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Q1中国大陆PC出货量出炉,华为市场表现很抢眼!

近日,科技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發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臺式機和筆記本以及平板電腦出貨量數據,其中臺式機和筆記本的出貨量出現明顯下降,盡管全球市場已經回暖,但是出貨量依舊下跌了12%,而平板電腦出貨量則上漲了22%,增長速度迅猛。
具體來看,在中國大陸臺式機和筆記本出貨量中,前五名中僅有華為站穩了腳本,保持了出貨量不下跌,穩在市場排名中第二位。而聯想雖然依舊排在第一名,但是出貨量下跌了16%,第三位的惠普,出貨量更是暴跌了24%,估計與今年傳出惠普將大部分筆記本生產線從中國遷出有一定關系,蘋果則排在了第五位,出貨量也是暴跌了21%。
而在平板電腦出貨量中,華為更是力壓了蘋果、小米、榮耀、聯想等一眾廠商,2024年第一季度的年增長率達到了恐怖的88%,出貨量達到了214.1萬臺,成為2024年第一季度平板出貨量的第一名,市場份額達到29%。排在第二位的是蘋果,市場份額從去年第一季度的34%降到了27%,出貨量則是下降了3%左右。
除此之外,小米也在平板電腦產品線上也出現了比較快速的增長,年增長率達到35%,增長速度也非常可觀,不過市場份額并沒有增加太多,僅從2023年第一季度的11%增長至12%,榮耀的出貨量則出現了7%的下跌。從數據不難看出,華為的回歸一定程度上也是影響了蘋果與榮耀的平板電腦銷量。
另外從產品線來看,在今年第一季度,臺式機以及筆記本的市場需求出現了下滑,人們對于更為輕便、易于攜帶的平板電腦需求量增加。但是Canalys預測,伴隨著AI PC概念以及產品的推出,臺式機和筆記本的出貨量在2025年預計會增加12%左右,2024年出貨量會下降1%左右,而平板電腦的出貨量2024年、2025年僅會保持4%的增長速度。
相關文章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聯合參謀本部4日表示,韓國軍方3日晚控制了一名越過韓朝軍事分界線的朝鮮人員。
據報道,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稱,韓軍當時在中西部軍事分界線一帶發現該人員越界,并進行追蹤和監視,最終成功將其控制。有關部門將就該人員越界的具體過程進行調查。
聯合參謀本部表示,目前朝軍沒有異常動向。
朝方對此暫無回應。 【編輯:孔慶玲】
中新網遂寧6月28日電 男高音歌唱家劉和剛“爸氣全開33”演唱會日前在四川遂寧上演。現場,他接連唱響22首時代金曲,帶領觀眾沉浸式感受一場民歌盛宴。
演唱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演出在《沂蒙山小調》中溫情啟幕,經典民歌接連上演。當《船工號子》磅礴的旋律響起,劉和剛一聲領唱,臺下觀眾默契應和,互動現場氣氛熱烈。《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父親》《拉住媽媽的手》《你還有多少老朋友》《好男兒就是要當兵》等熟悉的旋律陸續響起,這場由民歌和親情交織的音樂盛典,是劉和剛從藝33年藝術積淀的華彩綻放。
“為探索民族唱法的市場潛力,我精心籌備了半年多舉辦此次個唱。”劉和剛接受采訪時表示,演出前他甚至做好了“哪怕僅有一位購票觀眾,也要為其傾情演唱”的心理準備。令他驚喜的是,現場的上座率展現了民族音樂深厚的群眾基礎,觀眾的熱情反響更是讓他深受鼓舞,對中國民歌演出市場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我熱愛中國民歌,希望搭建一個平臺,讓民歌發揚光大。”2022年起,為了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民歌、傳承民歌,劉和剛創辦“中國經典民歌展演”活動,通過比賽、舉辦公益演唱會等方式,讓民歌走進校園,力求推出更多新人佳作。(完)
【編輯:付子豪】中新網上海6月28日電 (記者 繆璐)上海體育大學28日正式揭牌成立智慧體育工程學院與教練員學院,這標志著該校在深化體教融合、推動體育科技前沿發展、創新高水平體育人才培養模式上邁出關鍵步伐。
6月28日,上海體育大學正式揭牌成立智慧體育工程學院與教練員學院。(上海體育大學供圖)
上海體育大學作為新中國的第一所體育高等學府,其發展脈絡深刻印刻了創新的基因。早在20世紀80年代,學校即開創性地設立了運動康復系與體育新聞系,不僅填補了相關專業領域的空白,更在國內率先開辟了體育與健康科學、體育與人文傳播深度交叉融合的創新路徑。
