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米造车不同!董明珠回应格力造车:一直进行中,但是不做小轿车!

董明珠,一個頗受爭議的女企業家,因為言辭的犀利,頻繁出現在各個社交平臺的熱搜之上。
對于當下熱門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早在2016年,董明珠其實就想通過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開始造車,但是遭到了董事會反對,但董明珠自己造車想法未停,便以個人身份入股。
圖:格力汽車
好在的是,2021年,格力電器以拍賣的方式還是收購了銀隆新能源約30.47%的股份,配合董明珠個人股份,以47.93%的表決權將銀隆新能源成為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并且更名為“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啟格力造車之路。
近日,董明珠在《四川觀察》欄目被采訪時,被問到格力造車進展怎么樣時?董明珠表示“一直在進行當中”,而在被追問“到哪一步”時,董明珠談到“沒有到哪步,就為消費者服務”,很坦率的直接說道“你要電動車,我也可以直接給你提供”。
不過在采訪中,董明珠聊到“只是格力不做小轎車,主要生產的環衛車、重卡各類的工程車、公交等,對于新能源的乘用車,格力根本沒有做。”
在主持人追問“為什么直接放棄這塊市場(新能源小轎車)”,董明珠說“也不叫放棄,是不想做那一塊,不等于是放棄,也不等于要去做”。
與小米造車不同,雖然董明珠、雷軍曾經有著“1億元打賭”的命運糾纏,都是跨界造車,但是造車方向以及思路上明顯的不同,背后的公司決策、選擇等種種原因,讓兩家早已“人是物非”。
相關文章
中新網濟南7月3日電 (記者 沙見龍)“科技支行要打破以產品或服務創新為核心的固有思維,聚焦特定場景中的用戶需求,通過產品、服務的重新組合或突破,解決該場景下的具體問題。”7月3日,中國建設銀行濟南泉城支行行長譚慶華在會議現場,分享該行通過金融場景創新,解決科創企業融資難題的經驗。
7月3日,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創新建設和打造科技支行的有關情況。圖為會議現場。沙見龍 攝
當天,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精準對接科創企業融資需求、創新建設和打造一批科技支行的有關情況。來自該市的重點科技支行現場分享相關經驗成果。
據譚慶華介紹,建行泉城支行是濟南市委金融委認定的科技支行,也是建行系統內山東首家“科技金融示范行”,在應用“脫核鏈貸”、首創“銀保共擔貸”、探索“債投聯動貸”等三大方面進行探索。自科技支行掛牌以來,該行科技企業客戶數量同比增長240%,科技貸款余額超3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時還落地了“數字人民幣發放貸款”等多項濟南市及山東省建行系統內首單首筆業務。
7月3日,在中國建設銀行濟南泉城支行,與會人員參觀了解科創金融產品。沙見龍 攝
近年來,工商銀行濟南高新支行持續發力支持實體經濟、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結合服務片區內科創企業融資需求,依托工行山東省分行提供的年度科技金融專項信貸計劃和信貸資源傾斜,持續加大科創貸款投放力度。工商銀行濟南高新支行行長劉冬透露,截至今年5月末,該支行累計服務科創企業近500家,企業獲貸率約25%;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52.1億元,較年初增長8.71億元。
“我們專列信貸審批通道,優化流程效率,提升響應速度。”劉冬稱,在客戶準入環節,該支行建立準入模型,對科創企業實行標簽化管理,視企業具體情況發起批量會商準入,有效提升業務辦理效率。在評級授信環節,采用專屬評級授信模型,更多考量科創企業持續成長性。截至今年5月末,該支行科技型企業貸款在公司貸款中占比達15.3%,比掛牌前提高約10個百分點。
“支行依托自貿區制度創新先行先試優勢,采取多種舉措助力科創企業發展。”中國銀行濟南自貿區支行行長李康表示,目前,該支行所服務的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授信戶數占比56%,授信金額占比38%,瞪羚企業授信戶數占比33%,授信金額占比25%,支持小巨人企業5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戶。“支行科創企業貸款投放占全部企業貸款比重超過40%,有效解決科創企業融資難題。”
