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将至 逾620项活动邀大湾区读者共享文化盛宴

相關文章
中新網普洱7月1日電(黃興鴻)7月1日,參加第二屆老撾華裔新生代“游學普洱”活動的44名師生,前往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中學,沉浸式體驗剪紙、中國書法等,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話友誼。
參加“游學普洱”活動的師生分別來自老撾豐沙里省寮中華文學校及南塔省寮龔華文學校。兩所學校學生逾2000人,其中華裔約占30%。
7月1日,老撾華裔新生代展示他們的剪紙。黃興鴻 攝
在普洱市民族中學,該校的師生帶領老撾華裔新生代參觀校園,教他們包粽子、剪紙、寫中國書法,三校師生還分別進行精彩的歌舞及朗誦表演,手拉手共跳團結舞,共話友誼。
寮中華文學校的帶隊老師龔穩書介紹,豐沙里省華人較多,且大部分人的祖上生活在云南。在豐沙里省,華人同樣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此次游學普洱,讓老撾華裔新生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地了解,大家都表示要把剪紙帶回家珍藏。
7月1日,老撾華裔新生代觀摩普洱市民族中學老師寫的書法作品。黃興鴻 攝
來自寮中華文學校的章康稱,她特別喜歡中國書法,在學校會認真學習,回家還會請家人輔導。“今天的活動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中國書法博大精深,行書、草書、楷書等各有特點,但都漂亮。”她說。
普洱市民族中學高一學生馬旭通過當日活動,認識了來自寮龔華文學校的安麗娜等同齡人,并耐心地教他們包粽子、剪紙等。“有機會我也想到老撾旅游,感受不同的人文風情。”馬旭如是說。
7月1日,馬旭(左)與安麗娜(右)展示兩人的剪紙。黃興鴻 攝
當日,老撾華裔新生代還到普洱市博物館、普洱城市規劃與科技館參訪。
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的普洱市“一市連三國”,與老撾、越南、緬甸山水相連。本屆“游學普洱”活動由普洱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辦,6月30日啟動,持續至7月5日,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老交流合作。(完)
【編輯:付子豪】- 在經歷1年多的等待之后,新款Model 3的關鍵信息終于公開。今天上午9點,特斯拉官網公布了新款Model 3的消息。兩個版本,單電機后驅Model 3煥新版,指導價25.99萬元;雙電機四驅Mode2025-08-02
- 蔚來的質量可靠性不如比亞迪?最近,中國汽車質量網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品牌質量排行榜,此次共有34個品牌上榜,但在一些排名上出現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況。咱們先看評價標準,除了各個車型的投訴故障,2025-08-02
蘋果將帶來最激進iPad Pro:實裝M3處理器與OLED屏
蘋果除了iPhone之外,作為平板電腦翹楚的iPad也可以說占據了整個平板市場的半壁江山,而蘋果也愿意在iPad上堆出更強的料,從而滿足硬件發燒友對于性能的極致追求,事實上相比較iPhone,iPad2025-08-02中新社金邊7月1日電 題:“中文熱”在全球升溫彰顯中國文化獨特魅力
——專訪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宋獨
中新社記者 楊強
“中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不僅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為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增進各地人民對中國的理解與認同搭建了橋梁。近日,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兼柬埔寨院士理事會常務副主席宋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介紹中文傳播在柬埔寨的發展歷程,探析新形勢下中文國際傳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文傳播在柬埔寨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宋獨:柬埔寨中文傳播迄今已有超百年歷史。早期的中文傳播主要是在華僑華人社群中進行。20世紀50至60年代是柬埔寨中文傳播的黃金時代,但在1970年至1990年間一度陷入沉寂。此后,隨著柬埔寨逐步融入全球化進程,與中國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中文傳播實現快速復興。進入21世紀,柬埔寨中文傳播事業更是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熱潮。
需指出的是,這里所提及的中文國際傳播主要包含語言教學(中文教育)和文化傳播兩個方面。在過去的幾年中,柬埔寨的中文傳播呈現以下鮮明特征:
跨領域多元化發展。中文在柬埔寨普及程度近年來顯著提升,不僅是華裔群體在學習中文,越來越多的非華裔柬埔寨人也加入其中,尤其是政府官員、企業職員等。掌握中文能力逐漸成為各類人群提升社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應用性與實用性更強。中文教育不僅僅停留在語言學習層面,更多的是在為柬中兩國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實際需求提供支持。
中文傳播力度更大。以華文學校、孔子學院、各高等院校自主建設的中文院系以及新興華文傳媒等為代表,多方力量推動柬埔寨中文傳播蓬勃發展,中文已成為促進柬中兩國以及東盟—中國文化和經濟互動的重要工具。
當地時間2024年4月2日,柬埔寨國立馬德望大學孔子學院舉辦“體驗少數民族之美,中文增進文明對話”國際中文日系列活動。圖為中國廣西壯族“竹竿舞”表演現場。 中新社發 趙君庭 攝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中文國際傳播在促進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方面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
宋獨:毋庸置疑,中文正在成為促進柬中兩國乃至世界各國與中國互動的重要工具。事實上,我們也看到,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文國際傳播拉近了柬中兩國以及世界各國同中國之間的關系和距離,加深了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有力地促進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和民心相通。
許多時候,我們可能會由于對個人或國家、組織層面的片面認知,產生一種并非客觀真實的看法。但是通過學習對方的語言,了解對方的文化和歷史,我們就會逐漸改變原來的偏見,繼而學會尊重彼此,融洽相處。
近年來,軟實力的概念在國際關系中越來越被重視。面對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通過積極開展中文教育及相關國際傳播活動,增進跨文化理解,有利于促進全球對話與融合。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1日,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柬埔寨賽區決賽在金邊舉行。圖為比賽現場舉行的才藝表演。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中文教育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許多國家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中國文化活動。您怎樣看待這種全球“中文熱”現象?