面對全球科技革命與體育產業智能化轉型浪潮,學校正式組建成立智慧體育工程學院和教練員學院,旨在以大學的使命與擔當回應科技賦能體育的時代命題,聚焦智能裝備、數字訓練、智慧場館、運動健康大數據、教練員人才隊伍建設、體育自主培養體系等新興領域與行業需求,打造貫通產學研的科技創新與高端人才培養高地。
據悉,智慧體育工程學院將聚焦體育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智能裝備研發及數字健康工程等關鍵領域,構建“校企協同”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學院將積極探索在“學術導師+行業導師”雙導師制引領下的“本研一體化”創新體育工程人才培養體系,致力于解決體育科技領域的關鍵問題,推動體育產業智能化升級。
耐克大中華區運動研究實驗室、安踏集團科研創新部創新實驗室、李寧運動科學應用研究中心、361°研創中心、商湯體育、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工創中心成為智慧體育工程學院的首批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教練員學院緊密對接新時代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對高水平教練員的迫切需求。學院將通過與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單項運動協會深度聯動,建立“訂單式”協同培養機制。其核心任務是系統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對標國際先進教練員能力框架,遵循教練員職業成長規律,打造數字化、智能化學習平臺,推動教練員隊伍建設由單一的“培訓”向系統化的“培養”全面轉型升級,為提升我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奠定人才基礎。
緊密圍繞新學院的使命任務,第三屆競技運動科學大會暨人工智能賦能教練員科學執教研討會在揭牌儀式后展開。來自全國體育、教育、科技研發、產業應用等領域的30余位專家學者與200余名參會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交流“人工智能賦能教練員科學執教”與“體育人工智能”的前沿動態、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完)
【編輯:付子豪】中國天氣網訊 下周,隨著副熱帶高壓西伸加強,中東部高溫天氣的范圍將逐漸擴張。7月4日前后,華北中南部到華南地區會出現成片高溫,江南中東部、華南中東部、江淮、江漢東部、黃淮東部和南部等地最高氣溫35至39℃,局地可達40℃以上。其中,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7℃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河南西部一帶和浙江、福建西北部、江西、江蘇南部、湖北西部等地。
高溫酷熱天氣下,中暑人數攀升,并且多地有報道熱射病確診病例。熱射病就是中暑嗎?出現熱射病癥狀及時降溫就可以了?不出門,就不會得熱射病了吧?中國天氣網盤點關于熱射病的8大誤區,盛夏時節助你遠離“高溫殺手”。
一、熱射病就是中暑,不至于有生命危險。
不對。
炎炎夏日,中暑常常發生,大家覺得喝點水、降降溫就好,不至于有生命危險。但中暑也分幾種類型,其中熱射病是重癥中暑里最嚴重的類型。熱射病并非引發體溫升高這么簡單,而是產生一系列可怕的生理反應,患者會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如得不到及時妥善救治,熱射病死亡率非常高,普遍的死亡率可達到50%-70%,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死亡率會高達80%。
二、出現熱射病癥狀,在家降溫即可。
錯。
中暑一旦發展到了熱射病的階段是極其危險的,熱射病的治療方法包括體外降溫、體內降溫、藥物降溫以及對癥治療,一般在家中能做到的散熱、通風等僅是體外降溫,對于熱射病的救治遠遠不夠。因此,當患者出現高熱、無汗、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等熱射病癥狀時,不要猶豫,及時撥打120,盡快送醫。
三、在室內,不會出現熱射病。
錯。
熱射病并非室外專屬,溫度高、通風差的室內小環境也可能引起熱射病。像長時間待在封閉空間內的裝修工人、車間工人就屬于熱射病高危人群;一些老人居住在通風不良、沒有安裝空調的老舊房屋,也容易出現熱射病。
四、不做劇烈運動,就不會得熱射病。
錯。
