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或将连夜“烧工厂”,存储产品报价整体提价最高20%

據韓媒爆料,三星電子或因人工智能需求激增,存儲半導體方面競爭加劇,而在第三季度將其主要存儲半導體、服務器DRAM和企業級NAND閃存報價提高15-20%,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服務器DDR4內存顆粒最初預計會從第二季度的140美元小幅上漲至第三季度的144美元,但現在來看,其交易價格很可能會達到160美元以上。
據業內人士在26日爆料,三星電子最近已經將漲價通知給了包括戴爾科技和惠普在內的主要客戶。不過,客戶們也在爭相確保供應的意愿日益增強,從基礎的下一季度的需求預測,已經變成了向半導體公司提供全年計劃,可見AI的快速發展已經初步讓DRAM和HBM的供需失衡,有預測顯示2025年的HBM供應不足率將達到-11%,而整個DRAM市場的供應不足率將達到-23%。
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半導體業務一直是三星的搖錢樹,在2023年時,三星損失慘重,特別是在國產崛起后,就連頻繁斷電著火的“事故”也難以再繼續進行,維持價格趨勢。只有靠減產和主動調整價格來提高競爭力。而現在AI熱潮在下半年進一步推高了服務器需求,存儲芯片價格有望繼續攀升,對于三星來說,正是此時不漲價,更待何時的好機會。而且,隨著三星漲價,美光和海力士必然也會跟進,消費級的存儲產品勢必也會大受影響,建議有存儲需求的盡快添購吧。
相關文章
中新社華盛頓7月3日電 (記者 陳孟統)美國勞工部3日發布數據稱,美國6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14.7萬人,失業率為4.1%,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
美國6月份的就業數據好于市場預期。14.7萬的新增非農就業,與過去12個月的月均增幅(14.6萬人)大致相當。自2024年5月以來,美國的失業率一直在4.0%至4.2%的區間內波動。
數據顯示,美國6月的就業增長主要來自州政府新增雇傭和醫療保健領域,聯邦政府則繼續出現崗位流失。醫療保健業在6月新增3.9萬個崗位,州政府新增崗位4.7萬個,社會援助領域新增就業1.9萬人。
在薪資增長方面,美國6月份非農部門員工的平均時薪為36.30美元,環比上升0.2%,同比上漲3.7%。
美勞工部同時修正了前兩個月的就業數據,4月和5月的合計就業人數比此前報告多出1.6萬人。
美聯社分析認為,鑒于6月的就業數據好于預期,這可能促使美聯儲繼續維持觀望立場,不急于調整利率。
美聯儲在2022年和2023年曾為應對通脹共加息11次。隨著通脹壓力緩解,美聯儲在2024年降息3次,而今年以來的4次貨幣政策會議均未宣布降息。(完) 【編輯:管娜】
中新網新疆烏蘇6月28日電 (趙婧姝)記者27日從烏蘇市政府有關部門獲悉,近年來,該市不斷推進“交通+旅游”融合發展,促進交通基礎設施與核心景區、旅游資源有效連接,形成“快進慢游”旅游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6月27日,被譽為“中國最美公路”之一的獨庫公路風光如畫。 周鵬 攝(無人機照片)
據烏蘇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邊建峰介紹,烏蘇市以天山北坡經濟帶為核心,結合全市旅游資源和景觀,有針對性地打造精品旅游環線。該市參與建設S101“天山地理畫廊”交通網,謀劃建設S101延長線,該線跨奎屯河連接烏蘇佛山國家森林公園,烏蘇市正在謀劃該線連接古爾圖鎮南山景區、古爾圖沙漠公園等,吸引游客進入烏蘇。2024年,烏蘇市開工建設S101延長線項目,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全長24.14公里,預計2027年6月通車。
烏蘇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孟瑩告訴記者,該市依托自身優勢資源打造“草原勝地 自駕天堂”的旅游目的地。2025年1月至5月,烏蘇市共接待游客272.39萬人次,同比增長40.83%;旅游收入18.5億元,同比增長28.87%。
