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500台,巴西特供?Jeep自由侠Willys特别版亮相

很多消費者都喜歡SUV,但你們知道SUV的鼻祖是誰嗎?
Willys,中文音譯威利斯,記住這個單詞,它就是。1940年,美國威利斯汽車公司研制了一種多用途越野車,雖然只有區區60匹馬力,但得益于裝載了四輪驅動系統以及全車輕量化設計,使得它成為二戰時期美國軍隊最受歡迎的車型。
如今,對于旗下這一優異的品牌資源,Jeep打算將其重新啟用,獲得更高的品牌認同感。
這兩天,Jeep發布了自由俠Willys限量特別版,新車將只針對巴西市場銷售,并且一共只生產500臺。
相比普通版自由俠,Willys限量特別版增加了經典的Jeep軍綠色懷舊涂裝。同時,在發動機蓋、前翼子板、車身D柱等處都設計了黑色文字拉花,看起來更有戰爭氣息。
讓人意外的是,新車還采用了17寸熏黑鋁合金輪轂,并采用越野性能更好的AT輪胎,大塊橡膠花紋搭配厚實的胎壁,讓整輛車充滿越野風格。
進入車內,Willys限量特別版內飾雖然整體和普通版自由俠依舊保持高度一致,但在一些細節配色方面還是做出了不同。例如,普通版自由俠沒有真皮內飾,但Willys限量特別版具備,而在這款車的門檻和天窗上印有Willys專屬花紋,紅色的車身縫線與空調出風口,看起來也格外醒目。
據悉,目前巴西市場在售的自由俠其實在2022年經歷一次改款,由于Jeep退出中國市場,導致這款車不在國內銷售,因此不少國內消費者對這款車不太熟悉。
巴西銷售的自由俠搭載1.3T發動機,最大功率187馬力,最大扭矩270牛米,匹配9AT變速箱。而此次推出的Willys限量特別版,起售價179990雷亞爾,約合人民幣23.26萬元,相比普通版自由俠售價貴了6000雷亞爾,約合7755元。
由于漲價幅度很小,因此這款車亮相在巴西車市引起不小的震動,后續為了銷量以及品牌熱度,Jeep還會在更多車型上推出Willys限量特別版。
相關文章
中新網新疆喀什7月4日電(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技館與喀什地區行政公署近日在喀什疏附縣正式簽署《合作共建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框架協議》,并同步開展一系列科普文化活動,旨在推動南疆地區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構建南疆科普文化新格局
根據協議,簽約雙方將圍繞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建設展開深度合作,打造集科學教育、文化展示、創新實踐于一體的現代化平臺,涵蓋數字化展廳、流動科普設施、青少年創客空間等核心模塊。
正在建設中的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效果圖。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本次合作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雙方將重點在六大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構建南疆科普文化新格局。
一是聯合開展展區功能設計,圍繞航空航天和自然生態兩大主題,提供專家智力支持;二是聯合開展展覽展品內容設計,充分挖掘南疆地域文化和生態特色;三是推動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包括專題展覽、流動科普設施、科普劇、特效電影等優質資源;四是支持綜合體運維工作,提供運行維護經驗和專業人才培訓;五是將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納入現代科技館體系,參與全國聯合行動;六是共建共享對外交流渠道,發揮喀什輻射中亞的獨特優勢。
跨越天山“對話”好奇新疆
本次同步開展的系列科普文化活動中,中國科技館在喀什古城和疏附縣阿亞格曼干村錄制《北辰對話——跨越天山的科學守望》節目。中國科技館館長郭哲與多位嘉賓以“對談+實地走訪”的形式,聚焦喀什科技文化特色展開深度交流,圍繞“科技賦能”“文化根脈”“民族共融”三維視角展開討論。
在展現科學與文化交融魅力的“科學文化入疆”系列活動上,由中國科技館聯合新疆科協歷時兩年打造的科普紀錄片《好奇新疆》正式首映,該片以《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等篇章,用鏡頭講述科技如何改變新疆面貌,讓觀眾感受‘科學無界、文化共融’的力量。
點亮邊疆青少年科技夢想
在首映活動現場,中國科技館還向喀什地區科協贈送158部特效電影資源包,包含17部獲國家電影公映許可證的精品長片,8大系列141集科普微電影,總時長近1000分鐘,內容涵蓋科學家精神、天文探索、航天科技、科幻想象、自然奇觀等多元題材,更有球幕、巨幕、4D等沉浸式觀影體驗。中國科技館希望通過這些優質科普資源,助力喀什地區播撒科學火種,點亮邊疆青少年的科技夢想。
中國科技館還向喀什地區科協贈送158部特效電影資源包。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根據規劃,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擬于2026年建成投用。項目將依托中國科技館資源優勢,開展“科技大篷車進鄉村”等品牌活動,構建“科普+文化”“線上+線下”的創新服務體系,助力南疆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此次合作是中國科技館與喀什地區攜手推進“科學文化入疆”系列活動的開篇。未來,雙方將以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為支點,持續推動科學普及和文化傳承深度融合。(完)
【編輯:張令旗】中新網阿斯塔納7月8日電 據哈通社消息,哈薩克斯坦農業部長薩帕羅夫當地時間8日在政府工作會議上介紹,今年前5個月,哈牲畜養殖業延續增長勢頭,各類牲畜存欄量明顯上升。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該國牛存欄量同比增長23.4%,達到960萬頭;羊存欄量同比增長7.8%,達到2630萬只;馬存欄量同比增長12.2%,達到500萬匹;駱駝存欄量同比增長8.5%,達到32.13萬峰。此外,家禽存欄量同比增長2.2%,達到4770萬只。
薩帕羅夫表示,牲畜存欄量的持續增長,有助于提升畜牧業供給能力,保障哈國內對各類主要肉類的需求。
在出口方面,哈薩克斯坦肉類產品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該國牛肉出口量同比增長1.4倍,超過2.2萬噸;羊肉出口量同比增長2.2倍,約達1.8萬噸。
薩帕羅夫指出,隨著畜牧業規模擴大和深加工水平提升,哈薩克斯坦肉類產品將繼續開拓海外市場。據悉,該國已提出目標,計劃將年度肉類出口總量提高至5萬噸,為畜牧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完) 【編輯:鄭云天】
