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客轮沉没事故:一场本可避免的灾难?

相關文章
最近幾年我國火龍果的需求量持續增長,發展很快。火龍果屬于熱帶水果的一種,不僅味道不錯,長得也很漂亮,吃著還很方便,只需切開后用勺子一挖,便可享受美味。
如此受歡迎的火龍果,如果每天都吃一個,對身體會有啥影響呢?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火龍果有什么營養價值?
火龍果屬于仙人掌科的植物,因為果皮長得有點像龍的鱗片,所以被稱作“火龍果”,也叫紅龍果、仙蜜果、吉祥果。
要說火龍果的營養價值,還真挺不錯的。
1膳食纖維
紅心火龍果和白心火龍果的膳食纖維含量平均值分別為2.77g/100g、3.14g/100g,比我們常吃的蘋果、橘子、橙子、桃子等都要高。特別是火龍果里面的小黑籽,是膳食纖維的主要貢獻者。
攝入膳食纖維可增強飽腹感、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對腸道健康十分有益。想要預防便秘的小伙伴,可以多吃點火龍果。
2礦物質鎂
火龍果的鎂含量在水果中也相當不錯,為30mg/100 g,是蘋果鎂含量的近8倍。吃一個火龍果(大約400g左右)就能攝入120mg 鎂,可滿足一般人群每天鎂需求量的36% 。
3黃酮類化合物
火龍果的果皮和果肉都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含量分別為8.33mg/100g 和7.21mg/100g。常見蔬菜的總黃酮含量大概只有2~14mg/100g,常見水果只有3~36mg/100g ,火龍果的黃酮類化合物含量算還不錯的。
4花青素和甜菜紅素
除去火龍果的果皮,花青素和甜菜紅素主要存在于紅心紅龍果的果肉中,含量占優勢的為甜菜紅素,其含量是花青素的好幾倍。
5糖類
火龍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低聚糖等糖類,紅心火龍果的糖含量比白心火龍果的更高一些,所以吃起來口感也更甜。
除此之外,火龍果中還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維生素E、礦物質鉀、鈣、鐵等營養。
火龍果是如何成為“通便神器”的?
火龍果是大家眼中的“通便神器”,之所以能獲得這樣的美稱,主要歸功于它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含有的低聚糖成分。
我國對一般成年人的膳食纖維推薦攝入量為25~30g/天,如果每天吃200g的白心火龍果,就能攝入約6g的膳食纖維,占到了膳食纖維每天最低推薦量的24%,比吃 200g香蕉更有效果。
火龍果中的低聚糖屬于水溶性膳食纖維的一種,在腸道里會吸收水分,促進胃腸蠕動,也能促進腸道有益菌的增殖,對預防便秘有幫助。
吃了紅心火龍果
尿液和便便會變紅?
經常吃火龍果的小伙伴會發現,如果一次性吃了太多的紅心火龍果,會出現紅色尿液或者紅色糞便,沒點心理準備上廁所很可能會被嚇一跳,還以為自己便血了!