很多人認為,熱射病一定是高溫下劇烈運動才會產生,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熱射病可分為勞力型和非勞力型,前者指夏季劇烈運動者、高強度體力活動者;后者常見老人、嬰兒、孕產婦等體質稍弱的人群。2022年夏季,山東就發生了產婦“坐月子”期間捂熱,最終因熱射病不治身亡的事件。
五、測了體溫不高,就不是熱射病。
不對。
體溫升高是熱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體溫多在40℃以上。這里提到的核心溫度,常使用直腸溫度來反映,而我們日常測量的腋溫或耳溫僅是體表溫度。直腸溫度最高可以比腋溫高出2.1℃,當體表溫度尚屬于“低燒”時,核心溫度有可能已屬于“高燒”。因此,我們日常測量的腋溫或耳溫僅可做參考,不能完全作為診斷熱射病的依據。
六、只有夏天才會有熱射病。
不是。
夏季高溫高濕的天氣條件容易誘發熱射病,但熱射病并非夏季專屬。如在不通風的高溫廠房長時間工作的工人、面對熊熊烈火的消防員,甚至冬季蒸桑拿的人都可能發生熱射病。因此,在其他季節也需要考慮患者的特殊情況,以免延誤治療。
七、高溫天,多吃冷飲可以預防熱射病。
不健康。
吃冷飲并不是預防熱射病的好辦法,要預防熱射病最重要的是多喝水,包括白水、鹽水、含有鉀、鈉、氯等電解質的飲料。酒精性飲料和高糖飲料會讓身體失去水分,并不建議喝。大量進食冷飲還會加重腸胃負擔,因此不是預防熱射病的首選。
八、女性體質弱,更易得熱射病。
并不是。
通常來說,女性熱適應能力較男性弱,但大量臨床數據顯示,男性熱射病患者要多于女性,這應該與男性更多從事戶外工作及重體力活動有關。如室外高溫作業者、煉鋼工人、消防員、運動員、參訓士兵等都是熱射病高危人群。因此提醒廣大男同胞們,切不可因為自己體能好就對熱射病掉以輕心。
熱射病死亡率高,因此預防的意義大于治療。中國天氣網提示,炎炎夏日要盡量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或活動的時間,必須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遮陽避暑、勤補水。當出現早期中暑癥狀時,要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發展成熱射病。而一旦出現熱射病癥狀,要緊急送醫搶救。(策劃/馮瑋 設計/魏來)
資料參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溫熱浪與人體健康》氣象出版社
【編輯:史詞】夏天到了洞洞鞋因其柔軟、舒適等特點
成為不少人的“心頭好”
然而,近日一些網友穿洞洞鞋
卻發現患上腳氣↓↓↓
看著透氣的洞洞鞋
為何會引發腳氣?
洞洞鞋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穿洞洞鞋
會增加腳部真菌感染的風險
廣州市皮膚病醫院真菌專病門診負責人高愛莉介紹,洞洞鞋如果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長期穿著,會增加腳部真菌感染的風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腳氣”“腳癬”。
她表示,比起網面鞋、布鞋來說,洞洞鞋吸汗性不強,而對比同樣以塑料材質為主的拖鞋,整體透氣性更弱。這兩方面都可能讓洞洞鞋更容易產生潮濕的環境。
腳氣的高發部位之一是腳趾縫間,洞洞鞋則以塑料材質緊緊“包”住了腳趾前和兩側,因此,腳趾縫難以干燥通風。一些洞洞鞋的柔韌度不夠,長期與足部摩擦容易導致皮膚屏障的受損,也為真菌感染提供了機會。“如果要穿的話,首先要盡可能保證寬松;其次,可以穿吸水性好的襪子,一方面可以把腳汗吸到襪子上,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減少腳和鞋子的摩擦;也可以用一些爽身粉保持腳部干燥。”高愛莉建議。
穿洞洞鞋乘坐扶梯
易發生危險
近些年,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穿洞洞鞋的驚險經歷:穿洞洞鞋坐扶梯時,洞洞鞋被卷入電梯,腳趾嚴重受傷。
專家介紹,由于洞洞鞋鞋頭寬大(比正常的鞋子約寬20%)、鞋面很高,所以即使是站在正常位置,鞋頭距離兩個電梯臺階之間的鋸齒部位也比正常的鞋子近很多。
同時,由于塑料鞋底與腳之間摩擦力不夠,人平時站立的習慣會導致鞋體前移,加上塑料與電梯之間摩擦力比較大,夾入時不易被察覺,等腳有感覺時已經拔不出來了,很容易造成事故。
當洞洞鞋與扶梯邊緣發生摩擦時,一瞬間就被吸進縫隙擠壓變形,消防員用實驗帶你看↓↓↓
增加崴腳風險
不利于兒童足部發育
此外,一些增高洞洞鞋成爆款單品,它顯高顯瘦,能拉長身材比例,但鞋底是弧度明顯的半球形,穿上會讓踝關節穩定性減弱,又軟又厚的鞋底無法給腳部提供穩定支撐,也就無法讓腳找準走路的著力點,增加崴腳風險。
