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频内存不再是梦想:AMD锐龙7 9800X3D已支持DDR5

AMD與英特爾是目前X86領域的王者,基本上大家購買CPU都是選這兩家的產品。從綜合實力上來看,AMD以及英特爾的處理器都處于伯仲之間,不過對于內存用戶來說就不一樣了,一般來說英特爾平臺對于高頻內存的支持要比AMD更加出色,不過根據最新的測試結果,AMD即將發布的銳龍7 9800X3D處理器不但在綜合性能上有著出色的表現,并且對于超高頻內存的支持也十分出色,目前已經有DDR5-8800的內存在這個平臺上穩定運行。
目前有用戶已經拿到了銳龍7 9800X3D處理器,并且基于ROG X670E主板進行了測試,采用了芝奇的Trident Z5發燒級內存,默認頻率為8000MHz,在順利通過8000MHz之后,該用戶就對這款內存進行了超頻,結果能夠在8800MHz頻率下穩定運行,此時CL值為40,電壓達到了1.54V,盡管電壓相當高,但是對于這款內存來說能夠通過RunMemtestPro穩定性測試也是一個值得振奮的事情。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AMD的處理器對于高頻內存的支持力度只能說一般,因此大家更加愿意使用英特爾的處理器從事內存超頻的工作,甚至在部分時候即使采用XMP設置也不能讓超高頻內存在AMD平臺上穩定運行。而如今DDR5 8800內存可以在銳龍7 9800X3D處理器環境下通過測試,說明AMD新一代的X3D處理器對于內存的支持十分地給力。大家也不用太擔心內存不能在新處理器上高頻率運行。畢竟對于游戲玩家來說,DDR5-6400就已經足夠使用。
相關文章
中新網武漢7月3日電 (記者 武一力)“2025湖北(武漢)·韓國未來合作交流會”3日下午在武漢舉行,中韓兩國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聚焦氫能主題交流探討,尋找合作機遇。
據悉,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載體,是中韓兩國正積極培育的未來替代能源。不僅可作為汽車燃料,更可應用于電子設備等多元產業。
湖北省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章笑梅介紹,湖北是中國最早開展氫能產業研發和應用的省份之一,形成了“研發—制氫—儲運—應用”的全鏈條發展格局,正建設成為中國重要氫能樞紐。同時,武漢是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注冊登記和結算中心,正在加快打造全國碳市場中心。
大韓民國駐武漢總領事館總領事河成柱介紹,韓國在氫能汽車及燃料電池商業化技術領域享有國際認可,正大力推動氫能產業技術競爭力強化及基礎設施擴建,希望韓中氫能企業能成為優質合作伙伴。
活動期間,近20家中韓氫能領域潛力企業進行一對一洽談。卓屹新能源技術(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麗玲與多家韓企進行了交流,她認為,韓國在氫能應用、低碳環保技術等方面經驗豐富,中國具有電解水制氫技術等突出優勢,中韓企業能夠實現技術互補,推動氫能技術轉型升級和更廣泛的應用。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正持續發掘在氫能生產、儲運、應用等全產業鏈中能與中國企業合作的韓國企業,積極支持韓國和中國企業在包括加氫站在內的綜合能源站、特種車輛搭載氫燃料電池、利用氫燃料電池為家庭供電等多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中國區本部長黃在元說。
據悉,“湖北·韓國未來合作交流會”已成功舉辦十屆,雙方圍繞環保、物流、農業、新能源等主題開展交流研討、企業洽談,成為推動鄂韓交流合作的機制性品牌。(完) 【編輯:惠小東】
- 不久前,確善能新鏡頭Voigtlander福倫達)ULTRON 75mm f/1.9 SC/MC VM照片曝光,與其一同發布的還有2支卡口鏡頭,總數達4支。Voigtlander ULTRON 75m2025-08-02
小鵬G9在熱點科技2022五星獎頒獎盛典中榮獲:年度優秀產品獎
2022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大家面對了一種全新的形勢,但是在種種困難下,家電、手機、影像、PC、健康、汽車、影音各個行業依然為消費者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新品,繼續服務消費者,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在如此2025-08-02祝賀雷神G70手柄在熱點科技2022五星獎頒獎盛典中榮獲:年度優秀產品獎
2022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大家面對了一種全新的形勢,但是在種種困難下,家電、手機、影像、PC、健康、汽車、影音各個行業依然為消費者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新品,繼續服務消費者,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在如此2025-08-02東西問|皮特·赫爾曼:人工智能,是人權進步的助推器還是絆腳石?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題:人工智能,是人權進步的助推器還是絆腳石?
