮肯干、積極向上,大多吉被推薦到公路部門,成為一名“公路人”。1954年,當第一輛汽車駛過他們參與修筑的青藏公路時,大多吉和工友們圍成一圈跳起了舞。他說:“那一天的場景我一直都記得很清楚?!?/p>
青藏公路路線長、海拔高,冬春季節路面常被冰雪覆蓋。作為班長,大多吉帶領同事們不分晝夜除雪保通。沒有機械設備,他們就靠人力拉車運料;遇到落石,就徒手搬運或用大錘、鏨子破碎巨石。
40年間,他輾轉了10多個道班,多次被評為優秀道班班長,每到一處都傾囊相授,帶出了一批又一批養護能手。
大多吉把對黨的感恩化作行動。他以良好家風教育子女,常帶著子女參觀博物館、瞻仰“兩路”紀念碑,向他們講述筑路的故事和其中蘊含的精神。在他的影響下,兒子生前是山南公路部門的養護工人,四個女兒也都是公路養護的好手。
這位跨越世紀的老人,動情地說:“中國共產黨是我的恩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沒有今天的幸福晚年?!边@是他對中國共產黨最深沉的表白。(完)
【編輯:李潤澤】中新社湖北恩施7月2日電 題:千年儺面有了“新面孔”
中新社記者 武一力
近來,一家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木工坊,迎來了五湖四海的年輕人。
只見他們一手握銼刀,一手揮木槌,潛心雕琢。三四天后,手中木塊將變成一尊尊的儺面具。其中,有傳統的儺公、儺母形象,也有融入LABUBU、DIMOO等潮玩元素的面具。
5月4日,湖北恩施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儺面具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汪儒斌展示他做的儺面具。中新社記者 武一力 攝
工坊主人汪儒斌,系恩施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儺面具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從藝30年,桃李遍布全球。今年5月,他雕刻的數尊儺面具亮相第19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
儺文化是中國古老的文化形式。儺面具是儺文化的外在表現,源于遠古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等。在科學不發達時代,人們將其視為與神明對話的媒介,祈愿風調雨順、無病無災。
湖北經濟學院教授、中國儺戲學研究會理事黃朝斌介紹,儺面具與儺戲、儺舞等共同構建儺文化體系,現今仍流傳于長江流域與西南山地。目前,分布于中國十余個省份的至少20多項與儺有關的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在汪儒斌木工坊的墻壁上,一面掛滿60余尊造型各異的儺面具,一面展示著冰箱貼、絲巾等與儺有關的文創產品。
他介紹,儺面具表情萬千,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韻味和東方審美情趣。恩施儺面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說,分為正神、兇神、世俗神,大多依照《封神演義》《山海經》等神話傳說的原型創作,用于儺戲表演。隨著劇目增多,其形象愈加多樣。
木工坊里,雕刻“開山莽將”這一傳統形象的學員居多,這是儺戲《開山莽將》中一位嫉惡如仇的兇神。
在一塊約40厘米長、30厘米寬的白楊木上,汪儒斌指導學員繪制“開山莽將”輪廓。使用浮雕、圓雕等技法雕刻五官,再挖鑿背面,使其與人臉貼合。接著用砂紙打磨光滑,進行彩繪,將其塑造成怒目圓睜的形象,再點綴上火焰眉、金目,看上去十分威嚴。
5月3日,年輕學員在汪儒斌的木工坊學做儺面具。中新社記者武一力攝
汪儒斌未曾想到,從遠古走來的儺,正被越來越多年輕人“看見”。節假日,木工坊一席難求,學員中有大陸各地的研學團,有專程“尋儺”的臺灣旅行團,還有熱愛東方美學的美國小伙。
“小時候在作家沈從文的《邊城》里讀到過‘儺’,這種神秘的文化很吸引我,我買來很多相關的書。”來自江蘇的“Z世代”學員徐柏茹說,“放下手機、認真制作儺面具的過程讓我修養身心,帶給我精神享受。”
汪儒斌介紹,儺面具如今與雕刻、繪畫等結合,被制作成文創、游戲、裝飾品等。顏色上,將過去單調的顏色改為鮮艷的撞色;寓意上,取祈福納財之意;形象設計也更加寫實,符合大眾審美喜好。
貴州新生代設計師陳凌云把儺面具拓印在宣紙上,選取“開路將軍”“先鋒小姐”“歪嘴秦童”等儺戲角色,制作成“招??ā泵ず小K蛨F隊設計的盲盒復購率達30%?;趦幕?,他們還陸續設計出木雕冰箱貼、項鏈等產品。
在黃朝斌看來,文創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希望創作者深挖儺文化內涵,讓消費者深度參與非遺體驗。
木工坊里,此起彼伏的木槌聲與年輕人的歡聲笑語相互交織,讓古老的儺面有了另一種“新面孔”。(完)
【編輯:曹子健】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臺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鉞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將追繳在案的李鉞鋒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繳國庫。
經審理查明:2011年至2024年,被告人李鉞鋒利用擔任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副檢察長,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重慶市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司法案件處理、工程款催收和企業經營等事項上提供幫助,直接或者通過其親屬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9342萬余元。
