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发布Ace 3 Pro手机:6100mAh超大电池,3199元起轻松拿捏手游大作

在驍龍8 Gen3已經在旗艦手機乃至于主流手機中普及的時候,大家比拼的就不是極限性能,而是持久的穩定性,這也是許多廠商苦苦追求的效果,那就是在重載環境下能夠長時間地運行游戲而不掉幀。針對這個游戲玩家的痛點,一加在今天的新品發布會上帶來了他們的最新力作一加Ace 3 Pro,通過底層優化來讓游戲體驗獲得前所未有的提升,此外6100mAh的冰川電池也讓續航成績節節攀升,可以說成為了游戲玩家手中的神器。
首先是外觀,一加Ace 3 Pro采用了超流線3D玻璃后蓋,一加稱其可能是手感最好的手機后蓋,提供鈦空鏡銀、綠野素青、超跑瓷典藏3款配色,同時OPPO晶盾玻璃的使用也讓手機的抗跌落性能提升了160%,耐刮性能提升了100%,而旗艦級金屬中框的使用也讓手機的精致感再一次得到提升。其中針對一加鐵桿粉絲準備的超跑瓷典藏更是采用了3D一體陶瓷后蓋,優雅且精致。
性能方面,一加Ace 3 Pro自然采用了驍龍8 Gen3處理器,此外最高可以搭載24GB LPDDR5X以及1TB的UFS 4.0存儲,在軟件優化上,一加引以為傲地表示將自研“潮汐架構”寫入到了驍龍8 Gen3處理器的底層,并且利用AI實現了全局調度,與其他手機相比同場景性能提升了9.4%,一加也搭載了“內存基因重組”3.0技術,進一步壓榨處理器以及內存的性能。一加表示一加Ace 3 Pro可以在《原神》、《崩壞:星穹鐵道》等游戲中實現滿電到關機都能夠全程滿幀,即使在30度的高溫下也同樣如此。此外一加Ace 3 Pro也配備了搭載第二代天工散熱系統,散熱面積提升了36%,在保持出色握持的同時長時間游戲也不會發熱。
續航方面,一加Ace 3 Pro采用了6100mAh冰川電池,實現微信視頻9.5小時,嗶哩嗶哩視頻播放12.5小時,《王者榮耀》可以游玩6小時,在1%電池下最高可以實現15小時的續航,同時配合100W的快充實現電池容量的快速補充。屏幕方面一加Ace 3 Pro采用了1.5K的東方屏,支持雨水觸控2.0,同時也能通過明眸護眼功能對用戶的眼睛實現有效地保護。
成像方面,一加Ace 3 Pro采用的是索尼的IMX890主攝,并且借助出色的AI算力實現AI 消除、AI 超清合影等功能,讓拍攝更具可玩性。包括Wi-Fi 7、5.5G網絡、多頻導航、紅外遙控等也是一應俱全,ColorOS 14以及內置的眾多AI應用也讓一加Ace 3 Pro能夠成為用戶的好幫手。
除了一加Ace 3 Pro之外,一加也在現場發布了一加首款平板電腦——一加平板 Pro,搭載驍龍8 Gen3以及12.1英寸的屏幕,分辨率達到了3K,刷新率則為144Hz,此外7:5的黃金比例也讓顯示面積增加了14%,至于大家關注的游戲表現,一加平板 Pro支持2.1K超清《原神》畫面,讓平板用戶也能享受極致的游戲體驗。而一加手表 2則搭載了驍龍W5 Gen 1處理器,傳感器更加精確,可以讓用戶時刻掌握自己的身體情況。一加Bud 3則加入了“卡其綠”配色,影音體驗也十分地出色。
最后是大家關心的價格,一加Ace 3 Pro擁有多個版本,其中12GB+256GB售價3199元,16GB+256GB售價3499元,16GB+512GB售價3799元,而頂配版24GB+1TB售價4399元。超跑瓷典藏版16GB+512GB售價3999元,24GB+1TB售價4599元。一加平板Pro從2799元起步,配置為8GB+128GB,8+256GB售價2999元,12+256GB售價3299元,16+512GB售價3699元。一加手表2售價1799元,一加Buds 3則售價399元。
一加Ace 3 Pro可以說是一款為游戲玩家而生的手機,它凝聚了一加研發團隊的精華,在硬件以及底層應用方面不斷地優化改良,最終能夠讓手機在長時間重壓之下也不會出現性能衰減,為用戶帶來長久且穩定的游戲體驗,自然會收到游戲發燒友們的青睞與喜愛。
相關文章
中新網昆明7月2日電 題:滇港青年跨越山海攜手共慶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作者 陳靜
“在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我們來到美麗的云南參觀學習,和云南青年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實在很有意義!”2日,香港梁季彜中學學生李佳曉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說。
