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是真是假?

相關文章
中新網上海7月1日電(范宇斌 卜楠)記者1日從上海市僑聯獲悉,由上海市僑聯精心設計、升級改造的“僑胞之家”活動室已在華僑大廈啟用,為歸僑僑眷特別是老歸僑搭建了一個歡聚交流的平臺。
近日,歸僑僑眷首次在“僑胞之家”活動室相聚。雖然天氣炎熱,仍有30余位老歸僑前來“新家”聚會。其中,印尼歸僑何靈華、林美娥夫婦專程從上海金山趕來。大家紛紛感謝上海市僑聯的關心,感恩黨和國家對歸僑僑眷的關懷和照顧。從上午9時到下午4時,歸僑僑眷唱歌跳舞、合照留念,交流暢談、放飛心情,直至盡興而歸。
歸僑僑眷相聚“僑胞之家”活動室。 上海僑聯供圖
據了解,上海的很多老歸僑多年來有一個習慣,每周六在華僑大廈的活動室聚會。為使歸僑僑眷有個更好的活動場所和環境,上海市僑聯決定將活動室改造升級列為2025年度工作,充分征詢歸僑僑眷的意見,精心設計,并將活動室命名為“僑胞之家”,邀請旅美書法家屠新時為“僑胞之家”題字。
歸僑僑眷相聚“僑胞之家”活動室。 上海僑聯供圖
“喜見‘僑胞之家’落成,我們為溫馨快樂的家園點贊。”看到裝修后的“僑胞之家”內有空調、衣柜、物架、微波爐、裝飾畫、多媒體設備等,寬敞明亮,歸僑僑眷都非常高興、滿意。
歸僑僑眷相聚“僑胞之家”活動室。 上海僑聯供圖
為保證“僑胞之家”的安全、有效使用,上海市僑聯與歸僑僑眷商議后明確了活動召集人,制定了活動室管理規定。
上海市僑聯有關負責人表示,改建、落成“僑胞之家”,是上海市僑聯為歸僑僑眷辦的一件實事,祝愿老歸僑們在此常相聚,獲得快樂和健康。“我們將維護好‘僑胞之家’,不斷完善服務,讓老歸僑們充分感受到‘家’的溫暖。”(完)
【編輯:李潤澤】中新網石家莊7月1日電(趙丹媚 高磊)石家莊火車站1日消息,2025年鐵路暑期運輸自7月1日開始到8月31日結束,共計62天。石家莊站全站(含石家莊站、石家莊東站以及京廣高鐵涿州東至邯鄲東八站)預計發送旅客1091.82萬人次,日均17.61萬人次。
7月1日,石家莊火車站暑運啟幕,候車室內旅客眾多。袁曉華 攝
據悉,今年石家莊站全站暑期客流主要以旅游流、探親流、學生流、通勤流為主,其中學生流主要集中在7月中上旬與8月中下旬,旅游流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上旬。每逢周末,在通勤流與探親流的共同帶動下,將形成客流小高峰。暑期客流方向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鄭州、太原、西安、武漢、濟南、青島、保定、邯鄲、邢臺、衡水、唐山、秦皇島、承德等地。
為更好地滿足旅客暑期出行需求,石家莊火車站計劃加開旅客列車38.5對,其中:加開高鐵列車23對,普速列車15.5對。
同時,今年暑運,石家莊火車站不斷提升科技應用能力,增強旅客出行體驗。加強安檢查危工作,借助智能判圖系統,有效提升攜帶品識別精準度,為旅客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在12306服務臺設置“馨橋”智能客服機,采用“AI虛擬人物形象+語音交互”模式,快速準確解答旅客現場問詢,給旅客帶來智慧出行新體驗。(完)
【編輯:張令旗】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 北京大興區禮賢鎮廉潔文化數字藝術展開幕
中新網7月1日電 6月30日上午,一場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廉潔文化盛宴在北京大興禮賢鎮拉開帷幕。在大興區紀委監委、大興區政協、大興區宣傳部、禮賢鎮黨委等單位以及全國政協委員、區政協委員等專家學者們的深度參與和推動下,“禮賢倡清風,廉心守國門”廉潔文化主題數字藝術展于龍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功舉辦,這也成為政協委員深入基層聯系群眾,筑牢鄉村振興廉潔防線的生動實踐。
委員履職在一線,文化賦能新鄉村
國務院參事室原副主任趙冰,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辦公廳原新聞局局長周北川,北京市大興區政協主席禹學垠,大興區政協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朱德友等來到展覽現場參觀調研。展覽活動也吸引了眾多嘉賓和群眾的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全國政協委員、大興區政協常委舒勇充分發揮界別優勢,以其領銜的政協委員工作室和人工智能藝術研究工作室為紐帶,聯動大興區紀委監委、禮賢鎮黨委,共同策劃并協辦此次展覽。舒勇委員在致辭中強調,廉潔文化是鄉村振興的基石,需以創新形式浸潤人心。他不僅高度評價禮賢鎮在廉政文化建設上的探索,更以自身行動號召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彰顯了政協委員立足專業、服務基層的使命擔當。
活動在舒勇美術館館長馬君的主持中拉開帷幕。馬君提到,本次展覽對于提升禮賢鎮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背景,以及將傳統非遺文化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以數字藝術與非遺文創為載體,提出并深化探索時代新貌的鄉村文化振興禮賢模式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斗轉四季》 崔增森
古今交融,打造廉政文化新體驗
展覽以“禮賢倡清風 廉心守國門”為主題,巧妙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創新性地以24節氣為文化紐帶,讓廉潔教育與自然時序同頻共振。“24節氣清廉圖歷”展區將二十四節氣與24位歷史及近現代廉潔人物故事相結合,如夏至時節講述清朝“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清廉故事,使觀眾在感受自然變化的同時,深刻領悟廉潔如節氣般永恒傳承的生命力。
