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设雷军班:招收30人,100%保研并可去头部企业实习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畢業于武漢大學,現在雷軍也已成為了武漢大學的金字招牌,最近武漢大學公布消息稱,該校將在2024年在計算機學院新設雷軍班,用以培養具備計算機全棧工程能力和企業家創新創業品質的領軍人才,進行多元化人才培養,規劃招收30人。
進入雷軍班的大學生待遇可謂非常優厚,擁有100%保研資格,可參與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且本博貫通年限6-8年,還可優先去頭部企業進行實習,所謂的頭部企業必然會有雷軍工作過的企業,如小米和金山,另外武漢大學稱進入雷軍班的學生還能獲得學校學院的獎學金以及雷軍專項獎助學金。
就目前的規劃來看,可以預計成功進入雷軍班的學生應該前途無量,不過準入門檻應該必然也是相當高的,曾今有傳聞說雷軍在當程序員時寫的代碼非常像詩一樣,而那時候的代碼還是學習門檻非常高的匯編語言,跟后來學寫Java和Python等編程語言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除了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外,創業的勇氣和魄力應該也會成為學生能否入選雷軍班的重要指標,但其實這個門檻比起計算機能力來說反而會更高,雷軍自己也曾說過創業的艱苦是許多人無法想象的,創業中不乏失敗者,而在勇氣和魄力外,敏銳的戰略洞察力也相當重要,而這應該也會是雷軍班重點培養的方向。
當然,這次武漢大學開設雷軍班也是大學教育方面的一次新的探索,如果能夠走通的話,確實能為國內更多的優秀企業培養優質人才,從而讓學校教育與企業所需的人才需求目標一致,屆時我們看看這30位雷軍班的人才能為我們國家帶來什么樣的貢獻吧。
相關文章
曼城爆冷出局 國米慘遭淘汰
小因扎吉帶領利雅得新月完成另類復仇
當弗拉門戈和邁阿密國際分別被拜仁慕尼黑和巴黎圣日耳曼淘汰出局,首屆新版世俱杯似乎正在演變成歐冠,北京時間7月1日的兩場1/8決賽卻成為歐洲豪門的滑鐵盧。小因扎吉帶領“亞洲獨苗”利雅得新月強勢出擊,經過加時賽以4比3淘汰2022-2023賽季歐冠冠軍曼城;至于小因扎吉的老東家國際米蘭,則被巴甲球隊弗魯米嫩塞淘汰出局。
利雅得新月將與弗魯米嫩塞爭奪一張四強入場券,小因扎吉無緣帶隊挑戰老東家國米,卻恰好證實了自己的強大。2022-2023賽季,小因扎吉帶領國米打進歐冠決賽,無奈遇到巔峰期的曼城,最終以0比1小負,2024金球獎得主羅德里攻入全場唯一進球。上賽季,小因扎吉再次帶領國米打進歐冠決賽,可惜遇到巔峰期的巴黎圣日耳曼,這次以0比5慘敗。
小因扎吉帶領國米老男孩達到球隊本來很難達到的高度,上賽季在歐冠淘汰賽階段連克兩支豪門球隊拜仁慕尼黑和巴塞羅那,打進決賽有爆冷成分。國米在決賽面對大巴黎被打得潰不成軍,創下歐冠決賽歷史上最大分差輸球紀錄,小因扎吉為此遭到很多批評,諸如他備戰不夠細致,提早與利雅得新月展開談判影響了國米球員的專注度。
6月1日的歐冠決賽之后,小因扎吉與國米和平分手,成為利雅得新月新主帥,迅速進入備戰世俱杯的狀態。小組賽首戰以1比1逼平“歐冠之王”皇家馬德里,隨后兩輪一平一勝,以小組第二的身份出線。利雅得新月遇到陣容明顯補強的曼城,小因扎吉再次挑戰老對手瓜迪奧拉,相信多數人都看好曼城。
小因扎吉卻迅速地把利雅得新月打造成另一支國米,他的戰術思路很靈活,在這場對曼城的比賽不惜把中場球星魯本·內維斯放到中衛位置。利雅得新月防守強悍而又緊密,反擊極為犀利,善于把握定位球機會。國米在2022-2023賽季歐冠決賽沒有做到的,小因扎吉這次在世俱杯面對曼城時做到了。相反,世界級名帥瓜迪奧拉在這場焦點戰卻暴露出與小因扎吉臨場指揮的差距,下半場換上身體狀態沒有完全恢復的中場大核羅德里,第100分鐘又把他換下,對這位金球獎得主的自信心恢復并不友善。加時賽臨近結束時,曼城仍以3比4落后,羅德里那茫然而又稍顯呆滯的眼神成為這場比賽的經典畫面。
利雅得新月已經不是2023-2024賽季豪取34連勝的那支沙超王牌球隊,上賽季在聯賽冠軍的爭奪中輸給吉達聯合,在亞冠半決賽以1比3被最終奪冠的吉達國民淘汰出局,執教經驗豐富的71歲老帥熱蘇斯因此下課。換帥如換刀,現役精英主帥之一的小因扎吉迅速在利雅得新月俱樂部刻上屬于自己的印記。在主力中鋒米特洛維奇因傷缺陣的情況下,利雅得新月在世俱杯接連制造驚喜。
下一場面對巴西足球甲級聯賽暫列第六的弗魯米嫩塞,小因扎吉有機會繼續制造驚喜,也有機會幫助老東家國米完成“復仇”。
羊城晚報記者 劉毅 【編輯:劉陽禾】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2025華彬傳奇冠軍賽6日晚在北京落下帷幕。經過三天激烈爭奪,南非球手基斯·霍恩憑借-12桿(68-68-68)的穩定發揮,贏得職業生涯第二場歐巡傳奇巡回賽勝利。
華彬高爾夫俱樂部會員楊樂捧起業余組別冠軍獎杯,同時與英格蘭球手西蒙·格里夫斯搭檔,以前兩輪-21桿的優異成績贏得團隊冠軍。
面對球場決賽輪的高溫與挑戰,基斯·霍恩展現出較強的控場能力和心理素質,將總成績鎖定在-12桿,以一桿優勢取得冠軍。“我不是那種盯著領先榜的人,這次我給自己設定了-14桿的目標,然后就是專注于比賽。我現在心態和年輕時完全不同,以前我會逼自己打得完美,但那反而更容易出錯。”復盤比賽策略,霍恩坦言經驗是取勝關鍵。
對于本周參與配對賽的中國國青隊小將們,霍恩也給出了高度評價:“他們很有天賦,也非常謙遜,更重要的是他們真的熱愛高爾夫。只要堅持訓練,享受比賽,成功自然會隨之而來。”
圖為霍恩推入冠軍推后,與球童互相致意。主辦方供圖
職業較量之外,業余組的冠軍爭奪同樣激烈,主場作戰的華彬高爾夫俱樂部會員楊樂以三輪成績112分贏得勝利。同時,他還與格里夫斯憑借前兩輪的-21桿戰績贏得團隊賽冠軍。
“能夠在主場拿下業余冠軍和團隊冠軍獎杯真的非常開心,我同組的職業球員特別出色,跟他一起比賽我享受其中。同樣,我非常熱愛高爾夫,獎杯是對我這些年努力與付出的最好證明。”楊樂在賽后說道。