踏訪云南 感受歷史文化脈搏
6月28日至7月2日,由中共云南省委統戰部、云南師范大學主辦,云南旅港同鄉會承辦的2025年滇港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在昆明舉行。
7月1日晚,香港梁季彜中學學生表演舞蹈《漱玉映翠》。 李嘉嫻 攝
活動期間,30余名香港青少年走進云南民族博物館,感受多彩豐富的民族文化;參觀西南聯大舊址,體會“剛毅堅卓”的聯大精神;走進云南陸軍講武堂,觸摸辛亥革命、護國運動不畏犧牲的愛國精神;探訪大灣鮮花種植基地,直擊云南“鮮花經濟”的蓬勃生機。
“云南民族博物館讓我大開眼界。”香港梁季彜中學學生吳穎詩說,云南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各民族間又能團結協作、和諧共處,讓人非常感動。她說,“這次參觀讓我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多元與珍貴,真是不虛此行。”
走進高校 了解傳統文化魅力
在實地參觀的同時,香港青少年還來到云南師范大學,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之旅——學習民族舞蹈、插花藝術,體驗制作扎染、植物拓印。歡聲笑語中,同學們對傳統文化有了最直觀的體會。
“在這次旅途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扎染工作坊。”香港梁季彜中學學生李誠芯說,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的方式千變萬化、每個人做出來的成品都獨一無二,就像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是很難忘的一次經歷。
7月1日晚,香港梁季彜中學學生與云南師范大學學生展示民族舞蹈。 李嘉嫻 攝
香港梁季彜中學學生伍梓怡說,此次交流活動的內容非常充實,通過實地參觀云南民族博物館,同學們對民族文化有了嶄新的認識和理解,為后來學習民族舞蹈奠定了基礎。通過云南師范大學老師專業、耐心的講解,大家學會了傣族、彝族等多民族舞蹈,獲益良多。
同唱一首歌 共慶香港回歸祖國
7月1日晚,云南、香港青少年攜手在云南師范大學呈現一場精彩的匯報演出,以此共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活動現場,香港梁季彜中學帶來的舞蹈《漱玉映翠》古典優雅,云南師范大學學生演繹的《西南聯大碑文》磅礴厚重。香港青少年還展示了此次學習的民族舞、扎染手帕、插花花籃,現場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最后,在一曲《我和我的祖國》中,演出落下帷幕。
7月1日晚,香港梁季彜中學學生與云南師范大學師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國》。 李嘉嫻 攝
香港梁季彜中學學生李佳曉是當晚的主持人之一,這也是她首次擔任晚會主持人,心情激動。“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的重要時刻,能夠和云南的朋友們共同慶祝,意義非凡。”她說。
香港梁季彜中學副校長黃慧表示,同學們在此次文化交流活動中收獲滿滿,扎染、植物拓印、插花等都是他們日常學習中沒有接觸過的。通過幾天的學習,兩地青少年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演出,實在令人驚喜。
“更重要的是,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與云南師范大學學生結下深厚友誼,他們互留了聯系方式,交流著彼此的想法,互相開闊眼界。”黃慧說,希望未來繼續舉辦類似活動,讓更多香港青少年走進祖國各地,學習更多傳統文化和知識。(完)
【編輯:惠小東】中新社臺北7月4日電 臺灣“中研院”經濟研究所4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下修2025年臺灣經濟增長率至2.93%,較去年12月預估的3.1%減少0.17個百分點。
