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回顾:国补助力,虚惊一场

 人參與 | 時間:2025-08-02 02:20:05

2024年,國內智能家居行業(yè)發(fā)生了不少大事:小米智能家電工廠在武漢奠基開工,一期將建設家用空調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華為宣布全屋智能品牌升級為鴻蒙智家,依托原生智能的鴻蒙系統(tǒng),提供更全面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

圖片 1.png

傳統(tǒng)家電企業(yè)也沒閑著:美的與美團達成戰(zhàn)略合作,計劃將自有零售專賣店拓展至美團平臺;格力渠道改革順利推進“新零售”模式;海爾三翼鳥聚焦智慧家電家居一體化戰(zhàn)略升級,前三季營收高達86億元。

在國家家電補貼政策的推動下,平淡了大半年的智能家居行業(yè)在年底迎來了一片繁榮景象。然而也有廠商曝出裁員傳聞,比如云鯨……

圖片 2.png

從最初的智能門鎖、智能音箱、智能掃地機器人等火爆單品,到如今全屋智能家居生態(tài)解決方案,智能家居產品已經開始深深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那么2024年,國內智能家居行業(yè)出現(xiàn)了哪些亮眼的產品與技術?有怎樣的發(fā)展軌跡?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市場變化:有人歡喜有人憂

雖然最近幾年大家經常說大環(huán)境不好,但得益于新技術的應用,產品的快速迭代,智能家居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一直都有不錯的增長。

根據中商情報網的預測,2024年國內智能家居市場規(guī)模預計將達到7848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比增長約10%。而在近萬億的智能家居市場中,智能家電占到了約80%的份額。

圖片 3.png

大家也可以想一想在2024年自己購入了哪些智能家居產品?小至音箱、門鎖、攝像頭,大到電視、冰箱、掃地機。

雖然智能家居市場大盤在增長,但與我們消費者接觸最多的智能家電產品卻有的增長有的下跌,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電視:以質換量

還記得你上一次打開家里的電視是什么時候嗎?

根據奧維云網的數(shù)據,2024年1至11月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達到2776萬臺,相較去年同期下降2.0%。

事實上從今年的2月至9月,國內電視市場的出貨量每個月都出現(xiàn)了同比下滑的情況。而年底的國補政策可謂是扶大廈于將傾,讓智能電視在10、11月迎來爆發(fā)增長,最終幾乎抹平二、三季度的巨大落差。

圖片 4.png

雖然出貨量微降,但截至11底,2024年國內智能電視零售額已達到1136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5.3%。沒錯,電視出貨量少了,但是銷售額卻出現(xiàn)了兩位數(shù)的同比增長。

而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今年智能電視行業(yè)MiniLED技術成熟,終端產品價格越來越能夠讓國內消費者接受。以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為例,雙十一期間電視零售均價達到了4381元,MiniLED電視的零售額與零售量同比增長300%以上,銷售份額占比接近50%。

圖片 5.png

此外雙十一期間電視平均尺寸達到68英寸。售出的電視尺寸最多的是75英寸,占到了30.5%的市場份額。可以說,在智能電視領域,大屏MiniLED就是2024年消費者最熱門的選擇。

預計在2024年,國內Mini LED電視銷量將會超過300萬臺,同比增幅達到232%。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4000元左右的價位上,雷鳥鶴6 Pro、Vidda X Mini、小米S Mini LED等熱銷的電視產品,也都是以大屏、MiniLED為主要賣點。

圖片 6.png

智能電視品牌方面,國產品牌已經牢牢占據了國內市場,而三星、索尼、夏普以及飛利浦在國內總市占率已經不到5%。

國產品牌中,海信、小米、TCL以及創(chuàng)維是妥妥第一梯隊,單季度出貨量超過百萬。長虹、康佳、海爾以及華為屬第二梯隊,他們在銷量上與第一梯隊品牌有著較大的差距,仍然需要破局。

圖片 7.png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電視產品在2024年表現(xiàn)亮眼,其創(chuàng)新的靈犀指向遙控吸引了眾多消費者,這也讓華為智慧屏的銷量同比增長超50%,累計年出貨量將超過百萬臺。

掃地機器人:強者恒強

之前幾年,智能掃地機器人可謂是智能家居行業(yè)最熱門的產品。市場一片藍海,資本不斷涌入,無論是老牌的科沃斯,還是互聯(lián)網品牌石頭、追覓、云鯨,都憑借各自獨特的賣點吸引到眾多消費者。

