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狂加,还有美国车敢进口到中国卖?林肯领航员即将上市

在美國亂揮關稅大棒,中美之間關稅已經是“逗你玩”的情況下,美國進口汽車在國內的處境就非常尷尬。甚至像特斯拉就干脆在國內停供美國生產的Model S及Model X車型。而在這樣一個混亂局面下,竟然有款進口美系車,要在國內“逆行”上市,它就是新款林肯領航員。
日前,林肯官方公布,新款領航員將在上海車展期間上市。新車為領航員的第五代車型,產地為美國,在2024年的廣州車展已經進行過亮相。
外觀方面,新款領航員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中網尺寸加大,貫穿式日行燈橫貫左右。而在車身尺寸上,新款領航員標準版車長超過5.3米,長軸版車型長度更是超過5.6米,超長的車尾看上去頗具美式全尺寸SUV風格。
車尾方面,新款領航員采用了全新的貫穿式尾燈,說實話這個尾燈看著和小鵬P7+有點相似。另外領航員還采用了高端SUV車型非常喜歡使用的天地尾門,大大增強了實用性。
內飾部分,新款領航員引入了SYNC 4系統,超大的環形帶魚屏看上去很有特點。另外中控上保留了一塊獨立大屏,雙屏的設計看上去科技感十足。
作為美系全尺寸SUV的標志性車型,新款領航員的產品力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在目前關稅政策環境下,這么一款高價、大排量美國進口車要在國內市場上市,多少是需要一點勇氣的。在今年3月份,林肯針對目前在售的第四代領航員就有過一次低調調價,全系上漲10萬元,那新款領航員到底會賣多少錢?上海車展上一切就將揭曉。
相關文章
中新社香港7月3日電 (記者 魏華都)香港特區政府土地注冊處3日公布,6月份送交土地注冊處注冊的所有種類樓宇買賣合約共7271份,較上月增加12.9%,比去年同期增加38.6%。
7月3日,香港特區政府土地注冊處公布,6月份送交土地注冊處注冊的所有種類樓宇買賣合約共7271份,較上月增加12.9%,比去年同期增加38.6%。圖為西九龍的私人住宅樓。(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上述買賣合約中,住宅樓宇買賣合約占5955份,較上月增加16.7%,較去年同期增加54.4%。6月份樓宇買賣合約總值664億港元,較上月增加33.2%,較去年同期增加61.6%。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中美關稅“休戰”、拆息回落減輕買家供樓負擔,刺激整體樓宇買賣反彈。受惠于西沙新盤熱賣錄得多宗登記,6月份一手私人住宅買賣成交逾2000宗,為近3個月最高。(完)
【編輯:胡寒笑】- 根據外媒的報道,谷歌Pixel A系列手機此前一直以較高的性價比而受市場歡迎,但近期卻不斷發生電池相關的安全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安全。早在去年12月份,就有Reddit用戶稱,自己的Pixel2025-08-02
- 今天上午,盧偉冰發文為小米Civi 5 Pro預熱,號稱Civi系列將要在體驗上全面對標iPhone標準版。而即將發布的Civi 5 Pro,內部代號就是“小15”,在影像、性能、屏幕、電池等關鍵體驗2025-08-02
為高效創作提供強勁性能:佰維攜存儲設備亮相2025 China P&E
對于創作者來說,想要實現高效的創作,強勁的性能顯然少不了,特別是如今AI大行其道,海量的AI模型層出不窮,想要高效的AI創作,還需要在存儲性能上狠下功夫。這樣才能配合強力的GPU以及CPU來不斷地提升2025-08-02日本派出的談判代表,再次空手而歸。
兩個多月內第七次訪美,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為爭取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面,特意延長行程,卻連人都沒見到,談判也無疾而終。
赤澤亮正剛回國,美國總統特朗普便發難,稱“日本被寵壞了”,“美國接受了日本數百萬輛汽車,這不公平”。隨后有消息稱,美方將擱置與日本的磋商,轉而優先與印度等其他國家推進談判。
4月16日,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在白宮佩戴“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帽子。此后有日本媒體形容,日本政府為關稅談判“招數盡出”。
距離美國設定的“對等關稅”暫停期限7月9日,僅剩不到一周時間。
英國與美國率先簽署所謂“框架協議”,但并未解決最核心的鋼鋁關稅問題,被認為是象征性成果;歐盟陷入“簽還是不簽”的猶豫,既要顧及內部平衡,又要提防美方翻臉;加拿大與美國剛達成共識,特朗普便以“數字稅”為由威脅終止磋商,最終加方選擇讓步。
談不攏,談不下,談了也可能被反悔,成了各方與美方貿易談判的現實寫照。
彭博社在最新一篇報道中這樣形容,在暫緩實施“對等關稅”的3個月時間里,白宮看來無法實現全面重構全球貿易格局的目標。
盡管特朗普的高級顧問們表示,預計多達十幾份協議將在7月9日截止日期前完成。但外界普遍預期,這些所謂“協議”多半只是框架文件或空洞承諾,真正的細節談判還遠未到來。
杜克大學教授蒂姆·梅爾表示,白宮或將宣布一些被稱為“貿易協議”的文本,但并不符合人們對這一術語的普遍理解。
7月9日即將到來,市場不安情緒已開始彌漫,美國政府內部的矛盾表態,令市場情緒更加不安。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聲稱“計劃很快與10個主要貿易伙伴達成協議”,財長貝森特卻暗示“可能延期到9月”,特朗普則表示“我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直接給所有人發封信,‘恭喜!你們得繳25%。’”
目前,外界難以判斷美國政府是堅持最后期限,還是會予以延長,以留出更多時間進行談判。
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對三里河表示,美國政府官員在談判期限上的不同表態,是內部政策博弈和對外談判施壓的復合產物。
他認為,部分官員釋放“延期”信號是出于對現實的考量——談判仍存分歧、經濟承壓加劇;特朗普是試圖通過制造緊迫感,迫使談判對手讓步,同時穩定國內藍領等群體對其的支持。
然而,談判的不確定性已對市場造成實質性影響。4月以來,美國股市波動放大、債市承壓、美元走弱。
德勤最新報告預計,即便最終達成多個貿易協定、使平均關稅大幅降至7.5%左右, 2025年美國經濟增速仍將低于此前兩年。若談判結果不佳,平均關稅稅率升至25%左右,美國可能在年底陷入衰退,發生新一輪債市動蕩。
美國所謂“對等關稅”以“公平貿易”為名,實則是大行保護主義和單邊霸凌之實。從規則設定到談判節奏,美國政府都在試圖主導、操控局面,但越來越難奏效。
真正的貿易談判,不是比拼誰的嗓門大,而是誰更守規則、講信譽。口徑朝令夕改、規則反復變動,當不確定成為唯一確定時,談判桌上的籌碼在悄然逆轉。
越是訴諸強壓,美國所謂貿易“再平衡”政策工具,非但難以奏效,反而成為信任流失、市場分裂的放大器,失去大國分量和國際影響力。
(“三里河”工作室)
【編輯:胡寒笑】- 商業媒體“晚點LatePost”今天發布了與美的董事長方洪波的獨家對話采訪,在采訪中方洪波談到了與小米有關的內容,稱小米進入家電行業是好事,并且美的還對小米做了十幾萬字的研究報告。在采訪中,方洪波提到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