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MINI COOPER EV无伪谍照曝光 有望年内正式亮相

4月4日消息,日前,有外媒公布了一組全新MINI COOPER EV的無偽諜照,新車預計將于年內正式亮相,并在2024年上市銷售。
這次曝光的諜照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新車的細節,新車在外觀上將會延續MINI一貫的風格,采用了小巧緊湊的身形,依舊是四輪四角的設計,前臉則采用了大尺寸格柵的設計,加上標志性的圓形大燈,辨識度十足。
側面部分,新車采用了懸浮式車頂設計,平直的車頂線條呈現出專屬MINI的獨特視覺效果。造型別致的多幅式輪圈,也提升了車輛的辨識度。至于車尾部分,則依舊是極具標志性的經典設計。
遺憾的是,此次諜照沒有透露內飾方面的信息。至于動力部分,全新MINI COOPER EV預計將會提供40kWh和54kWh兩種電池容量,續航里程386km起,并有望提供更高續航車型可選。新車可能會僅提供單電機這一動力選項,但在未來,可能會有高性能JCW版車型。關于新車的更多信息,我們將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
中新社香港7月3日電 (記者 戴小橦)畢馬威3日表示,根據最新發表的《中國內地與香港IPO市場2025年度中期回顧》,香港IPO市場在2025年上半年錄得自2021年以來最強勁的表現,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219宗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
畢馬威表示,香港IPO市場于2025年上半年強勢反彈,共錄得42宗新股上市,集資額達1071億港元,按年分別升40%及700%。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219宗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較2024年12月31日的86宗增長逾一倍,而其中主板上市申請宗數達破紀錄的210宗。
畢馬威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經濟市場及生命科學主管合伙人朱雅儀表示,香港資本市場近年更趨多元化,吸引大量高科技及生物科技企業來香港上市,成為香港IPO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
畢馬威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組主管合伙人劉大昌表示,2025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場有望持續增長,預計全年IPO數量將錄得逾100宗,集資額超過2000億港元,若大型項目順利推進,更有望挑戰2500億港元。(完) 【編輯:惠小東】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俄語頻道報道,當地時間7月1日,俄羅斯烏德穆爾特共和國行政長官布列恰洛夫表示,烏德穆爾特共和國首府伊熱夫斯克一家企業遭到烏克蘭無人機襲擊,造成3人死亡,三十余人受傷。
據報道,布列恰洛夫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文稱:“目前,已有35人住院,其中10人情況危急。”
BBC烏克蘭頻道消息人士透露,遇襲企業正在為俄國防部生產防空導彈系統。 【編輯:陳海峰】
中國科學院航空遙感中心組建40周年 已建成國際先進水平空中實驗室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航空遙感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正高級工程師潘潔表示,經過40年發展,該中心現擁有4架航空遙感飛機,實現中國大型航空遙感系統從無到有、從引進到自主研發的跨越,已建成具有多載荷同時裝載能力和協同作業能力的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級空中實驗室。
2025年是中國科學院航空遙感中心組建40周年,7月1日,由中國科學院空天院組織舉辦的“尋蹤空天記憶——中國科學院航空遙感中心四十周年檔案主題展覽”在北京正式展出,潘潔在展覽上作出上述表示。
此次展覽主題為“發展歷程與創新之路”,以照片檔案與科研檔案為載體,共展出400余件檔案,講述中國航空遙感事業從拓荒探索到技術突破的發展歷程,并系統呈現以新舟60遙感飛機為平臺的中國新一代航空遙感系統項目自主創新的歷程。
本次展覽還通過豐富的圖文檔案,生動呈現航空遙感中心在國家重大應急減災任務中發揮的技術支撐作用,充分展現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
中國科學院航空遙感中心首任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和早期“獎狀”遙感飛機機組成員還特別捐贈多份手稿與珍貴歷史照片,為展覽注入更多元素。
潘潔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科學院航空遙感中心的歷史脈絡,并激勵新一代科研力量增強對中國航空遙感事業發展的認同感與未來創新的使命感,為國家遙感科學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多更大貢獻。