在本屆賽事中,國青隊的小球員們同組傳奇冠軍,近距離學習他們的經驗與賽場智慧。山東姑娘李夢涵決賽輪打得非常出色,以64桿刷新個人高爾夫生涯的最佳單輪成績紀錄,三輪累計117分成為國青隊表現最佳的球員。
“以前雖然也打過單輪8鳥,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打出無柏忌8鳥的干凈成績,真的非常開心。跟傳奇冠軍同組也學到很多,他們的短桿與比賽節奏真的非常棒,很感謝中高協和華彬能夠給我們這樣的參賽機會。”李夢涵說道。
比賽結束后,國青隊將繼續在華彬生態園進行集訓。賽事主辦方表示,將持續依托全球頂級球場與賽事資源,為中國高爾夫國家青年隊提供訓練保障與寶貴的參賽機會,繼續堅持讓高爾夫走進全民與青少年,在中高協領導下以務實行動推動中國高爾夫發展。(完)
【編輯:惠小東】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主題為“加強全球南方合作,推動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全球治理”。此次峰會是印度尼西亞作為新正式成員,以及10個新晉伙伴國加入金磚機制后,舉行的首次領導人會晤,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拉美多國專家和學者表示,金磚機制作為全球南方“第一方陣”的代表,其不斷擴容和機制深化,將進一步增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推動國際秩序朝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演進,為實現包容性全球化注入“南方力量”。
他們表示,在拉美國家中,既有金磚創始成員巴西,也有古巴、玻利維亞等金磚伙伴國,還有積極加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哥倫比亞,充分體現了金磚機制所倡導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正在拉美地區日益獲得廣泛認同與響應。
六大議題彰顯發展中國家核心關切
本次峰會圍繞“加強全球南方合作,推進全球治理改革”兩大主軸,設定六大優先議題,涵蓋全球衛生與健康、貿易投資與金融、應對氣候變化、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安全體系改革及金磚機制自身建設等關鍵領域。
分析人士指出,這些議題緊扣當今國際發展趨勢與全球南方面臨的核心挑戰,充分體現出金磚國家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共識與訴求,也凸顯出發展中國家希望通過團結協作實現共同發展的集體聲音。
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國際關系研究所學者費爾南多·布蘭科里表示,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問題直接影響糧食安全與社會穩定,尤其在拉美、非洲與亞洲等高風險地區更為突出。而人工智能治理則涉及知識產權與技術主權,是南方國家在數字時代爭取平等地位的關鍵。若無法制定契合自身利益的規則,南方國家可能再次陷入對歐美主導技術體系的結構性依附。
布蘭科里說,巴西提出這些議題展現出其務實且具全球視野的外交思維,不僅在多邊平臺上堅定支持多極化與南南合作,還積極尋求在氣候融資、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提供可行解決方案,強化發展中國家的議題主導能力。
玻利維亞前外長費爾南多·瓦納庫尼認為,此次峰會所聚焦的議題,體現出金磚國家愿意正視全球南方國家面臨的長期發展困境,提供具有現實可行性的合作機制。他強調,金磚合作機制與傳統的條件性援助模式不同,它堅持在平等、互信與非附庸基礎上構建發展合作伙伴關系,為南方國家打破技術壁壘、提升自主發展能力提供了制度性空間。
哥倫比亞眾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亞歷杭德羅·托羅表示,在當前國際格局重構的背景下,金磚機制所倡議的議題正好契合南方國家面臨的現實挑戰與轉型機遇。唯有在對等關系中,發展中國家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轉型、基礎設施現代化和技術能力躍升。
巴西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教授高文勇表示,發達國家傾向于將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利益綁定,而忽視發展中國家的貧困治理現實。相比之下,金磚國家倡議強調將減貧與綠色議程協同推進,體現出對發展權的高度重視。高文勇還表示,金磚國家在議題設定上摒棄了歐美國家那種單向度的“萬能公式”,轉而以全球南方的發展邏輯為出發點,探索更加務實可行的發展方案。
金磚吸引力在拉美持續增強
本次金磚峰會召開前夕,拉美地區出現明顯趨勢,越來越多國家希望加入金磚機制或深化與其合作。2025年1月,玻利維亞與古巴正式成為金磚伙伴國。6月,哥倫比亞時任外長薩拉維亞確認,該國已加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7月5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在里約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批準哥倫比亞和烏茲別克斯坦成為該銀行正式成員。
專家指出,金磚機制對拉美國家的吸引力日益增強,反映出地區國家在當前全球格局調整中的戰略轉向,即通過拓展外交空間,減少對單一大國或傳統合作體系的依賴。
