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沸腾也别黑!理性分析鸿蒙电脑优缺点,推不推荐购买?
5月8日的鴻蒙電腦技術與生態溝通會上,鴻蒙電腦首次亮相,華為宣布這標志著華為終端產品全面進入鴻蒙時代。
對于鴻蒙電腦這種萬眾矚目的產品,最近一周吹華為和黑華為的都在瘋狂輸出自己的觀點。
吹華為的說鴻蒙電腦發布之后就可以Windows系統說拜拜了,黑華為的則說鴻蒙電腦抄襲macOS界面,自研只是噱頭,和鴻蒙平板沒什么兩樣。
今天我們超越情緒,盡量客觀理性地分析一下,現在的鴻蒙電腦到底有什么優缺點,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它。
肉眼可見的流暢
2021年,華為開始研發鴻蒙電腦原型機,經過這幾年的努力,鴻蒙電腦以一個成熟度極高的狀態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在溝通會現場上手鴻蒙電腦,我首先能夠感受到的就是兩個字——流暢。
無論是系統應用打開與關閉時的動畫效果,還是WPS打開大文件PPT時的速度,鴻蒙電腦都要比我見過的絕大多數Windows設備更加快速流暢。
這就是鴻蒙電腦的優勢之一,在運行已經原生適配的應用時,系統動畫以及任務響應會肉眼可見地更加迅速,說是能夠媲美macOS的流暢度表現也并不為過。
不過系統流暢并不能算是鴻蒙電腦的核心優勢,畢竟高性能的Windows設備也并沒有什么系統卡頓的槽點。
更好的設備互聯互通體驗
而Windows發展那么多年,雖然它自身已經非常成熟,有著豐富的軟件生態,但是有一點是一直沒法和macOS相比,那就是和手機等移動設備的互聯。
畢竟微軟也不懂怎么做手機,手機業務做過但沒個聲響,根本沒動力去做這些事。Windows設備與手機之間的互聯體驗,在手機廠商入局做筆記本之前,基本可以說是蠻荒狀態。想要在安卓手機和Windows設備間傳個照片,不是用數據線,就是得用第三方法App,微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扮演文件中轉站的角色。
安卓用戶看到蘋果用戶可以直接隔空投送照片到MacBook上,別說有多羨慕了。更別說還有手機復制文本,MacBook上直接粘貼這種魔法。
在安卓手機廠商開始做筆記本后,手機廠商開始努力推動打通筆記本與手機之間的互聯,才帶來了很多類似MacBook與iPhone之間的互聯體驗。
但無論是現在的Windows與安卓手機,還是MacBook與iPhone,本質上都是兩套系統,很難從底層去實現設備協同。
而鴻蒙系統不一樣,鴻蒙系統依靠統一的賬號體系、分布式軟總線技術與一致的UX交互語言,做到了內容、操作邏輯以及數據狀態在不同設備之間的自然延續。
鴻蒙電腦現場給大家展示的鍵鼠共享、手眼同行、應用續接等功能,可以說是鴻蒙系統在互聯互通方面降維打擊Windows與macOS的具象化展現。
開放的系統級能力與安全性
除此之外,積極開放系統級能力以及安全性為鴻蒙系統帶來更多想象力與發展空間。
通過開放系統級能力,第三方應用廠商可以打造更有差異化、競爭力的應用。比如說目前已經有第三方應用美圖秀秀,可以直接調用鴻蒙系統級AI助手小藝去提升AI消除、智能摳圖等功能的效率。
另外還有飛書依托鴻蒙系統的分布式技術,可以做到跨設備會議接續,從手機切換到電腦也可以無感延續進程。
而在安全性方面,鴻蒙電腦則有更大的優勢了。
鴻蒙電腦采用全自研鴻蒙內核,有自研的 麒麟芯片作為安全底座,還有星盾安全架構與分布式安全機制進行系統級數據保護。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也知道鴻蒙電腦在系統安全方面有多么讓人感覺放心。
當然,對于消費市場來說,電腦的安全性可能不需要那么高,或者說電腦的安全性很難成為一個多大的賣點。但是對于政企市場來說,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第一位要考量的因素。
前不久,央視曾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在亞冬會期間展開了網絡攻擊行動,并且還在亞冬會舉辦期間向黑龍江省內多個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特定設備發送未知加密字節,疑為喚醒、激活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提前預留的特定后門。
這其實是一件細思恐極的事情。說到底,對于我國政企市場來說,Windows系統的設備并不足夠的安全。如今我國信創政策已經剛性要求關鍵領域國產化率不低于60%,要求操作系統軟件需通過合規審核,存量的Windows設備亟須被替代掉。
目前華為在信創市場已經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而自研芯片加自研系統的鴻蒙電腦毫無疑問會成為政企市場里的香餑餑,而這也將為在鴻蒙電腦發展初期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專屬電腦生態應用適配太少
任何一個操作系統在誕生之初,都面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軟件生態薄弱。鴻蒙系統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已經發展幾年的時間,但推動主流應用適配鴻蒙原生系統也才從去年開始大力推進。
在鴻蒙電腦上,目前更是只有150多款專屬電腦生態應用在適配,融合生態應用也才300多款完成適配。
夠用嗎?我想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夠用的。就拿微信來說,目前還沒適配鴻蒙電腦,當然你可以通過多屏協同將手機微信投屏到電腦上操作,或者通過安裝虛擬機去運行Windows版微信,但這體驗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不過憑借華為的影響力與決心,可以預見鴻蒙電腦將快速推進國產主流應用的適配。對于軟件開發商來說,一方面華為會提供適配支持,另一方面快速適配鴻蒙電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讓自己占得鴻蒙電腦市場先機,獲取更多用戶。
但類似Adobe系列的專業軟件、低頻剛需類軟件以及游戲應用,將會成為適配的難點,而這些不解決,鴻蒙電腦就很難打開更大的市場。
市場吸引力太小,硬件性能一般
為什么這些軟件會比較難推進適配?