綜合中央社、《聯合報》和《工商時報》等臺灣媒體報道,“中研院”表示,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截止,不確定性將沖擊消費信心,全球需求或因關稅沖擊而減弱,再考慮到新臺幣匯率變數,因此研判臺灣下半年內需和外貿疲軟。
該研究機構以“氣象乍好,審時度勢”來形容臺灣今年的經濟景氣,“氣象乍好”是因為廠商受關稅壓力影響緊急“拉貨”(指加快生產提前交貨),但上半年的暢旺恐無法延續到下半年,因此產業界接下來需要“審時度勢”。
在投資與民間消費方面,“中研院”分析,今年下半年,廠商在臺投資步調或將放緩,民眾消費信心亦同步下降。
當天,該機構還公布“臺灣消費者預期與政策反應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受訪消費者認為臺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一年后會繼續上升,預期上漲幅度的中位數為2.5%,仍高于2%的通貨膨脹警戒線。(完) 【編輯:胡寒笑】
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 (記者 高凱)2023年度“內蒙古文學重點作品創作工程”入選作品改稿會日前在作家出版社召開。本次改稿會由作家出版社、內蒙古文聯、內蒙古作協聯合主辦,旨在為入選“內蒙古文學重點作品創作工程”的作品把脈問診,通過專家與作家的深度交流,讓這些承載著草原文化與時代精神的作品更上層樓。
內蒙古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海山,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當日先后致辭,強調了此次改稿會對于提升作品質量、推動內蒙古文學發展的重要意義。
參加本次會議的有改稿專家,中國作協創研部原主任胡平,中國作協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梁鴻鷹,《小說選刊》雜志原主編徐坤,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評論》編輯劉艷,《十月》主編季亞婭等。
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據了解,本次改稿采用“雙專家同評”模式,即兩位專家同改一部書稿,多角度、深層次為作品提出具體且行之有效的修改方案,助力作家提升書稿質量。《讓流水永遠記得我們的名字》(海勒根那著)、《馬背長調——一個人的和聲》(白濤著)、《十個不完整的故事》(呂斌著)、《石吼》(陳慧明著)、《金駒》(田福著)、《彼岸圖象》(高朵芬著)等作品的作者分別與對應的兩位專家在分會議室,圍繞作品細節展開深入研討,無論是小說的情節架構、敘事節奏、人物塑造、主題表達,散文的文化特質、分輯策略、語言表達,還是詩歌的意象運用、情感傳遞等,改稿專家都于改稿會上給出詳細意見。
改稿結束后,白濤作為作家代表分享了改稿感受,感謝改稿專家以專業的眼光和豐富的經驗,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修改建議,讓作者們能既有信心,又在如何提升作品質量上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方法。
經過兩個小時的深入研討,權威專家的精準指導和作家的真誠感悟讓人印象深刻,也呈現出內蒙古文學創作的蓬勃生機以及作家社未來出版作品的新希望。
作家出版社總編室主任孫吉民作會議總結稱,希望各位作家能帶著此次改稿的收獲,靜心打磨作品,讓這些扎根草原大地、飽含新時代精神的作品以更完美的姿態呈現給讀者。(完)
【編輯:胡寒笑】中新網寧波7月4日電 (張斌)“走進慈溪”—中亞國家商務合作對接會4日在浙江寧波慈溪市舉行,中亞國家駐華使領館、工商界代表,及中國外貿企業代表等百余人與會,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經貿合作。
