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赣西北小城如何下“竹”功夫撑起亿元产业?

相關文章
聚焦智能復合材料研究進展與技術突破 中國科協年會舉辦專題論壇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7月3日從中國科協獲悉,作為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專題論壇之一,由中國復合材料學會承辦的“智能復合材料的前沿探索與技術創新專題論壇”近日在北京順利舉辦,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智能復合材料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與技術突破。
中國科協年會“智能復合材料的前沿探索與技術創新專題論壇”會場。中國科協 供圖
論壇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江蘇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的10位行業專家學者,分別以《液晶高分子復合功能材料》《復合材料智能修復設計及其應用》《形狀記憶智能空間展開結構設計及其驗證》《納米智能復合材料的開發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等為題作專題報告,并圍繞智能復合材料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與工程應用創新和與會代表進行互動交流。
智能復合材料的前沿探索與技術創新專題論壇還設置討論環節,針對“電活性骨修復材料實際工程應用轉化瓶頸”“4D打印技術的工程化應用挑戰”“多功能集成技術路線的選擇與優化”“先進制造工藝的規模化實施路徑”等學科交叉領域的重大難題和關鍵技術展開研討。
與會專家學者表示,該論壇通過不同學術觀點的碰撞交流,既深化對關鍵科學問題的認知,也為技術創新提供多元視角,從而有效推動智能復合材料領域理性包容、開放創新的學術生態建設。(完)
【編輯:胡寒笑】新華社快訊:據伊朗官方媒體2日報道,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批準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
【編輯:張子怡】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日內瓦消息:世界氣象組織1日警告稱,歐洲極端高溫天氣的頻率和強度正持續增加。預計到2050年,約半數歐洲人口將在夏季面臨高熱或極高熱應激風險。
據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官網消息,世界氣象組織1日表示,目前,西歐多地、北美部分地區、北非、中東和中亞正遭受高溫天氣影響。尤其西歐地區正受強高壓系統控制,來自北非的干燥空氣持續籠罩該地區,引發極端高溫,對民眾日常生活各方面造成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通常情況下,7月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熱的月份。但今年的北半球高溫天氣不僅強度異常,而且比以往更早,這類極端高溫通常出現在盛夏時節,而在歐洲西部和西南部地區,部分觀測站6月的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均打破同期歷史紀錄。
專業評估報告顯示,歐洲極端高溫天氣的頻率和強度正持續增加。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歐洲區域氣候中心網絡數據,自1950年以來,歐洲三分之二以上的極端高溫天氣都出現在2000年之后。
世界氣象組織預測,到2050年,約半數歐洲人口將在夏季面臨高熱或極高熱應激風險,其中南歐地區尤為嚴重,東歐、西歐和中歐地區的風險水平也將顯著攀升。
世界氣象組織警告稱,由于城市熱島效應,高溫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在城市地區更為顯著。由于有大量的鋪砌表面、建筑物、車輛和熱源的存在,城市環境溫度明顯高于周邊鄉村地區,溫差在高溫時期尤為突出。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與世界氣象組織聯合發布的《歐洲氣候狀況報告》指出,與低密度居住區和鄉村相比,城市中額外積聚的熱量會加劇熱應激反應,可能導致高溫期間死亡率上升。
聯合國消息稱,世界氣象組織及其成員與合作伙伴正加大力度應對極端高溫,通過“全民早期預警”倡議,整合權威天氣、氣候和水文數據,為易受氣候危機影響地區及沖突地帶提供及時的專業研判和風險預警。(完) 【編輯:魏晨曦】
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
一位99年出生的90后,
遇見了一位特殊的“90”后,
楊桂花。
94歲的她,
用一生的烽火與堅守,
來定義——
什么,
才是血脈里奔涌的、永不褪色的“紅”!
14歲,
當同齡人還在懵懂,
她已披上戎裝,
成為一名戰地看護兵。
炮火連天的上黨戰役、呂梁戰役、晉南戰役……
五次生死洗禮!
她稚嫩的肩膀,
扛起的是戰友的生命線。
寧死不屈的骨氣,是“紅”!
團結一心的力量,是“紅”!
為共同信仰血戰到底的忠誠,
是“紅”!
1948年,她在戰火中光榮入黨。
從此,“共產黨員”四個字,
就是危難時刻,
她永遠沖鋒在前的號令!
這份浸透骨血的“紅”,
早已化作不滅的星火,
在家族中傳承。
在她的言傳身教下,
家中11口人,
7人光榮入黨,
信仰的薪火,
在血脈中熾熱相傳。
記者:梁德寶、李玥、王潔、張振華、中共鄭州市委老干部局、鄭州臺
宣推:劉大彬
(大象時政) 【編輯:張子怡】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市將聯合天津市和河北省,圍繞北斗時空信息等重點產業領域,共同謀劃產業協作新方向和新增量,推進京津冀北斗時空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標準完善、應用場景開發等協同任務,持續完善北斗產業強鏈補鏈,優化產業協同生態,穩步推動京津冀北斗時空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姜洪朝3日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京津冀北斗時空信息發展國際論壇上提到以上內容。
論壇上,中關村空間信息產業技術聯盟、天津市大數據協會、河北省信息產業與信息化協會聯合發布《京津冀協同推進北斗時空信息產業發展倡議》(以下簡稱《倡議》),號召三地聯盟、協會、科研機構及企業,共同推動北斗時空信息產業的協同創新、成果轉化與生態構建。
《倡議》提出,合作推動數據資源共享。引導京津冀企業和機構加強北斗時空信息數據的互通與共享,探索北斗時空信息數據資源交易共享的商業模式,充分釋放北斗時空數據資源價值。
《倡議》提出,互補拓展市場應用場景。京津冀協同推進北斗時空信息在自動駕駛、商業航天、低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興領域的跨區域應用;深化北斗時空信息產品、技術在各行業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推動北斗時空信息業務國際化布局。
論壇上還發布了京津冀北斗時空信息創新應用典型案例,包括來自京津冀三地的37項典型應用案例,涵蓋交通、能源、城市管理、應急、農業等多個重點領域。(完) 【編輯:惠小東】
中新社曼谷7月2日電 (記者 李映民)泰國開泰研究中心2日發布報告稱,下半年泰國出口存在大幅萎縮風險。
報告援引泰國商務部數據指出,今年5月份泰國出口總值達310.446億美元,同比增幅達18.4%,為連續第十一個月增長并創2022年3月以來新高。1月至5月泰國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4.0%。此外,數字經濟的增長也刺激了對相關產品的需求,如計算機及零部件、硬盤驅動器、集成電路和其他電子產品。農產品出口也出現反彈,5月農產品和涉農工業產品出口值同比增長8.1%。
開泰研究中心認為,今年1月至5月泰國進口總值同比增長高于預期,但泰國制造業持續低迷。1月至4月泰國制造業生產同比萎縮0.8%,反映出口加速增長對泰國制造業和總體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及預期。開泰研究中心預計下半年泰國出口存在大幅萎縮風險。
開泰研究中心預測,2025年全年泰國出口總值有望同比增長約1.5%,高于早先預測的同比萎縮0.5%。但是,如果泰國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且7月9日后美國對泰國加征的進口關稅稅率維持在10%,今年泰國出口總值同比增幅有望達到2.5%。(完) 【編輯:劉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