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李鉞鋒的行為構成受賄罪,應依法懲處。李鉞鋒受賄數額特別巨大,并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鑒于李鉞鋒受賄犯罪中有未遂情節,其到案后如實供述罪行,主動交代監察機關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賄事實,認罪悔罪,積極退贓,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已全部追繳到案,具有法定、酌定從輕處罰情節,對其依法可予從輕處罰,法庭遂作出上述判決。
據悉,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25年4月2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該案。庭審中,檢察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被告人李鉞鋒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發表了意見,李鉞鋒進行了最后陳述,并當庭表示認罪悔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界群眾30余人旁聽了庭審。
(總臺央視記者 奚丹霓 馬姍) 【編輯:張燕玲】
中新社金邊7月1日電 題:“中文熱”在全球升溫彰顯中國文化獨特魅力
——專訪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宋獨
中新社記者 楊強
“中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不僅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為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增進各地人民對中國的理解與認同搭建了橋梁。近日,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兼柬埔寨院士理事會常務副主席宋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介紹中文傳播在柬埔寨的發展歷程,探析新形勢下中文國際傳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文傳播在柬埔寨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宋獨:柬埔寨中文傳播迄今已有超百年歷史。早期的中文傳播主要是在華僑華人社群中進行。20世紀50至60年代是柬埔寨中文傳播的黃金時代,但在1970年至1990年間一度陷入沉寂。此后,隨著柬埔寨逐步融入全球化進程,與中國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中文傳播實現快速復興。進入21世紀,柬埔寨中文傳播事業更是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熱潮。
需指出的是,這里所提及的中文國際傳播主要包含語言教學(中文教育)和文化傳播兩個方面。在過去的幾年中,柬埔寨的中文傳播呈現以下鮮明特征:
跨領域多元化發展。中文在柬埔寨普及程度近年來顯著提升,不僅是華裔群體在學習中文,越來越多的非華裔柬埔寨人也加入其中,尤其是政府官員、企業職員等。掌握中文能力逐漸成為各類人群提升社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應用性與實用性更強。中文教育不僅僅停留在語言學習層面,更多的是在為柬中兩國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實際需求提供支持。
中文傳播力度更大。以華文學校、孔子學院、各高等院校自主建設的中文院系以及新興華文傳媒等為代表,多方力量推動柬埔寨中文傳播蓬勃發展,中文已成為促進柬中兩國以及東盟—中國文化和經濟互動的重要工具。
當地時間2024年4月2日,柬埔寨國立馬德望大學孔子學院舉辦“體驗少數民族之美,中文增進文明對話”國際中文日系列活動。圖為中國廣西壯族“竹竿舞”表演現場。 中新社發 趙君庭 攝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中文國際傳播在促進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方面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
宋獨:毋庸置疑,中文正在成為促進柬中兩國乃至世界各國與中國互動的重要工具。事實上,我們也看到,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文國際傳播拉近了柬中兩國以及世界各國同中國之間的關系和距離,加深了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有力地促進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和民心相通。
許多時候,我們可能會由于對個人或國家、組織層面的片面認知,產生一種并非客觀真實的看法。但是通過學習對方的語言,了解對方的文化和歷史,我們就會逐漸改變原來的偏見,繼而學會尊重彼此,融洽相處。
近年來,軟實力的概念在國際關系中越來越被重視。面對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通過積極開展中文教育及相關國際傳播活動,增進跨文化理解,有利于促進全球對話與融合。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1日,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柬埔寨賽區決賽在金邊舉行。圖為比賽現場舉行的才藝表演。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中文教育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許多國家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中國文化活動。您怎樣看待這種全球“中文熱”現象?
