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雷克萨斯ES官图公布,优雅男变身杀马特?

上海車展,全新雷克薩斯ES的亮相已經掀起一波熱潮。然而,這輪熱潮并未給新車帶來太多正面反饋,相反,幾乎全是負面。
原因很簡單,新車一改老款ES的精致優雅,變得像一臺殺馬特專車。
幾天之后,新款雷克薩斯ES中國版官圖亮相,從官圖的視角,是否能感受到這款車不一樣的審美?
官方信息顯示,新款雷克薩斯ES的設計語言是未來美學的預演,其核心靈感來源于純電概念車LF-ZC。通過各種銳角和細節的打磨,這輛車的風阻系數只有0.26Cd,在同級車型中屬于非常低的數值。
同時,新車通過各種線條和裝飾件,營造出低趴寬體的視覺張力。
相比外觀的大幅革新,內飾部分的改動也非常巨大,大量刪減老款車型中的實體按鍵,取而代之的則是當下流行的觸控按鍵,雖然使用體驗有所下滑,但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進一步上升。
內飾細節采用大面積透光竹子飾板,通過雷克薩斯獨有的工藝壓制成0.5mm的超薄裝飾片,在氛圍燈的映射下呈現出類似宣紙的光感。
車內帶有可聯動的香氛、燈光、音樂系統,同時后排還能支持45°半躺調節,營造尊貴的乘坐質感。
性能方面,全新ES提供混動和純電兩種動力選擇,其中,純電車型將搭載兩臺功率分別為150kW和200kW的大功率電機,可實現5.9秒的加速性能。這輛車甚至還帶有后輪轉向,能提供4°的轉角,提升車輛靈活性。
據悉,這款新車很有可能將在上海金山的雷克薩斯獨資工廠生產,也是全球范圍內第一款在日本本土以外生產的新車。
雖然相比國產新能源,競爭力可能不強,但意義重大。
相關文章
中新網杭州7月3日電(郭天奇)7月3日,杭州足球學院與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在浙江杭州中泰訓練基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雙方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同探索職業足球俱樂部與高校合作的新模式,推動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圖為簽約儀式現場。(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供圖)
據悉,簽約后,雙方將在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體校-普通本科“3+4”貫通培養模式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足球賽事品牌建立、球迷文化培育等方面展開合作,力爭暢通校園足球向職業足球過渡通道,助推青訓運動員到高校運動員“專業一體化”發展,讓足球人才充分涌流,為杭州、浙江乃至國內輸送更多足球專項人才。
作為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杭州足球學院于去年11月落戶杭州師范大學,目前已與薩馬蘭奇基金會簽訂合作協議,在共同推進師資隊伍培訓、足球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
此外,該校還積極探索杭州足球學院與阿根廷、西班牙等足球發達國家的高校、俱樂部建立交流機制,主動融入杭州市“青少年足球人才海外培養計劃”,不斷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
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則是浙江足球的中堅力量,成立二十七年以來不僅在職業聯賽中成績優異,同時在青訓領域深耕多年,擁有一套成熟的青訓體系,為國家和地方輸送了眾多優秀足球人才。俱樂部一直以推動浙江足球、發展中國足球為己任,在提升球隊競技水平的同時,積極參與足球青訓和社會普及工作。
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總經理焦鳳波表示,“希望通過合作,不僅提升俱樂部自身的競爭力,更要為杭州足球的長遠發展搭建平臺,讓更多人熱愛足球、參與足球,推動足球事業全面進步。”
杭州足球學院則將在打通足球人才培養“大中小一體”這一堵點、暢通專業足球運動員“進口”“出口”相銜接這一通道上主動作為,強化教育科技人才統籌發展,依托教學、科研、訓練三位一體模式,發揮人才智力聚集優勢,為足球人才提供更多高質量的職業發展途徑。
此次戰略合作協議涵蓋師資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球隊建設、賽事運營、球迷文化培育等6個方面,是落實《杭州市加快推進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若干措施》的關鍵舉措。雙方的合作有望在人才培養、教練團隊建設、足球文化傳播等方面產生積極的示范效應,推動杭州足球事業邁向新高度,為中國足球的改革發展探索出一條具有特色的實踐之路。(完)
【編輯:曹淼欣】蘋果內部文件疑似曝光:僅iPhone 15 Pro與Max手機支持Wi
近年來蘋果未發布的iPhone都會大家特別的關注,尤其是等到第二年的上半年開始,關于iPhone的曝光就逐漸增多,盡管蘋果年年都強調保密性,但是還是免不了大量的泄密,比如說這一次蘋果的設計文件就遭到了2025-08-02因帶寬不足,英偉達RTX 4090顯卡擴展塢將損失20%的性能
英偉達已經發布了萬眾期待的GeForce RTX 4090顯卡,在性能上肯定沒的說,屬于是目前卡皇的水平,而且也被認為是最具性價比的RTX 40系顯卡。不過對于移動市場來說,盡管同樣發布了GeForc2025-08-02Winnebago展示eRV2概念車 展示房車完全電動化趨勢
近日,在今年的佛羅里達房車超級展上,美國頂級房車制造商溫尼貝戈Winnebago)展示了eRV2概念車,新車將采用完全的電動化處理,以展現在房車領域的電氣化方向。據悉,溫尼貝戈公司在概念車內部安裝了傳2025-08-02中新網杭州7月3日電(曹丹)高等教育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科技創新的原始策源地。在全球科技與經濟格局加速變革的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正朝著多元化、復合型方向轉變。
