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称特斯拉或将推出六座版Model Y,面向全球市场销售

6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稱,特斯拉正在計劃推出一款全新的六座版Model Y車型,并且除了中國市場外,該車型計劃面向全球市場銷售。
此前,特斯拉曾給訂閱用戶發送宣傳郵件,暗示將會推出七座版Model Y。而在近期,爆料者通過對固件分析發現,除了七座版之外,特斯拉還計劃開發一款六座版的Model Y。據悉,該車型將不僅在中國市場銷售,還會向其他市場推出。
實際上,特斯拉曾經在Model Y的舊款車型上推出過六座和七座配置,但推出之后,首次的反應并不理想,車主普遍對于三排座位的空間表示不滿。
我們其實也可以想象,特斯拉Model Y的車長只有4米8,而軸距也僅為2米9,在這樣的車身內塞下三排座椅,從實際使用的角度來說,實用性幾乎為零。更何況Model Y還是采用了溜背設計,不僅是在腿部空間上無法滿足,頭部空間的表現也會相當糟糕。
其實不僅僅是這種強行在Model Y內塞入第三排的行為,在如今競爭越發激烈的汽車市場,特斯拉簡約的內飾也越來越無法匹配它的價格,加上并不是那么理想的輔助駕駛功能,讓特斯拉的競爭力直線下降。盡管當前特斯拉還保持了不錯的銷量,但相比之前,也是也是有著顯著的下降。比如今年5月銷量為61662輛,但同比去年下降了15%。
如果還想要保持此前的增速,特斯拉在車型的迭代上,還需要更大的步子,而不應該僅僅是在Model Y上加一排這么簡單。
相關文章
中新網海口7月4日電(云蓓 吳春娃)海南省氣象臺4日午間發布消息:熱帶低壓今天上午在南海東北部海面生成,將于24小時內加強為今年第4號臺風,5日午后轉偏北方向移動,最強可達臺風級(12~13級,33~38米/秒),并向我國臺灣西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靠近。
氣象監測顯示,南海熱帶低壓4日08時其中心位于北緯19.2度、東經119.6度,也就是在距離海南省三沙市(中沙黃巖島)北偏東方向約50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5米/秒)。預計,低壓中心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緩慢移動,強度逐漸增強,將于24小時內加強為今年第4號臺風,5日午后轉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臺風級(12~13級,33~38米/秒),并向我國臺灣西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靠近。
三沙市氣象臺4日10時25分繼續發布中沙群島雷雨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受南海熱帶低壓外圍對流云團影響,中沙群島及附近海域已經出現雷雨大風天氣,風力達7~9級并伴有強雷電且將持續。請有關單位和人員做好防范工作。
海南省氣象部門預計,5日~11日,海南島多陣雨或雷陣雨,部分鄉鎮伴有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另外,隨著熱帶低壓在南海東北部海面生成,南海東北部海域風力將逐漸增大,請海上作業平臺及過往船只做好避風準備;海南省大部分海域雷雨時風力仍較大,過往船只需關注雷雨大風動態,確保航行安全。(完) 【編輯:黃鈺涵】
向微軟致敬,蘋果建議重啟大法解決Apple Watch幽靈觸摸問題
不久前,蘋果對Apple Watch幽靈觸摸ghost touch)問題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蘋果建議授權服務供應商不要更換出現問題的Apple Watch,而是重啟手表并將watch OS更新到最新2025-08-02- 眾所周知,傳統汽車品牌在國內推出的電車產品,銷量都不怎么樣。原因很簡單,他們還在用傳統燃油車的思維造電動車,顯然這種模式并不能被消費者接受。不過,在海外,尤其是歐美市場,由于傳統汽車品牌的勢力范圍依舊2025-08-02