孟瑩介紹,烏蘇市依托“啤酒之都”定位打造“啤酒小鎮”“冰鮮酒都”,用本市烏蘇啤酒、“牛沫王”精釀啤酒、疆域王系列白酒、“沙舟干紅葡萄酒”等迎八方客;通過“千人共跳民族舞”主題活動,使游客與本地民眾感受當地特色文化。
6月27日,游客駕車駛入新疆烏蘇市烏蘇驛旅游多功能綜合服務中心。 周鵬 攝(無人機照片)
烏蘇驛旅游多功能綜合服務中心(簡稱烏蘇驛)位于獨庫公路與“天山地理畫廊”交匯點。烏蘇市興鼎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常娟說,烏蘇驛圍繞“天山地理畫廊”規劃了四大功能區域,集游客服務中心、美食驛站、啤酒體驗館、酒店、新疆塔城農特產品展示區等多種設施于一體,致力于為游客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旅游服務體驗。(完)
【編輯:付子豪】中新網梧州6月26日電(張廣權)“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海外華文媒體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以僑為橋,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外友好往來方面講好廣西故事和梧州故事。”廣西梧州市僑辦負責人黃朝業25日在梧州表示。
當天,參加2025年海外華文媒體廣西行的媒體代表們到訪廣西梧州,并參加當地官方舉辦的推介座談會。黃朝業在會上致歡迎辭。
圖為推介座談會現場。梁愷琦 攝
黃朝業介紹,梧州是嶺南文化發祥地和粵語起源地,素有“千年古郡、百年商埠”美譽。梧州市是廣西重點僑鄉之一,現有華僑華人約23萬人,歸僑僑眷約16萬人,主要來源國為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和柬埔寨等國家,主要集中在岑溪市和藤縣等地,其中,岑溪市是廣西三大僑鄉之一,占全市歸僑僑眷總人數99%。
近年來,梧州市把聯僑凝僑、助僑護僑等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建成廣西首個僑務工作實踐基地、華僑華人交流基地,團結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依法維護僑益、加強海外聯誼、弘揚中華文化等方面,為助力梧州高質量發展匯聚了僑智慧、展現了僑擔當、貢獻了僑力量。
梧州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黎燕華在會上作投資環境推介,從資源稟賦、交通運輸、產業基礎、要素保障、營商環境等方面推介梧州。
“梧州資源富集,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是廣西近代工商業中心,擁有中華跌打丸、三鶴六堡茶、雙錢牌龜苓膏等一批知名品牌。”黎燕華介紹,梧州經濟增長連續多年保持在廣西第一方陣。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8%,高于全區平均水平,主要經濟指標增長保持穩定向好態勢。
圖為推介座談會現場。梁愷琦 攝
“我們期待與各位在梧州共話前沿趨勢,共謀發展新篇。”黎燕華誠邀在座的海外華文媒體近距離了解梧州、考察梧州、關注梧州、支持梧州。
首次來梧州的香港新聞社總編輯劉林稱,高質量發展的梧州,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通過梧州方面的介紹和走訪了解,不僅感受到千年古郡厚重的歷史文化,也感受到茶旅融合強勁的創新魅力,更感受到新時代梧州“東融”戰略的蓬勃動力,內河航運、通江達海就是最生動的注腳。
“香港新聞社根植香港,輻射國際社會,致力于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未來,我們將關注梧州、宣傳梧州,向國際社會呈現更多梧州元素、梧州故事,為助力梧州發展貢獻傳媒力量。”劉林說。(完)
【編輯:曹子健】山竹被譽為“果中皇后”,它擁有紫色的外皮,白嫩的果肉。入嘴后飽滿多汁,柔軟香甜,還帶有獨特的香氣。
眼下正是山竹上市的季節,喜歡山竹的小伙伴已經按捺不住要大吃一把了。但山竹價格可不算便宜,除了好吃,它有沒有什么值得吃的營養?這篇文章就來說說山竹。
山竹的營養怎么樣?