作者 皮特·赫爾曼(Peter Herrmann)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
一般而言,法律的核心,在于設定抽象的規則,提供普遍適用的解決方案。它試圖用概括性的語言,回應紛繁復雜的現實問題。這一點在人權領域尤為突出,因為人權所關涉的對象,規模龐大、背景多元。
2020年1月10日,以“有家·有愛·有夢想”為主題的2020年“夢想驛站”活動在重慶火車北站開啟。圖為法律服務機器人為春運旅客提供咨詢服務。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理解人權及人權法,不能脫離社會經濟基礎與歷史脈絡。但我們必須承認,物質條件的保障是基石,人首先要解決溫飽,才能考慮其他權利,這些因素相互關聯,并非孤立存在。放眼全球,不同國家、地區和大陸之間,物質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有些地區高度發達,有些則連基本生存需求都難以滿足。然而,物質條件相對落后的地方,或許在其他方面擁有極其寶貴的特質,這些特質深刻影響著當地人權的解讀與實踐。
顯然,各方都有所長,亦有所短。關鍵在于,各國、各地區應攜手合作,共同制定具體的規則。中歐在人權領域設定共同目標,這很重要,但我們應該看得更遠,將其視為關乎人類共同未來的議題。眾說紛紜中,“合作”尤為關鍵。我們必須摒棄為一己私利而進行的無謂競爭。“一帶一路”倡議和“金磚國家”合作,正是朝此方向邁出的堅實步伐。歐洲尤其需要認識到,生活絕非魯莽的個人冒險,而是與社會責任息息相關。
2025年6月11日,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開幕式暨全體大會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圖為會場外數智四川蜀里安逸會客廳的“大熊貓”吸引外國嘉賓合影拍照。 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在此背景下探討人工智能在人權法律領域的作用,需區分立法系統的不同視角、角色與功能。從法理學角度看,人工智能的抽象性似乎為理解抽象的人權概念提供了完美工具。作為工具,它并不會取代傳統的制衡機制,但能提升效率,讓某些應用在技術上更便捷。然而,人權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其真正意義源于具體實踐和“客觀共情”,必須將其置于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獨特性中考量。
我們面臨的問題在于,如今的人力資源問題被越來越傾向于從制度和程序層面審視。人工智能或許有助于解決這類技術性問題,比如確保制度連貫性、優化管理流程。但風險也隨之而來:它可能將我們進一步推向形式主義的法律實證主義深淵,從而忽視最核心的問題——正義本身。
2025年4月30日,在福建福州舉行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現場,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展位的人形機器人模擬自主完成變電站巡檢情景。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人工智能可以成為推動合作的重要工具,但關鍵在于,它只應作為技術手段和工具使用。當下,隱私保護、數字鴻溝等問題同樣緊迫。只要全球尚未形成統一、清晰的現實圖景,而階級與權力結構又不斷分化著現實認知,我們就必須慎用普遍性概念,同時嚴格管控AI的應用。
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對通常被稱為“第四代人權”的數字人權構成潛在威脅。這一代人權的核心,是將人權視為保障人類“社會性存在”的維度。世界并非非黑即白,但可以說,歐洲文明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了社會責任和社會性,轉向了對個體和利益的過分強調。而在中國,“和諧”哲學仍占主導地位。
這意味著人與自然被視為一體,同屬宇宙不可分割的部分。兩者密不可分,不存在單方面的剝削。人工智能作用的關鍵,在于其背后的應用哲學。它能解答問題,但人類仍需要提出、設計問題,這正是人工智能無法代勞的。因此,諸如“2025·中歐人權研討會”這樣的交流平臺,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認為,雙方可以在此領域相互借鑒。在增進共同理解的基礎上,將AI發展為追求正義的工具,并探索善用之策。但必須清醒認識到:機器不會主動發問。就我個人教學經驗而言,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恰恰是核心目標,盡管這比單純講授法律條文和行為規范耗時更多。
人工智能的積極意義,應在于彌合社會鴻溝,促進對“第四代人權”的共識。合作需要通過不斷提問和深化理解來實現。當AI在這方面尚力有不逮時,“金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等合作機制或能扮演關鍵角色。(完)
作者簡介:
皮特•赫爾曼。作者供圖
皮特•赫爾曼(Peter Herrmann),現任中南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全職研究員、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2023年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曾任職于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在德國柏林批判理論研究所等若干歐洲學術機構兼任學術職務,任多家國際學術期刊學術委員會委員。參加歐盟委員會、經合組織等主辦的研討會30余次,十余次參加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國內人權學術會議并做主旨發言。出版Human Rights-Looking for the Future系列叢書。依托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創辦“HRUG”(Human Rights: Universal and Global) 人權學術小組和“HRUG”人權研究網站,迄今已發起、組織數十次學術交流活動。
【編輯:胡寒笑】Imagination發布IMG DXT GPU:為移動玩家帶來可擴展高級光追技術
目前光線追蹤技術已經在諸多游戲中得以應用,尤其是在PC游戲中更是如此,而在主機游戲中,包括索尼PS5以及微軟Xbox Series X也已經增加對于光線追蹤游戲的支持,不過在移動游戲市場,由于GPU機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