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称大疆将推扫地机器人,大疆:敬请期待

5月28日消息,據相關爆料,掃地機器人行業又將有新玩家了,這回是大疆。據悉,大疆首款掃地機器人產品已經開始量產,有望6月發布。
爆料稱,大疆研發掃地機器人已經超過四年時間,此次即將上市的將會是一款掃拖一體機產品。實際上,大疆入局這一領域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作為無人機行業當之無愧的王者,大疆在電機和算法上有著極為深厚的技術積累,這兩個,恰巧又是掃地機器人核心的技術需求。電機決定了掃地機器人的清潔效果,而算法,可以解決掃地機器人的避障問題。
而且據爆料者信息,大疆的目標是做空間智能探索者,不僅僅是空中,地面空間也是大疆的目標。只是目前掃地機器人這一領域競爭是相當激烈的,除了頭部的石頭、追覓、云鯨等品牌之外,傳統家電品牌,以及螢石等品牌,也都在深耕這一領域。
數據顯示,前五大品牌市場占有率達到了90%,新品牌突圍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今年各家已經在尋求更多新技術的突破,像是石頭和追覓都引入了機械臂的概念。那作為新玩家的大疆,如何來進入這一領域,并斬獲一定的市場,還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其實關于大疆推出掃地機器人的消息,也不是第一次了,在去年就曾傳出相關消息,大疆也曾回應,不對未發布產品置評,但沒有直接否認。而內部消息人士透露,大疆曾兩次推遲這一新品的發布,原因包括技術迭代,以及市場壓力,大疆還是希望能夠通過進一步地研發,來確保首款產品能夠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隨著此次消息的透露,也有媒體向大疆進行了求證,大疆則回應:敬請期待。如此來看,此次消息屬實的概率極大,至于說這款產品究竟有哪些亮點,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中新網7月4日電 國新辦4日就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負責人關錫璠在會上表示,重大水利工程是江河保護治理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提升防洪減災和供水灌溉能力,修復治理水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將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機制跟著資金走,加大對重大水利工程的支持和改革力度,推動工程高站位謀劃、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運行。
在項目謀劃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印發了水利領域“兩重”建設實施方案,要求加強內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四川向家壩二期等大中型灌區,廣東黃茅峽水庫等大中型水庫,浙中水資源配置等大中型引調水,以及洞庭湖重點垸堤防等長江流域的防洪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分別組織編制中小河流治理、區域排澇能力、水生態治理修復、水文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實施方案,自上而下謀劃好相關重點建設項目。
在資金支持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了水利領域中央投資支持政策,明確了超長期特別國債和中央預算內投資的各自支持領域。中央投資支持比例平均提高約20個百分點,支持范圍擴展到新建中型灌區、中型引調水等工程類型,并將中型工程的中央投資支持比例提高到大型工程的同等水平。截至6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將水利領域年度中央投資全部下達完畢。
在制度建設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統籌“硬投資”和“軟建設”,深入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一是整裝推進,要求各項目整體謀劃、整合內容、整裝建設、整周期維護,確保建成一個、交付一個、上圖入庫一個、運維考核一個。二是統籌銜接,做好防洪工程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銜接,灌區工程與高標準農田建設銜接,骨干工程與配套工程銜接,促進發揮綜合效益。三是投融資改革,公平開放水利基礎設施市場,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具備供水、發電等經營性收益的項目。例如,近期四川引大濟岷、福建上白石水庫等重大工程已公開向民間資本推介。
關錫璠指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繼續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一是完善項目前期工作,優化工程設計方案,深化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二是及早下達中央投資,保障年度建設需求,推動工程順利建設。三是加強建設質量管理,建設優質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四是強化工程運行管護,及時開展維修養護,促進長期穩定發揮效益。 【編輯:劉湃】
