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大紅大紫的AI,或許大部分的消費者還是以娛樂為主,比如說使用SD進行AI生圖,或者使用ChatGPT來消遣生活,以及從事一些文檔整理等功能。不過目前隨著AI的快速發展,除了上述這些娛樂軟件外,許多工業軟件或者渲染軟件也開始使用AI來提升工作效率。不過相比較消費級PC,工作站對于AI的需求就更加急迫,并且對CPU等硬件要求也更高。工作站類別的AIGC意味著CPU需要擁有全大核、高性能、內嵌AI加速器、大內存支持、高擴展等特性,畢竟廠商更多的是將工作者PC拿來模型訓練而不是推理,而英特爾全新的至強W系列處理器就是為工作站級別的AIGC特別打造。
英特爾介紹了AI的發展與展望,目前AI的發展經過了機器學習以及深度學習,目前已經來到了AIGC的階段,而未來隨著AI的不斷發展,AI將會來到AGI階段也就是人工通用智能,意味著AI將可以實現自我學習,自我改進,已經和普通人的智慧相差無幾,而想要實現AGI,需要的參數量則成倍提升,與現在相比差了幾個數量級。伴隨著AIGC的發展,我國企業也將AI應用到實際生產與應用之中,企業采用率達到了15%,市場規模大約為14.4萬億元人民幣。
而隨著AIGC的進步,AIGC的模型參數也越來越大,例如微軟的MT-NLG擁有5300億個參數,而谷歌Gopher則擁有2800億個參數,廠商基本上需要數千塊計算卡,花費數天的時間打造一個模型,而且除了CPU之外,GPU也需要加入到訓練之中,如何協調CPU與GPU之間更加高效的算力成為了廠商們的挑戰目標。而英特爾最新推出的至強W處理器便是針對目前極其火爆的AI市場所特別打造的處理器終端。
首先是核心數,至強W處理器擁有16-32個核心,相比較至強可擴展處理器頻率更高, 能顧帶來出色的多線程性能,此外還內置了AI指令集,在AMX加速條件下實現最高4倍的AI性能提升,而且在內存支持上則支持4通道內存,容量達到了4TB,從而為大模型的數據吞吐提供充裕的帶寬,而ECC內存又可以讓大模型在訓練以及調整中處于穩定狀態,不會造成錯誤。
針對目前大紅大紫的GPU計算卡,英特爾至強W處理器最高支持112條PCIe 5.0 通道,可以讓4塊計算卡全速工作,來讓AI訓練更具效率,而且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算力的浪費。算力為王的今天,除了算力需要給力之外,更需要算力用在刀刃上,而英特爾稱通過測試多款AIGC應用,借助過去處理器開發的經驗,最終認為至強W處理器的參數符合如今AI的發展趨勢,將會為廠商提供高效的算力保證。
作為行業巨頭的英特爾在推出至強W系列處理器之后,顯然少不了與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在本次溝通會上,已經有廠商借助英特爾至強W處理器實現了多款應用的落地。例如璇米科技與英特爾合作,打造出 3D Sport解決方案,實現從視頻采集到邊緣端超低時延運動數據重建和生成。從而幫助運動員能夠精細化管理提供海量的數據支持。而昱格則利用英特爾至強W系列處理器來為影視后期、AI研發和地理信息等提供了高算力服務,當然也確保了數據的安全此外像是智微智能則推出了SYS-60415W GPU服務器,能夠最高支持10塊雙寬度GPU計算卡,借助112條PCIe 5.0通道實現高速的數據傳輸。
2023年算是AI PC的元年,基于AI打造的應用也是層出不窮,而隨著AI模型的越來越龐大,對于算力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而這給了像是至強W處理器更多的發展機會,畢竟在這個算力為王的當今,誰能更加高效地利用算力,提升工作效率,誰就能獲得廠商們的青睞。英特爾至強W處理器顯然在AI市場中具有相當高的競爭力,從而奪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頂: 349踩: 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