雖然成年人足弓已發育完全,但是如果長期著力點不正,仍會引起足弓塌陷或足底筋膜炎(也就是跟痛癥),進而導致踝關節力線偏移,引起踝關節退變,甚至引起X型腿、腰椎疼痛、脊柱側彎、骨盆前傾等問題,形成不良體態。
兒童洞洞鞋可愛軟萌、穿脫方便,但骨科醫生卻不建議給兒童穿洞洞鞋。因為人到18歲左右,所有的足部骨骼、韌帶才能發育完全,形成成熟的足弓結構。洞洞鞋材質軟、易變形、承托力不足,可能影響兒童足部發育。
寬大的鞋頭還可能致發力重心外偏,嚴重可能引發足內翻。
醫生建議,不管是兒童還是青少年、成年人,都不宜長期穿洞洞鞋,建議將其作為休閑鞋偶爾穿著,平時多穿有良好支撐和足弓承托的運動鞋或皮鞋。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科普中國
(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編輯:張子怡】“中亞中國合作正迎來新的機遇”
——訪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學國際關系系副主任米爾佐耶夫
“中亞中國合作正迎來新的機遇。”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學國際關系系副主任哈比布·米爾佐耶夫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成功舉行,成為推動中亞國家同中國關系進一步發展的新里程碑。
“人文交流在中亞國家與中國關系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米爾佐耶夫表示,繁忙的古絲綢之路見證了塔吉克斯坦與中國友好交往的歷史。近年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中國熱”在中亞國家持續升溫,中亞國家開設中文課程的學校越來越多,中亞國家和中國之間的旅游簽證便利化措施相繼推出,包括塔吉克斯坦在內的中亞國家與中國人文交流更加密切。他注意到,近日中國—中亞國際人文旅游專列(西安—阿拉木圖段)首發開行,西安—阿拉木圖人文旅游交流周活動隨即舉行,“通過文藝演出、藝術展覽等形式,中亞國家與中國間的文明對話正轉變為更多可感可觸的生動實踐”。
在米爾佐耶夫看來,魯班工坊作為促進共同發展的技術驛站,開創了中亞國家與中國職業教育合作的典范。“特別是作為中亞地區首家魯班工坊,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的成功實踐,有力提升塔吉克斯坦在工程測量、建筑施工、能源技術等領域技術水平,培養了大量發展所需人才。”米爾佐耶夫表示,魯班工坊運營兩年多來,1500余名學生獲得了學習和實訓機會,畢業后有了光明的職業前景。他們不僅學到技術技能,還對中國的工匠精神等有了更多了解,“魯班工坊為增進塔中兩國人民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橋梁”。
“全球安全倡議旨在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安全架構,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與加強國家間信任緊密結合起來。”米爾佐耶夫認為,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有助于應對復雜的國際安全挑戰,中國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強調對話與協商的重要性,積極通過外交對話彌合分歧,致力于實現持久和平。對話而非對抗、協商而非沖突的中國智慧,有助于實現更加有效的全球治理。
“作為全球南方重要成員,中國尤其重視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米爾佐耶夫表示,中國積極與全球南方國家開展技術共享、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等,助力地區改善民生,實現長久穩定發展。
“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承載著深化地區合作的重要使命。”米爾佐耶夫認為,中亞國家與中國攜手努力,首屆峰會上中方提出的“四點主張”正在轉化為建設穩定、繁榮、和諧、聯通中亞的具體行動。米爾佐耶夫表示:“期待中亞國家與中國進一步拓展經貿往來,加強交通、能源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業領域合作,推進旅游、教育等人文領域交流,構建更加緊密的中亞—中國命運共同體。”
人民日報本報記者 李 強 【編輯: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