“祖傳”中畫幅傳感器,富士實錘GFX Eterna電影機是GFX100 II魔改版
CP+2025期間,富士膠片代表接受了PetaPixel采訪,透露了將于年內推出的GFX Eterna電影機使用了GFX100II同款一億像素傳感器與處理器,實錘它是GFX100II的魔改版本。在去年2025-08-02跟隨華為?OPPO Find X8 Ultra后置五攝,包括多光譜傳感器
OPPO Find X8 Ultra雖然4月才會發布,不過目前官方已經在曝光相關配置。根據OPPO Find系列產品負責人周意保的爆料,OPPO Find X8 Ultra將會后置五攝,并且直接曬出相2025-08-02- 3月10日消息,今天,極氪旗下新車,極氪9X光輝的官圖被曝光了出來。新車是極氪光輝家族的第二款車型,定位全球超豪華SUV旗艦,預計售價超100萬元,將于今年上海車展上全球首發。本次曝光的官圖還覆蓋著較2025-08-02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記者 郎朗)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網絡綜藝創作主題研討7月2日在北京舉辦。本次研討以“‘綜’觀萬象,‘藝’啟未來”為主題,專家學者、網絡視聽平臺代表、節目制作人代表等齊聚一堂,直面行業深層矛盾,為當下的網絡綜藝生態把脈開方,共謀網絡綜藝節目的未來發展。
圖為研討會現場。供圖
數據繁榮下的結構性困境:同質化與變現難
“一邊是每年上線超百檔綜藝,市場規模不斷突破新高的繁榮;另一方面是觀眾吐槽沒有新意,制作方難賺錢、平臺留不住人的焦慮。”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鄭月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網綜生態現狀。她援引數據佐證:2024年國產季播綜藝上線達392部,視聽總時長同比增18%。但繁榮數據背后,是“綜N代占比高達42%,貢獻了74%的有效播放”,“創新模式占比不足20%”。類型重復缺乏創新,過度依賴“明星+話題”以及小成本綜藝盲目跟風,導致內容同質化嚴重,成為生態失衡的首要癥結。
緊隨其后的是嚴峻的商業變現難題。鄭月表示,網綜對于廣告的依賴遠超于其他的視聽產品。然而,廣告主投放卻高度集中于“綜N代”,導致中小內容的融資難上加難,創新的積極性也會因此而減弱”。
虎鯨文娛集團優酷人文總經理王曉楠印證了這一觀察,指出品牌方的變化:“商業品牌變得更加審慎、冷靜,從追求曝光訴求為主導轉變為更加在意節目內容表達的文化深度和專業度。”
此外,鄭月認為,平臺割據進一步加劇了生態惡化。她引用藝恩數據揭示:2024年各個平臺綜藝獨播比例高達92%,頭部綜藝跨平臺用戶重合率不足15%。”
“用戶不是不愛看優質內容,而是被平臺的數據高墻擋在門外。”
破局之道:內容分眾、場景革命、技術賦能
看清楚當前網絡綜藝困境之后,嘉賓們也提出了清晰的突圍路徑,其核心在于內容邏輯的重構。
鄭月認為,面對不同制作體量的分化,創作者們應該使用不同的生存邏輯。“大制作就是要做文化燈塔,要立高度、有扛鼎的本事,比如強IP的延續、高規格的制作、全鏈路的保駕護航。而小綜藝就是要接地氣,要有‘扎心’的本事,聚焦垂直賽道,拍出真實感,硬氣精準用戶的情感共鳴。”
不同平臺的實踐正在印證這一思路。愛奇藝高級副總裁姜濱以紀實綜藝《種地吧》為例,闡釋其“接受現實,才能超越現實”的理念。節目不僅展現少年農耕成長,更延伸出助農實效。姜濱認為:“優質網絡綜藝創作從來都不是速戰速決、立等可取,需要創作更加深入專業、深入行業。而且,優質網綜更多來自非虛構內容創作,這也意味著創作者要擺脫懸浮套路,真正投入對現實的鉆研和了解,才能基于現實、超越現實,成為現象。”
優酷則通過“綜藝+”實現生態價值裂變。虎鯨文娛集團優酷綜藝合作開發部總經理仇穎舉例,平臺節目《風馳賽車手》與品牌合作,將汽車裝備的選購場景接入節目中,實現了從內容種草到消費轉化的即時閉環。她觀察到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用戶從被動觀看轉向主動共鳴,傳播從單點爆發轉變為多元運營,價值實現從依賴廣告邁向生態化營銷,內容制作從追求大藝人、大制作轉而回歸內容價值本源。”
資深主持人張越以自身實踐證明了深度內容的市場潛力。她制作的嚴肅訪談《她的房間》,長達一小時講述農村婦女劉小樣的故事,播出之后,上了30多個熱搜。張越認為:“創作需‘于低處做,向高處行’。劉小樣的表達言之有物,從生命深處發出來的聲音自有力量。
在內容之外,技術也被寄予厚望。鄭月認為,技術可能是破解生態困局的關鍵鑰匙。AI已經成為內容的共創者,虛擬制作等技術正“擴展舞臺物理空間的時間維度和美感層次”。她呼吁“需要不斷跟蹤思考,以技術賦能拉長綜藝產品的生命周期”。
告別流量焦慮的短期逐利,走向協同共生的長期主義是網綜生態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大小有別成為共識,橫豎萬象成為常態”,一個多元共融、韌性強健的“綜藝新宇宙”方能真正啟航。(完)
【編輯:田博群】SU7 Ultra全球首撞?99.99%的車主,駕馭不了1500匹馬力!
小米SU7 Ultra又出事兒了!就在昨天,北京金港賽車場,一輛小米SU7 Ultra在賽道刷圈時,因為轉向不足,失控沖出賽道,撞上了旁邊的輪胎墻。所幸,駕駛者沒有受傷,而因為是賽道封閉場地,也沒有周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