李康說,該支行根據自貿區經濟特點,發揮中行全球化優勢,助力“外投內”“內投外”雙向流動;優化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推出“世界·無界”現金管理產品,助力科創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其中,該行強化資源共享,對接境外資源,幫助駐濟外貿企業搭建覆蓋全鏈條、響應全球化的金融生態。
據濟南市委金融辦副主任朱洪權介紹,自2021年11月獲批建設中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濟南市聚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建立了“專營機構支撐、專屬產品支持、專項政策引導、專家團隊服務、專門板塊培育、專業載體聚焦,人才團隊可作價、信用數據可定價、知識產權可估價、科創企業可評價”的“六專四價”工作體系,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尤其是以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建設為抓手,濟南市著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朱洪權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市科技支行累計服務科創企業近4000戶,科創貸款余額394.31億元,約占該市科創貸款余額的13.3%;科創貸款余額占本支行對公貸款余額的25.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92個百分點。
出席當天發布會的山東金融監管局普惠金融處副處長李增亮表示,下一步,該局將持續加強與金融、科技、財政等部門的協同聯動,不斷強化監管引領和政策協同,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建立分層結構合理、特色特征明顯、服務能力突出的科技金融組織體系,不斷完善科技金融內生機制,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推動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完)
【編輯:胡寒笑】從8秒下線一臺液晶電視的“智造”奇跡,到百噸推力火箭發動機的轟鳴試車,再到空天動力創新平臺的加速崛起,陜西正以“硬核”科技實力向全球展示創新“加速度”。這片孕育了千年文明的秦川大地,如今正以尖端科技重新定義“中國制造”的新坐標。
8秒“誕生”一臺液晶電視!看咸陽如何大“顯”身手
在咸陽高新區一座充滿科技感的廠房里,每8秒就有一臺液晶電視“誕生”——這正是全球顯示產業巨頭冠捷科技在咸陽工廠的“智造”日常。生產車間里,記者正在解碼這家“顯示之王”如何用一塊屏幕撬動全球市場。
一塊塊液晶面板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翩翩起舞”,機械臂精準抓取、翻轉、組裝,仿佛上演一場高科技芭蕾。工作人員介紹,“咸陽工廠是冠捷科技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廠之一,每8秒就能下線一臺液晶電視整機;極速屏裝技術實現面板從入庫到整機出貨‘72小時交付’,咸陽基地年產能超2000萬臺。”
這些高效率的背后離不開咸陽工廠先進生產工藝的應用和智能制造的賦能。冠捷顯示科技(咸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高新原稱,咸陽工廠作為冠捷在全球布局的第十二家工廠,自2018年投產以來,便以“智能化”為基因,從建廠初就規劃智慧工廠藍圖,每年對生產模塊進行技術迭代,今年更獲評“先進級智能工廠”。
在一層的展廳里,一個個屏幕“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165Hz高刷電競屏讓游戲畫面絲滑流暢,8K超高清屏呈現的毛發細節纖毫畢現,智能翻譯耳機實時轉化多種外語……目前冠捷科技的產品已出口至波蘭、德國、巴西等30余個國家,覆蓋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2025年上半年,冠捷科技上半年進口額109.15萬美元,出口額4495.61萬美元。”高新原告訴記者,通過“內陸物流+陜西產業鏈集群”,冠捷科技咸陽工廠生產成本比沿海代工低12%;產品通過中歐班列直供歐洲市場,物流時效比海運縮短40%,真正實現了“西北內陸”與“全球市場”的無縫銜接。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產品研發投入,聚焦電子顯示領域技術創新,以定制化產品適配市場需求。同時,積極拓展經貿網絡,通過多元化營銷矩陣提升品牌知名度,擴大產品出口規模,深化區域市場布局。”高新原說。