作為培養、孵化創新企業和科技創業者的“搖籃”,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下稱浙大管院)院長謝小云認為,未來人才應具備跨學科知識結構與綜合能力,“我們推行‘學科交叉BEST戰略’,打破學科壁壘,融合不同領域知識,以應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挑戰”。
時代所需 學科交叉回應發展需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要“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
這一要求直指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如何讓學科建設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
“跨越學科、學院邊界,培養兼具科學家與企業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是商學教育的必由之路。”謝小云介紹,近年來,學院一直在探索管理學科與工程、科學、技術的交叉融合,以解決產業發展難題,為現代化產業體系輸送人才。
事實上,浙大管院在“學科交叉”探索商學教育新路徑上從未止步:建立“數智創新與管理”交叉學科,開設“求是科創星辰”研究生跨學科微輔修項目,與兄弟院系攜手開設商務大數據分析雙學士學位項目、醫療健康產業MBA項目、數智創新與管理工程博士項目,與來自集成電路、能源、醫學等領域的教師聯合開設“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等。
2024年3月,浙大管院發布“學科交叉BEST戰略”。(浙大管院供圖)
2024年3月,浙大管院正式推出“學科交叉BEST戰略”。BEST分別代表商業(Business)、工程(Engineering)、科學(Science)和技術(Technology)。該戰略依托浙江大學的多學科優勢,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為基本原則,通過九大學科交叉戰略性行動,開展了一系列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開創性舉措,為高水平服務國家、區域和產業需求提供“浙大方案”。
實踐探索 BEST融合驅動創新
謝小云表示,學科交叉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能為國家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撐。
四年前,浙大管院推出“求是科創星辰班”,每年從全校理工農醫研究生中招收30人,與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同堂上課。學科交叉戰略下的人才培養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提供涵蓋商業管理、工程技術、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等領域的跨學科教育方案,培養學生在戰略性產業與未來產業中的創新創業能力。
在謝小云看來,管理學科與理工農醫學科的融合既是優勢互補,也是商學教育“向實”發展的需要,“如果管理學院的學生不了解行業、產業的科技創新發展趨勢,那將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時面臨挑戰”。
2023年,求是科創星辰班的課堂現場。(浙大管院供圖)
2024年6月,浙大管院升級課程設計,聯合理工農醫教師開發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首批5門課程一經上線即被“一搶而空”。
在科研領域,該院打破學科邊界,圍繞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領域推行“學科平臺融通計劃”“學科交叉預研專項”。例如,浙大管院教授周欣悅與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谷保靜共同在《Nature》正刊發表ESI高被引文章,揭示了人機混合協作如何緩解農業老齡化的困境。
為促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2024年,浙大管院落實“求是星辰青年學者計劃”“求是星辰集賢計劃”等行動,以“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為產業體系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成果初顯 學科交叉賦能產業創新
“我們這款機器人叫‘山主機器人’,我們希望它可以做鄉村振興的愚公,做山的主人。”浙大管院2023級工商管理碩士學生王愷之介紹,他與農業機械化工程專業博士生馮槐區在“求是科創星辰班”結識,共同研發“山主機器人”——一款提升雜交水稻制種效率的智能機器人,該項目已獲多項大獎并收獲種子輪投資。
日前,團隊成員正在測試“山主機器人”。(浙大管院供圖)
這樣的跨學科創新在浙大管院并不鮮見。為了更好地實現技術產業化,2022年4月,該院成立“商學+”孵化加速平臺,成為創新想法落地的催化劑。
浙大管院2022級學生張力元的創業項目借助平臺獲得首輪融資,其不僅開發了基于AIGC的核工業“數字工程師”項目,更在“AI+醫療”領域有了新拓展。
在突破學科和學院邊界的同時,浙大管院還不斷跨越大學邊界,與多家龍頭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構建跨學科、跨領域的商學教育生態。
“‘到企業一線去’、扎根實踐一直是我們學院的傳統。”謝小云希望,更多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錘煉核心能力,在全球經貿往來與商業文明交流互鑒中不斷貢獻“浙大智慧”。(完)
【編輯:惠小東】- 英特爾這兩年的CPU發展取得了比較讓人驚艷的進步,特別是12代和13代處理器的推出獲得了一致好評,而老對手的不給力也給了英特爾更多的市場份額,不過去年開始有消息稱英特爾將會推遲Meteor Lake處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