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赚14亿 理想汽车2023Q1财报出炉!

最近,理想汽車公布2023一季度財報,凈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34.8%。數據顯示,理想汽車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187.9億元,同比增長96.5%。
首先,理想汽車在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2023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研發投入18.5億元,同比增長34.8%。該投入,為理想汽車的產品創新和技術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2023年3月,理想L7正式開啟交付,成為理想汽車第四款單月交付破萬的車型。
其次,理想汽車在銷售渠道方面的布局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23年4月末,理想汽車在全國已有302家零售中心,覆蓋123個城市;售后維修中心及授權鈑噴中心318家,覆蓋222個城市。自2022年6月下旬到2023年第一季度末,共擴大或優化近50家現有門店。這一布局的擴大,為理想汽車的銷售和服務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也為理想汽車的品牌形象和市場份額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理想汽車在超充網絡方面的建設也在不斷加強。據悉,理想汽車4C超充可達到480千瓦的峰值輸出功率,配合純電車型,可實現10分鐘補能支持400公里續航。理想汽車計劃在2023年底之前建成300個高速充電場站,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和成渝四大經濟帶,并在2025年底前將充電站拓展至3000個,覆蓋全國90%高速里程和一二三線主要城市。這一超充網絡的建設,為理想汽車的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充電服務,也為理想汽車的品牌形象和市場份額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產品、技術、補能領域的全面發展,理想的銷量還要很大的增長潛力,也當之無愧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領域第一家正向盈利的汽車品牌。
相關文章
中新網海口7月3日電 (張茜翼 黃方舟)你能想象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是多少微米嗎?1微米!這正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駱清銘團隊繪制的小鼠三維腦區和立體定位圖譜所達到的精度。7月2日,這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上發表。
據介紹,傳統的腦圖譜通常呈現為模糊的二維切片信息,無法完整展現大腦神經細胞的三維形態、大小、位置及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這種圖譜就像一張靜止的紙質地圖,雖能提供一些信息,卻難以為公眾提供對大腦細節的全面理解。
駱清銘腦空間信息學研究團隊繪制小鼠三維腦區和立體定位圖譜。課題組 供圖
海南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基于自主研發的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技術,將小鼠大腦轉化為透明“水晶腦”,成功獲取了包括14000張冠狀切面、11400張矢狀切面和9000張水平切面在內的亞微米分辨的小鼠全腦細胞構筑圖像。
三個標準解剖方位斷面圖像的數量都比傳統解剖圖譜高2個數量級,均能清晰分辨腦內單個細胞和組織特征。通過結合細胞構筑、免疫組化、原位雜交、神經環路以及特定基因型神經元分布等不同標記策略所得圖像,該團隊首次構建了各向同性1微米分辨率的三維小鼠腦參考圖譜,劃分并標注了916個腦區的三維形貌,其中新命名腦亞區236個。
而且這些腦區的三維邊界連續、完整、達到無縫銜接,消除了飛地和空白區域。這就為大腦繪制了一張超精細的“空間導航地圖”,每個腦區都有明確的“坐標”和清晰的“邊界”。
“這套三維小鼠腦參考圖譜猶如一個精密的‘腦部樂高模型’,它不僅能從任意角度觀察每個神經元的精細結構,還能展示大腦的整體布局,并具有拆解、組合的特性。”駱清銘說。
為了進一步推動腦科學的開放共享,駱清銘研究團隊基于信息學技術搭建了圖譜數據的可視化與共享平臺,為公眾提供云計算和數據下載服務,促進神經科學知識的科普和研究工作的發展。
海南大學該團隊負責人表示,此次小鼠腦圖譜的研究成果,為進一步研究哺乳動物大腦的發育和演化,提供了一系列強大的研究工具與嶄新的研究思路,有望推動該領域取得更多突破性進展;同時還將為生理、病理、藥理及毒理等應用研究領域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完)
【編輯:胡寒笑】- 這兩年,隨著自主品牌的不斷崛起,合資品牌一直在打防守戰,甚至銷量和市占率均有逐漸萎縮之勢。難道這些燃油車時代的巨頭們,真的沒有招架之力?此次廣州車展,豐田就開始反擊了,推出純電SUV新車鉑智3X。相比2025-08-02
起售價37.98萬元,搭載乾崑智駕、華為HiCar的方程豹豹8正式發布
11月13日消息,昨日晚間,比亞迪旗下方程豹品牌全新車型,方程豹豹8正式發布,新車依舊定位硬派越野,官方售價區間為37.98萬-40.78萬元。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新車搭載乾崑智駕ADS 3.0,以及華2025-08-02低功耗版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現身:面向企業,游戲好不了
英特爾已經發布了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首發的是面向游戲玩家打造的酷睿Ultra 9 285K處理器等,然而從性能上來看,這款處理器似乎不盡如人意,游戲性能甚至比上一代的酷睿i9-14902025-08-02(活力中國調研行)當內燃機遇上工業互聯網:制造老兵交出創新答卷
中新網滁州7月4日電 (孔令佑 儲瑋瑋)在全柴天和機械生產車間里,11個5G室內分布系統正實時“分揀”著五條生產線的數據流,工人們無需離開工位,通過面前的電子面板就能完成信息交互。這是記者近日在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柴動力”)看到的智能化生產場景。
作為一家內燃機制造企業,全柴動力的數字化轉型正在各個生產環節展開。在全柴國六智能化工廠總裝三車間,數字看板實時呈現著裝配線的生產數據、工藝參數和設備狀態。“產線設計的節拍為75秒,出現毫秒級誤差就會觸發報警。”生產調度員趙玥介紹,這種精準管控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模式,使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
智能化改造帶來的變革遠不止于此。據介紹,通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生產線可以自動切換不同產品的生產動作參數,實現多品種無縫換產。每臺發動機的測量數據和裝配過程數據都被完整采集,為質量追溯和設計優化提供了數據支撐。
圖為全柴動力生產線運行中。中新社記者 儲瑋瑋 攝
基于自身的發動機制造經驗與數字化技術積累,全柴動力構建了以“5G+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智能制造平臺,打造了覆蓋設備層、網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的全鏈接智能工廠,以數字孿生技術為支撐,構建起三維可視化工廠運營場景。
全柴動力總經理助理兼技術中心主任余磊說,如果把數字化轉型比作蓋樓,“十三五”期間公司打好了地基,“十四五”期間則開始“建高樓”,重點建設了數字車間大腦、質量追蹤平臺和智能財務共享系統。用余磊的話說,“過去數據是孤島,現在從設計圖紙到車間機床全聯網,效率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柴發動機銷量同比增長15%,其中海外出口同比增長50%。全柴動力董事長徐玉良還透露,平臺將上下游850余家供應鏈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了跨領域協同制造與資源優化配置,兼具經濟性與推廣價值。
在安徽,像全柴動力這樣的轉型案例并非個例。近年來,安徽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引領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領域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發展路徑。
2024年,安徽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交出亮眼“成績單”:入選工信部《2024年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集》數量全國第1;入選2024年5G工廠名錄數量全國第4;入選2024年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典型案例數量全國第5,其中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數量全國第1。
安徽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安徽將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為主線,進一步完善促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向更深程度、更高水平邁進。(完)
【編輯:黃鈺涵】三星Galaxy S25將全系采用驍龍8至尊版:未來還將轉投臺積電
三星明年的Galaxy S25系列手機可謂是命運多舛,倒不是說手機在研發上有什么問題,而是自家的獵戶座處理器實在是太不給力。據悉由于三星3nm制程的良品率實在是太低,導致三星手機部門不得不清一色選擇驍2025-08-02