烏茲別克斯坦駐上海總領館商務領事拉赫馬諾夫·哈米德焦恩(Rakhmanov Khamidjon)表示,該國位于中亞“心臟地帶”,正積極發展運輸和物流基礎設施,特別是正加速建設中吉烏鐵路,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我們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優越地理位置和充足人力資本,期待與外國投資者拓展合作。”
7月4日,對接會現場,吉爾吉斯斯坦工商會駐廣州代表阿瓏拉(中)與當地企業負責人洽談。張斌攝
吉爾吉斯斯坦工商會駐廣州代表阿瓏拉(Alondra)推介說,近年來,該國實施稅收和關稅減免政策,簡化土地審批與許可流程。如簡化建筑許可申請流程后,城市建設項目審批僅需10個工作日。“期待與中國企業合作,為雙方開辟新發展空間。”
寧波是中國外貿和制造業強市。慈溪市位居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六位,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928.6億元人民幣,民營經濟活力強勁。
當日,當地家電電子、日用紡織等領域百余家企業與中亞國家工商界代表、中資企業代表等展開對接,達成意向訂單3000萬元人民幣。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寧波市委員會會長顏偉國致辭時介紹說,截至目前,寧波企業在中亞國家備案中方投資額約3億美元,中亞國家在寧波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家。“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始發港的寧波,正與地處古絲綢之路核心區域的中亞國家弘揚‘中國-中亞精神’,持續加強合作。”(完)
【編輯:胡寒笑】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題:意大利新生代華人發型師的發絲新風尚
中新社記者 吳侃
意大利華人發型師施盛杰常在短視頻平臺上記錄工作日常,分享收窄額寬、柔和面部線條的方法。從業10年,他在當地擁有兩家美發沙龍。近日,施盛杰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采訪,講述如何用理發刀創造更多可能性。
他自幼隨父母到意大利生活,酷愛看漫畫,總拿著角色卡片去理發店做同款發型,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那時起他就決定長大后要當理發師,為顧客打造心儀發型。
施盛杰后來進入當地美發專業學校系統學習,畢業后于2015年在意大利北部波爾德諾內省薩奇萊市開了一家“施美發沙龍”。近年來,他與另外兩名年輕華人理發師合作,在位于米蘭第八區的城市生活商業區建立了“AT美發沙龍”和“AT美發學院”,不僅提供美發服務,也開展美發培訓業務。
“我熱衷于鉆研剪發和燙染技術,也很注重與顧客溝通。經常有客人拿著網絡圖片提出發型需求,這類圖往往效果太理想化且缺乏個性。我通常會先肯定他們的審美,再從發質、臉型、職業、日常打理習慣等角度分析可行性,用定制化的方案替代網圖復刻。”施盛杰說。
他的美發沙龍采用“畫染”技術,是一種創意染發,需要用刷子將染膏“繪制”在頭發上,通過控制涂抹的位置、厚度和長度,實現色彩漸變和圖案效果。“比如針對常見的遮蓋白發需求,我們不會采用整頭覆蓋式染色,而是通過‘畫染’將白發巧妙隱藏,效果自然持久,一般能保持五到六個月。”
2023年3月,施盛杰在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首府博洛尼亞市舉行的一場國際美容展會上展示染發技術。(受訪者供圖)
“想要可以發光的頭發!”“能不能幫我染像草莓棉花糖一樣的發色?”點開施盛杰的社交媒體賬號,顧客天馬行空的需求在他手中一一變為現實。
談起做社交媒體的初衷,施盛杰表示,如今很多人會自己在家里染發,但操作時常遇到發色斑駁、線條感明顯、發質變差等問題。起初他們針對各類“翻車”案例,拍攝視頻教大家如何修復,并演示正確的染發手法與色彩搭配技巧。
“后來我們開始用短視頻記錄給顧客做發型的過程,呈現從溝通、設計到落剪和定型的全過程。這些發型‘爆改’類視頻很受歡迎,每一條都有很多網友留言互動。還有些網友刷到視頻后,專程從外地趕過來找我們做頭發。”施盛杰說。
除了經營沙龍門店,施盛杰的團隊還面向當地的美發行業從業者開設培訓課。他介紹,課程采用真人實操的教學方式,注重傳授染發思維而不僅是技術本身,他們也會在米蘭周邊城市做講座。目前培訓業務已經開展了近5年,逐漸在當地美發行業獲得認可。