山竹果是亞洲山竹樹的果實,也叫倒捻子、鳳果、莽吉柿。原產于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一種典型的熱帶水果,主要分布于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
1919 年我國臺灣首先引種山竹,而后東南沿海省份也相繼進行栽培,目前在我國海南、臺灣、福建、廣東和云南也有種植。海南山竹的果熟期一般為 6~7 月,泰國的果熟期一般為 8~9 月。山竹果肉不僅能鮮食,還能制成罐頭、果醬、蜜餞、果凍、果汁、糖葫蘆等。
山竹果實具有皮革般的深紫色外皮,厚度約為 0.8~1.1 厘米,占果實重量的 52%~68%;果肉呈白色或白色半透明,為可食部,占整個果實的 29%~45%,吃起來肉嫩汁多,酸酸甜甜,氣味宜人,帶有果香和花香。
至于山竹的營養,在水果中并不算突出。
它的膳食纖維含量只有 0.4 克/100 克,都比不上我們常吃的蘋果和橙子;維生素 C 含量只有 1.2 毫克/100 克,僅為橙子的 1/30;鉀含量為 48 毫克/100 克,都不及香蕉的 1/5。
另外,雖然有文獻提到山竹的抗氧化性較為突出,但主要歸功于山竹皮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呫噸酮類化合物、花色苷和原花青素等。考慮到正常情況下吃山竹的時候不會吃皮,所以這方面對于咱們來說價值不大。
綜合來看,咱們吃山竹的時候別太指望靠吃它獲得過多營養,就圖它營養美味,解饞即可。
不過,山竹的熱量可不低,為 72 千卡/100 克,和荔枝不相上下,比我們日常吃的蘋果、葡萄、橙子、桃子、楊梅、草莓等都要高,更是甜瓜的近 3 倍。并且,山竹的糖含量也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 18 克/100 克,是楊梅、甜瓜、檸檬的近 3 倍。
對于正處于控制體重和減肥階段的小伙伴不是很友好,1 個山竹的可食部約為 15~30 克,可得控制好量。
挑選好山竹,要看這些
山竹屬于藤黃科藤黃屬植物。藤黃科植物分類特征之一是具有退化雄蕊或退化雌蕊特征。山竹可以無性繁殖,雄花只是個擺設,雌花不需要授粉就能自己結果。這種生殖方式叫做無融合生殖,這就意味著其后代是其母樹的克隆。所以,山竹真的是“水果皇后”呀。
山竹的種子一般認為是假種皮,現認為它與種子一樣,是由內心皮壁細胞無性發育而成。山竹的“屁屁”上藏著挑選山竹的“密碼”,在每一個山竹底部都有花朵形狀的臍蒂,仔細數一下臍蒂上面的“花瓣”數量,就可以猜出里面果肉的瓣數了,臍蒂是柱頭的遺跡,而柱頭的數量與山竹子房的數量是一致的,一般是 4~7 片。
所以,購買山竹的時候,一定要看看它的“屁屁”,挑選瓣數多的哦!除了看好山竹“屁屁”的瓣數之外,還建議做到以下 3 點。
1 看外觀
挑選果柄和萼片顏色比較綠,并且果殼顏色為紫紅色的山竹,這樣的說明還比較新鮮。如果萼片發黑、果殼呈棕褐色就是不怎么新鮮了。
2 捏一捏
雖然山竹的“臉皮”比較厚,但并不是堅硬的。新鮮的山竹果殼其實是較軟的,捏一捏會有彈性,可自行恢復。如果山竹的果殼很硬,捏不動,那就是不新鮮了。這是因為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伴隨著果殼細胞新陳代謝,果殼會脫水,并且逐漸生成越來越多的木質素,也就變得越來越硬。
3 看大小
《GB/T 41625-2022 山竹質量等級》中將山竹分為 3 個等級,包括大果(L)、中果(M)、小果(S),其中大果單果重量>100 克、中果為 75~100 克、小果為 50~75 克。
在市面上,商家把山竹按照大小、品質、重量分為不同的等級,包括:2A 是小果;3A、4A 是中果;5A、6A 是大果,這個級別沒有嚴格的定義,數字越大品質越好。2A 的果子很小,只有乒乓球那么大,去殼以后也沒剩下多少果肉了。如果錢包允許,就沖 5A 和 6A 吧,吃著過癮。
山竹怎么貯藏?
雖然山竹屬于熱帶水果,但買回來的山竹還是建議要低溫貯藏。這是因為山竹采摘后極易出現果殼木質化和褐變,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果殼和果肉都會發生變化,持續代謝消耗營養物質,品質逐漸劣變。
有研究對比了山竹在 4℃ 冷藏和 30℃ 常溫下貯藏的變化,發現低溫 4℃ 冷藏能延緩山竹可溶性蛋白質、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 C 等營養成分的下降,也能有效抑制果實中丙二醛(MDA)的積累,MDA 是植物衰老過程中膜脂過氧化作用最重要的產物之一,它的產生能加劇細胞膜的損傷,MDA 的積累對果蔬細胞質膜和細胞器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所以,買回來的山竹建議放在冰箱 4℃ 冷藏保存,但別存放太久,最多一周內吃完。否則果殼也會逐漸變得堅硬、果肉也會逐漸氧化變質,從乳白變成透明的白色,再逐漸變黃變質。
如果只是變透明了還是可以吃的,但如果變黃了就別吃了。有些山竹果殼上會有黃色的點,這屬于正常現象,是藤黃屬植物的特性,為植物表面被劃破后流出的樹脂,凝固后變成了黃色。
總結:
山竹口感軟甜滑嫩,汁水豐富,是夏季不可錯過的美味。需要提醒的是:山竹熱量高、糖含量不低,除了要控制好吃的量之外,每次吃完山竹也得漱漱口哦!