航天動力之鄉實至名歸!多款火箭發動機躍躍欲“試”
來到陜西天回航天技術有限公司,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該公司研制的100噸推力液氧煤油混合循環火箭發動機“紅龍一號”已完成富燃、富氧半系統試車,預計將于今年底前實現整機試車。
陜西天回航天技術有限公司核心研發人員都來自西北工業大學及相關航天科研院所,在液體火箭發動機領域具備優秀的研發能力及豐富的實踐經驗。依托學科和技術優勢,天回航天為商業航天研制領先的高可靠、高性能、低成本、可重復使用的新型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并逐步實現定型、批產。
除“紅龍一號”外,天回航天在研的85噸推力液氧煤油抽氣循環發動機“巧龍一號”已經完成200秒整機長程試車,2噸推力先進高空發動機“小龍一號”已完成60秒飛行狀態試車,控龍系列發動機也已完成多次整機試車。
目前,天回航天在陜西已建成液體火箭發動機創新研發中心、液體火箭發動機核心組件生產廠及百噸級液體火箭試驗基地,涵蓋火箭發動機設計、生產、總裝和試車等全部研發流程,具備將技術成果落地轉化及小批量生產、交付的能力。
叩問“星空”更有力!深空探測再添兩副“硬核底牌”
在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記者從現場獲悉,該企業投資建設的陜西空天動力創新中心將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其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試驗測試基地也將于年底前投入運行。
陜西空天動力創新中心位于西安高新區,聚焦航天動力、航空動力等核心領域,建設一棟19層生產廠房、一棟8層科研辦公樓及五棟3-4層多層廠房,可以滿足科研、生產、辦公、招聘、路演、輔導、咨詢等多樣活動。截至目前,陜西空天動力創新中心項目7棟單體建筑的主體工程已完工,室外道路、景觀綠化、機電安裝、裝飾裝修等收尾工作正在進行,預計8月底前可以投入使用。
此外,位于三原縣的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試驗測試基地也將于年底前投入使用。該測試基地一期項目主要建設1#吸氣式發動機試驗臺、2#液體火箭發動機試驗臺、3#先進可調火箭發動機實驗室、4#測控樓、5#動力站房及配套附屬設施,形成集科學研究、工程應用、教學于一體,具備一定公共事業屬性的開放性綜合試驗平臺。可以搭建以航天動力冷、熱試驗測試為核心,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陜西空天動力實驗資源共享和結構性優化。 【編輯:劉陽禾】
中新網7月9日電 7月9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會上表示,我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120萬億、130萬億,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40萬億左右;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相當于我國排名前三的經濟大省——廣東、江蘇、山東這三個省的經濟總量的總和,也超過了世界排名第三國家的經濟總量。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編輯:于曉】7月8日晚,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月沼樂夜”公益音樂會浪漫上演。施亞磊 攝
7月8日晚,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月沼樂夜”公益音樂會浪漫上演。施亞磊 攝
7月8日晚,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月沼樂夜”公益音樂會浪漫上演。施亞磊 攝
7月8日晚,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月沼樂夜”公益音樂會浪漫上演。施亞磊 攝
7月8日晚,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月沼樂夜”公益音樂會浪漫上演。(無人機照片)施亞磊 攝 【編輯:曹淼欣】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健身減重時節,在運動的同時,雞胸肉也成為飲食里不可或缺的選項。雞胸肉雖好,但總擺脫不了又干又柴的口感,讓本就辛苦的減重事業更加雪上加霜。但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雞胸肉“煥發新生”,變得柔嫩多汁,這種方法就是——低溫慢煮。
