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中国公民衷某已获救

相關文章
記者從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應急指揮部了解到,6月30日21時至24時,西峽縣太平鎮、二郎坪鎮遭遇短時極端強降雨,雨量達208.3毫米,過程累計降雨量達225.3毫米,導致下游蛇尾河猛漲,部分設施損毀,有群眾被困。
事件發生后,西峽縣立即組織力量開展救援,2名群眾脫困獲救,8名群眾失聯。目前,獲救人員情況穩定,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已組織各種應急救援力量全力搜救。
強降雨天氣易引發
泥石流、山體滑坡等
山洪地質災害
請提前關注預警信息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
三看
溪流水位急速上升,可能由于上游大量降水引發山洪。
溪流水位驟降與斷流,可能是上游暴雨致山體崩塌阻塞河道,導致斷流。
原本清澈的溪流突然變渾濁,可能是上游暴雨將泥沙、石塊帶入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
一聽
出現異常的山鳴聲,類似火車轟隆隆的聲音或悶雷聲,預兆可能發生山洪泥石流。
發現這些情況應盡快撤離,有機會成功避險!
如遇山洪如何避險自救?
1. 如在山區突然遭遇山洪襲擊,應選擇就近安全路線沿山坡橫向跑開,千萬不要順著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2. 如洪水繼續上漲,暫避處已難自保,要充分利用現有器材逃生。如用門板、大塊泡沫等易漂浮材料捆扎成筏。
3. 如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與當地政府、防汛指揮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及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4. 切勿游泳逃生、攀爬帶電的電線桿塔,防止觸電。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暴雨天氣
需持續防范山洪、地質災害
中小河流洪水、城鄉積澇等
各類次生災害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眾號)
【編輯:惠小東】中新社上海7月1日電 (繆璐 陳惠晗)“我希望內地企業未來繼續用好香港‘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在香港探索不同的商機,并透過香港拓展海外市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以下簡稱“香港駐滬辦”)主任蔡亮1日晚間接受采訪時表示。
當晚,香港駐滬辦在上海舉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周年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多面香港 無限可能”,現場設計了互動展區和打卡點。
互動區以香港工業品牌旅游、維園市集、添馬紫花風鈴木園、特色社區之舊城中環深度游等此前香港推出的9個旅游熱點項目為主軸,設計上搭配中央政府贈送香港的大熊貓,讓觀眾感受到一個深入、立體、有趣味的多面香港。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擁有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紐帶,在對外開放的進程中留下了鮮明的印記。眼下,特區政府正積極采取措施,著力鞏固“超級聯系人”角色,強化“超級增值人”功能。
蔡亮表示,香港駐滬辦在傳統投資推廣組的基礎上,特別成立了出海專組,“協助內地企業在香港低稅率和相關扶持政策的幫助下,更低成本和便利化地‘走出去’,開拓海外廣闊的市場,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她期望,滬港兩地未來在經貿、創科、文化、青年發展等多個方面繼續鼎力合作,共赴雙贏。(完) 【編輯:李潤澤】
中新社上海7月1日電 (謝夢圓)記者1日從洋山港海事局獲悉,2025年上半年,上海洋山深水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402.6萬標準箱(TEU),同比增長7.3%,創下歷史新高;其在上海港的占比達51.9%,成為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持續攀升的主要增長極。
洋山港海事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洋山深水港累計安全進出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4620艘次,同比增長4.6%,其中,18000TEU及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舶靠離704艘次,同比增長1%;內支線集裝箱船舶靠離8803艘次,同比增長6.8%,實現了干線和支線船舶流量“雙提升”,區域集疏運網絡持續活躍。
船舶流量維持高位運行對港口通航能力和碼頭運營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創新舉措方面,2025年上半年,洋山深水港實施主航道“雙向通航”342艘次、“雙窗口離泊”206艘次、“雙套泊作業”1564艘次,航道交通效率、船舶作業時間窗口有效提升,碼頭空置時間、船舶無效在泊時間大幅縮短。與此同時,洋山VTS(即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優化錨地管理舉措,實現錨泊船舶艘次有效擴容,尤其在能見度不良時提前安排船舶拋錨待泊,上半年洋山水域先后經歷近15次大霧籠罩,船舶進出和港口運行基本正常。
內支線船舶方面,洋山深水港實施“雙檔靠泊作業”1081艘次,在此期間,同一碼頭岸線的泊位利用率提高100%,碼頭運營效率大幅提升。(完) 【編輯:胡寒笑】
中新網沈陽7月1日電 (記者 韓宏 于海洋)“優質資源與文創企業對接洽談會”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佩文齋舉行。