宋獨:中文教育在全球各地掀起熱潮,其實是全球經濟文化發展趨勢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文作為全球主要語言之一,其學習需求顯著增加,國際傳播范圍也逐漸擴大。這背后有幾個深層次的動因:
首先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文成為各國政府及民間了解中國市場、文化和政策的鑰匙;其次是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吸引著更多國家的人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底蘊;第三是許多國家意識到學習中文可以提升其在國際領域的競爭力和合作能力,尤其是在與中國的商業和文化合作中,中文成為雙方交流的橋梁。
“中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的背后是“中國熱”,不僅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折射世界各國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進行探索和認知的積極態度。
當地時間2025年3月14日,“渝見柬埔寨——‘渝味360碗·沙坪壩火鍋嘉年華’”活動在金邊和重慶同步舉行。圖為金邊活動主會場開幕式。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攝
中新社記者:從當前世界發展形勢來看,您認為中文國際傳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宋獨: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尤其是隨著中國與各方攜手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TikTok等媒體平臺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民眾對“中國理念”的認同,都為中文國際傳播帶來重要機遇和新動力。
挑戰也顯而易見。中文教育的師資培養與儲備不能完全滿足全球中文教育需求,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下,教育如何“因地制宜”實現本土化發展,包括課程內容如何進行本土化創新,教學方式如何進行多樣化嘗試等多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中文國際傳播效果。
此外,如何發揮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新技術優勢,創新敘事方式,以“生活化細節+共通價值觀”破解中外文化差異和傳統傳播模式的局限,尤其是突破一些西方國家意識形態偏見和文化圍堵,推動中文國際傳播在全球范圍內取得更大的成效,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中新社記者:作為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您如何評價孔子學院在促進中文國際傳播方面的意義?
宋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是柬中共建的第一所孔子學院,自2009年成立以來,不斷探索創新發展路徑,注重結合柬埔寨國情和社會需求,逐步形成一套獨特的中文教育模式。截至2024年,共有超10萬名學生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注冊學習,為推動柬埔寨中文教育和人文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和一名國際政治學者,我嘗試通過學術研究為柬中文化交流提供理論支持、搭建學術框架,注重從國際視角來思考中文傳播的意義,通過語言教學和文化交流來增進兩國之間的理解與合作。我們每年舉辦數十場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和學術研討會,助力柬埔寨各界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不僅傳授中文,更重要的是傳遞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以此增進柬埔寨以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理解。(完)
受訪者簡介:
宋獨。受訪者供圖
宋獨(Sok Touch),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柬埔寨院士理事會常務副主席,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俄羅斯沃羅涅日國立大學政治史博士。研究領域涵蓋歷史學、文化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多個方面。代表作包括《柬埔寨與美國、中國和越南的關系》《國際關系:大國眼中的柬埔寨》《新世界背景下的東盟-俄羅斯》等。
【編輯:惠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