古巴哈瓦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中心學者安東尼奧·羅梅羅博士表示,金磚機制為像古巴這樣長期受到外部制裁的國家提供了多邊合作與出口市場多元化的戰略機遇。同時,金磚平臺也為古巴參與全球規則制定、拓展外交影響力提供了切入口。他表示,古巴可憑借其在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專業優勢,以及在拉美加勒比地區的區位條件,成為金磚國家深化在拉美地區區域合作的重要樞紐。
分析認為,金磚合作機制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不同于傳統國際融資機構的融資模式,尤其是迎來成立10年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對南南合作的積極促進作用。
巴西前總統、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迪爾瑪·羅塞芙7月5日在新開發銀行2025年年會上表示,成立十年來,新開發銀行積極支持全球南方國家塑造自身未來,彰顯了持續包容、公平自主的發展理念。羅塞芙在致辭中指出,新開發銀行的創立,體現了全球南方不再被動接受外部發展模式,而是積極主動塑造自身未來,并向世界證明發展不止有一種模式。
托羅表示,哥倫比亞加入新開發銀行體現出其在尋求經濟金融獨立性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新開發銀行不僅能為各地基礎設施升級提供融資支持,也將助力其拓展數字經濟布局。
他補充說,越來越多拉美國家尋求與金磚合作,是在傳統伙伴日益收緊合作空間的背景下做出的理性選擇。金磚機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平等協商、互利共贏的對外合作新平臺。
中巴務實合作為“大金磚”注入動力
專家認為,中國與巴西作為金磚機制創始成員,長期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精神,在多個關鍵領域開展高水平合作,不僅為全球南南合作提供范例,也增強了“大金磚”平臺的示范帶動作用。
在經貿合作方面,中國連續多年穩居巴西第一大貿易伙伴國。2024年中巴雙邊貿易額達1881.7億美元,同比增長3.56%。巴西也是中國在拉美地區最大的經貿合作伙伴。
中巴同為自由貿易堅定支持者,反對單邊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今年5月,金磚國家外長會在巴西舉行,與會各方共同反對濫施關稅、違背世貿組織規則的保護主義行徑,呼吁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增強發展中國家抗風險能力。
在科技合作方面,中巴在地球資源衛星研制方面已合作逾30年,被譽為全球科技領域的南南合作典范。雙方共同研制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系列已達6顆,目前在軌運行的04星和04A星廣泛應用于氣象監測、森林保護與災害防治。此外,中巴還在推動建設金磚國家“遙感衛星虛擬星座”,已啟動星座數據共享與協同機制,將為全球氣候治理、環境保護等提供高分辨率遙感數據支持。
在國際事務中,中巴在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方面擁有共同立場,兩國在聯合國共同推出了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并共同發表了《中國、巴西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共識》聯合聲明。
布蘭科里表示,中巴在全球治理議題上擁有高度共識,以平等互信為基礎推動多邊外交創新,積極在氣候議題與維護和平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成為金磚機制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
他還指出,在綠色轉型方面,中巴高度互補,巴西具備清潔能源資源與減排政策經驗,中國則在新能源技術與綠色融資方面擁有全球領先優勢。雙方合作形成“資源+技術+資本”合力,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可借鑒模式。
巴西光伏太陽能協會執行董事羅德里戈·薩瓦伊亞表示,中巴在清潔能源合作上成果顯著,推動光伏設備在巴西實現大規模本地化應用,有效降低成本,為南南合作開辟綠色發展新路徑。他還表示,金磚國家有望在今年11月于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發揮更大作用,推動形成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氣候治理機制。
“大金磚”開辟全球治理新空間
2025年初,印度尼西亞正式成為金磚成員國,繼埃及、伊朗、阿聯酋等國之后加入金磚。6月,越南成為第10個金磚伙伴國,更多國家表達加入意愿。目前,金磚國家總人口近全球一半,經濟總量占比超過30%,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50%,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超過七國集團。
巴西總統盧拉7月5日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致辭時積極評價大金磚合作機制。盧拉表示,當前全球GDP有四成由金磚國家成員貢獻,2024年金磚國家經濟增幅達4%,高于當年全球經濟增長率3.3%。當前全球保護主義抬頭,新興國家應共同捍衛全球多邊貿易體系、重塑國際金融架構。