本次洽談會由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不僅是搭建高效對接平臺,更承載著復制推廣遼寧省博物館成功經驗、推動遼寧省文化資源系統化、文創化、文創項目規模化、產業化,將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打造成為遼寧省文創產業核心策源地與生力軍的重要戰略使命。
6月30日,“優質資源與文創企業對接洽談會”在遼寧省博物館佩文齋舉行。于海洋 攝
據介紹,遼寧省博物館在文創開發領域取得的成效,特別是其“遼博雅集”項目貫通“研發、推廣、銷售”全鏈條的成功實踐,已成為遼寧省文博單位活化資源的標桿。本次洽談會高度聚焦系統性復制與推廣這一“遼博經驗”。作為重要案例,沈陽故宮博物院深度拆解其IP授權與產品開發全流程,為遼寧省文化機構、文創企業提供可借鑒、可操作的樣板。
此次會議依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強大的資源整合與平臺樞紐功能,加速將沉睡的文物、非遺、地域文化等優質資源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創產品,并通過機制創新與產業對接,助力文創企業實現產品規模化、品牌化、產業化,最終形成“資源文創化、文創產業化”的雙輪驅動發展格局。
會議安排“遼博經驗”及沈陽故宮等成功模式的深度分享,提供從IP挖掘、授權管理、產品設計到市場運營的全流程實戰指南,助力遼寧省文化機構提升資源轉化能力。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將整合所屬博物館、圖書館、非遺中心等機構及重點文化企業的核心文化IP、特色技藝、地域文化符號進行集中推介,打造面向文創企業的“一站式資源池”。
洽談會還設立自由洽談與“一對一”精準匹配環節,資源方與企業可圍繞IP授權、聯合開發、渠道共建等具體方向深入溝通,力求需求與資源精準匹配,力促現場合作意向達成。
本次洽談會既是對遼寧豐富文化寶藏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吹響了遼寧文化產業向資源高效轉化、產業深度融合進軍的號角。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將以此次洽談會為重要起點,充分發揮資源統籌與平臺引領作用,致力于成為“文創產業策源地”,系統梳理、科學評估、創意激活遼寧省文化資源,持續推出高價值IP和創意概念,為產業發展提供不竭源泉。(完)
【編輯:李潤澤】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張煥迪 蕭子恒)“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7月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幕,將于7月3日至10月12日期間對公眾開放。
瑞士駐華大使白瑞誼、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羅文利、本次展覽策展人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莎拉·肯德丁等出席開幕式。白瑞誼表示:“今年正值中瑞建交75周年,是很有意義的一年。我們希望在中國呈現一個足夠代表瑞士的展覽,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創新、科技與藝術這幾個關鍵詞。”
圖為“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現場。蕭子恒 攝
據介紹,本次展覽將科學探索與藝術詮釋完美融合,通過互動裝置、動態雕塑、3D模型和沉浸式影像等形式,將真實的宇宙數據轉化為直觀、生動的視覺體驗。展覽內容涵蓋了從早期天文儀器到現代先進望遠鏡的技術演進、人類與宇宙關系的思考、太空垃圾治理方案以及人類未來的星際生存暢想。
圖為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實驗博物館學實驗室的宇宙碰撞交互界面作品。蕭子恒 攝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瑞士駐華大使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聯合主辦,清華大學天文系與美術學院協辦,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舉辦的首個瑞士展,也是中瑞建交75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完)
【編輯:曹淼欣】中新網7月2日電 據克里姆林宮官網當地時間1日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兩國元首就伊朗與以色列對抗升級背景下中東地區局勢,以及美國對伊朗核設施實施打擊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法國媒體稱,這是兩人自2022年9月以來首次通話。
據報道,普京與馬克龍指出,俄羅斯和法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負有特殊責任,特別是在中東地區及維護全球核不擴散體系方面。雙方強調必須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權利,伊朗應繼續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規定的義務,以及加強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的重要性。
報道稱,兩國元首一致認為,應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及中東地區的其他矛盾。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接觸,以協調各方立場。
報道還稱,在談及關于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前景問題時,普京指出,任何協議都應具有全面性和長期性,應消除烏克蘭危機的根源。
另據法媒報道,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證實,馬克龍和普京同意繼續就烏克蘭危機“交換意見”。目前,兩人的對話“似乎進展順利”。法國總統府還稱,在伊朗問題上,馬克龍和普京也“決定協調努力,并很快進行對話,以便就此問題展開后續行動”。 【編輯:魏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