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亚Z50 Ultra发布,极致全面屏搭配85mm长焦,售价3999元起

3月7日,努比亞正式發布了其首款屏下旗艦手機——努比亞Z50 Ultra。這款手機搭載了第四代屏下攝像頭技術,并且在影像上帶來了35mm人文搭配85mm人像光學鏡頭。而在售價方面,努比亞Z50 Ultra起售價定在3999元,在市場中也頗具競爭力。
努比亞Z50 Ultra正面配備了一塊搭載第四代屏下攝像技術的Neovision UDC全面屏,為了實現更加完美的顯示效果,這塊屏幕采用了UDC Pro+獨顯芯片、藍磚排列、獨立像素驅動等技術,保證屏幕顯示的精準性與清晰度。
努比亞Z50 Ultra的屏幕峰值亮度可達1500尼特,最高120Hz刷新率,并且支持1440Hz高頻PWM調光以及UL護眼認證。既然屏下攝像頭可以帶來完美的視覺呈現,那么手機的前置鏡頭自拍效果又是如何呢?
首先在前置拍照方面,努比亞Z50 Ultra采用了定制的1600萬2.24μm大像素傳感器,并且擁有f2.0大光圈,并且輔之以AI超感引擎、圖像超透增強等技術,提升前置鏡頭的拍照成像,以及在視頻通話場景下的畫面通透性。
在后置影像方面,努比亞Z50 Ultra有傳承也有突破。傳承體現在其依然采用了6400萬像素索尼IMX787作為35mm焦段人文主攝,而創新則體現在其配備了6400萬像素85mm潛望式長焦鏡頭,支持了OIS光學防抖,能夠更好地實現人像拍攝。另外努比亞Z50 Ultra還配備了50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等效14mm焦段,并且支持2cm的微距拍攝。
在性能方面,努比亞Z50 Ultra采用了第二代驍龍8處理器,也有UFS 4.0閃存以及LPDDR5X內存,散熱上采用了電競級仿生散熱系統,讓手機在游戲場景性能釋放更加給力。
努比亞Z50 Ultra配備了5000mAh電池,并且支持80W快充,另外手機在開啟游戲空間后可以玩游戲時直接從充電器獲取電力,不為電池充電,從而讓手機減少發熱,穩定游戲幀率。
在系統方面,努比亞Z50 Ultra搭載了MyOS13系統,僅有8個不可卸載應用,主打純凈流暢,并且還新增了時空啟辰超級動態壁紙和攀登者、旅行家行為鎖屏等功能。
努比亞Z50 Ultra提供了夜海、敦煌以及星空典藏版三種配色。在售價上,努比亞Z50 Ultra 8GB+ 256G售價3999元,12G +256G售價4299元,12G +512G售價4699元,16GB+1TGB售價5999元。努比亞Z50 Ultra星空典藏版,僅提供12G +256G版本,售價4999元。
除了努比亞Z50 Ultra,努比亞在本場發布會還帶來了nubia Neovision Glass,這是首款通過德國TUV萊茵和Hi-Res音質雙認證的智能眼鏡。這款智能眼鏡可投射120英寸虛擬巨幕,并且支持0~500°的近視調節,內置了回旋式音倉和立體聲全頻雙揚聲器,可實現與DP協議的移動終端等設備進行連接。在售價上,nubia Neovision Glass定在了2999元,4月份開售。
相關文章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記者 郎朗)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網絡綜藝創作主題研討7月2日在北京舉辦。本次研討以“‘綜’觀萬象,‘藝’啟未來”為主題,專家學者、網絡視聽平臺代表、節目制作人代表等齊聚一堂,直面行業深層矛盾,為當下的網絡綜藝生態把脈開方,共謀網絡綜藝節目的未來發展。
圖為研討會現場。供圖
數據繁榮下的結構性困境:同質化與變現難
“一邊是每年上線超百檔綜藝,市場規模不斷突破新高的繁榮;另一方面是觀眾吐槽沒有新意,制作方難賺錢、平臺留不住人的焦慮。”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鄭月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網綜生態現狀。她援引數據佐證:2024年國產季播綜藝上線達392部,視聽總時長同比增18%。但繁榮數據背后,是“綜N代占比高達42%,貢獻了74%的有效播放”,“創新模式占比不足20%”。類型重復缺乏創新,過度依賴“明星+話題”以及小成本綜藝盲目跟風,導致內容同質化嚴重,成為生態失衡的首要癥結。
緊隨其后的是嚴峻的商業變現難題。鄭月表示,網綜對于廣告的依賴遠超于其他的視聽產品。然而,廣告主投放卻高度集中于“綜N代”,導致中小內容的融資難上加難,創新的積極性也會因此而減弱”。
虎鯨文娛集團優酷人文總經理王曉楠印證了這一觀察,指出品牌方的變化:“商業品牌變得更加審慎、冷靜,從追求曝光訴求為主導轉變為更加在意節目內容表達的文化深度和專業度。”
此外,鄭月認為,平臺割據進一步加劇了生態惡化。她引用藝恩數據揭示:2024年各個平臺綜藝獨播比例高達92%,頭部綜藝跨平臺用戶重合率不足15%。”
“用戶不是不愛看優質內容,而是被平臺的數據高墻擋在門外。”
破局之道:內容分眾、場景革命、技術賦能
看清楚當前網絡綜藝困境之后,嘉賓們也提出了清晰的突圍路徑,其核心在于內容邏輯的重構。
鄭月認為,面對不同制作體量的分化,創作者們應該使用不同的生存邏輯。“大制作就是要做文化燈塔,要立高度、有扛鼎的本事,比如強IP的延續、高規格的制作、全鏈路的保駕護航。而小綜藝就是要接地氣,要有‘扎心’的本事,聚焦垂直賽道,拍出真實感,硬氣精準用戶的情感共鳴。”
不同平臺的實踐正在印證這一思路。愛奇藝高級副總裁姜濱以紀實綜藝《種地吧》為例,闡釋其“接受現實,才能超越現實”的理念。節目不僅展現少年農耕成長,更延伸出助農實效。姜濱認為:“優質網絡綜藝創作從來都不是速戰速決、立等可取,需要創作更加深入專業、深入行業。而且,優質網綜更多來自非虛構內容創作,這也意味著創作者要擺脫懸浮套路,真正投入對現實的鉆研和了解,才能基于現實、超越現實,成為現象。”