圖片 8.png

同樣,掃地機器人行業(y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從邊刷、滾刷、機械臂的設計,到導航技術的升級,再到全能基站承包洗烘拖布等功能,掃地機器人的發(fā)展大大超過了消費者的想象,而市場也面臨著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不過由于國內此前掃地機器人市場滲透率低,因此2024年掃地機器人市場規(guī)模預計同比增長仍能夠高達17%,達到161億元。

在產品方面,智能掃地機器人開始引入AI人工智能技術,讓其具備更強大的自主學習與決策能力,同時掃地機器人也越來越注重設計與高端化。目前市場上3500至4000元依然是掃地機器人的核心主力價位段。

2024年,掃地機器人市場份額排名也發(fā)生了變化。石頭科技通過加快新品發(fā)布節(jié)奏與銷售投入,于第三季度首次在國內市場登頂市場第一。追覓、云鯨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反而是此前長期排名第一的科沃斯,在激烈的競爭中顯出一些頹勢。

圖片 9.png

在此前掃地機器人市場低迷的時候,石頭、追覓、科沃斯等廠商都紛紛開始推出新的清潔產品,比如洗地機,來擴大銷售收入;另外他們還積極出海,在全球市場布局,以提升抗風險能力。

而云鯨此前堅持精品戰(zhàn)略,并且沒有趕上洗地機的熱潮,因此雖然目前云鯨掃地機器人市場份額在國內有所提升,但在年末傳出了裁員的消息。

據了解,2024年云鯨產品銷售額表現(xiàn)優(yōu)異,但營銷成本投入太多,導致經營利潤未達預期。云鯨CEO回應“裁員”傳聞,表示公司集團人數(shù)從1600人降至1400人,是為了提升組織效率。

縱觀如今國內掃地機器人行業(yè),產品已經非常成熟,但是如何促進消費者釋放需求,繼續(xù)擴大市場,是所有品牌都要面臨的問題。

圖片 10.png

我認為隨著線下渠道的鋪設擴大,相信未來幾年的掃地機器人等清潔類產品的增長點,可能會轉移至二三線城市。

此外掃地機器人廠商應該盡快將高端技術下放至2000元價位的掃地機器人,以此來推動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挖掘更多潛在市場。

隨著國內掃地機器人品牌出海,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競爭逐漸進入到白熱化階段。中國掃地機器人品牌占領全球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而掃地機器人海外市場的格局,很大程度上也將影響國內市場。目前掃地機器人品牌有的在自我調整,有的已經慢了別人半拍。

白電市場

相較于電視市場的以價換量,白電市場的飽和度較高,新增需求十分有限,并且為了刺激消費者換新,白色家電在價格上也越加親民。

圖片 11.png

根據奧維云網的數(shù)據,2024年上半年白色家電市場零售量為7774萬臺,同比下滑3.6%,而市場零售額達到了2319億元,同比下滑高達7.0%。好在,下半年在國補政策下,算是讓白電市場久旱逢甘霖。

在空調市場,美的與格力依然擁有斷層式領先地位,華凌與小米的產品則憑借親民的價格、出色的智能性,更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特別是小米,1月至11月小米空調銷量同比增長53%,小米大家電工廠已啟動建設進程,明年小米空調便會實現(xiàn)自主研發(fā)與生產,屆時將給空調市場帶來更多變化。

圖片 12.png

2024年空調產品技術的主旋律主要還是圍繞著智能化、健康、節(jié)能技術來展開。

智能化包括通過對室內環(huán)境、用戶狀態(tài)的監(jiān)測,來智能調整空調參數(shù),另外還有智能的交互,比如通過語音進行功能調節(jié)。

健康化則主要包括新風系統(tǒng)、除菌消毒以及空氣凈化等功能,這些也是消費者在選購空調時的關注重點。

在節(jié)能技術上,環(huán)保制冷劑、新的壓縮機技術、智能控制系統(tǒng),都是空調廠商在發(fā)力探索的方向。

即使在沒有國補的2024年上半年,國內冰箱市場全渠道零售額達到652億元,零售量1936萬臺,相較于去年同期分別增長0.4%與0.8%。

在市場競爭格局上,海爾占據著絕對的市場主導地位,美的與容聲處于第二梯隊,美菱、TCL、小米等品牌占有率并不算高,隨著競爭的加劇,市場排名時長也有變動。

圖片 13.png

在產品方面,冰箱依然是以大容積與嵌入式為市場升級需求點,同時消費者也更注重雙系統(tǒng)、精準控氧、控濕、控溫等功能,保鮮、健康功能則是冰箱最核心的競爭力,也是品牌之間競爭的重點。