“低溫慢煮”來源和歷史
所謂“低溫慢煮”并不是什么新奇的烹調方式,這種烹調方式也叫“真空低溫烹調”,本質上是將食材在烹調之前密封在一個柔軟耐高溫的塑料袋中,并抽真空排凈袋子里的空氣,然后在水浴鍋、萬能蒸烤箱、或其他允許精準調節溫度的加熱系統中烹調,溫度一般在50℃到80℃間,時間則長達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或更久,這種方式從20世紀 60年代就已經開始萌芽了。
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為宇航員提供食物這件事上遇到難題。在航天器中瓶瓶罐罐地存放食物比較難搞,所以就嘗試使用高溫塑料袋來儲存食物,這是與“真空低溫烹調”相近的烹調方式的最初探索。同一時期,瑞典有醫院也在嘗試將傳統制作好的還很燙的食物立即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繼續煮3~10分鐘,再冷卻,并用這種方式為病人提供了至少500萬份食物,這種方法已經接近“真空低溫烹調”。
同為20世紀60年代,安布羅斯·T.麥肯基(Ambrose T.McGuckian)發明了一種新方法,將未經過加工的食材進行真空密封,再通過控制合適的時間和溫度進行烹調。這被稱作“真空低溫烹調”,也是為了提高醫院的食物質量。后來麥基肯作為酒店技術顧問,又把這種方法用在了所在酒店的食物供應上。
到了20世紀70年代早期,喬治·普阿魯斯通過“真空低溫烹調”解決了陶罐鵝肝醬烹調過程中湯汁和油脂流失的問題,將鵝肝醬的損失率從40%降低到了5% 。這件事也促成了他和快爾衛公司的合作,最終生產出了多層抗高溫塑料,用于烹調的時候為食物保存更多的湯汁。喬治·普阿魯斯也被人稱為“真空低溫烹調法之父”。20世紀70年代末,“真空低溫烹調”則開始應用于英法航空和鐵路系統,旨在為乘客提供更好的餐飲體驗。
再后來,“真空低溫烹調”一直在慢慢發展,后來很多家電廠商也為此開發出了適合商用或家用的設備。
從發展歷程和應用場景來看,低溫慢煮主打一個美味+方便,那么這樣的廚具產品,到底該不該買呢?讓我們了解一下它的優缺點再做決定吧。
低溫慢煮的優點
低溫慢煮有很多優點,主要包括下面這些:
避免有害物質的產生:低溫慢煮烹調溫度一般只有50℃到80℃,不用擔心會產生致癌物;同時也幾乎沒有烹調油煙,不僅降低了致癌風險,也避免了油煙對呼吸道健康的影響。
像我們平時煎魚或者煎牛排,在食物逐漸加熱的過程中,一方面當食物中心熟了的時候,外層的肉質必然會熟過勁兒,導致肉質變柴、營養流失、甚至還會產生致癌物,而低溫慢煮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烹調時更少操心:低溫慢煮可以“定時后放著”,既不用費心控制火候,也很難出現因為粗心忘記導致的燒鍋、糊鍋,烹調超時一些也不會嚴重影響食物品質,非常適合沒空鉆研廚藝的朋友,比如用低溫慢煮法做溫泉蛋、做牛排是很難失敗的。而且低溫慢煮足夠穩定,可以保證口味的一致性。
食物口感更鮮嫩多汁:現在的技術能夠精準地控制低溫慢煮的溫度和時間,讓食物加熱均勻,每個部位都能達到相同的溫度,從而獲得傳統烹調方式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效果,尤其是烹調大塊肉類的時候。
例如低溫慢煮的牛排,能夠擁有入口即化的鮮嫩。60℃下低溫慢煮4小時的牛肉,不僅能降低蒸煮的營養損失,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溫處理牛肉軟爛干柴的狀態提升口感。
低溫慢煮,也能改善雞胸肉干柴、口感差、營養成分大量流失的問題,并且讓雞肉具有較好的持水能力。還有人研究了低溫慢煮對扇貝肌肉品質特性的影響,發現在70℃和75℃ 煮制30分鐘時扇貝的感官品質最佳,汁液損失率小。
能更好地保存食物:低溫慢煮也能用于保存食物,采用這種方法保存的食物經過再次加熱不易損失風味和質地(知道為什么一開始要用在醫院、鐵路、航空等領域了吧)。采用普通方法保存,魚類脂肪氧化會帶來魚腥味;鮮亮紅肉中的肌紅素被氧化會變成棕色;水果切片被氧化為褐色,但低溫慢煮就能避免這一切。這是因為真空包裝避免了氧氣與食物接觸發生的化學反應。而且由于用塑料袋做了密封,保存期間還能避免食物之間的交叉污染,保證食品安全。
低溫慢煮后冷凍保存的食物,比起直接冷凍保存也具有明顯的優勢。低溫慢煮后冷凍保存能夠更好地阻止細菌的生長,并盡可能地阻止食物汁液的流失和揮發性物質的蒸發,也能夠避免食物在冷凍保存的過程中發生氧化酸敗。不僅如此,它還能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有研究人員發現,將75℃下煮制6小時后的雞腿肉樣品分別置于冷藏(3℃)和常溫(20℃)條件下貯藏,雖然菌落總數、乳酸菌以及蠟樣芽孢桿菌總數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但冷藏條件下貯藏期可超過25天,這已經很長了,打破了常規冷藏保存雞腿肉的時間極限。