據介紹,航空遙感配置靈活、分辨率更高,是對地觀測體系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實施國家信息化戰略、建設數字中國的關鍵數據源,也是空間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的重要技術驗證平臺。中國科學院1985年4月組建航空遙感中心,成為中國遙感發展史上重要里程碑。(完) 【編輯:李潤澤】
中新社上海7月1日電 (繆璐 陳惠晗)“我希望內地企業未來繼續用好香港‘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在香港探索不同的商機,并透過香港拓展海外市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以下簡稱“香港駐滬辦”)主任蔡亮1日晚間接受采訪時表示。
當晚,香港駐滬辦在上海舉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周年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多面香港 無限可能”,現場設計了互動展區和打卡點。
互動區以香港工業品牌旅游、維園市集、添馬紫花風鈴木園、特色社區之舊城中環深度游等此前香港推出的9個旅游熱點項目為主軸,設計上搭配中央政府贈送香港的大熊貓,讓觀眾感受到一個深入、立體、有趣味的多面香港。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擁有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紐帶,在對外開放的進程中留下了鮮明的印記。眼下,特區政府正積極采取措施,著力鞏固“超級聯系人”角色,強化“超級增值人”功能。
蔡亮表示,香港駐滬辦在傳統投資推廣組的基礎上,特別成立了出海專組,“協助內地企業在香港低稅率和相關扶持政策的幫助下,更低成本和便利化地‘走出去’,開拓海外廣闊的市場,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她期望,滬港兩地未來在經貿、創科、文化、青年發展等多個方面繼續鼎力合作,共赴雙贏。(完) 【編輯:李潤澤】
中新網廣州7月1日電 (記者 孫秋霞)廣州市荔灣區第九屆僑胞季(系列)活動及閉幕式6月30日在粵劇藝術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以“桑梓情深 英才薈萃 逐夢未來”為主題,海外僑領、僑商代表及各界嘉賓200余人共赴這場融合文化傳承、經貿合作與民生服務的僑界盛會。
圖為“南國小紅豆”現場展演。廣州市荔灣區委宣傳部 供圖
作為羊城的西門戶,荔灣曾是本土民眾漂洋過海移民外國的出發地。由荔灣為中心形成的粵菜、粵語、粵劇成為海外華僑心系桑梓的精神紐帶。荔灣還是華僑和歸僑僑眷定居廣州的主要區域,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華僑回國投資掀起一股熱潮,許多華僑在廣州置業、創業,促進了廣州的城市發展。
活動當日,“情暖僑心 高山流水覓知音”文化游園活動率先啟幕,百年僑史主題展呈現荔灣僑界先賢投身民族復興的壯闊歷程。暨南大學副教授龍楊志為本次僑胞季活動創作組詩《西關百年僑史敘事》,巧妙融入銅錢、中藥、船票等元素,串聯起百年間華僑在商貿、醫療、移民及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僑史敘事。
在投資環境推介環節,荔灣區協作辦以“三大平臺”為核心宣傳推介荔灣區的區位優勢、產業規劃及投資機遇,聚力招商引資,立足荔灣資源優勢,吸引優質企業和高端人才進駐。在隨后的圓桌分享會上,廣東僑青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葉志海等從不同維度分享他們的見解和洞察,給新僑人才創業以更多的啟發和靈感。
圖為“扎根荔灣 筑夢未來”圓桌分享會。廣州市荔灣區委宣傳部 供圖
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庫主席莊守堃告訴記者,荔灣文化氣息濃厚,既有傳統商業,也發展了新興產業。“許多香港研發機構希望在內地發展,我覺得荔灣是一個很好的平臺。當前香港推動低空經濟力度非常大,我們正在推動低空安全領域的‘灣區標準’落地,以便加強粵港澳三地合作。”
奧地利粵商會會長黃伯華從1986年便到奧地利發展,此次他特意來到廣州,尋求新的合作機會。他說:“廣州的投資環境非常好,政府非常包容和開放。荔灣有很多傳統批發市場需要提升,恰好奧地利有許多‘隱形冠軍’企業,我打算將奧地利的一些高科技引入荔灣。”
新加坡林氏總商會會長林仁華一直比較關注機器人、AI以及智能養老領域。他表示:“中國與新加坡在高科技領域有很多合作機會,我們希望將中國優秀的機器人企業帶到新加坡,同時也將合適的新加坡企業引入廣州。”
據悉,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多項引智引資項目簽約和友好共建儀式,在荔灣區僑聯見證下,多家僑企簽訂意向投資或者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項目落地;荔灣區僑聯攜手荔灣區委人才辦、暨南大學創業學院、創金公司共建“荔灣區大學生新僑人才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探索大學生新僑人才創新創業扶持新模式。(完)
【編輯:付子豪】“青年者,國家之魂。”過去、現在、將來青年工作都是黨的工作中一項戰略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編輯:張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