在洗衣機市場,2024年1月至8月,洗衣機零售量2437萬臺,同比增長4.3%,零售額高達538億元,同比增長0.2%;干衣機零售量141萬臺,同比增長22.8%,零售額8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4.1%。

不難看出,干衣機在國內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為了滿足消費者對于烘干功能的需求,洗烘套裝已經成為各家廠商的主推產品。

圖片 14.png

目前洗烘市場,依然是海爾、美的、小天鵝等家電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博世、美諾等海外品牌在高端市場也有一定影響力。值得一提的是,掃地機器人品牌石頭科技、追覓等企業(yè)也已進軍洗衣機、迷你洗烘市場,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產品選擇。

智能音箱與智能門鎖

智能音箱與智能門鎖是智能家居中兩個十分熱門的品類,然而如今這兩類產品的發(fā)展卻天差地別。

先來看智能音箱,2024年上半年國內智能音箱銷量805.5萬臺,相較于去年同期下降29.8%,銷售額21.7億元,同比下降33.8%。縱然下半年有國補,但智能音箱市場依然避免不了下跌萎縮。

如果非要說些好消息,那就是2024年上半年100至200元價位的產品銷量同比增長了9%,2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銷量同比增長更是高達32%。

圖片 15.png

目前智能音箱市場,主要由小米、百度以及天貓精靈把控,三家品牌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了95%,小品牌在智能音箱市場生存縫隙越來越小。

在AI發(fā)展如此迅速火熱的今天,智能音箱似乎并沒有借此東風重振銷量。2024年上半年,僅有小度推出了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智能音箱,但市場表現(xiàn)一般。

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發(fā)展歷程中的曇花一現(xiàn),還是至今未能夠真正找到合適的定位呢?希望2025年我們會得到答案。

相較于智能音箱的慘淡,智能門鎖的市場表現(xiàn)就比較樂觀了。

根據數(shù)據顯示,2024年10月國內智能門鎖線上市場銷量達到100.03萬,同比增長高達83.1%,首次單月突破百萬套。目前我國智能門鎖在一二線城市滲透率達到21.3%,三四線城市達到16.5%,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預計2024年國內智能門鎖銷量將突破2500萬臺。

圖片 16.png

在市場競爭格局上,小米、德施曼、凱迪仕等主流品牌合計擁有接近一半的市場份額,而1000元至2499元價位段零售量占比提升明顯。不過國內智能門鎖行業(yè)競爭也十分激烈,價格戰(zhàn)或許在以后會成為常態(tài)。

2024年,國內智能門鎖繼續(xù)探索提升解鎖體驗,帶來更多支持人臉識別、靜脈識別的智能門鎖,另外還有頭部廠商給門鎖帶來AI算法,以此作為賣點。

相較于智能音箱,智能門鎖對于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實用性更強,相信隨著智能家居生態(tài)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智能門鎖還將持續(xù)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

找準用戶需求,智能家居品類再創(chuàng)新

雖然說智能家居發(fā)展至今,生態(tài)品類已經逐漸完善,不過2024年市場上還是涌現(xiàn)了一些十分受歡迎的產品。比如融合了平板便攜性、電視娛樂性,可在娛樂、學習、健身等場景中發(fā)揮作用的閨蜜機,在今年獲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

圖片 17.png

根據洛圖科技的數(shù)據,2024年閨蜜機全行業(yè)市場預估銷售額可以達到15.2億元,全渠道銷量或可突破50萬臺。百度、海信、天貓精靈、KTC、當貝等諸多品牌都投身閨蜜機行業(yè)。

其實閨蜜機這類產品在前幾年就已經有廠商推出,畢竟這類產品并沒有用到什么新技術,而更像是縫合怪,結合了平板、電視等其他產品的優(yōu)點而已。

不過隨著功能與交互體驗優(yōu)化提升,閨蜜機開始在消費者中獲得關注,逐漸擴大市場,這也證明了只要找準用戶需求,重復造輪子也不是不可以。

市場競爭格局

2024年的智能家居市場競爭格力變化并不大,更多品牌是在進行自身的戰(zhàn)略調整,這或許會在2025年給到我們更多直觀地感受。

美的: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總收入達到3203億元,同比增長10%;歸母凈利潤317億元,同比增長14%。