另外還有人認為低溫慢煮會減少食物營養流失,這恐怕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雖然低溫慢煮確實溫度低,也更能保持“原汁原味”。但營養素的損失同時也跟加熱時間長短有關,部分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在長達數小時的加熱過程中,損耗可能會超過幾十秒的急火快炒。
低溫慢煮的缺點
雖然低溫慢煮頭頂的光環不少,但它也有缺點。
1烹調時間長
從“低溫慢煮”的名字中就能知道,它真的很慢!平時煎或煮雞胸肉10~15分鐘就能解決,如果采用“低溫慢煮”可能需要40分鐘甚至更久。
2對設備要求高
需要滿足真空+低溫+慢煮,三個要素。也就意味著需要準備真空密封設備、精密低溫慢煮設備、盛水的容器,好的機器價格也不便宜,存放起來也很占地方。
3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對低溫慢煮技術應用不嫻熟,可能會導致食物加熱時間不夠,沒有完全殺死病毒和細菌。另外因為低溫慢煮有個抽真空的步驟,真空機的清洗也是個問題。
此外,還有一些食物加熱溫度和時間不夠本身就有中毒風險,不建議低溫慢煮。
1. 菌類:很多菌類都含有一定的毒性,在低溫慢煮的烹飪環境下很難被破壞。
2. 豆類:比如豆角、四季豆、紅蕓豆、豆漿等,它們含有植物紅細胞凝集素或皂甙等,對胃黏膜會有較強刺激作用,還會對細胞有破壞和溶血作用,有一定毒性,要想安全食用需要達到 100℃ 加熱數分鐘,甚至半小時以上才行。
3. 具有結締組織的肉類:一般來說,動物肋骨下的腹部肉富含結締組織,比如均為泡泡狀、多為熬油用的奶脯肉。結締組織在低溫下不能被分解,需要經過高溫處理后方可食用。
低溫慢煮菜譜
綜上所述,低溫慢煮這種烹調方式的確有很多優點,包括風味更好、更耐保存,用來處理大塊的肉或海鮮很有優勢。但這種烹調方式對設備要求高,工序也不很簡單,而且耗時非常長,適合加工的食材也有局限性。
因此大家需要三思后再購買低溫慢煮機。如果你決定購入低溫慢煮機,請保存好下面這份雞胸肉、牛排的簡易菜譜,親測好吃!
雞胸肉:60℃ ,45分鐘。
牛排:
牛排需要看厚度,1cm 以下不用低溫慢煮,1.5cm 厚度需要1.5小時,在此基礎上,厚度每多0.5cm ,時間加0.5小時。
溫度有 3 檔選擇,55℃ 、58℃ 、61℃ ,分別對應三分熟、五分熟和七分熟。(注意:只有原切牛排才可以選擇不同的熟度,如果買的是調理牛排,還是煎到全熟食用,不用這么麻煩地低溫慢煮。)
需要注意的是,低溫慢煮后如果不立刻吃,需要迅速放冰箱冷凍保存,或使用冰水混合物降溫,以免細菌滋生。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作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作者 | 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編輯:惠小東】
中新網宜昌7月9日電 (董曉斌 劉宗璇)記者9日從湖北五峰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科研所工作人員經過連續一個多月的夜間觀測,成功記錄下金裳鳳蝶從破繭到展翅的完整羽化過程,首次完整記錄了這一珍稀蝶類的生命蛻變。
湖北后河保護區首次記錄金裳鳳蝶羽化過程。后河保護區 供圖
金裳鳳蝶是中國體型最大的蝴蝶,也是國家保護動物,其生物學特征極具觀賞價值。金裳鳳蝶成年雌蝶翅展可達17厘米,前翅呈現深邃的玄黑色,后翅則密布著燦爛的金色鱗片,陽光照射時宛若身披金縷華裳的舞者,故得“金裳”美名。
湖北五峰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所副所長程玉芬介紹,金裳鳳蝶對生存環境有著嚴苛要求,其一年僅繁育一代,以蛹態越冬,成蟲活動期集中在7月到8月。幼蟲期僅以特定馬兜鈴科植物為食,成蟲期則依賴潔凈水源和豐富的蜜源植物。
金裳鳳蝶是中國體型最大的蝴蝶(資料圖)。后河保護區 供圖
“這種高度特化的生態習性,使其成為衡量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種。”程玉芬說,金裳鳳蝶在后河保護區頻繁出現,不僅印證了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顯著成效,更生動演繹了生態平衡的和諧之美。
下一步,后河保護區將進一步對金裳鳳蝶的生命周期開展專項調查監測,同時對其寄主植物馬兜鈴科植物開展人工繁育試驗,以逐步提升金裳鳳蝶的種群數量,為這一珍稀物種的種群恢復提供科學支撐。(完)
【編輯:黃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