宋獨:中文教育在全球各地掀起熱潮,其實是全球經濟文化發展趨勢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文作為全球主要語言之一,其學習需求顯著增加,國際傳播范圍也逐漸擴大。這背后有幾個深層次的動因:
首先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文成為各國政府及民間了解中國市場、文化和政策的鑰匙;其次是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吸引著更多國家的人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底蘊;第三是許多國家意識到學習中文可以提升其在國際領域的競爭力和合作能力,尤其是在與中國的商業和文化合作中,中文成為雙方交流的橋梁。
“中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的背后是“中國熱”,不僅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折射世界各國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進行探索和認知的積極態度。
當地時間2025年3月14日,“渝見柬埔寨——‘渝味360碗·沙坪壩火鍋嘉年華’”活動在金邊和重慶同步舉行。圖為金邊活動主會場開幕式。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攝
中新社記者:從當前世界發展形勢來看,您認為中文國際傳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宋獨: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尤其是隨著中國與各方攜手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TikTok等媒體平臺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民眾對“中國理念”的認同,都為中文國際傳播帶來重要機遇和新動力。
挑戰也顯而易見。中文教育的師資培養與儲備不能完全滿足全球中文教育需求,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下,教育如何“因地制宜”實現本土化發展,包括課程內容如何進行本土化創新,教學方式如何進行多樣化嘗試等多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中文國際傳播效果。
此外,如何發揮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新技術優勢,創新敘事方式,以“生活化細節+共通價值觀”破解中外文化差異和傳統傳播模式的局限,尤其是突破一些西方國家意識形態偏見和文化圍堵,推動中文國際傳播在全球范圍內取得更大的成效,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中新社記者:作為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您如何評價孔子學院在促進中文國際傳播方面的意義?
宋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是柬中共建的第一所孔子學院,自2009年成立以來,不斷探索創新發展路徑,注重結合柬埔寨國情和社會需求,逐步形成一套獨特的中文教育模式。截至2024年,共有超10萬名學生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注冊學習,為推動柬埔寨中文教育和人文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和一名國際政治學者,我嘗試通過學術研究為柬中文化交流提供理論支持、搭建學術框架,注重從國際視角來思考中文傳播的意義,通過語言教學和文化交流來增進兩國之間的理解與合作。我們每年舉辦數十場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和學術研討會,助力柬埔寨各界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不僅傳授中文,更重要的是傳遞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以此增進柬埔寨以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理解。(完)
受訪者簡介:
宋獨。受訪者供圖
宋獨(Sok Touch),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柬埔寨院士理事會常務副主席,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俄羅斯沃羅涅日國立大學政治史博士。研究領域涵蓋歷史學、文化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多個方面。代表作包括《柬埔寨與美國、中國和越南的關系》《國際關系:大國眼中的柬埔寨》《新世界背景下的東盟-俄羅斯》等。
【編輯:史詞】英特爾發布雷電5接口:最高120Gbps帶寬,8K與540Hz無壓力
英特爾的雷電4接口已經推出了有一段時間了,只不過和雷電3接口相比,雷電4接口的帶寬并沒有變過,也僅僅是在功率上有所提升,因此許多超高分辨率的顯示雷電4接口并不能完成,特別是8K分辨率下的超高刷新率,而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