優酷則通過“綜藝+”實現生態價值裂變。虎鯨文娛集團優酷綜藝合作開發部總經理仇穎舉例,平臺節目《風馳賽車手》與品牌合作,將汽車裝備的選購場景接入節目中,實現了從內容種草到消費轉化的即時閉環。她觀察到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用戶從被動觀看轉向主動共鳴,傳播從單點爆發轉變為多元運營,價值實現從依賴廣告邁向生態化營銷,內容制作從追求大藝人、大制作轉而回歸內容價值本源。”
資深主持人張越以自身實踐證明了深度內容的市場潛力。她制作的嚴肅訪談《她的房間》,長達一小時講述農村婦女劉小樣的故事,播出之后,上了30多個熱搜。張越認為:“創作需‘于低處做,向高處行’。劉小樣的表達言之有物,從生命深處發出來的聲音自有力量。
在內容之外,技術也被寄予厚望。鄭月認為,技術可能是破解生態困局的關鍵鑰匙。AI已經成為內容的共創者,虛擬制作等技術正“擴展舞臺物理空間的時間維度和美感層次”。她呼吁“需要不斷跟蹤思考,以技術賦能拉長綜藝產品的生命周期”。
告別流量焦慮的短期逐利,走向協同共生的長期主義是網綜生態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大小有別成為共識,橫豎萬象成為常態”,一個多元共融、韌性強健的“綜藝新宇宙”方能真正啟航。(完)
【編輯:田博群】內置23800mAh電池,支持40米激光測距與紅外夜視,這款國產手機夠全能
在前不久的MWC展會上,有外國品牌推出了內置28000mAh電池的手機,可實現待機時長3個月。近日國內東方藍通訊旗下的手機品牌Unihertz也推出了一款三防手機,其內置23800mAh電池,并且支持2025-08-02- 去年的12月28日,小米舉行了一場技術發布會,第一次正式地透露了關于小米造車的更多細節。盡管在會上,小米沒有透露新車SU7的具體細節,但外界依舊是滿懷期待,覺得按照正常的節奏,在新年伊始,就能看到包括2025-08-02
小米MIX Fold 4有望8月亮相:加入衛星通信,或有IP68防水
目前米粉朋友們最為關注的小米新品應該就是3月28日正式亮相的小米SU7新車了,不過手機業務上小米的新機進度也沒有落下,前腳剛傳出小米Civi 4將會首發驍龍8S Gen 3,后腳新款折疊屏MIX Fo2025-08-02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 近年來,在國家大健康戰略的推動下,食藥同源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不僅是養生品增速最快的細分行業之一,也成為大健康產業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
食藥同源主題研討會暨中國食品報社食藥同源研究院啟動儀式29日在京舉行。中國食品報社社長黃國勝在開場致辭中強調,食藥同源食品的崛起,既呼應了公眾“治未病”的健康訴求,亦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力。在產業勃興之際,概念濫用、標準缺位、品質參差等問題亟待破解,全產業鏈同仁既要賡續古方智慧,更需以生物技術、智能制造等創新引擎賦能產業躍升。
作為中醫藥文化與現代健康產業的交匯點,食藥同源理念不僅是“寓醫于食、藥食互濟”的哲學實踐,更是國家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截至2024年,國家食藥物質目錄總數已達到106種。”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原司長高延敏在研討會上指出,要把品質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抓手,精益求精,通過數字智能制造技術,以高品質供給推動食藥同源企業及產業邁向新高度。
“構建食品和保健食品質量標準體系,有助于推動食藥同源產業質量水平提升,優化供給、擴大內需、鞏固外貿,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在更好滿足我國消費者多層次、多樣化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原副主任、黨組成員陳洪俊在演講中提出,要強化標準引領助力食藥同源產業穩健前行。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馬方表示,盡管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存在差異,但二者共同的目的都是糾偏、糾亂以達到平衡代謝,傳統醫學與現代營養學融合下的食補可以減少身體傷害和對藥物的依賴,修復或改善人體功能。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食品營養與功能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范柳萍認為,食藥同源與傳統食品的融合發展,既是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機遇。通過構建“傳統智慧+現代科技”的雙輪驅動模式,可以實現從原料開發到產品創新的全鏈條價值提升。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主任藥師高峰指出,我國自古重視“藥”和“食”的結合,中醫理論基礎為食藥同源提供了理論支撐,他表示,目前,我國食藥同源產業尚面臨沖擊農產品重復、技術投入不夠、專利意識不足等問題,未來應從松綁功能聲稱、增加科技投入、提升營銷品味、加強中醫藥科普宣傳等方面入手,助力食藥同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完) 【編輯:胡寒笑】
- 憑借著“PPT”發車,雷軍“以身入局”,就攪動了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這是網友對于小米造車的“高度評價”。雖然其中不乏調侃之意,但是由此可見,小米SU7也確實是具有超高的人氣和熱度。小米SU7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