盧拉在致辭中還表示,金磚國家對建立全球反饑餓和反貧困聯盟發揮關鍵作用,應努力推動工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可持續發展,探索生物經濟發展路徑,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專家認為,隨著新成員與伙伴國不斷加入,“大金磚”機制日益壯大,將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實現南南合作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而中國將在其中繼續發揮關鍵推動力。
布蘭科里表示,金磚機制的擴容回應了發展中國家在當前國際體系中的普遍訴求,展現出非意識形態化、多樣性、開放性強的協作新模式。他說,新開發銀行為拉美國家提供了有別于傳統西方金融機構的融資選項,不以資源換資本為前提,持續加強對基礎設施、綠色能源與可持續項目的支持,在全球金融治理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
瓦納庫尼認為,“大金磚”機制實現了成員國之間在自然資源、人口規模與市場容量的戰略結合,結合中國在科技與產業上的優勢,將在未來全球經濟發展與治理格局中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
高文勇指出,落實金磚合作機制的各項議程,無論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還是應對氣候變化,最終目標都應落在改善本國人民生活質量上。中國在消除極端貧困、促進共同富裕方面的成就,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范式”。中國將在金磚機制未來發展中,繼續貢獻智慧與力量。
(總臺記者 雷湘平 廖開迪 史躍) 【編輯:曹子健】
李強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第一階段會議關于“和平與安全、全球治理改革”議題的講話(全文)
新華社里約熱內盧7月6日電
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第一階段會議關于“和平與安全、全球治理改革”議題的講話
(2025年7月6日,里約熱內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強
尊敬的盧拉總統,
各位同事:
祝賀峰會成功召開。感謝盧拉總統和巴西政府為舉辦本次峰會所做的工作。歡迎印度尼西亞成為金磚正式成員。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沖突和經貿摩擦此起彼伏,一些地區仍然戰火紛飛,國際規則和秩序遭受嚴重沖擊,多邊機制權威和效能減弱。各方普遍感到,對全球治理體系進行改革越來越必要、越來越緊迫,也都在通過不同方式,或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和推動著全球治理變革。中方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應當堅定維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走彎路和回頭路,才能沿著和平、安全、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大道闊步前行。
2015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為破解世界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10年來,這一重要理念國際影響日益擴大。在當今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更加彰顯出其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在激化加劇的矛盾分歧面前,我們需要以平等尊重的態度更好共商。全球各地發生的沖突和爭端,從根本上看是缺乏信任和溝通。強權和霸道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各國的安全和發展都應該得到尊重。應當少一些傲慢與偏見,多一些真誠和理解,在平等的基礎上友好協商,找到符合各方利益的最佳答案。在深度交融的共同利益面前,我們需要以團結協作的行動更好共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已越來越成為命運共同體。不論是應對全球性挑戰,還是促進長期發展,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惟有團結一心、緊密協作,才能建設好我們的共同家園。在合則互惠的發展機遇面前,我們需要以相互成就的胸懷更好共享。發展不應是損人利己的零和博弈,而應是互幫互助的合作共贏。各國的發展對彼此都應當是機遇,而不是威脅。當大家都樂于分享機遇時,機遇就會越來越多,蛋糕也會越做越大。
近年來,全球南方不斷壯大,成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的積極推動者、貢獻者。金磚國家作為全球南方“第一方陣”,應當堅持獨立自主,展現責任擔當,在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方面拿出更大作為,努力成為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先鋒力量。
一是堅守道義,維護世界和平安寧。實現公平正義一直是金磚國家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金磚合作的重要內涵。面對國際規則被破壞、霸凌行徑增多,我們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為世界注入積極、穩定、向善的力量,推動以和平手段化解爭端,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探索治本之策。