這主要就是因為火龍果中的甜菜紅素的影響,畢竟它也屬于一種非常安全的天然著色劑,而且著色力還很好。
當一次性攝入較多的甜菜紅素,身體吸收不了時,多余的就會隨著尿液和糞便排出體外,把尿液和糞便染成了紅色。這屬于正常現象。大家不用擔心,等身體把它排干凈了就會恢復正常顏色。
注意,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火龍果吃起來口感并不是很甜,特別是白心火龍果,更不甜。人們習慣用口感來判斷水果的含糖量,這可不對。
火龍果雖然吃起來口感不是很甜,但它的含糖量并不算低。葡萄糖是火龍果中含量最高的可溶性糖,接近可溶性糖總量的70%,其次是果糖,最低的是蔗糖。
之所以吃著不甜是因為在這三種糖分中,甜度最大的是果糖,其次是蔗糖,而葡萄的甜度是三者中最低的。
最關鍵的是,相比果糖和蔗糖,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更快,對血糖的影響更大,血糖生成指數最高。
即便火龍果吃起來口感不是很甜,但對于需要控血糖的人還是要少吃為好。如果實在喜歡吃,每天別超過100克,同時建議搭配幾顆堅果,這樣有利于平穩血糖。
另外,對于減肥中的小伙伴也得注意,別可勁吃。
最后要提醒的是,火龍果的確是營養很不錯的食物,但大家也要注意飲食均衡營養,食物多樣化哦~
策劃制作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編輯:惠小東】
(友城故事)甘肅與白俄羅斯十八載“友城情”:合作按下“快進鍵”
中新社蘭州7月6日電 (記者 閆姣)第三屆甘肅省國際友好城市產業推介暨經貿合作對接活動6日在蘭州舉辦。白俄羅斯駐重慶總領事館領事沙利莫夫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講述了兩地延續18年的友城情誼。
“甘肅學子在明斯克的校園里求知,隴原企業在中白工業園土地上扎根……白俄羅斯與甘肅的聯系早已超越地理距離。”沙利莫夫細數兩地合作脈絡,從教育領域的留學交流,到貿易投資的雙向流動,再到文化旅游的民心相通,這些都是友城關系結出的碩果。
時間追溯至2007年,甘肅省與白俄羅斯格羅德諾州正式締結友好省州關系,為兩地合作按下“快進鍵”。如今,甘肅的蔬菜種子、機電產品經白俄羅斯轉口歐洲,白俄羅斯的優質牛肉、奶制品擺上甘肅民眾的餐桌,雙向貿易持續增長。
甘肅省商務廳副廳長汪德元介紹,2024年甘肅與白俄羅斯貿易總額2843萬元(人民幣),較2023年增長了8倍。
近年來,甘肅與白俄羅斯在多領域合作成果豐碩,友好交流不斷升溫。甘肅省建設投資集團、金川鎳都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中白工業園,進一步拓展了兩地合作空間。
從河西走廊到東歐平原,十八載友城情緣見證兩地攜手發展的脈絡。活動現場,沙利莫夫再次提出擴大農產品出口、開展教育培訓、推進投資項目三大合作方向。他表示,對甘肅企業而言,白俄羅斯在中歐集裝箱班列中占據關鍵地位,超90%班列經此進入歐洲,為雙方農業投資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完) 【編輯:韋俊龍】
“程裕雅同學,恭喜你順利通過見習期考核!請于下午3時來人事部辦理正式入職手續,領取你的工牌。”6月27日,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畢業生程裕雅收到了江蘇潤和軟件公司的“正式入職”通知。3個月前,程裕雅在就業見習政策扶持下,以見習測試工程師身份開啟了職業生涯。如今,在公司安排的專屬導師手把手帶教下,她已經能獨立承擔項目系統測試,完成版本上線。
程裕雅的轉變,是南京精心構筑的青年就業支持體系的縮影。近日,《“寧聚英才”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出臺,明確提出實施“青檸實踐”城市實習生計劃,組織用人單位點對點建立實習實訓基地,每年提供不少于3萬個覆蓋全周期的實踐機會。
政策起草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統籌謀劃“青檸實踐實境課堂”“感知南京體驗行動”等系列活動,引導低年級學生看園區、看城市,高年級學生看企業、看前景,開展涵蓋入學到畢業各階段的產業研學、政策宣介、崗位推薦、就業見習等,幫助大學生深度感受城市面貌、了解產業發展、增強留寧意愿。
5月22日,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5G+”自動駕駛實驗室考場里,車輛工程、電子信息等專業20名應屆畢業生,通過了智能網聯汽車裝調與測試工種技能大考,并獲得了由人社部門頒發的合格證書。