中新網上海7月8日電 (記者 鄭瑩瑩 張素)“AI(人工智能)已經可以總結、可以延展、可以給出新的主意,我們可以更好地用AI,走得更遠一點。”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8日在上海說。
7月8日,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在滬舉辦,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右一)在對話環節談及AI。 中新網記者 鄭瑩瑩 攝
當天,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在滬舉辦。施一公在對話環節談及AI。
“AI發展特別快,它深入課堂、深入研究一線,我現在也天天用。”施一公說。他表示,自己用豆包、DeepSeek,也用AI去選課題,更好地開展研究。
“AI+生物學”備受關注。AlphaFold關于蛋白質結構的預測助推了生物學的發展。就在上月底,谷歌DeepMind推出AlphaGenome,有助人們快速預測基因變化的影響,同樣受到業界關注。
施一公表示,AlphaFold等的出現,確實帶來科學研究范式的改變。
“AlphaFold使得我們可以把整個生物學的研究,從遺傳學到細胞生物學,到生物化學,到生物物理的這一順序打亂,讓我們從生物物理出發,甚至從三維結構出發,倒推生物學功能,發現新的細胞生物學現象、新的疾病發生機理、新的遺傳學規律。這在以前是不可思議的,但因為AI的出現,因為AlphaFold的出現,完全可以這樣做。”他說。
他表示,這顛覆了以前從粗到細、由遠及近的研究方式,研究人員可以從近往遠看,看得非常遠,把人類對科學的追求延展幾個數量級。
他主張研究人員多合作,跨學科間多交流,從而打開思維。
“讓AI在這過程中輔助我們。不要忘了,AI實際上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得更好。”他說。(完)
【編輯:陳海峰】中新網廣州7月8日電 (記者 許青青)據華南師范大學8日消息,由華南師范大學牽頭,廣東、山東、河南等省聯合發起的“跨粵山河·名師聯盟”(下稱“名師聯盟”)7日成立,來自教育部“雙名計劃”、山東省齊魯教育名家、河南省中原名師、廣東省名師工作室、廣東省“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等項目的130余位全國名師代表齊聚,共同見證了省域教師發展共同體的誕生。
7月7日,“跨粵山河·名師聯盟”(下稱“名師聯盟”)成立。華南師范大學供圖
華南師范大學副校長陽成偉介紹,名師聯盟旨在整合名師資源,加強省域范圍名師的互動交流,擴大名師輻射引領作用,促進基礎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未來,聯盟將以平臺為紐帶、以項目為抓手、以技術為驅動,推動名師專業發展邁向更高水平和更廣維度的新階段。
與會名師均表示,聯盟的成立打破了傳統教師培訓的地域壁壘,為跨區域教育資源共享和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了廣闊平臺。這種合作模式將極大地促進三省乃至更廣范圍內優質教育經驗的交流與碰撞,加速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新疆哈密市第十三中學張清娟老師(教育部“雙名計劃”)、山東棗莊實驗小學于偉利老師(山東省齊魯教育名家)、河南平頂山湖光小學丁亞楠老師(河南省中原名師)以及河源市教育教學研究院游海燕老師(廣東名師工作室項目)作為名師代表講述了自己的成長故事,并表示將積極與其他省份的名師交流合作,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當日,名師聯盟還啟動了首期活動,聚焦AI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據悉,未來,名師聯盟將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區域基礎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完)
【編輯:王琴】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存包括大量石制品、骨角器、動物化石和植物遺存。研究發現,該遺址出土的木器和鹿角“軟錘”是目前東亞地區最早者,在世界范圍內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中也實屬罕見。該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刷新了學界對于舊石器時代人類生存能力與方式和東亞舊石器時代文化特點及其成因的認識,于今天(7月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
△甘棠箐遺址出土的部分木器
甘棠箐遺址位于云南江川,發現于1984年,1989年被首次發掘,2014—2015年和2018—2019年該遺址被再次發掘,出土豐富的石制品、動物化石、木質材料、植物種子。本次發表的材料全部來自新近兩次的考古發掘。
△甘棠箐遺址發掘場景
(總臺央視記者 任梅梅)
【編輯:史詞】【講習所抗戰勝利80周年】習近平:中國人民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
【本期導讀】
88年前的今天,盧溝橋畔的槍炮聲標志著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爆發。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國人民以血肉之軀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啟示,就是必須毫不動搖走和平發展道路。”作為世界上唯一將和平發展寫入憲法和執政黨黨章、上升為國家意志的大國,中國始終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捍衛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在國際友好人士眼中,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戰場的勝利作出了決定性貢獻,中國正確的發展道路和人民的努力奮斗促成了中國當今高質量的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正能量。
監制:苑聽雷、戴爽、金近
策劃:張倩楠
文案:任麗君
視覺:陳佳杰
校對:位樹理、婁珂馨
【編輯: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