二是聚焦發展,壯大經濟增長動能。中國改革開放歷程表明,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如此,對全球南方乃至更多國家來說也是如此。金磚國家在市場、資源、產業等方面有顯著優勢,應當積極引領發展合作,挖掘新興領域增長潛力,不斷拓展互利共贏的新空間。今年中方將建立中國-金磚國家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還將設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金鷺”卓越獎學金,幫助金磚國家培養工業、通信等領域人才,助力創新發展。
三是包容并蓄,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文明對話既能架起和平友誼的橋梁,也能激發共同發展的智慧。金磚國家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我們要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導者,呼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努力實現不同文明交相輝映、互促共進。
中方愿同金磚各國一道努力,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高效有序的方向發展,攜手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謝謝大家! 【編輯:付子豪】
中新網忻州7月4日電 (劉小紅)近年來,山西省岢嵐縣瞄準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需求,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技創新、集聚發展”方式培育的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園,成功在傳感器領域打破進口依賴局面。
4日,“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山西行活動正在進行中。網絡名人媒體一行走進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園。
網絡名人媒體一行走進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劉小紅攝
據了解,岢嵐縣按照“立足岢嵐、面向全省、輻射全國”的發展思路,打造的這一產業集聚區總占地面積達40.15畝,規劃建設8棟廠房,總建筑面積20539平方米。
為精準吸引優質企業,園區圍繞電子傳感器產業,在浙江衢州設立招商工作站,提供從意向投資到項目落地的全流程服務。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上衡電子、福感科技、科嵐電子等8戶企業先后落地岢嵐。這些企業的入駐,初步構建起一條覆蓋上游敏感箔材、中游電阻應變計、下游力學傳感器以及無人機產品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產業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協同發展。
工作人員正在給傳感器焊接組橋。劉小紅攝
科技創新是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岢嵐縣通過省校合作模式,突出“建鏈”“強鏈”“補鏈”,與電子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共建電子元器件研發基地,為產業園提供技術支持,提升產品競爭力。
隨著園區逐步建成投產,一系列成效開始顯現。在技術層面,園區將助力突破傳感器行業“卡脖子”核心關鍵技術,有效改變傳感器市場80%依賴進口的現狀。在經濟層面,生產成本將由每版17.7元降低至4元,交付周期由18個月縮短至2個月,大幅提升了產品的市場性價比和供應效率。園區力爭在2年至4年內成為力學傳感器細分領域的行業龍頭和傳感器國內一流產業中心。
從長遠發展來看,電子信息產業園將為岢嵐縣帶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新旺告訴記者,未來五年,預期可帶動就業500人以上,銷售收入2億元以上,實現利稅2000萬元以上。“傳感器核心技術的岢嵐研發與岢嵐智造將成為岢嵐縣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李新旺說。
“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山西行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山西省委網信辦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25位網絡名人及媒體采訪團深入大同、朔州、忻州、呂梁等地,感受山西厚重的歷史文化,觸摸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完)
【編輯:劉陽禾】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拉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重溫總書記這番話,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
【編輯:劉陽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