“大學期間,我們系統學習了智能交通理論,再加上這次應用性強的實訓,找工作時直接派上用場!”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交通專業考生孫棟棟深有感觸。不久前,他收到了一家物流車制造企業的面試通知,崗位明確有視覺傳感器和毫米波雷達標定方面操作要求,而學校此前這方面專業課程涉及不多,多虧培訓項目“雪中送炭”。
“職業認證不僅是敲門磚,更為學生就業錨定了方向。”學院負責實訓課程研發的老師邱亞宇認為。
南京市職業技術培訓指導中心就業培訓科科長楊帆介紹,近年來,南京聚焦新職業、新工種、新技能,大力支持高校、企業、優質社會培訓機構研發培訓項目。截至5月底,今年南京已面向高校畢業生等群體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450人次。
“如果畢業前一年就推出這個‘加餐’技能培訓,就更好了。”邱亞宇的建議得到了南京市人社部門的積極回應。“三年行動計劃”為此做出調整,南京將力推“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模式,聚焦軟件信息、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等關鍵領域強化訓用銜接;同時將就業技能培訓時間從“畢業學期”提前至“畢業學年”,為技能沉淀留足時間。
建鄴區江心洲街道有一處專為青年人才打造的溫馨港灣——“寧青驛站”建鄴青年人才驛站。來自廣東揭陽的黃焯奇畢業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前不久剛剛搬出這家“寧青驛站”,順利入職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目前,南京全市37家“寧青驛站”累計服務超3.4萬人次。今年6月,南京試行將申請范圍開放至大專及以上全日制高校應屆畢業生(畢業3年內)。
“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加碼安居保障,面向2025屆畢業生推出“千套房源半價出租”活動,參與活動的畢業生既能領取住房租賃補貼,又可疊加“半價”租房優惠,最高可享受“0元租金”。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余夢嬌)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曹子健】
中新社杭州7月6日電 (記者 王逸飛)7月6日,杭州良渚古城遺址迎來申遺成功六周年之際,“良渚與世界——良渚古城·羅馬古城”對話活動在杭州舉行。
中國和意大利是東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其中,良渚古城遺址是中國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實證,羅馬古城則是意大利古城與文物保護的典范。
“我們有責任保護古老的文化遺產并促進其發展,也需要加強交流以更好了解彼此的文化,為兩個偉大文明的未來發展尋找新機遇。”意大利國家旅游局駐華首席代表克里斯·瓦洛蒂認為,羅馬古城與良渚古城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像是“散落的露天博物館”,也都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鮮活實驗室”。如今,在利用技術進行文化推廣、增強文旅體驗等方面可以開展深度合作交流。
意大利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處處長達仁利表示,“文明對話可以促進雙方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見,我們既要保護有形的文化遺產,也要保護無形的文化遺產,特別是針對年輕一代,一定要讓他們理解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徐天進表示,展覽是博物館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有效途徑。例如良渚博物院舉辦了“西班牙世界遺產尋珍——深讀古國文明之托萊多”圖片展、《尋跡羅馬:磚石上的文明史詩》圖片展等。接下來還計劃舉辦希臘考古成果展、埃及文明展等。
羅馬第五區市政議員、考古學家奧爾加·迪·卡格諾倡議意大利與中國共同致力于改善公眾獲取文化遺產和其益處的途徑,通過數字路徑保護文化遺產,推動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完) 【編輯:李巖】
中新網齊齊哈爾7月1日電 (于廣翔 記者 王妮娜)7月1日,2025年中國冰球協會青少年冰球訓練營(齊齊哈爾站丨男女 U12)在齊齊哈爾啟幕,來自北京、內蒙古、遼寧、山東、新疆等地的58名冰球運動員開啟為期15天的訓練。