策劃制作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審核丨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博士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委員
策劃丨一諾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徐來、林林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編輯:劉湃】
考個“包拿證”的“高考志愿規劃師”靠譜嗎?
律師表示,某些機構欺騙、誤導消費者涉嫌違反廣告法,其冒用官方名義發證行為亟待懲治
閱讀提示
當前,高考志愿規劃行業持續火爆,一些教培機構宣稱高考志愿規劃師培訓“零門檻”“速成”“包拿證”,實際上涉嫌虛假、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專家表示,要規制此類考證亂象,引導高報市場回歸理性。
隨著高考成績公布,志愿填報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為獲取更多信息,不少家庭選擇求助于“高考志愿規劃師”(下稱“高報師”)。艾媒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高考志愿填報市場付費規模預計為10.9億元。
一邊是高考志愿規劃行業持續火爆,另一邊則是培訓考證市場存在亂象。《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教培機構的宣傳中,該行業沒有學歷和專業限制,只需花錢便可短時間內快速拿證,證書一到手還會幫忙推薦客戶,“市場缺口極大”“日入過萬元不是夢”……
在交費參加培訓之后,很多學員發現,手中的所謂“國字頭”證書并非“權威”,商家承諾的“介紹接單”也成了空頭支票。
收費標準、發證機構各不相同
“官網備案”“全國通用”“終身有效”……順著一條廣告,記者聯系到一家江蘇的“高報師”教培機構。客服表示,“證書由教育部中央電教館頒發,是該領域最權威的”。
該機構推出的課程售價為880元,包含報名、培訓、題庫以及考試發證的費用。在記者咨詢過程中,客服反復催促記者報名,說:“半個月后開考,再不報來不及了,已經有幾百人交費了。”
在社交平臺上,記者還聯系到另一家同樣聲稱是“中央電教館”發證的教培機構。對方發來的證書內頁顯示,該證書為“職業技能培訓證書”,等級為高考志愿填報指導(高級),與上一家機構的證書內容、印刷樣式如出一轍,但培訓費用和考試時間卻不相同。
這家教培機構位于河南,客服彭老師告訴記者,“整套費用為2200元,6·18活動月特惠價1600元。”關于考試時間,對方表示“兩個月一批,最快8月初線上考試,考后兩個月下證”。記者擔心“考不過”,彭老師稱,“免費補考,直到過為止”。
記者發現,發放“高報師”證書的機構可謂五花八門,既有“中字頭”“國字頭”單位,也有行業協會、學會,還有無法檢索到相關信息的單位,讓人難以辨別。
同時,一些機構為夸大證書含金量,故意模糊其性質。江西某機構聲稱,他們的“高報師”證書由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頒發,是該領域的職業資格證書,“通過率很高,交5980元學費就可以先制作證書水晶牌”。
據記者了解,“高報師”并未被列入人社部公布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不存在所謂的“職業資格證書”。此外,記者注意到,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于今年6月發布聲明稱,該中心未開設過“高考志愿規劃師”培訓課程,從未頒發“高考志愿規劃師證書”。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2023年7月也曾發布聲明,宣稱并未開展“高考志愿規劃師”培訓且沒有頒發任何此類證書。
學費交了,卻收不到證書接不了單
“高報師”的培訓、考證費用動輒上千元,為何仍能吸引不少學員?記者發現,不少教培機構瞄準大學生、寶媽等群體的兼職需求,強調“高報師”有著良好的就業前景。
前述江蘇的教培機構告訴記者,2024年6月考證的一位學員,在報考季“3天賺了3萬元”。山東的一家機構舉例稱,一名“高報師”每年最多能服務50位考生,高考報名人數眾多,而目前全國從業者只有不到2萬人。
在教培機構口中,要想入行“分一杯羹”,交費考證是前提。一家北京的機構介紹,參加培訓并獲得證書后,學員既可以自主找渠道接單,也可以選擇入駐該機構成為兼職“高報師”,由機構老師分配客戶,并提供獨家數據庫,首個報考季至少能賺到1萬元。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記者卻發現數條關于該機構的投訴。一位投訴者表示,自己2024年6月5日通過考試,到7月21日仍沒有收到證書,且教培機構以各種理由拒絕推薦客戶。