《二十四節氣——陽春六節》田勝
現場還展出了《二十四節氣:黃河流域農民畫數字藝術展》代表作品,作為國家藝術基金支持項目,該展覽以數字化技術融合傳統農民畫藝術,深度挖掘黃河文化與節氣智慧,生動展現二十四節氣下的民風民俗、生產生活與四季勞作場景,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創新范式。
科技賦能,構建廉潔教育新場景
展覽充分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為廉潔文化注入科技動能。AI虛擬講解員“清風先生”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對話歷史賢哲;智能交互屏根據觀眾行為偏好定制個性化學習路徑,讓廉潔教育更精準、更生動。在“黑白守廉”展區,觀眾通過與機器人進行圍棋對弈,在黑白棋子的落子選擇中,深刻思考廉潔的意義,感受“規則與智慧”“克制與格局”的辯證統一。
《冬至——蒸蒸日上》劉爭艷
非遺助力,探索文化傳承新路徑
展覽現場還設置了非遺手工體驗環節和非遺市集,八大非遺工坊集中展示,讓觀眾在體驗傳統非遺技藝的同時,感受非遺文化與廉潔文化的創新融合。這種將廉潔文化與非遺傳承相結合的方式,為新時代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鮮活的基層實踐樣本。
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辦公廳原新聞局局長周北川在參觀后表示,本次展覽是藝術與廉政建設結合的有益探索,通過文化藝術的形式傳播廉潔理念,讓廉潔文化可感可觸、入腦入心,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護航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精神動力與文化支撐。
本次展覽是全國政協委員與基層政協委員們聯動響應中央精神、下沉基層履職的真切實踐。展覽不僅緊扣新修訂的《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中強化廉潔教育、建設過硬隊伍的要求,更通過藝術感染力,將抽象的廉潔準則轉化為基層干部與群眾可觀、可感、可參與的文化實踐,有力推動廉潔意識入腦入心。
大興區禮賢鎮結合中軸南延線非遺旅游帶突出的歷史文化特色,形成龍頭1個示范村和王莊、平地2個提升村“一核兩翼”的空間布局,著力發展傳統手工技藝、非遺展示展演,傳統藥膳美食三大特色產業。今年,在區政協和舒勇美術館的幫助與支持下,將全力打造“新國門”文化數字版權開發這第四大特色產業。同時,以大興區旅游協會為平臺,聯合公共服務機構支持創辦了航宿聯盟,加強了全鎮近500多家臨空驛站的管理與發展,助推全鎮村集體收入穩步增加,帶動本地農民家門口就業上百人,讓大爺、大媽和寶媽們也成為了家庭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截至今年6月份,全鎮已接待臨空驛站旅客、研學中小學生及參觀團隊等近百萬人次。
此次展覽由中共北京市大興區紀律檢查委員會和中共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委員會主辦,中共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紀律檢查委員會、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農業農村辦公室聯合承辦,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市民活動中心、北京舒勇美術館、舒勇政協委員工作室和舒勇人工智能藝術研究工作室共同協辦。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12月底,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展覽期間還將舉辦系列主題活動,進一步深化廉潔文化的傳播與教育,助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為“新國門”建設注入廉潔正能量。
【編輯:田博群】7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0月至2025年4月期間有關重要論述的節錄。文章強調——
【編輯:曹子健】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布宜諾斯艾利斯消息:受寒流天氣持續影響,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時間2日黎明時分的氣溫降至零下1.9攝氏度,創下該市近34年來最低氣溫。
綜合法新社與阿根廷《號角報》報道,該市曾于1991年8月1日記錄了零下2.1攝氏度的低溫。
報道稱,截至3日,在該國中部和北部,共有至少15個省發布了不同等級的極寒預警。
據法新社3日報道,一個專門幫助無家可歸者的非政府組織“Proyecto 7”表示,自冬季開始以來約10天內,該國已有9人死于寒冷天氣。由于缺乏官方總體統計,這一數字尚未得到當局證實。
另據路透社消息,阿根廷能源國務秘書處2日表示,由于近期遭遇寒流,阿根廷居民使用更多能源進行取暖,該國將限制用于工業的天然氣供應。
報道稱,在阿根廷及其鄰國智利和烏拉圭,寒冷天氣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意外降雪。(完) 【編輯:張奧林】
圖為小朋友在戲水。黎豪圖 攝
圖為小朋友在戲水。黎豪圖 攝
圖為小朋友在戲水。黎豪圖 攝
圖為小朋友在戲水。黎豪圖 攝
圖為小朋友在戲水。黎豪圖 攝
圖為小朋友在戲水。黎豪圖 攝
圖為小朋友在戲水。黎豪圖 攝
圖為小朋友在戲水。黎豪圖 攝 【編輯:曹淼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