- 4月10日消息,今天,長安馬自達發布了一個新車預告,根據預告信息,新車會是一款三廂轎車,但具體信息幾乎沒有。根據目前的時間節點,新車大概率會在北京車展期間亮相。得益于不錯的保密工作,目前幾乎沒有關于新2025-08-02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記者 郎朗)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網絡綜藝創作主題研討7月2日在北京舉辦。本次研討以“‘綜’觀萬象,‘藝’啟未來”為主題,專家學者、網絡視聽平臺代表、節目制作人代表等齊聚一堂,直面行業深層矛盾,為當下的網絡綜藝生態把脈開方,共謀網絡綜藝節目的未來發展。
圖為研討會現場。供圖
數據繁榮下的結構性困境:同質化與變現難
“一邊是每年上線超百檔綜藝,市場規模不斷突破新高的繁榮;另一方面是觀眾吐槽沒有新意,制作方難賺錢、平臺留不住人的焦慮。”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鄭月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網綜生態現狀。她援引數據佐證:2024年國產季播綜藝上線達392部,視聽總時長同比增18%。但繁榮數據背后,是“綜N代占比高達42%,貢獻了74%的有效播放”,“創新模式占比不足20%”。類型重復缺乏創新,過度依賴“明星+話題”以及小成本綜藝盲目跟風,導致內容同質化嚴重,成為生態失衡的首要癥結。
緊隨其后的是嚴峻的商業變現難題。鄭月表示,網綜對于廣告的依賴遠超于其他的視聽產品。然而,廣告主投放卻高度集中于“綜N代”,導致中小內容的融資難上加難,創新的積極性也會因此而減弱”。
虎鯨文娛集團優酷人文總經理王曉楠印證了這一觀察,指出品牌方的變化:“商業品牌變得更加審慎、冷靜,從追求曝光訴求為主導轉變為更加在意節目內容表達的文化深度和專業度。”
此外,鄭月認為,平臺割據進一步加劇了生態惡化。她引用藝恩數據揭示:2024年各個平臺綜藝獨播比例高達92%,頭部綜藝跨平臺用戶重合率不足15%。”
“用戶不是不愛看優質內容,而是被平臺的數據高墻擋在門外。”
破局之道:內容分眾、場景革命、技術賦能
看清楚當前網絡綜藝困境之后,嘉賓們也提出了清晰的突圍路徑,其核心在于內容邏輯的重構。
鄭月認為,面對不同制作體量的分化,創作者們應該使用不同的生存邏輯。“大制作就是要做文化燈塔,要立高度、有扛鼎的本事,比如強IP的延續、高規格的制作、全鏈路的保駕護航。而小綜藝就是要接地氣,要有‘扎心’的本事,聚焦垂直賽道,拍出真實感,硬氣精準用戶的情感共鳴。”
不同平臺的實踐正在印證這一思路。愛奇藝高級副總裁姜濱以紀實綜藝《種地吧》為例,闡釋其“接受現實,才能超越現實”的理念。節目不僅展現少年農耕成長,更延伸出助農實效。姜濱認為:“優質網絡綜藝創作從來都不是速戰速決、立等可取,需要創作更加深入專業、深入行業。而且,優質網綜更多來自非虛構內容創作,這也意味著創作者要擺脫懸浮套路,真正投入對現實的鉆研和了解,才能基于現實、超越現實,成為現象。”
優酷則通過“綜藝+”實現生態價值裂變。虎鯨文娛集團優酷綜藝合作開發部總經理仇穎舉例,平臺節目《風馳賽車手》與品牌合作,將汽車裝備的選購場景接入節目中,實現了從內容種草到消費轉化的即時閉環。她觀察到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用戶從被動觀看轉向主動共鳴,傳播從單點爆發轉變為多元運營,價值實現從依賴廣告邁向生態化營銷,內容制作從追求大藝人、大制作轉而回歸內容價值本源。”
資深主持人張越以自身實踐證明了深度內容的市場潛力。她制作的嚴肅訪談《她的房間》,長達一小時講述農村婦女劉小樣的故事,播出之后,上了30多個熱搜。張越認為:“創作需‘于低處做,向高處行’。劉小樣的表達言之有物,從生命深處發出來的聲音自有力量。
在內容之外,技術也被寄予厚望。鄭月認為,技術可能是破解生態困局的關鍵鑰匙。AI已經成為內容的共創者,虛擬制作等技術正“擴展舞臺物理空間的時間維度和美感層次”。她呼吁“需要不斷跟蹤思考,以技術賦能拉長綜藝產品的生命周期”。
告別流量焦慮的短期逐利,走向協同共生的長期主義是網綜生態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大小有別成為共識,橫豎萬象成為常態”,一個多元共融、韌性強健的“綜藝新宇宙”方能真正啟航。(完)
【編輯:田博群】- 眾所周知,傳統汽車品牌在國內推出的電車產品,銷量都不怎么樣。原因很簡單,他們還在用傳統燃油車的思維造電動車,顯然這種模式并不能被消費者接受。不過,在海外,尤其是歐美市場,由于傳統汽車品牌的勢力范圍依舊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