“隨著華僑華人新生代成為行業主力,華人美發行業邁向‘2.0時代’,不僅店鋪裝修和服務質量升級,品牌意識也建立起來。”施盛杰說,新生代具有語言優勢與國際化視野,擅長將精細技術與高品質服務結合起來,未來也將致力于推動意大利華人美發行業不斷邁上新臺階。(完)
【編輯:付子豪】中新網杭州7月4日電(曹丹)7月3日晚,由浙江話劇團創排的原創話劇《馬敘倫》在浙江杭州上演,隨后將赴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和南昌等地開展全國巡演。
7月3日晚,話劇《馬敘倫》觀演現場。(浙江演藝集團供圖)
“一塵不染卻多情,偏將夢境寫平生。”中國民主促進會主要創始人和首位中央主席馬敘倫的這句詩,成為話劇《馬敘倫》青年編劇林巧思的創作靈感來源。她以摯友情、夫妻情、兄弟情和師生情四組情感關系為脈絡,生動鋪展這位民主人士“書生報國”的一生。
演出中,觀眾跟隨著老年馬敘倫手提的一盞燈,穿越回80多年前的崢嶸歲月。
1885年,馬敘倫生于杭州。作為中國近現代著名民主人士和教育家,他早年參加南社,投身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期間任北京中等以上學校教職員聯合會主席。抗日戰爭時期,蟄居上海專事著述,其《說文解字六書疏證》獲學術界高度評價。1945年發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新中國成立后,他任首任教育部部長,并提議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杭州是馬敘倫的出生地、求學地、工作地、戰斗地和歸息地。”杭州馬敘倫研究會副會長、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尤東進介紹,這位集中國語言文字學家、詩人和書法家于一身的先賢,與浙江有著深厚的血脈之緣,曾擔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現杭州師范大學)校長等職務。
1952年,中國民主促進會杭州市分會(現中國民主促進會杭州市委員會)正式成立,成為繼港九、上海、北京之后的全國第四個民進地方組織。
2022年,恰逢中國民主促進會杭州市委會成立70周年,杭州面向全國招標創作一部紀念馬敘倫的話劇。當時未滿30歲的浙江話劇團編劇林巧思憑借劇本中標,開啟了與這位民進先賢的“隔空對話”。
“馬敘倫先生所處的時代太特殊了,從晚清到新中國成立,跨越半個多世紀。”為還原歷史質感,林巧思研讀了所有公開傳記,還專程赴北京拜訪馬敘倫的女兒馬珮。在馬珮家中,創作團隊看到了滿墻書畫作品與馬敘倫先生的照片。
“先生目光深邃,仿佛穿過歷史注視著我們,那一刻便下定決心,要做一部對得起他的作品。”林巧思說。
7月3日晚,話劇《馬敘倫》演出現場。(浙江演藝集團供圖)
作為人物傳記劇,話劇《馬敘倫》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打破主旋律題材的宏大敘事框架,通過四組情感關系勾勒其一生。
例如,主創團隊根據馬敘倫新婚夜的詩句“卿桴獨立鼓,我揭自由旗”,虛構了“新郎求休妻”的戲劇沖突;將歷史上書信往來的兄弟對峙改為舞臺上“三杯酒”的當面交鋒,增強了戲劇張力。
自2022年12月首演以來,該劇已歷經六次重大修改,呈現過六個不同舞臺版本。即便在7月3日杭州首演圓滿落幕后,主創團隊仍于散場后討論著如何再次打磨完善。
浙江演藝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周阿勇表示:“這部劇涵蓋了藝術性、觀賞性與思想性,全方位融合當代年輕人需要追求的精神,相信在此輪巡演結束后,定會收獲觀眾的認可。”
7月3日晚,話劇《馬敘倫》演出現場。(浙江演藝集團供圖)
劇中貫穿的燭燈意象,象征著以馬敘倫為代表的知識分子以身為燭、照亮黑暗的精神。
“‘路在何方’這個永恒的命題,不僅困擾著馬敘倫先生那一代人,也同樣叩問著我們年輕一代的心靈。”林巧思說,在創作過程中,馬敘倫的人生選擇和他那盞不滅的燭燈,曾在無數個夜晚給予自己溫暖與力量,“若‘這盞燈’能在觀眾心里亮起,照亮其片刻迷茫,便是這部戲劇的價值所在”。(完)
【編輯:惠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