記者注意到,這個報考季,很多消費者在投訴平臺上曝光了相似的套路,有的機構還翻新了花樣。例如,一位消費者表示,機構曾承諾,學習結束后會分配20~70單任務,每單給予400~1000元報酬,結果卻設置考核門檻,以其“未通過考核”為由不予派單。
北京盈善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清鑫向記者表示,根據我國廣告法的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這些機構以“無門檻入行”“需求大競爭小”等話術吸引學員,涉嫌違反上述規定;若以“培訓證書”冒充“職業資格證書”,則違反了《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暫行辦法》相關規定,對培訓學員構成欺詐,情節嚴重的,則構成詐騙罪;如通過語音、文字等形式向學員承諾“介紹就業”而未兌現,同樣構成違約或詐騙。
據媒體報道,近日,北京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因涉嫌發布“高考志愿規劃師”速成培訓違法廣告,被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
規制亂象,引導市場回歸理性
“高考志愿填報服務市場之所以火爆,主要源于考生和家長的焦慮心理。”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高杭分析稱,當前,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和就業市場的競爭較為激烈。不少家長對相關信息缺乏足夠了解,由此,一些個人和機構從中發現商機,利用信息差販賣焦慮。
高杭向記者表示,高考志愿規劃師的速成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這項服務的核心是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洞察、對相關學校和專業優勢的動態信息更新和全面細致梳理,以及對學生個體特征和家庭社會資本的科學研判。”他說,“所謂的‘速成班’,大多只是傳授入門知識,或是人云亦云式的照本宣科,為報名者編織出一個‘學完就能當網紅、掙大錢’的幻象,屬于一種‘割韭菜’營銷。”
張清鑫建議,相關部門應對“速成培訓”“包拿證”等違法廣告開展專項治理,懲治冒用官方名義發證的行為,并要求平臺下架違規課程。同時,建立行業白名單制度,將從業人員納入備案管理,禁止未備案的“黑機構”涉足“高報師”的培訓業務。張清鑫提醒有就業需求的群體,要增強辨別能力,切勿盲目投入時間和金錢參加相關培訓。
高杭認為,規制此類考證亂象,要先引導高報市場回歸理性,突破口在于豐富高考志愿填報和學業規劃領域的公共服務供給。同時,他提示考生和家長,不要迷信“天價”志愿填報咨詢服務,規劃師的建議只能作為決策參考,唯有結合自身實際,多方面獲取信息,才能做出科學的選擇。(工人日報 記者 陳曦) 【編輯:劉湃】
根據計劃安排,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將于近日擇機實施第二次出艙活動。出艙任務中,航天員需要穿著艙外航天服,那么這件至關重要的“太空鎧甲”蘊藏著哪些科技奧秘?記者帶您一探究竟。
艙外航天服實際上是一個小型的載人航天器,是航天員在出艙進入開放的宇宙空間活動時的生命保障與作業支持系統。
來說說硬核防護,如何直面極端太空環境。面對真空、劇烈溫差、致命輻射和高速微流星體威脅,“飛天”航天服就像給航天員套上了一層堅不可摧的“金鐘罩”。
具體怎么保護呢?
首先是氣密層,內部可以維持約40千帕壓力,模擬純氧環境,抵御真空威脅;
其次是多層隔熱結構+水升華器相互配合,多達6層精密結構,可以反射90%的太陽輻射,同時調節服內溫度,主要是散熱,因為航天員是個產熱體,平時靜息狀態約160w左右,要穩定體感溫度;
頭盔上的面窗一共有四層,最外層的鍍金濾光面窗可遮強光,減少透光率,中間層有充氮結構隔熱+防結霧,還能保護航天員的視力和面部的安全。
航天服后背醒目的“大背包”是啥?
大背包其實是兩部分:一個是艙外服的背包結構,還有一個是艙外服的大掛包結構,有主氧瓶、備氧瓶、電池,它可是生命保障核心以及具備艙外服的環境控制功能!能夠持續供氧并吸附呼出的二氧化碳,確保空氣清新。同時能夠精密溫控,里面有水箱+水升華器系統,帶走代謝的熱量,用水升華器直接排到太空里。它還是應急的“百寶箱”,能調壓力、供電、通信,是航天員重要的安全屏障。
這一套裝備在地球上稱一稱,足足有130公斤重。但是在太空失重環境下,航天員穿著它照樣能靈活地操作。
從精密織物到每根管線,“飛天”艙外航天服凝聚著中國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當航天員身著“飛天”遨游星河,背景映襯著蔚藍地球,那閃耀的不只是頭盔的金輝,更是中國載人航天向宇宙深處堅定邁進的步伐——它是航天員在太空中最信賴的伙伴,更是祖國強大科技力量打造的生命守護方舟。(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梁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