齊齊哈爾被譽為“中國冰球之城”,這里的冰球運動已有70多年歷史。
全國50多名冰球運動員到齊齊哈爾參加冰球訓練營。齊齊哈爾體育局 供圖
開幕式上,齊齊哈爾冰球協會副主席郭儉說:"青少年是體育強國建設的根基,冰球運動不僅能強健體魄、磨礪意志,更能培養團隊協作的體育精神。本次訓練營將成為你們提升技能、追逐夢想的階梯。"
齊齊哈爾市體育局二級調研員高洪群與中國冰球協會訓練教學督導王本余共同執桿開球,冰球劃出優美的弧線,點燃全場的熱情。
開球儀式。齊齊哈爾體育局 供圖
作為中國冰球發展的"重鎮",齊齊哈爾此次承擔 U12組別訓練營的工作。王本余說:"近年來,中國冰球發展迅猛,12歲正是打基礎的關鍵階段,本次訓練營將重點強化基本功,從技術、力量、速度到戰術意識全面打磨,為下一屆冬奧會儲備優秀人才。"
本次訓練營特意吸納了來自新疆、內蒙古等新興冰球地區的學員,旨在促進區域間交流,推動全國冰球均衡發展。
來自新疆冰熊體育俱樂部的高藝宸是此次訓練營中年齡最小的隊員之一,他是第一次參加全國性訓練營,他說:"以前只能在視頻里看到冰球專業訓練,現在終于能親身體驗了,我想把新疆孩子的勇敢和拼勁帶到冰場上,向各地的小伙伴學習。"
本次訓練營將持續至7月15日,期間除專業訓練外,還將安排技術研討會、趣味對抗賽等活動,全方位提升學員的綜合能力。
此次中國冰球協會選派了具備豐富執教經驗與專業認證的優秀教練員團隊,在每日的訓練中,教練團隊將根據U12年齡段球員的生理特點,制定涵蓋滑行技巧強化、攻防戰術拆解、體能專項訓練的科學課程,通過分組教學、一對一指導等方式,幫助孩子們在提升冰球技能的同時,深化對團隊協作與運動精神的理解。(完)
【編輯:李潤澤】中新網嘉興7月6日電 第十四屆中國兒童藝術節嘉興分會場暨秀洲兒童戲劇藝術季開幕式5日晚在嘉興市秀湖音樂廳舉行。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帶來的神話舞臺連續劇《西游記》(第三部)作為開幕大戲上演。
第十四屆中國兒童藝術節嘉興分會場暨秀洲兒童戲劇藝術季開幕現場。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供圖
今年戲劇節期間,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將有《西游記》(第三部)、《長江女神,你愿意做我的爸爸嗎?》《馬蘭花》《小公主》四部風格各異的兒童劇作品在秀洲上演,滿足不同年齡孩子的需求,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經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藝術感知力。同時,中國兒藝還將舉辦3場戲劇工作坊和1堂戲劇分享課:通過《我是孫悟空》《馬蘭山上的朋友們》《我們都是好朋友》3個工作坊,孩子們將在戲劇游戲中提升肢體控制力、想象力、創造力,在表演中釋放情感,收獲自信。《戲潤童心》戲劇分享課將為當地戲劇教育工作者傳授經驗、分享多元戲劇理念。
《西游記》(第三部)劇照。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供圖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秀洲區結緣已久。自2021年以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秀洲從劇目創作、活動展演到人才培訓、傳播推廣,形成了一套完整且富有活力的生態鏈,成果顯著:秀娃戲劇社應運而生,孩子們從看戲的觀眾成長為演戲的小演員;通過國家級藝術資源的持續輸入,數以萬計的兒童“足不出戶”便能沉浸在戲劇藝術的殿堂之中;四年分會場的沉淀,讓戲劇不僅限于秀洲,更延伸至遠方,從展演到原創,挖掘秀洲本土文化的原創兒童劇成功首演。央地合作讓秀洲的兒童劇發展逐步向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
“孫悟空”來到觀眾席和孩子們互動。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供圖
中國兒藝副院長趙寒冰表示,“通過合作,我們探索了一些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推動兒童戲劇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央地聯動的方式,可以匯聚更多優質資源,推動兒童戲劇事業的繁榮發展。同時,注重將兒童戲劇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創演更具地方特色的優秀作品,能夠讓孩子們在觀演過程中感受到家鄉文化的獨特魅力,提升藝術素養,普及兒童戲劇。”(完)
【編輯: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