美的向港交所發(fā)布的公告顯示,美的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為:保持科技領先地位;加強用戶直達,提升客戶體驗;通過數(shù)字化實現(xiàn)效率最大化;加強全球化布局;以商業(yè)及工業(yè)解決方案驅動增長。

圖片 18.png

相對應的,我們也可以看到美的為實現(xiàn)戰(zhàn)略規(guī)劃而進行的一些動作。比如在空調蒸發(fā)器與冷凝器制造領域取得一定的技術突破,為空調產品未來的競爭力打下基礎;與美團達成戰(zhàn)略合作,將自有零售專賣店拓展至美團平臺,進一步觸達更多消費者。

此外美的還收購東芝電梯中國控股權,加強在To B領域的影響力;在巴西投資超7億美元正式量產,在海外市場與美國零售商家得寶、加拿大零售巨頭THE BRICK達成戰(zhàn)略合作,拓展全球市場。

海爾: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xiàn)營收2030億元,同比增長2.2%。

在家電市場逆風局的狀態(tài)下,海爾智家強化了海爾、卡薩帝、Leader的品牌協(xié)同,讓海爾在高端市場、年輕人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4年上半年,10000元以上的冰箱與滾筒洗衣機市場,卡薩帝零售額分別占到了39.5%與82.3%。

圖片 19.png

此外海爾三翼鳥場景定制與交付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在2024年前三季度,三翼鳥實現(xiàn)門店零售額86億元,同比增長10%。目前海爾智家App月活躍用戶數(shù)已超過1000萬,同比增長超過35%,這也表現(xiàn)更多用戶在關注、使用海爾三翼鳥智能家居。

格力: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1467.2億元,同比下滑5.34%;凈利潤219.6億元,同比增長9.3%。

格力主營的空調業(yè)務十分強勁,營業(yè)收入占比接近80%,而第三季度空調銷量以及其他業(yè)務營收的下滑,導致營收出現(xiàn)同比下滑,不過凈利潤表現(xiàn)還算不錯。

2024年,格力依然是傳統(tǒng)家電企業(yè)中最常上熱搜的。王自如的離職,董明珠的采訪,都讓格力一次次進入到大眾的視野之中。

圖片 20.png

當然,對于格力自身來說,最重要的是格力電器的渠道改革在全國各省已經基本到位,通過削減渠道層級,格力經銷商如今可以直接通過網批平臺直接提貨,而格力對于產品價格的管控能力也進一步增強。

不過后續(xù)如何繼續(xù)保持與經銷商的盈利能力,將線上與線下渠道平穩(wěn)融合,依然是格力需要思考的問題。

雖然格力空調業(yè)務很強,但面臨的挑戰(zhàn)也越來越大。2024年1月至10月,格力空調的內銷量同比降低10%,但小米空調全面銷量卻同比增長高達66%。另外還有美的、海爾等老對手持續(xù)與格力競爭。

未來格力在穩(wěn)住基本盤空調業(yè)務的同時,還是要繼續(xù)增強其他多元化業(yè)務,比如生活電器等等,盡快找到空調業(yè)務外強力的增長點。

小米:2024年小米家電銷量增長迅猛,空調增長66%,冰箱增長48%,洗衣機增長65%,空氣凈化器增長30%,智能門鎖增長39%。

除此之外,小米在年底還宣布在武漢的智能家電工廠正式奠基開工,一期將聚焦空調品類。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小米在智能家居業(yè)務上的戰(zhàn)略轉變。

以往小米在智能家電方面是采用輕模式+輕代工的組合,基本上是小米出設計方案,讓生態(tài)鏈公司生產,以互聯(lián)、智能化為賣點,通過小米品牌背書、小米線上渠道獲得流量與客源。小米因此也常被外界評價為沒有工廠、沒有技術、貼牌。

圖片 21.png

而小米家電工廠的建設,意味著小米將進一步提升家電產品的自研自產能力,增強對家電品質的掌控力。隨著小米SU7在市場上大獲成功,小米人車家全生態(tài)戰(zhàn)略初具成效,小米智能家居也迎來新的發(fā)展階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近期還在GitHub上開源“Home Assistant米家集成”項目,絕大多數(shù)米家設備都將支持在Home Assistant平臺上管理與控制。小米邁出這一步,可以說是把格局打開了,有助于推動智能家居行業(yè)朝著開放互聯(lián)的方向發(fā)展。