首先對于這些Adobe這類專業軟件開發商來說,Windows系統與macOS已經幾乎覆蓋了整個市場,目前鴻蒙電腦市場還非常非常小,完全沒必要耗費自己的精力去給鴻蒙電腦系統做適配。
對于游戲開發商來說,手游之類的游戲或許可以輕松從手機移植到鴻蒙電腦上,但大型的端游或者3A游戲上鴻蒙電腦,就想都不用想了。
目前鴻蒙電腦市場太小,并且鴻蒙電腦硬件性能并不足夠出色,而且鴻蒙系統無緣硬件DIY市場,所以如果游戲開發商去適配,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大,回報則極低。畢竟蘋果這么多年都沒搞定macOS上的游戲生態,鴻蒙電腦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定。
目前鴻蒙電腦應用商店里提供了虛擬機,可以讓大家去下載使用Windows平臺的軟件。
但還是那句話,鴻蒙電腦目前硬件性能一般,雖然運行原生適配的軟件很流暢,但通過虛擬機去運行Windows軟件,多少都會有性能的損耗。
而且電腦上應用可不像手機上的應用對性能要求沒有很高,電腦上吃性能的應用一大堆,如果真要用鴻蒙電腦去通過虛擬機去運行大型專業軟件,怕是免不了速度慢、卡頓的問題。
依然對標蘋果
鴻蒙要成為繼Windows和macOS之后的第三大桌面操作系統,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畢竟鴻蒙都已經是全球第三大的手機操作系統。
不過要注意,HarmonyOS是對標iOS的,不是Android。同樣,鴻蒙電腦對標的是蘋果MacBook,并不是Windows筆記本。
就像蘋果一樣,MacBook的消費者大多是iPhone用戶轉化而來,鴻蒙電腦在市場上的表現如何,還是要看華為手機用戶能夠給到多少支持。
不同的是,從一開始華為就走的是手機、蘋果、電腦都用的同一個操作系統的道路,生態互聯體驗的上限比蘋果更高。假以時日,鴻蒙電腦應用生態成了氣候,那么華為用戶支持鴻蒙電腦的意愿也會更高。
先別著急買鴻蒙電腦
所以,現階段推薦華為用戶去購買鴻蒙電腦嗎?在此之前,我想分享一個我身邊的真實案例。
在3月份華為Pura X正式發布之后,我的一個朋友把自己的iPhone 16 Pro賣了,入手了Pura X。即使我讓她去店里體驗真機,確定了自己常用的App幾乎都有原生適配,但一個月后她就開始向我吐槽,說雖然自己常用的App都能正常下載使用,但App里缺失了一些功能,導致自己用起來不方便。
比如說微信聊天功能界面沒有收藏、卡券功能,美團App里沒有出行功能,買不了火車票。更難受的是她的朋友使用平板給她打視頻,會顯示對方版本不支持視頻通話,她也收不到視頻邀請的通知。
所以,目前手機上HarmonyOS 5的原生適配應用的數量確實不少了,但部分應用相較于Android或者iOS版本其實是有部分功能的缺失,這反而可能會讓一部分用戶有“上當”的感覺。
同樣,鴻蒙電腦上已經適配的應用,不排除也有部分功能還沒正式上線。所以在現在這個階段,即使你是華為用戶,我依然并不建議你去購買鴻蒙電腦,除非你體驗之后真覺得它能夠滿足你日常的辦公、娛樂需求,又或者說你的預算足夠充足,只想盡早體驗鴻蒙電腦,并沒有將其作為主力機的打算。
寫在最后:
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雖然華為鴻蒙電腦才剛起步,應用生態不夠完善,但它是自主可控的系統,并且界面交互流暢度與多端協同生態布局展現了足夠強大的技術實力。
我相信,在未來鴻蒙電腦將不僅是“Windows的替代”,更能以體驗創新,為中國甚至是全球PC市場帶來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