華為:在智能家居行業(yè),華為HarmonyOS Connect生態(tài)已經有超過2900家品牌,鴻蒙智聯(lián)生態(tài)設備數(shù)量已經突破5.6億。

與小米逐漸轉向自己來做產品不同,華為依然是選擇構建底層系統(tǒng)生態(tài),讓合作伙伴去做產品,從而讓消費者在鴻蒙生態(tài)中有更多選擇。2024年,華為智選依然聚焦于中高端的核心用戶,幫助鴻蒙智聯(lián)生態(tài)合作伙伴去做出好的產品。

圖片 22.png

在2024年鴻蒙智聯(lián)伙伴峰會上,華為設置星閃展區(qū),展示搭載星閃技術的智能設備。在華為的推動下,支持星閃技術的廠商越來越多,產品也越來越多。星閃技術與鴻蒙系統(tǒng)的深度融合,未來將更有利于鴻蒙生態(tài)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及協(xié)同工作。

在鴻蒙原生系統(tǒng)發(fā)布之后,華為也很快著手在智能家居領域的調整。11月26日的華為Mate品牌盛典上,何剛宣布“華為全屋智能”升級為“華為鴻蒙智家”。

很顯然,未來華為智能家居生態(tài)將以鴻蒙原生系統(tǒng)為核心,不出意外鴻蒙原生底層強大的互聯(lián)能力、AI能力、智能語音交互能力,都將賦能更多鴻蒙生態(tài)的智能家居產品。

以舊換新家電國補政策:一把雙刃劍

2024年下半年國家推出了3000億元以舊換新補貼政策,讓智能家電行業(yè)煥發(fā)新春。根據商務部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數(shù)據平臺數(shù)據顯示,截至12月6日,多達2963.8萬名消費者購買了8大類家電產品,補貼政策帶動的銷售額高達2019.7億元。

圖片 23.png

毫無疑問,國補政策對家電行業(yè)來說就像是及時雨,激發(fā)了市場的活力。不過國補政策也是一把雙刃劍,能夠為行業(yè)帶來短暫的繁榮,但也可能帶來傷害。

首先,通過國補政策,不少消費者都能以原價八折甚至更低的價格購買到家電設備,但國補一旦停止,家電設備價格回升,消費者會有一種原價買產品是“虧了”的想法,購買家電的熱情可能會遭到比較大的打擊。

同樣,對于家電品牌來說,一直以來努力引導培養(yǎng)消費者注重品質、功能的消費觀念,很可能會遭受補貼政策的沖擊,當行業(yè)都在拼價格的時候,誰又能獨善其身呢?未來廠商在發(fā)布新品時也要面臨一個難題,新品是維持原價,還是砍配置降價來符合消費者期待呢?

圖片 24.png

另外國補政策對于渠道審核要求十分嚴格,比如部分地區(qū)需要線下商家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并具備3個月的墊資能力。

這意味著基本只有京東電器、蘇寧電器等行業(yè)龍頭才支持國補,消費者自然也都流向了京東、蘇寧。而小商家因無法支持國補,或許相較于平時更難獲客。某種程度上來說,國補政策對于小商家來說反倒是一次考驗。

總結與展望

2024年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的發(fā)展似乎可以用“虛驚一場”來形容,雖然前期市場面臨各種挑戰(zhàn),但年底的家電補貼政策,給行業(yè)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當然,國內市場雖然龐大,想要激發(fā)消費者潛在需求,不能光靠國補政策。廠商們更要充分發(fā)揮AI、物聯(lián)網等技術,努力帶來更具創(chuàng)新的產品,從品質與體驗角度出發(fā),推動消費者主動升級換代,或者挖掘新的需求,推動市場健康持續(xù)增長。

2025年,我們也有更多關注的焦點。比如小米大家電業(yè)務上一路高歌猛進,自研產品自研工廠之后,是否能夠看到產品力顯著提升,是否又會更進一步拓展線下渠道?

有了鴻蒙原生系統(tǒng),華為鴻蒙智家又能夠帶來哪些新的驚喜?蘋果在智能家居業(yè)務上有越來越多的動作,是否會發(fā)布帶屏的HomePod,帶動國內智能音箱迎來新的發(fā)展熱潮?

我們期待2025年智能家居行業(yè)中國廠商能夠帶來更多優(yōu)秀的產品,創(chuàng)造更多的精彩。

頂: 639踩: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